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學視野下中國圖像學研究的熱點書寫與圖譜述評(2011—2021)

2023-07-08 12:44吳志昊
齊魯藝苑 2023年3期
關鍵詞:學科理論圖像

吳志昊,孫 偉,2

(1.云南大學文學院,云南 昆明 650091;2.黃山學院藝術學院,安徽 黃山 245000)

20世紀后半葉至今,伴隨著國家經濟、社會、文化等層面建設的繁榮發展,依托學科、學理及學養的需要,學界普遍將目光聚焦在西方理論的本體探討與本土互融等問題之上。以此為契機,文學、藝術學及歷史學等學科的學者們開始高度關注圖像學相關理論與研究方法,并發表了一系列科研成果。由此,本文基于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的文獻資源,將時間范圍限定在2011—2021年,對以“圖像學”為篇名、關鍵詞和主題的論文進行檢索,勾選論文1768篇,最終篩選有效文獻1511篇,并作為樣本進行“圖譜分析法”[1](P306)研究。以期用量化的方法精確地了解該領域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為后來致力于從事圖像及相關研究的學者提供階段性參照。

一、時間向度:中國圖像學研究的文獻趨勢分析

本文首先基于時間向度,按照文獻發表年度及數量繪制2011—2021年的圖像學文獻趨勢圖(見圖1)。由此可見,圖像學作為一種系統理論、智性方法和批評范示已在近10年吸引了諸多領域的學者關注,并呈現出逐年上漲的趨勢。如圖可知,自2011年以來,國內學者對圖像學及相關研究成果的趨勢分為3個時期,即:2011—2016年的平穩發展時期,2016—2018年的快速發展時期,2018—2021年的穩定波動時期。其背后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有三:一來2011—2016年我國圖像學的研究成果多聚焦于圖像理論的探討與解讀,自然會在論文發表的數量上有所滯緩;二來2016—2018年我國圖像學的研究迎來了快速發展期,這主要依附于國家對人文學科的方向把控,由于“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以下簡稱《講話》)的公開發表和《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正式發布,其中涉及到的有關理論批評的論述與要求,強力地導引與推動著理論批評界在學習貫徹《講話》與《意見》的精神中,密切聯系當下理論批評的實際,認真審視其中的問題,切實探討存在的不足?!盵2]因此,理論聯系實際的方向,打開了圖像學的研究視野,諸多學者也不再拘泥于圖像學的理論探索,更多地將目光聚焦在圖像學方法應用在中西方傳統圖像之上的實際學問。再者2018—2021年我國圖像學的研究成果總體呈現穩定且波動,其本質原因是由于多學科、多領域、多媒介的研究現象出現,對圖像學的研究起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有學者探討圖像學置于多學科、多領域、多媒介視角下的可能性,也有學者將圖像學的研究成果聚焦在大眾傳播的媒介之上等等。10年間,我國圖像學的研究成果數量從起初5年間的穩定增長到2016—2020年間的雙倍,并在2020年出現了峰值,隨后有小范圍波動。這種現象是伴隨著“藝術考古”、“新文科”建設及“圖像證史”等熱潮而興起,我國從事圖像學研究的人才數量不斷擴充,且其他相關學科理論與方法的相互融通及碩博論文成果的持續加持,進而使我國涌現出一批圖像學領域的專家、學者,研究隊伍的整體理論素質和實踐水平大幅度提升。

圖1 2011—2021年我國圖像學研究文獻時間分布圖

視覺文化研究熱潮以來,國內學者一方面致力于探討新形式、新內容的視覺現象;另一方面也重新審視圖像學的經典理論與研究方法,并以此為背景,促使圖像學加速回歸大眾視野,并成為這10年歷史學、文學、藝術學等學科關注的熱點話題?!霸诋斀駠H文化背景下,‘綜合便是創新’的理念已經被許多發達國家所諳熟和利用,一方面必須信心十足地堅守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神家園,堅定不移地繼承與弘揚‘金石學’珍貴的綜合性學術理念和方法;另一方面是更加廣泛地吸納融合世界各國各民族的學術文化新成果,認真地踐履費孝通先生關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等具有世界性意義的高端學術命題?!盵3]綜合研究與各盡其善的視野下如何將圖像學從單純的理論研究走向理論研究與實踐研究的雙向軌道,從而建構中國本土的圖像學學科、豐富圖像學學科內涵,就成為了現階段圖像學及視覺文化研究的一項重要使命與任務。

二、熱點追溯:中國圖像學研究的主題述評

通過對2011—2021年中國圖像學的研究文獻趨勢梳理,便于明晰該領域已有的成果和方向。而后對我國圖像學領域的研究熱點與關鍵詞進行歸納和解析,力求把握中國圖像學的研究指向與范圍。有鑒于此,筆者繪制了關鍵詞關聯圖(見圖2),結合該圖譜,立足文獻樣本,歸納圖像學的研究熱點有三:以圖像學原典為基礎的本體研究,以傳統圖像為客體的多維度闡釋,以圖像學方法為參照的課程教育普及。

圖2 2011—2021年我國圖像學研究文獻關鍵詞關聯圖

(一)以圖像學原典為基礎的本體研究

圖像學的研究最初從介紹西方圖像學進展開始,逐步轉向理論與實踐共存的研究狀態。我們深知,對既定學科的研究與拓展需遵循原典、原野、原創的方式與方法,即尊重經典理論、遵循田野實證、強調創新結論。因此,中國圖像學近10年的文獻成果與理論發展始終依托經典圖像學的理論支撐與本土實踐相融合的模式。

10年來,部分學者熱衷以圖像學原典為基礎,開展對學科內涵、學術本體的探討,主要代表人物有:南京藝術學院劉偉東、江蘇省文化藝術研究院楚小慶、山西師范大學鄭二利、中國人民大學吳瓊、云南大學王玲,山東大學杭迪等。南京藝術學院劉偉東以西方藝術史研究為視角和背景,介紹圖像學在藝術史研究、美術史研究及當代視覺研究中的基本方法與實際功用,確定圖像學的相關概念,明晰圖像學的學科內涵,進而梳理圖像學的發展脈絡,試圖闡明圖像學在“西學東漸”過程中的具體傳播路徑,最終提出:“實際上,產生于美術史學科內圖像學的研究方法,作為一種綜合的研究方法,它在美術史和其他人文學科所起到的橋梁作用,理應使它受到美術史之外其他人文學科更多的關注?!盵4]由此看見,一方面劉偉東溯清了圖像學的學科源流;另一方面也預知了圖像學作為學科所具有的交互、會通之特征。早在2011年江蘇省文化藝術研究院的學者楚小慶就從藝術史研究發現了潘諾夫斯基的圖像學視角,并對潘氏圖像理論進行了深層解釋。如今,楚小慶基于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西方藝術研究的大環境,引出潘氏圖像理論的“核心觀念”,并強調潘氏圖像理論中的人文關注及智性批評范式,最終將視角聚焦于藝術史研究的多元化理論體系,進而強調潘諾夫斯基圖像學的研究方法在藝術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與關鍵位置。山西師范大學鄭二利、中國人民大學吳瓊分別就米歇爾及阿比·瓦爾堡的圖像及視覺理論進行介紹和闡釋。吳瓊以“上帝住在細節中”為題,通過解釋阿比·瓦爾堡的圖像系統,著重闡釋細節閱讀的文化意義和歷史癥候,他的目的是在這一閱讀中為現代文化的危機找到治愈的方向。鄭二利則以米歇爾提出的“圖像轉向”為研究背景,探討米歇爾在圖像理論中的新發現,并主張回到圖像與語言本身重新思考圖像與語言的元命題,以此瓦解語言對圖像的控制。與此同時,山東大學杭迪也對米歇爾的圖像理論進行了系統研究,并形成了國內首篇米歇爾理論的博士論文。杭迪對米歇爾圖像理論的系統分析是以時間為導向,以具體著作與研究成果為案例,展開了米歇爾圖像理論的系統評述與基本闡釋,此謂我國首篇對當代著名圖像學者之思想的系統研究成果。該研究雖有一定局限性和階段性,但其整體研究的方法與系統研究的方式,成為當時米歇爾圖像理論研究最為全面、清晰的成果。除此之外,中國學界對圖像理論的關注還考慮到貢布里希感知與幻覺的相關理論,并形成了一批以圖像學原典為本體進行研究和闡釋的學術群體,呈現向上發展的趨勢。

(二)以傳統圖像為客體的多維度闡釋

國內圖像理論及圖像學的研究主要方向有二:一是針對圖像學系統理論的闡述,二是西方圖像學理論的中國實踐與現實案例。一般而言,談及圖像學或圖像理論則是對傳統藝術圖像進行客觀分析及多維度闡釋。因此,在2011—2021年的10年間,伴隨著圖像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傳統圖像作為客體的多元論證、多方求實之研究成果大量出現。

綜上所述,延續圖像學學科內涵,并拓展圖像研究外延的代表學者有:云南大學王玲,南京藝術學院劉偉東,中國人民大學吳瓊,南京大學王海洲等。云南大學王玲以圖像學理論為基礎,把音樂圖像視為特定民族文化的表征和范式,并結合音樂與舞蹈藝術的大量考古材料,為中國音樂圖像學的體系建構貢獻了本質內容,充實了中國音樂圖像學的資源庫及案例參照。隨著音樂圖像學概念的確立、邊界的清晰,王玲又在此基礎上以云南踏歌圖像為例,進行了歷時溯源與內容闡釋。由此可見,音樂圖像學的學科基礎是建立在圖像學經典理論框架和分析方法之上,輻射范圍涉及本土文化藝術的具體指向,此謂圖像學本土多維度闡釋的典型成果。南京藝術學院劉偉東,中國人民大學吳瓊,南京大學王海洲分別從圖像與宗教、圖像與視覺文化、圖像與認同之間的關系進行把握和分析。劉偉東從何謂宗教美術談起,區分中西方宗教美術間的異同,并以中國佛教圖像為例,闡釋了在佛教美術史研究領域,各學科方法都有其特殊貢獻,它們相互之間有遞進之關系,呈現出新舊并行、互為補充的狀態。同樣,中國人民大學吳瓊對圖像學轉向視覺文化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進行了歸納,并對視覺文化研究的譜系、對象及主要議題進行了分析。吳瓊將圖像轉向的根本原因歸結為視覺文化的批判功能,這亦是圖像學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南京大學王海洲談及圖像與認同之間的關系時以1949—1984年女兵宣傳畫為案例,強調女民兵組織賦予了新中國女性多元的形象。由此可見,圖像無論從空間形態、時間形態亦或實踐形態,對建構立體的國家意識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和實際意義。

(三)以圖像學方法為參照的課程教育普及

圖像學作為系統和智性的學科得以立足和建構,主要依托于其科學和客觀的研究方法。因此,圖像學的智性研究方法將是我國小學、中學乃至高等教育層面行之有效的培養方案與教育應用。通過對10年來我國圖像學的文獻梳理,不難發現,尤其是潘諾夫斯基圖像三層次的研究方法被廣泛應用于中國各階段的教育層次。由此,在素質教育普及的當下,圖像學的科學研究體系既是“素質”二字題中應有之義,又為我國中小學美育素養的提升提供了有效舉措。

圖像學方法介入中小學乃至大學的課程教育是必然的趨勢。一方面,全民美育素養的提升需要圖像學科學的研究范式;另一方面,圖像學的介入,可給中小學乃至大學的課程教育起到積極的優化作用。關于這方面的研究主要代表有:沈陽師范大學石慧、北京市通州區潞河中學陳靜、黃岡師范學院孫山笑、華東師范大學李政濤等。石慧對語文版小學教材中的插圖問題展開研究,強調圖像在小學教育中的作用,以圖像與文本表意屬性間的不同展開探討,通過梳理我國小學語文教材中出現的插圖文本及圖示內容,總結目前小學語文教材中插圖出現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合理方案,即合理分配、科學選材、多元視覺方案、提高印刷質量等。陳靜主要從初中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出發,闡釋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改革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強調信息時代的美術教學模式并不能有效激發學生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以多媒體為載體,通過具體、形象的畫面激發并感染學生。中學素質教育中所面臨的問題可以通過圖像學的方法得以緩解和解決。面對高中層面美術鑒賞課中的教學研究,孫山笑談及新的美術課程標準已經進入強調“核心素養”的階段,而培養學生“圖像識讀”的能力則被列為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之首。圖像學闡釋方法能有效提高學生“圖像識讀”的能力,深化對圖像本質的理解,拓寬學生對圖像文化的識讀視野。并在此基礎上試圖提出“圖像識讀”素養下圖像學運用在美術鑒賞教學中的一般策略。有鑒于此,孫山笑試圖將圖像學的科學研究方法應用于高中美術鑒賞課中,一方面對中學美育教育而言,拓寬了中學教學的路徑與方式;另一方面對中學生的整體文化觀培養層面而言,有利于美術教育、圖像教育等方式與其他科目的融通理解與有效識別,此謂中學美育教育實踐的合理參照。圖像學在當代出現轉向的原因之一是視頻時代的生產方式發生了轉變,而利用“視頻圖像”進行教育教學的案例因此具備了“理論取向”。李政濤對教育學理解方式、研究方式、創制方式同樣有著新的見解,從“通過視頻與圖像分析”轉向”視頻與圖像層面上的分析”,從“對教育視頻與圖像進行分析”或“對教育視頻與圖像的分析”轉向在“視頻與圖像層面”上的考察,這或許是圖像學在視頻教育層面上應用的可行性參考。

三、中國圖像學研究的文獻總結與未來展望

中國圖像學的研究成果數量在近10年間呈現出持續上漲的趨勢,如若更為全面的將中國圖像學的文獻成果做以梳理和歸納,還需從圖像學的研究人員及發文期刊的角度進行簡要分析。一方面可以明晰到目前為止我國圖像學的研究群體是否形成;另一方面也可確認我國圖像學的研究成果是否被更為廣泛地認知。就圖像學相關研究人員的數量、合作形式、職業分類等來看,獨立作者發文數量1281篇,占比84.77%;2名及以上作者發文230篇,占比15.23%。其中,合作發文的數量與占比較低,表明近10年來中國圖像學的研究團隊合作進展不明顯,且并未形成有關圖像學的學術群體。在近10年1511篇圖像學論文中,發文較多的作者分別來自:南京藝術學院、山東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云南大學等。這說明在該領域的理論探索、教育實踐過程中,這幾所大學已初步建構了區域圖像學的研究模式或團隊,且圖像學的研究起步早、時間戰線較長。根據發文作者的職業分類,高校教師、地方機構人員、碩博研究生仍然是目前圖像學的研究主力軍。其中,高校和地方機構人員發文較多,碩博論文占比約5%左右。這種現象的出現依然不能確定圖像學的研究可持續性,因此,我國圖像學的研究隊伍穩步發展還存在一定短板。

對現有圖像學文獻樣本的研究還呈現出另一種典型模態,即:基礎性研究與應用性研究。由此可見,對中國圖像學現有研究成果的整體分析還需將近10年以來的1511篇圖像學相關論文按照實際問題與研究方法向度進行比對。筆者按照基礎研究為理論探索,應用研究為解決具體領域的問題這樣的原則,制作并分析圖表。(見圖3)

圖3 2011—2021年我國圖像學基礎研究、

由此圖可見,自2011年開始,我國圖像學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逐步呈現出分化關系。在2011—2012年2年的成果里,圖像學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成果數量幾乎是1∶1,而從2013—2021年的9年間,學界依然將研究重點放在圖像學的研究方法與批評范式之上,強調學科特有的應用特征。因此,除圖像學的實際應用應當遵循持續發展原則以外,學界或應逐步重回原典,從圖像學經典理論中尋求能夠在我國可資利用的新路徑,以期產出更多地可能。從我國圖像學近10年來的成果數量來看,該領域的研究基本呈現穩定上升的特點。就研究熱點而言,圖像學始終是基于潘諾夫斯基、瓦爾堡等人的經典理論,由此指向各區域、各形式的藝術本體。根據海德格爾的“存在闡釋學”,任何理解活動都基于“前理解”,理解活動就是此在的前結構向未來進行籌劃的存在方式。[5]因此,筆者在此對近10年我國圖像學的研究文獻進行分析總結與未來展望。

首先,近10年中國圖像學的研究文獻數量不斷增加。自2011年開始,我國圖像學的研究成果由64篇增長到頂峰時的256篇,文獻數量呈倍數增長。其次,近10年中國圖像學的研究呈現多領域、跨學科的交叉研究趨勢。以圖像學近10年來的研究熱點來看,圖像學的應用領域涉及文學、藝術學、考古學、生物學等各種學科和科學,明顯具有多領域應用和跨學科交融的特征。最后,近10年中國圖像學的研究強調原始文獻的功用。藝術史要想成為獨立的人文學科,要想進一步發展,就不能脫離對圖像視覺語言的分析研究,忽視對作品本體語言的解讀。[6]圖像學方法的目的之一便是更好地實現與圖像本體進行對話,而圖像本體的真實性也就決定了圖像研究成果功用與效力。

按照上述數據分析及熱點把控,筆者對未來中國圖像學發展持積極的態度,但同樣提出一些建議與期許。第一,回歸原典,是未來中國圖像學研究之基本面。如??抡J為詞與物的關系是無限的,米歇爾也認為圖像與語言的關系也是無限的,要呈現這種無限關系,就要突破語言一貫以來對圖像的掌控,討論圖像的本體性。因此,圖像學經典理論與科學方法的深入探索依舊是應對當下跨學科研究的根基與保障。第二,強調原野,是未來中國圖像學的研究之拓展面。這里的原野是指原生材料及其所具備的真實性?!懊褡逯緟⑴c塑造如數字媒體這類現象并被其塑造,與數字媒介有關的藝術和民族志實踐正在改變,根據強調地方的地理觀念和象征觀念的線上—線下關系來理解地方的地形學也在改變。藝術與民族志的關系發生一些變化并日益密切。根據常圍繞社交媒體及更早的互聯網本身的參與式假設,分析藝術與民族志的交叉很有價值。借助藝術民族志,我們既可研究藝術文化構成的意義世界,也可研究藝術行為構成的社會關系和結構?!盵7]恰是如此,圖像既兼具藝術實踐過程中的媒介材料端,同時又承載著社會與文化共構的意義世界、結構世界。因此,強調圖像學材料的原野性既要從學科層面來看,圖像學的研究對象絕大部分還是依附于原生材料上的傳統藝術圖像;又要從研究方法來講,圖像學本體方法及實證研究法是圖像學的研究核心。第三,著眼原創,是未來中國圖像學的研究之轉向面。近現代以來,雖因歷史和現實的種種原因,我國大學學科的分類越來越細,迫使各藝術門類之間斬斷與之俱來的內在關聯,實用主義的傾向又使藝術理論學科淪為技藝性學科的附庸,但數10年來中國人的藝術創作、藝術展示(展演) 、藝術鑒賞與藝術理論升華的理念等,卻依然保有著兼容并蓄、多元糅雜的綜合性藝術文化傳統特征。[8]由此,當下藝術形式的多樣與多元特征勢必要求圖像研究在轉向視覺文化時應具備原創思維。第四,立足本土,是未來中國圖像學的研究之實際面。如云南大學王玲教授在研究云南音樂舞蹈圖像的成果中所提及,“從西方音樂圖像學這一新興學科與云南特色相結合的視角切入,選取集民族性、時間藝術與空間藝術、聽覺藝術與視覺藝術為一體的研究對象,收集、整理和全面系統地研究有明顯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的歷代云南音樂舞蹈圖像,以期為區域民族音樂舞蹈文化藝術的形成、傳播與發展,為其創造者民族群體間的關系提供實證研究”[9]。利用圖像學相關理論角度切入區域民族音樂舞蹈,目的在于為該區域藝術形式的生成過程、傳播與發展路徑及群體關系間提供實證研究,這或稱之為圖像學立足本土的有力效用。

結論

中國自古以來就存有“圖像證史”“圖像即史”的觀念?,F當代以來,繼王國維先生“二重證據法”提出以后,葉舒憲將其理論深發并拓展至“四重證據法”,即史料文獻(地上)、考古發現(地下)、“深耕”解釋及圖像的神話原型?;谶@一背景下,于傳統圖像藝術而言,當代學者致力于透過圖像表層各元素間的聯系,深究圖像背后所表征或指代的社會、文化、經濟等層面的寓意,以求達至“史料”的功用。對當代圖像及視覺研究而言,學者們大都致力于健全圖像學的學科體系與科學方法,深究當代圖像及視覺研究的傳播載體及符號意義,以求全面再現圖像的創作過程與實踐方式,最終達至如米歇爾“元圖像”之理論實際。

綜上所述,筆者對2011—2021年間國內學者所涉獵的圖像學及其相關研究成果進行了盡可能全面、客觀的梳理、分析、歸納與評價。通過評述,有理由相信,隨著對方興未艾的圖像學研究及視覺文化研究的深入探索和持續關注,我國將不斷推動圖像學學科的建構,圖像學方法的科學應用,圖像學內涵外延的多領域、跨學科交融。至此,圖像學在我國的發展一定會伴隨著學術群體的拓展、學科熱點的擴大、研究熱度的提升,沿著理論與實踐雙軌并行的路徑不斷發展,生生不息。

猜你喜歡
學科理論圖像
改進的LapSRN遙感圖像超分辨重建
【學科新書導覽】
堅持理論創新
神秘的混沌理論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有趣的圖像詩
“超學科”來啦
論新形勢下統一戰線學學科在統戰工作實踐中的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