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新”發展觀視角下淄博市淄川區文化旅游產業SWOT分析

2023-07-05 01:43李玉榮張富寶
中國集體經濟 2023年20期
關鍵詞:三新SWOT分析文化產業

李玉榮 張富寶

摘要:近幾年,淄博市淄川區以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的“三新”發展觀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A級景區數量和質量迅速提升;文章以淄博市淄川區借助轄區文化底蘊和山水資源優勢,全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運用SWOT分析方法,剖析淄川區文化旅游產業發展面臨的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并提出相應對策,以促“三新”發展觀視角下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三新;文化產業;SWOT分析

2020年8月24日,習近平在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時指出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2015年10月29日,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同時,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詳細介紹了新發展理念。2020年5月23日,習近平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提出了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淄博市淄川區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三新”發展觀的重要理念,加快建設特色文化旅游高地,推進文旅產業有效突破:打造以聊齋文化、太河山水為龍頭的文旅發展新格局。實施旅游富民三年行動計劃,挖掘聊齋文化、紅色文化、陶琉文化、生態文化的時代價值,發展研學文創、休閑康養等新型業態,建設扁平化、分布式文旅驛站,擦亮“聊齋故里、水韻瓷都”的城市名片。

一、優勢(strengths)

(一)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美的生態環境

淄川區是聊齋文化、鬼谷子文化的發祥地和傳承地,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山區田園風光秀麗,鄉村文化多樣,具有發展全域旅游得天獨厚的優勢。目前,淄川區建成AAAA級景區3處、AAA級景區8處、AA級景區1處,現有旅游強鄉鎮2處、旅游特色村12處、旅游示范點21處。

(二)優質豐富的相關旅游產業產品

目前,潭溪山、齊山等景區帶動了周邊30多個村莊、300多家當地農家樂發展,農副產品經營點已達到300處以上,農副產品深加工企業50余家,景區與周邊農家樂、農產品、富硒產品、地理商標產品等融合發展的“綜合產業鏈”日趨明顯,有效推動了旅游脫貧攻堅重點突破。

(三)完善公共交通服務

深入實施旅游公共服務體系提升工程,著力打造游客最滿意的旅游目的地。淄川區西距濟南機場90公里,東距青島機場200公里,全國各主要城市都已開通到淄博的高鐵,濟青高速、濱博高速與膠濟鐵路、淄東鐵路雙十字交叉,為淄川提供了通達的交通網絡。近年來,淄川區投資建成以峨莊、馬鞍山、幸福這三大片區游客服務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完善淄中路、洪峨路、泉王路、懷陽路、幸福路等旅游路網建設。在旅游主干道、各旅游景區、鄉村旅游點全部設立完備的標準旅游標識系統,并開通了多條公交線路及淄博市張店區直達淄川齊山景區旅游專線10多條,建成200處左右的城鄉旅游廁所,完成全區12家A景區和30處重點鄉村旅游點建成游客中心,新建80000多平方米生態停車場,形成了舒適、便捷、高效的旅游環境。

(四)豐富供給配套設施體系

淄博中華傳統民俗文化創意園被列為全省旅游重點項目,完成齊魯歡樂世界、潭溪山景區二期配套工程、1954陶瓷文創園等10余個項目建設,引導太河鎮、西河鎮、昆侖鎮等打造鄉村旅游片區,逐步形成南部工業陶瓷琉璃遺存文化旅游產業帶、東南部齊長城生態山水文化旅游產業帶、中部聊齋歷史文化旅游產業帶三大旅游區,全區旅游產品品質得到顯著提升。發展山川、中海等文化主題酒店,引入各類快捷酒店100余家,目前,全區共有床位8000個。

二、劣勢(weaknesses)

(一)旅游產業缺乏完整的產業鏈條,與其他產業缺乏聯動

淄川區旅游市場在全市范圍內影響力大、發展比較迅猛,但目前全區旅游產業鏈條不完整、經營主體分散、規模小,缺乏區域間和產業間的有效合作,鄉村旅游與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沒有形成很強的關聯帶動作用。

(二)管理人才缺乏專業性

當前,淄川區的文旅企業管理者大多為當地事業成功的企業家,有一定的投資能力,但是文旅經營理念落后,管理經驗缺乏。優秀經營管理人才缺乏制約了淄川區文旅產業的健康發展。

(三)文化旅游產業與其他業態融合發展程度不深

文化旅游產業在學科的綜合應用領域,特別是歷史學、中醫藥學、健康學等領域受到人才匱乏、專業性強等因素制約,融合發展較慢。大多數山水旅游或者文化觀光旅游對原有生態資源依賴性較強,缺乏實踐創新及產業融合的發展理念。另外,淄川區發展農業、中藥、林業等產業項目受區域資源及季節影響的限制性發展現象明顯,春節櫻花、杏花,采摘節,游客量大,但冬季寒冷,難以吸引游客,存在“春夏經營、秋冬打烊”的產業發展局面。

(四)文化品牌建設宣傳力度與文化底蘊不匹配

十多年的發展中,淄川區依托蒲松齡故居也形成了在省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鄉村旅游區:夢泉、蒲家莊、洪山農家樂、摘星山開心農場等,形成了發展的不同模式,具備了一定的經驗。但在區域整體品牌文化營銷宣傳推廣工作還有待加強,旅游文化品牌宣傳形式不夠豐富,推廣范圍不夠大,影響深度與聊齋文化不匹配。

三、機遇(opportunities)

(一)科學規劃,推動文化旅游融合程度不斷深化

近幾年來,聘請了國內外頂尖團隊,先后編制完成《淄川區鄉村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昆侖陶瓷博物館規劃設計方案》《蒲家莊古村落核心區傳統建筑測繪方案》《聊齋文化旅游區總體規劃》《蒲家莊古村落保護性修繕與利用概念策劃及規劃方案》《峨莊藝術寫生小鎮總體規劃》等規劃。圍繞構建“三大文化旅游產業帶”旅游格局,重點推進青未了旅宿、潭溪山景區三期配套工程、牛記庵古村落養生度假村二期建設、聊齋文化旅游區、淄川齊艾健康文化產業園等16個精品旅游項目建設。

(二)以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助推淄川全域旅游模式形成,全區精品文化旅游提質增效明顯

以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為契機,不斷查缺補漏、補齊短板,著力推進淄川區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從職能、產品、市場、服務、宣傳等方面進行全面融合發展,將文化旅游業培育成淄川區的優勢主導產業。在全市開展的“樹標桿、學標桿、趕標桿”活動中,潭溪山景區、牛記庵養生度假村、領尚琉璃文創園分別被列為全市A級景區、鄉村旅游和工業旅游示范標桿單位;以峨莊藝術寫生小鎮,牛記庵村、東莊村、東峪村等一鎮十村為示范引領,不斷推進鄉村旅游提檔升級。土峪村、牛記庵、夢泉村被列入全市10個精品鄉村旅游示范點,其中,牛記庵村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鄉村旅游重點村。

(三)文旅產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多措并舉提高旅游活動

近幾年來,全區新建和改建旅游廁所164處,并全面上線百度地圖,新建、提升停車場11個。強化宣傳推介,組織各旅游單位參加省旅交會、省文博會,赴周邊地市和省內高校開展旅游推介,提升淄川旅游形象。優化“暢游淄川”智慧旅游系統建設,在公交車、長途站、酒店、旅行社等場所設置“暢游淄川、淄川旅游”二維碼。舉行“好客山東”淄川旅游賀年會、“千家旅行社進淄博”淄川踩線、“潭溪山杯”首屆淄川區旅游攝影大賽等重大活動,舉辦潭溪山冰瀑藝術節、齊山櫻花節、慶國慶系列主題活動等20余項旅游節慶活動。

四、挑戰(threats)

(一)尚未樹立鮮明的旅游形象

旅游形象是旅游地的生命基帶,是形成旅游發展中最有競爭優勢的工具,是架起旅游地與旅游市場的臍帶和橋梁。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淄川鄉村旅游已有一定的基礎,并且形成了幾個在省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鄉村旅游區,如潭溪山漂流、齊山紅葉、夢泉和峨莊寫生基地等也在市場上樹立了較為鮮明的形象。但是幾個旅游區畢竟代表不了全部,尤其是淄川鄉村旅游受到原有的城市形象和周邊旅游地的屏蔽,未能形成淄川區鮮明獨特的旅游形象,旅游宣傳力度不夠,吸引力不強。

(二)鄉村旅游這一塊還缺乏統一規劃,區域格局尚未形成

淄川區在發展鄉村旅游過程中出臺了一系列相關的政策和制度,如《淄川區關于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意見》《淄川區生態旅游村(戶)服務規范及質量標準》等,但是還沒有進行鄉村旅游的統一規劃,現有的旅游項目還處在獨立發展和初步帶動階段,鄉村旅游的總體區域格局尚未形成。

五、可行性建議及對策

淄川區緊緊圍繞“加快建設特色文化旅游高地”總要求,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實現共同富裕為目標,圍繞文旅產業品質提升,深入實施旅游富民三年行動,按照“點、網、面”工作思路,不斷豐富文旅發展業態,擦亮“聊齋故里·水韻瓷都”的城市名片,全力打造全市特色文化旅游高地。

(一)全力推進文化旅游重點項目建設

重點抓好聊齋文化旅游區等5個第一批全區文化旅游重點項目建設,打造百億級文旅產業。著力推進聊齋文化旅游區項目建設實施,分批次呈現工程建設成果;大力推進久潤富硒生態園、摘星山鄉村旅游開發、潭溪山洞穴酒店項目建設,力爭年內完成久潤富硒生態園研學基地、富硒研究院和摘星山文創中心、農產品展廳主體建設,潭溪山洞穴酒店實現開門營業,打造全市高端旅游產品新高地。

(二)全面推進文旅業態創新升級

挖掘整合環太河庫區山水資源和齊長城遺址沿線古村落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游、民宿游,抓好木中夏夜民宿、叮咚小院民宿續建,引導峨莊、上端士、柏樹村等14個村落開展鄉村旅游連片集群開發,打造“齊長城宿集”品牌,為實現突破太河攻堅行動助力。積極引導華糖酥點文創園、漢青陶瓷文創園、兆霞陶瓷文創園、川鷹食品工業園等發展工業旅游,大力推進久潤富硒生態園、淄川健康文化產業園發展研學旅游、康養旅游,助推多業態創新發展。

(三)積極推進旅游配套設施提升

與景域集團合作,打造全區智慧旅游服務平臺,從游客、政府、企業,游前、游中、游后,產品供銷和服務多維度覆蓋,全方位提升淄川區旅游體驗和服務水平。建設淄川游客集散系統,逐步完善旅游道路、停車場、旅游導示等配套設施,夯實旅游基礎,提升游客滿意度。

(四)精準開展立體宣傳營銷

圍繞“春滿淄川”“夏爽淄川”“秋染淄川”“冬游淄川”主題,推出四季文旅活動,組織開展線上云旅游、“好客山東XIN體驗”等活動,營造淄川良好旅游氛圍。用好傳統媒體、用活新媒體,充分借力涉旅單位、淄川本地“網紅”布局營銷矩陣,樹立標桿思維,打響淄川旅游品牌。每年八月份,將舉辦高規格“齊長城宿集”高端論壇,邀請國內知名民宿品牌實操專家齊聚淄川,共同探討“齊長城宿集”品牌的打造、推廣和營銷。同時,深入分析研判淄川區文旅產業弱項和短板,對接國內行業龍頭企業,開展全產業鏈精準招商引資,搭建合作平臺和合作項目,推進文旅產業提質增效。

(五)扎實做好重點文旅項目服務工作

將文旅重點項目建設當作“牛鼻子”,緊緊牽住不放松。依托新成立的區文旅產業突破工作指揮部,建立起重點文旅項目包靠制度,對每個重點項目逐一落實包靠人員,采取“一對一”精準服務,每月至少一次深入重點項目建設現場,及時了解項目建設進度,協調解決項目開發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積極開展對上爭取,保障文旅項目順利推進。

(六)加強文旅宣傳

一是線上線下聯動無縫宣傳。充分利用現代互聯網和新媒體優勢,加大廣告投放力度和廣度,線上線下聯動無縫宣傳。二是借力聚力宣傳。依托國際“聊齋”文化品牌,將紅色文化、山水文化與陶瓷創意開發相結合,開發地方特色明顯、便于游客攜帶、有一定歷史文化底蘊的旅游收藏產品。

六、結語

淄川區全面踐行“兩山”理念、“三新”發展觀,積極推進全域生態治理,營造文化旅游發展環境。在營銷推廣創新上,依托長城影視集團,籌拍《齊長城保衛戰》《聊齋奇譚》等影視劇,積極籌建以聊齋文化和黌山為核心的影視基地,聚集人氣,積極探索文化旅游產業與影視劇旅游營銷新模式。淄川區將按照“清水潤城”的思路,加快建設孝婦河文化休閑觀光帶,聯通河道水系,打造河岸景觀,更多顯山露水,讓“山林河湖泉瀑”成為淄川鮮明的城市印記。

參考文獻:

[1]何星亮.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與偉大復興[EB/OL].[2021-03-11] .https://m.gmw.cn/baijia/2021-03/11/34678044.html.

[2]陳健.以“三新”發展觀引領共同富裕的理論邏輯與實踐路徑[J].現代經濟探討,2022(07):18-25.

[3]范建華.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意義[J].行政管理改革,2018(02):16-21.

[4]張富寶,李媛媛,姜燕惠.基于共同富裕背景下勞動報酬統計完善變革思考[J].中外企業家,2022(15):133-135.

(作者單位:李玉榮,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文化和旅游局;張富寶,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統計局)

猜你喜歡
三新SWOT分析文化產業
全國第三屆“三新”作文教學研討會論文大賽啟事
海南發展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SWOT分析
P2P促進中小企業融資研究
企業運營管理與財務戰略分析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資源發展戰略研究
縱覽之“三新”
縱覽之“三新”
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