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科競賽管理問題研究

2023-07-04 04:57孫云龍偰娜
高教學刊 2023年37期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科競賽發展模式

孫云龍 偰娜

摘? 要:應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更加注重實踐能力,各級各類學科競賽是連接理論與實踐的有效橋梁。根據高校不同階段的發展戰略,學科競賽會呈現出誘導型、壓力型、外向型三種發展模式,三種模式各有優勢和不足,但都容易產生被動參與、優質團隊流失、指導系統性不足、項目落地轉化不足和結構化矛盾等具體問題。這就要求高校根據總體發展戰略動態調整不同時期的管理機制,才能最大程度規避問題,實現學科競賽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科競賽;發展模式;管理機制;高質量發展

中圖分類號:G640?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S1-0009-05

Abstract: The Practice-oriented Universities pays more attention to practical ability, all kinds of subject contests at all levels are an effective bridge connec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universities at different stages, thesubject contests will present three development models: inducible type, pressure type and extrovert type. Each of the three models ha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But it is easy to engender concrete problems, such as: passive participation, loss of high-quality team,inadequate guidance system, inadequat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conversion,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 This requires universities to adjust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in different periods according to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strategy.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avoid problems to the greatest extent and achiev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ubject contests.

Key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subject contest; development model; manage ment mechanism; high-quality deue copmen

基金項目:2022年度河南工程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基于學科競賽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階段性成果(河工院教〔2022〕171號)

第一作者簡介:孫云龍(1988-),男,漢族,河南封丘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為創新創業教育,學科競賽管理,基層治理理論與實踐。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以創新創業為主題的各級各類學科競賽發展,孕育出包括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在內的一系列高水平學科競賽。學科競賽旨在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潛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和創新精神,“以賽促教、以賽促創、以賽促育人、以賽促就業”的水平成為檢驗高校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硬指標,更加注重人才對接、服務社會的能力。

HG高校是中原地區一所應用型本科高校,學校提出“三步走”發展戰略,即“建好示范校、創辦碩士點、努力建大學”的宏觀發展戰略。在不同戰略發展階段,學校形成了誘導型、壓力型、外向型的學科競賽發展模式,三種模式有各自的優勢和不足。

一? 學科競賽發展模式探析

國內學者對學科競賽發展模式的劃分呈多樣化發展趨勢,有“五位一體實踐教學模式”,有“教學改革—科技創新—學科競賽”互動轉化模式,還有“創新實踐能力模式” 等。具體劃分雖有差異,但對學科競賽模式概念描述較為趨同,大多數學者認為學科競賽管理的目標、原則、手段、組織、機構、平臺建設,以及與學科競賽有關的人才培養體系、實踐教學方案等共同構成了學科競賽的整體管理模式。文章認為,學科競賽發展模式是指高校促進學科競賽發展的核心原則、經費支撐、政策體系和組織結構等方面的總體性展現。

在不同高?;蛲桓咝5牟煌l展階段,學科競賽亦可劃分為起步、發展中和成熟階段,至少可以表現出三種學科競賽發展模式(表1)。

(一)? 誘導型發展模式

在學科競賽發展初期,根據“示范校建設”、文明單位創建、學科專業發展和教學質量評估等事務的硬性指標,對各級各類學科競賽的獲獎數量提出明確要求。此時,為湊足指標,高校往往會大量注入經費,頒布臨時性激勵措施,本著彌補空白點的原則,誘導師生參與學科競賽(表2)。此時在學校層面往往不會設置專門的學科競賽管理職能部門,采用領導小組牽頭、各部門協同發力的扁平化組織結構,運用“揭榜掛帥”的方式,對完成目標的師生給予直接經費獎勵。

(二)? 壓力型發展模式

當高校的學科競賽取得一定發展,獲獎數量大幅度提升,卻低水平重復時,高校通常會采用“壓力型發展模式”,通過增設主管部門、下指標下命令、差異化支持和制度化建設等方式謀求新的發展。對HG高校2019—2021學科競賽獎勵進行數據分析,發現獲獎數量呈“井噴式增長”(表3),但是暴露出了國家級學科競賽獲獎空白點多①、獲獎過分集中②、指導老師嚴重趨同、單項賽事重復獲獎、獎勵經費爆炸與專用經費不足等問題。

因此,HG高校改進發展思路、轉變發展模式,通過成立學科競賽專門管理機構——創新創業學院,修訂《學科競賽管理辦法》,經費獎勵制度化,拉開經費支持的層次差距,新建一系列制度性文件等方式(表4),促進學科競賽由量的增長到質的提升。

(三)? 外向型發展模式

當高校單純依靠內部力量發掘無法實現質的提升,往往會將發展重點由內向的誘導、施壓轉為外部的合作、共建,經費投入、人員聘用及工作重點都出現明顯的外向型特征。HG高校通過校地、校企合作,向教育廳尋求指導,召開全省創新創業工作研討會,承辦某項國家級學科競賽,與中關村智酷等創新創業教育集團合作,聘任校外創新創業導師等方式,逐漸過渡到外向型發展模式(表5)。

二? 學科競賽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HG高校根據學校發展戰略采用了三種學科競賽發展模式,在誘導型、壓力型模式發展初期,都能夠短時間內有效解決現階段問題,但是也都暴露出了新的問題,突出的問題是“忽視了學科競賽質量與目的建設,更忽略了競賽的育人功能”。外向型發展模式與前兩種模式略有差異,問題聚焦在實施前期,也就是起步難,但有著后勁足、機會多、前景廣的優勢,三種學科競賽管理模式都有各自的優缺點(表6)。

具體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 學生參與學科競賽的主動性不強

學生參與學科競賽的參與度與獲得感呈正相關關系,當學生通過參與學科競賽獲得的組織認同、物質反饋、精神鼓勵和個人價值感都較高時,學科競賽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會被充分調動,反之就會造成“被動參賽”或無人參賽的局面。在HG高校,學生參與學科競賽的參與度不低,有參賽經驗的學生占在校生的比例達到70%,但主動性不強。據不完全統計③,80%以上的學生參與學科競賽是為了獲得3個創新創業實踐學分,通過畢業資格審查;還有一部分學生參與學科競賽是因為老師布置的壓力型任務,甚至有同學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參賽了,只是老師臨時組建的團隊,走走過場,所提交的參賽作品根本就不是同學們的成果,完全是指導老師的成果,真正做到“興趣引導參賽,參賽成就自我”的同學不足5%。

(二)? 穩定的學科競賽團隊稀缺

高水平學科競賽的參賽獲獎,首先需要建設穩定的團隊,打造團隊文化,形成傳幫帶式的人才培養機制,然而在專業化教師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不時發生賽隊甚至團隊解散甚至退賽的情況。在HG高校同樣如此,相對穩定的學科競賽團隊稀缺,全校只有6支隊伍延續2~3年以上,覆蓋師生人數不足100人。以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為例,即使是本科生創意組也要求有大量的前期實踐活動和成果積累,比如項目團隊在發表論文、注冊專利、項目融資和試運營等環節,需要項目團隊至少1~2年的共同努力才能保障項目做深做實,然而由于老師研究領域的轉型、團隊成員的退出、新老更迭等原因,都會導致團隊的解體,很多團隊維系都是由于某一個優秀的指導老師或某一個優秀的同學,在學校和二級學院層面缺乏團隊培育的機制。

(三)? 學科競賽指導不足

指導學科競賽與理論實踐教學都有差異,這就對高校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學科競賽種類繁多,不同學科競賽之間的參賽差異也對教師指導能力提出了挑戰。大部分指導教師對種類繁多的學科競賽與專業教育之間的關系不甚了解,導致難以承擔對學生參與各級各類學科競賽規劃的指導工作。HG高?,F有兼職創新創業導師27名,創新創業教育專職教師22名,入選教育部“全國萬名優秀創新創業導師人才庫”的導師0人,入選省級創新創業導師信息庫的入庫導師僅有2人。指導老師實踐水平整體偏低,很多創新創業導師對學科競賽不熟悉,難以提供有效指導。

學校層面每年召開創新創業講座30余場,但是缺乏針對某項學科競賽的專題講座。2022年,HG高校針對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開展了4期講座,并開展3輪線上培訓;但是針對其他學科競賽的專題指導嚴重不足,基本處于項目團隊單打獨斗階段。

(四)? 參賽項目落地轉化不足

參賽選手的動機意識、項目質量(實用性)、賽事服務水平及創業環境等因素是影響學科競賽項目能否落地轉化、融入市場的關鍵因素。學科競賽項目的落地轉化是體現育人成效、提升服務社會能力的重要舉措,然而大多數參賽項目屬于“為比賽而比賽”,不注重參賽項目的成果轉化,比賽過后就將成果束之高閣,浪費研發資源。以2022年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賽為例,全校共報名高教主賽道1 355項,1 354項為本科生創意組,只有1項為本科生初創組(已注冊公司);“光催化膜凈水項目”連續2次獲得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家級銅獎,研發產品卻從未投入市場,不僅不利于比賽名次的提升,也沒有體現項目的落地轉化能力。在全校3萬名在校生中,創業項目數不足20項,參與學生數不足200人。

(五)? 學科競賽存在結構化矛盾

金字塔結構具有三角形穩定性的一般特征 ,HG高校的學科競賽獲獎情況存在“倒金字塔型”的結構性矛盾,也就是說在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產品信息建模創新大賽、中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等諸多學科競賽中,在獲獎數量上都存在“國家級大于省級大于校級”的情況。以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為例,自2016年至今,HG高校共立項國家級76項,省級48項,校級56項。據學校工作人員口述:“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存在這樣的結構化矛盾根源在于經費的限制,根據相關文件要求,學校每年列支40萬經費,國家級每項資助金額不低于2萬元,省級不低于1萬元,校級不低于0.5萬元,為保證高層次項目立項,只能擇優推送,縮減校級項目?!?/p>

三? 對策建議

根據HG高校學科競賽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以下四點對策建議。

(一)? 強化創新創業學院管理主體作用

設立創新創業學院為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創立了“樞紐型組織”,成為近年來很多高校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共同舉措。創新創業學院作為各高校學科競賽工作的統籌管理部門,強化其管理主體作用,明確發展戰略(圖1),重點從打造眾創空間、增強創新創業孵化能力兩個方面發力,提升創新創業工作統籌協調能力,塑造創新創業氛圍,同時有利于統籌校內外力量,解決學科競賽參賽項目落地轉化不足的問題。

(二)? 充分發揮學校政策的導向作用

學校層面一方面要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及時出臺相應的響應性政策,同時也要有根據學校發展戰略而制定的引導性政策。例如:通過修訂《學科競賽獎勵辦法》,適當減少對省級學科競賽的獎勵,增加國家級學科競賽獎,以引導學校師生沖擊高水平獎項。通過修訂《職稱評審辦法》,提高學科競賽獲獎在職稱評審中的加分比重,或者在職稱評審過程中,學生為第一作者、參賽指導老師為第二作者的相關成果也能夠被有效認定,就能夠顯著激發學科競賽活力,提高學校參賽項目的競爭力。

(三)? 堅持外向型發展戰略,積極動員校外力量

校外創新創業教育集團擁有自己的創新創業團隊,并擁有學科競賽專家資源,借助其力量能有效提升參賽水平,相對于單獨邀請專家開講座,可節約成本,亦可提升專家指導的系統性和持續性。值得注意的是,有必要經常更新校外合作對象,一方面擴大交往面,另一方面可保障指導的多樣性。

此外,高??芍攸c聯絡入選“全國萬名優秀創新創業導師人才庫”和“河南省創新創業導師信息庫”的入庫導師,以及省教育廳經常邀請的、活躍在創新創業教育一線的校外專家,學校亦可嘗試組建“校級創新創業導師庫”,通過出臺制度性文件,聘任一批校外專兼職創新創業導師。充分動員校外資源融入學科競賽、創新創業教育、第二課堂實踐活動等,能夠拓展教育資源、改善教學質量、提升實踐水平、搭建合作平臺。

(四)? 內外兼修,做大做強學科競賽

學科競賽的評估并不是針對競賽本身,而是針對高校這一人才培養的載體 ,高等教育的復雜性和綜合性決定了學科競賽發展絕不能局限于某個競賽小圈子,而是要在高校發展的整體戰略下,堅持外向型發展,決不能關起門來自說自話。學科競賽的發展既要苦練內功,通過校內外教育力量提升參賽項目本身的質量,而且要注重宣傳、主辦方優勢、后勤保障和上級主管部門指導等外圍因素的影響,內外兼修(圖2),才能做大做強學科競賽。

HG高校創造性開展了“一賽一冊”工作方案,將“學科競賽榜單”中的各級各類學科競賽的背景、發展歷程、注意事項、比賽規則、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高度概括后,印制成圖文并茂的宣傳冊,廣泛動員宣傳,以解決老師同學們對賽事不了解、因而不參賽的問題,宣傳取得良好效果。以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為例,2021年全校參賽隊伍1 200余支,2022年動員后,參賽隊伍達到1 431支,創歷史新高。此外,上級主管部門為促進相關賽事健康發展,往往會開辦宣講會、專題講座和相關培訓,高校要積極參與,主動尋求指導幫扶,并與主管部門保持充分聯絡。據HG高校工作人員講述,學校正在謀劃主辦一批學科競賽,充分發揮主辦方優勢,讓更多參賽項目,有機會到省級決賽、或國家級決賽現場感受比賽氛圍,爭取突破機會。

注釋:

① 根據《2021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榜單內競賽項目名單》和HG高校2021年學科競賽匯總統計,學校在2021年國家級學科競賽中共獲獎89項,但只涵蓋了“榜單內競賽項目”(56項)中的15項賽事,國家級學科競賽空白點41項,省級學科競賽獎項空白點26項。

② HG高校2019年,全校51項國家級學科競賽獎項,僅集中于8項賽事;2020年,全校85項國家級學科競賽獎項,僅集中于13項賽事;2021年,全校89項國家級學科競賽獎項,僅集中于20項賽事。

③ 數據根據在HG高校隨機發放的500份網絡調查問卷統計得出。

參考文獻:

[1] 尹仕,肖看.構建大學生多學科競賽平臺培養新型拔尖人才[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26(5):121-124.

[2] 張莉,尹龍,謝江燕,等.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五位一體”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8,35(4):186-188,198.

[3] 閆舒靜,張興會,李輝,等.“教學改革-科技創新-學科競賽”互動模式的創建于實踐[J].天津工程師范學院學報,2006,16(4):3-5.

[4] 汪濱,張秀芹,李昕,等.基于競賽和創新項目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究和實踐[J].高分子通報,2022(11):124-127.

[5] 趙春魚,吳英策,魏志淵,等.高校學科競賽:現狀、問題與治理優化——基于2012—2016年本科院校學科競賽評估的數據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8(2):69-74.

[6] 王宇靜.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學科競賽參與現狀調查及政策建議[J].教育現代化,2020,7(34):188-190.

[7] 王林平,孟憲輝,于濤,等.學科競賽團隊組織與組隊研究[J].科技資訊,2021,19(35):156-159.

[8] 何廷樹,趙喆,黃廷林,等.大學生學科競賽存在問題及規范化管理研究[J].高教學刊,2022(6):80-82,87.

[9] 李小強.大學生創業項目轉化落地情況調查研究——以徐州市為例[J].就業與保障,2021(22):101-103.

[10] 王新民.三角形穩定性的基本內涵及其教學定位[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7,32(12):28-32.

[11] 陳偉忠,張博.以“創業學院”為載體的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工作的模式、困境與改進[J].高教探索,2017(1):113-115.

[12] 陸國棟,陳臨強.高校學科競賽評估:思路、方法和探索[J].中國高教研究,2018(2):63-68,74.

猜你喜歡
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科競賽發展模式
應用型本科高?!督煌ㄒ巹潯氛n程教學改革探索
應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學專業人才培養中產教融合的途徑研究
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路徑創新研究
淺談獨立院校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組織與實踐
“學研賽”并重的計算機類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我國微型金融發展中的問題與思路
基于山東生態農業的綠色供應鏈管理研究分析
以學科競賽為抓手,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探索與實踐
高職院校創客文化的發展模式
韓國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