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經濟賦能產業結構升級

2023-07-06 04:01李艷麗
商場現代化 2023年8期
關鍵詞:數字經濟異質性

摘 要:當前我國已進入數字經濟時代,數字經濟成為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動力,本文基于數字經濟的四個維度“數字基礎設施、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和數字技術”選取了2013—2019年30個省市的數據,用熵值法測度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實證分析結果表明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對產業結構升級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在穩健性檢驗后仍能得出這一結論。進一步研究表明,數字經濟發展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具有區域異質性,在中西部省份對于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效果更為明顯。并據此提出了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數字經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異質性

一、引言

21世紀以來,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經濟成為各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發展數字經濟,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因此,數字經濟對挖掘內需潛力、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中國正面臨新舊動能轉換,經濟發展增速放緩的境況,傳統的產業結構具有污染高、耗能高、效率低的特點,迫切需要數字經濟釋放內需潛能,轉移現有過剩產能。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數字經濟持續增長,大量數字化技術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促進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提高了產出效率和產品質量,數字經濟成為新常態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在此背景下,需要牢牢抓住此次產業結構升級優化的新機遇,因此“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狀況如何”“數字經濟發展對產業結構的升級有什么樣的影響”這些問題值得研究和探討。

二、文獻綜述

當前國內外學者對數字經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數字經濟定義、數字經濟發展水平測度、數字化轉型等。

關于數字經濟內涵定義方面,趙星認為數字經濟是發生在虛擬而又嚴謹的數字空間中,應用數字技術、交易數字產品等相關的經濟活動。還有一些學者總結數字經濟的特點,Don Tapscott指出數字經濟的12個特征分別是:知識驅動、數字化、虛擬化、分子化、集成/互聯工作、去中介化、聚合、創新、消費者也是生產者、及時、全球化、不一致性。還有學者從測量的角度描述數字經濟內涵,Thomas L.Mesenbourg認為,數字經濟由三部分組成,分別為:電子業務基礎設施、電子業和電子商務。

關于數字經濟發展水平測度方面,學術界多采用熵值法,指數法和計量模型測量其發展水平,張雪玲等運用熵值法與指數法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狀況進行了測算,研究顯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總體上呈增長態勢,但數字經濟內部存在不協調問題。趙濤等以門檻模型對地級市的數字經濟和高質量發展綜合水平進行測度,結果表明我國的數字經濟發展具有空間溢出特點,并且促進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關于數字化轉型方面,趙宸宇等通過構建企業數字化轉型指數,得出數字化轉型顯著提高了企業全要素生產率,已經成為數字經濟時代提升制造業企業生產效率的強勁驅動力的結論。Cenamor等(2019)通過問卷調查研究了數字平臺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王強等(2020)通過多案例研究,從價值創造與數字化能力視角,提出了零售業的數字化轉型機制。這類研究不具普遍性,某一特定企業的影響因素與轉型路徑對其他企業不一定適用??偨Y一下,大部分學者還是采用定量的方法研究數字化轉型問題。

在數字經濟與產業結構升級的研究中,焦帥濤等測算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并通過雙重差分法、工具變量法等研究數字經濟發展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林宇豪等從理論層面分析了數字經濟驅動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內在機制。

然而少有文獻從數字基礎設施、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和數字技術這四個角度研究數字經濟對產業結構的影響,因此本文基于2013—2019年全國30個省市的面板數據,探究數字經濟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

三、變量說明與模型構建

1.變量說明

2.指標體系構建

3.模型建立

四、實證檢驗與分析

1.描述性統計分析

回歸前對變量進行描述性分析,從上到下分別是東部、中部和西部,結果如表2所示。我國東部的usi和digit的均值和最大值最高,說明東部數字經濟和產業結構基礎較好,但通過標準差得知不同省份差距較大。而西部恰恰相反,發展基礎較差,但各自水平相差較小??刂谱兞壳闆r和其情況相同,需要注意的是西部的財政支持影響最高,可能是因為西部生產要素匱乏,政府的財政支持就顯得尤為重要。

2.基準回歸結果

首先進行VIF檢驗,結果顯示各變量間不存在多重共線問題。表3顯示了模型的基準回歸結果,無控制變量時數字經濟系數為0.309,且在0.1%的統計水平下是顯著的,說明數字經濟對產業結構升級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城鎮化水平,政府財政支持,經濟發展水平的系數都為正,對產業結構升級優化都是促進作用,其中政府財政支持的系數是0.967,促進作用最大,對外貿易水平的系數是-0.00574,對產業結構升級起抑制作用,這可能是因為中國的對外貿易主要組成部分為加工貿易,處在價值鏈的低端環節,使得中國加工貿易對推動產業結構升級作用有限。

3.異質性檢驗

考慮到各省份的發展速度不一致會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會有差異,本文按照東中西將樣本劃分為三個部分,通過表4可知,對于我國東、中、西部地區而言,主變量回歸結果均表現顯著。但同時不難發現,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影響存在地域差異,并且影響程度從東到西逐漸增強,這可能是因為東部地區經濟較為發達,第三產業占比已經較高的,高端產業需求旺盛,產業結構相交中西地區更為高級,數字經濟作為以第三產業為主的新業態,其對于西部地區產業結構升級的邊際貢獻更大,自然發展空間更為廣闊,學者韓建等也認為雖然東部發達地區的數字經濟發展規模更大、水平更高,但數字基礎設施落后的中西部地區的轉化成本和交易成本相對較低。

4.穩健性檢驗

本文通過改變樣本進行穩健性檢驗,在去除了四個直轄市后用剩余26個樣本重新回歸,解釋變量的系數是0.226,且在0.1%的水平下顯著,由此進一步驗證了前面實證結果的可靠性。

五、結論與建議

1.結論

本文通過梳理2013—2019年中國30個省市數據,運用熵值法構建了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綜合評價指標,進行ols回歸分析驗證了數字經濟能夠有效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得到以下三點結論:第一,根據回歸結果和穩健性檢驗,可以得出數字經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同時人均GDP、政府財政支持以及城鎮化水平對產業結構的影響同樣不容忽視,尤其是對于西部地區財政支持促進產業優化的邊際效應較大。第二,基于地域視角進行分析可知,數字經濟的促進作用在西部省份的促進作用大于東部的省份,其作用強度為中部地區>西部地區>東部地區,本文認為,東部地區自身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政府資金充??梢愿梅龀值貐^的產業發展,其產業結構高級化程度更深,因而數字經濟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帶動作用較小。而對于經濟發展水平較差的中西部地區,因為人才的流失和資金的缺乏,其發展潛力更大,數字經濟的促進作用也就越顯著。

2.建議

基于本文數字經濟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實證分析,本文就結論提出以下幾點政策建議:

(1) 完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條件是一個地區發展數字經濟的基石,2020年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要加快發展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這些基礎設施是未來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的孵化園,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規劃基礎設施建設:首先加快農村地區基礎設施鋪設,增加光纜長度和互聯網用戶數等,使農村的中小企業可以享受便捷服務,縮小不同行政區域的差距,其次充分利用傳統基礎設施,使其和新型設備融合,有助于釋放傳統基建的價值。

(2)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數字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是數字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目前我國仍有許多關鍵技術尚未突破,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一是加大對科研機構的經費投入,設立專項學科培養對口人才,通過不斷的技術突破促進產業結構升級;二是設立產業技術融合發展體制,確保技術研究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以產品應用為目的,不斷增強產品競爭力進而優化產業結構;三是創造良好的技術研發環境,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協同推進創新發展。

(3) 加快新型城鎮化發展

根據前文的回歸結果,隨著新型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將得到提升,城鎮吸收大量農村勞動力,農業的現代化程度提高進而為產業轉型提供了人力、資金和技術的保障。政府應當鼓勵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建立適當的激勵和績效考核制度,加快新型城鎮化的政策落實,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優化。

(4) 加大財政支持力度

政府的財政支出應當扶持高新技術產業,依據當地產業發展情況決定支出項目以及數額,同時嚴格控制其他非必要支出,使資源流向市場需要的行業,減輕要素錯配程度,穩步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同時根據前文回歸結果,應適當增加西部地區的資金扶持力度,充分發揮其邊際效應。

3.不足

本文研究仍有一些不足之處,鑒于數據的可得性本文的數字經濟指標數量有待補充,其次關于數字經濟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理論機制有待完善,可以選取合適的中介變量進行實證研究。

參考文獻:

[1]趙星.數字經濟發展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J].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16(4):85-88.

[2]Tapscott D.The Digital Economy Anniversary Edition:Rethinking Promise and Peril in the Age of Networked Intelligence[M].New York:McGraw-Hill,2014.

[3]李長江.關于數字經濟內涵的初步探討[J].電子政務,2017(9):84-92.

[4]Mesenbourg T L.Measuring the Digital Economy[R/OL].2001[2017-02-28].https://www.census.gov/econ/estats/papers/umdigital.pdf.

[5]張雪玲,焦月霞.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指數及其應用初探[J].浙江社會科學,2017(4):32-40.

[6]趙濤,張智,梁上坤.數字經濟、創業活躍度與高質量發展——來自中國城市的經驗證據[J].管理世界,2020(10): 65-76.

[7]趙宸宇,王文春,李雪松.數字化轉型如何影響企業全要素生產率[J].財貿經濟,2021,42(7):114-129.

[8]CENAMOR J,PARIDA V,WINCENT J.How entrepreneurial SMEs compete through digital platforms:the roles of digital platform capability,network capability and ambidexterity[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9,100:196-206.

[9]王強,王超,劉玉奇.數字化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視角下零售數字化轉型機制:新零售的多案例研究[J].研究與發展管理,2020,32(6):50-65.

[10]焦帥濤,孫秋碧.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21(5):146-154.

[11]林宇豪,陳英葵.數字經濟與產業結構升級——基于要素流動視角下的空間計量檢驗[J].商業經濟研究,2020(9): 172-175.

[12]謝婷婷,趙鶯.科技創新、金融發展與產業結構升級—基于貝葉斯分位數回歸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7(5): 1-8.

[13]韓健,李江宇.數字經濟發展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機制研究[J].統計與信息論壇,2022,37(7):13-25.

作者簡介:李艷麗(1995.08— ),女,河北承德人,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碩士,研究方向:宏觀經濟運行與調控。

猜你喜歡
數字經濟異質性
基于可持續發展的異質性債務治理與制度完善
一起來認識“數字經濟”
OECD國家數字經濟戰略的經驗和啟示
從數字經濟視角解讀歐亞經濟聯盟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對接
數字經濟對CFC規則的沖擊探究
應對數字經濟下的BEPS現象
現代社區異質性的變遷與啟示
基于偏好異質性的市場契約設計及其治理
區域異質性:農村人力資本與農民收入增長
大數據時代我國信用評級業重構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