?

情感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運用

2023-07-04 18:09劉琳琳劉偉劉玉晨
大學·教學與教育 2023年4期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情感教育

劉琳琳 劉偉 劉玉晨

摘? 要:大學生情感比較豐富,個人思維和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情感的影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也是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主渠道,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但是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高校思政課教學中往往存在師生之間缺少溝通、教師缺乏情感表達、情景模式不充分等情感教育缺乏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在思政課教學中要遵循主體性、針對性、能動性原則,構建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重視與學生的互動溝通、開發情感教學資源,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

關鍵詞:情感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原則和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11-0061-04

基金項目:本文受中南大學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資助;系2022年度中南大學研究生自主探索創新項目“網絡交往對大學生思想道德法治素養的影響及引導”(項目編號:2022ZZTS0054);2021年湖南省一流線上本科課程建設項目“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項目編號:16)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劉琳琳(1999 —),女,碩士在讀,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論與實踐;劉偉(1968—),男,博士,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生導師,教授,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論與實踐;劉玉晨(1996—),男,碩士在讀,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論與實踐。

情感教育是以人的情感為出發點來實施教育,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健全學生的人格。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幫助學生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培養良好的道德信念,樹立正確的“三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將情感教育運用于高校思政課教學中,可以提升學生對思政課的認同感,寓教于情,不僅有利于提高思政教育的整體質量和效果,也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情感教育溯源

列寧指出,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古今中外許多學者都意識到了情感教育的作用。

(一)國內情感教育溯源

在古代,孔子就提出“有教無類”,認為教師要一視同仁對待、關愛學生??鬃右浴叭蕫邸庇?,充分體現了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近代蔡元培大力倡導情感教育,他認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身心特點,并且把情感融入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拓展思維。

改革開放為情感教育的發展奠定了經濟和社會環境基礎,在這一時期,國內涌現出許多研究情感教育的學者。朱小蔓作為中國當時深入研究情感教育的專家,提出“情感教育就是指在教育的影響下,人的情感中的情緒、生理與思維機制的協調統一?!保?]這說明,關注學生的情感是促進學生思維創新的有效方式,也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有力武器。朱小蔓撰寫的《情感教育論綱》為情感教育在我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1世紀的中國進行了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將情感教育融入教學中,既要注重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又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需要。李澤厚提出要更加關注學生情感層面的需要,將情感與教育融合在一起。中國古代和近現代的教育都強調在教育中充分利用情感因素、體現人文主義關懷,反對干巴巴的、漠視學生存在的教育。

(二)國外情感教育溯源

國外的情感教育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柏拉圖的心靈教育,即通過心靈的教育讓人更好地完善自我,建設國家。羅馬學者昆體良在《雄辯術原理》中提出,學生應該把教師看成自己父親一樣尊重,教師也要慈愛地對待學生。這說明早在古代人們就關注師生之間的情感,尊師愛生、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是開展有效教學的前提。

蘇聯學者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融入情感,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促進學生的情感發展。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是提高教學實效性的重要規律和原則。

羅杰斯在情感教育方面也頗有建樹,他提出不能將認知與情感分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情感教育,讓情感與認知二者相輔相成。教師只有真正關心和愛護學生,才能做到“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相長”,發揮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通過溯源國內外情感教育可知,情感教育即通過教育來激發人的情感因素,在情感因素的作用下,人的情感機能和身體機能協調統一,共同促進人的發展。正確地應用情感教育,可以創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發揮他們的潛力,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將情感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有利于更好地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運用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思政課教學是知、情、意、行相互統一的過程。由“知”轉化為“行”需要經歷“情”這個過程,“情”起到中介、橋梁、聯通作用。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意義不在于單純地講授教材,而在于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融入情感因素,對提高大學思政課教學質量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2]。

(一)情感教育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內在需要

首先,情感教育的目的是利用情感因素培養人與生活、學習和社會環境之間良好的情感交流,促進人身心的全面健康發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立德樹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讓個體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識、法治素養和思維模式,從而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因此情感教育目的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高度吻合。其次,傳統的思政課往往以理論灌輸為主,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將情感教育應用于高校思政課中,既可以提升高校思政課的實效性,又可以幫助受教育者樹立健全的人格。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人,從思想層面來看,通過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實踐層面來看,幫助學生將接受到的價值觀念外化為自己的行為。情感教育在思想轉化為實踐的過程中起到了橋梁的作用,幫助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實現目的。

(二)情感教育是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常明變者贏,守正創新者進”。思想政治教育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創新方式。從現實情況來看,在傳統的思政課教學中,部分教師沿用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方式,在課堂上照本宣科,使課堂枯燥乏味,導致學生的參與度不高,久而久之對課程失去興趣。從時代發展要求來看,情感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已經成為必然趨勢。習近平總書記對此高度關切,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3]。情感教育融入可以營造師生之間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形成師生的良好互動,有利于思政課教學的開展。

(三)情感教育是實現立德樹人目標的必然要求

高校擔負著培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任務。情感是人的完整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不僅要關心學生理性思維的養成,也要關心其情感層面的成長,而情感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能夠解決這一問題。通過情感教育引發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促進個人全面發展,提高高校育人質量、實現育人目標。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情感教育缺失的表現

情感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堂能夠以情動人,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創設和諧的課堂環境,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踐中,情感教育仍有所缺失,主要表現為師生之間缺少溝通,教師缺乏情感表達,情景模式不充分。

(一)師生之間缺少溝通

傳統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以教為主,以學為輔,教師在課堂中處于主導地位,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課堂上很少能有自主表達的權利,導致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不高;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師生之間缺少溝通,教師對于學生的了解不深,不利于教師開展個性化教學。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多觀察學生,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教師缺乏情感表達

傳統高校思政課教學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能讓學生了解和掌握知識點,但遠離學生的生活;過分強調科學與理性,對學生的情感需求考慮較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很少通過改變語速、形態等方式來有效地傳遞自身的情感,學生感覺不到教師的情感變化,影響學習效果[4]。在思政課堂中,教師的豐富閱歷、人格魅力和情感表達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思想和行為。但是情感表達的缺失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法有效地將自己的情感傳遞給學生,難以引起學生的共鳴,使學生不能積極地接受教師傳遞的知識、價值觀,從而在某種程度上妨礙了教學目的的達成。

(三)情景模式運用不充分

良好的師生互動可以增強課堂效果,而情景模式的運用能夠促進師生互動。在傳統的思政課教學中,教師往往照本宣科,學生不能身臨其境地去理解,難以實現對知識點的認同與內化。例如在學習紅軍長征時,學生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這三個事件無法從文字表達上深刻理解其區別,教師在講解的時候如果沒有將具體的情景告知學生,很難讓學生了解當時的兇險。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創設合適的情景,讓情感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傳遞,實現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和彼此認同,增強教學效果。

四、情感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運用的原則和策略

思政課教師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者,在教學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把情感教育融入教學中的時候,思政課教師要注意在教學活動中承擔主導作用,關注教學效果的好壞。在教學中,除了要傳授知識外,還要培養學生積極的情緒和健全的個性。因此,教師要注意主體性、針對性和能動性原則,構建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重視與學生的互動溝通、開發情感教學資源。

(一)情感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運用原則

每一種教學活動都應遵循相應的教育原則,指導教師應用理論指導實踐以更好開展教學活動,達到教學效果。遵循情感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應遵循以下原則。

1. 主體性原則

高校思政課應該逐漸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把課堂還給學生,通過情感教育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自我發展創造力。將情感教育融入高校學生思政課教學,有利于教師準確地掌握每個學生的整體思想動態,幫助教師開發出一套個性化、自我激勵的教學方案,從而實現教學的目的。

2. 針對性原則

高校思政課的教育對象是學生群體,這個群體中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學生的性格,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也有所不同,對于知識的接受程度也不同。思政課要讓學生將知識入腦入心,必須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切合學生實際、走進學生心里,因此在進行思政課時必須有針對性,堅持問題導向,關注學生需求,把握了解學生的思想特點、價值取向、心理素質等情況,制訂不同的教學計劃。

3. 能動性原則

學生作為受教育者,對于所學的內容具有一定的選擇性。相對于傳統的被動式、灌輸式學習,主動地學習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掌握知識點并且外化為行動展現出來。在高校思政課當中,應該讓學生更多地自己體驗感悟,通過情感教育喚醒其內心的積極性[5]。教師要發掘學生的內生動力,讓他們組成學習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部分教學內容的探究和展示,讓學生感覺自己是課堂的一份子,讓學生感受到課堂的樂趣。

(二)情感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1. 構建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奠定了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生的思維、情感和注意力,并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6]。首先,教師要熟悉自己講授的內容,了解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這樣,教師才能把握課堂節奏、關注學生情感狀態。其次,教師要在課堂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在學生回答問題時要耐心傾聽,回答問題后多鼓勵;在學生回答不出問題時,教師要耐心等待并給予適當引導。最后,教師還需要通過觀察學生的反應適當調整教學方法。營造一個師生相互交流情感的課堂氛圍,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 重視與學生的互動溝通

和諧的互動溝通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和前提,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展開。首先,師生互動溝通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礎上。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分享最近發生的趣事,在每節課之前可以讓幾個學生分享自己的趣事,拉近彼此的距離。其次,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提出一些思考題,讓學生思考和自由作答。對于有些靦腆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其在雨課堂上作答,教師在課堂上展示學生的答案并給予適當評價。最后,教師可以運用教學軟件增加與學生的互動性。例如在講到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的時候,可以運用新媒體平臺讓學生通過發彈幕的方式來進行互動。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溝通關系能有效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從而不斷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學水平,實現高校思政課教學目標。

3. 開發情感教學資源

情感教學資源的運用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完善自我,指導生活實踐。因此,教師要積極開發情感教學資源。教師除了在理論課本上挖掘情感教學元素外,還可以在社會生活中挖掘情感資源。首先,思政課與生活密切相關,開發其中的情感教學資源,既要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也要貼近現實。其次,思政課的課程要同學生的實際需要與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相符合。教師在課堂上將與學生密切相關的社會問題展示出來,讓學生從中了解思政課與實際的聯系。最后,鼓勵學生到課堂之外體驗社會生活。例如組織學生參與暑期“三下鄉”志愿服務等活動來增強學生情感的體驗,拉近學生與社會的距離。這些情感體驗能夠幫助學生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三觀”。

五、結語

情感教育融入思政課有助于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促進課堂有序開展的同時提升課堂質量。教師要意識到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在課堂中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以境激情、以情促知,不斷改進教學方式,要增強與學生的情感溝通,培養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使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學生學習思政課的幸福感、效能感和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劉慧,劉次林,王玉娟,等. 指向生命完整發展的情感教育研究(筆談)[J]. 教育科學,2020,36(05):1-10.

[2] 許瑛喬. 高職院校教師運用情感教育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J]. 教育與職業,2021(10):91-95.

[3] 本報評論員. 著力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N]. 人民日報,2019-03-21(002).

[4] 楊銀. 情感教育視域下特殊教育師生關系的偏倚及回歸[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41(16):37-41.

[5] 劉煥香,郭滿意.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 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0(27):82.

[6] 王平. 課堂教學設計如何通達價值觀——基于情感教育的探索[J]. 中國教育學刊,2021(06):76-81.

(責任編輯:淳潔)

猜你喜歡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情感教育
“移動互聯網”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毛澤東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幾點思考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話語權建設的實施途徑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研究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對策探討
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研究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