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開放教育微課設計研究*

2023-07-09 12:48吾布力皮大依
新疆開放大學學報 2023年2期
關鍵詞:互聯網+教育課件學習者

吾布力·皮大依

(新疆開放大學,新疆烏魯木齊 830001)

引言

微課(Micro-lecture)在我國普及已有10 余年。2011 年,廣東省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鐵生在《電化教育研究》刊發了一篇關于微課的文章,首次提出微課的概念、特點、分類、開發途徑等,以此拉開了我國學術界研究微課的序幕[1]。之后,學術界就微課的概念、形式、性質等各方面的討論眾說紛紜。直到2013 年,胡鐵生再次對微課進行“3.0 版本”的定義后,此方面的爭論基本塵埃落地[2]。

自從2015 年騰訊公司創始人馬化騰首次提出“互聯網+”的概念之后,各行各業都出現了基于互聯網的新產品、新業態,相應地互聯網和教育的深度融合也構建了“互聯網+教育”的新模式?;ヂ摼W的發展進一步沖擊一系列傳統媒體,并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學習和工作方式。在此情況下,積極適應學習新常態,掌握在線教學的相關知識已成為師生必不可少的信息素養。開放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成人為教育對象,其教學模式和其它教育類型有所不同。如今,在線教學進入常態化和規?;?,有必要進一步研究成人學習者學習規律,設計開發適合開放教育學習者學習特點的學習資源,由此探討微課和微課設計,并非老生常談。

一、開放教育微課設計的理論基礎

根據“開放教育百詞”解釋,開放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開放教育(也稱開放式教育),是與傳統教育機構全日制教育相區別的一種教育,致力于在教育理念、教育對象、教學時間、教學地點、教學方式等方面突破全日制教育的固有限制,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習者的需求。狹義的開放教育指的是我國開放大學舉辦的學歷繼續教育。

微課作為開放教育學習資源,其設計需要考慮成人學習者的認知特征、學習動機、學習方式等多種要素。因此,按照認知負荷理論設計學習內容,避免增加學習者的認知負荷,注意各內容之間的關聯性。針對教學內容的特點,選擇恰當的教學策略,避免照本宣科,讓學習者充滿趣味地學習。按照學習動機理論分析學習者學習微課的內驅力,啟發其思考,引導他們主動理解、運用知識點。按照程序教學理論,合理安排教學環節,分析課程的整體內在結構,根據邏輯順序呈現課程內容,使每一個微課包含“導入”“知識學習”“小結”等完整的教學環節[3]。按照情景認知理論,以故事情境引導學習者聯系工作實際以激發學習興趣,以問題情境引發其對問題的思考,以案例情境引出學習者對問題討論交流從而促進知識的掌握[4]。

二、開放教育微課的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方法分析教學問題,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解決教學問題的策略方案、實行解決方案、評價試行結果和對方案進行修改的過程[5]。開放教育微課設計過程包括分析(Analysis)、設計(Design)、開發(Develop)、實施(Implement)、評價(Evaluate)等五個環節,簡稱“ADDIE 設計模式”[6]。在此模式中,每個環節的任務都不同,但彼此之間息息相關、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其中每個環節又細分為若干細節,評價滲透于其它每個環節中(下圖)。

圖:基于ADDIE設計模式的開放教育微課設計過程示意圖

(一)分析(Analysis)

分析就是前期準備階段,是一種調查研究過程。分析環節包括學習者學習需求分析、學習內容分析、學習者特征分析、資源約束條件分析等。分析學習需要時,要考慮成人學習者的學習意愿、學習需求或者學習能力。分析學習內容時,要考慮學習者通過微課能學到什么內容,學到什么程度和教學內容的結構。每個年齡階段的學習者喜歡的教學風格不同,因此,在分析學習者特征時,須考慮學習者年齡特征。開放教育的學習者擁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和較強的理解能力,但存在工學矛盾突出、學習時間和精力不足等問題。在微課設計及具體實施中,學習者的這些優勢和劣勢皆應通盤考慮。最后要分析學習資源,即學習者如何使用微課,是在家觀看或者在教室觀看?網絡條件如何,開發者是否具備時間、人員、資金、場地、硬件、軟件等條件?能否解決后期編輯等問題。

(二)設計(Design)

1.確定教學目標。確定教學目標即希望學習者通過微課掌握什么知識,達到什么程度,解決什么問題。一節微課中教學目標不需太多,只確定一個目標即可,但要兼顧育人目標。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無論任何階段的教育都必須將“立德樹人”貫穿于課程建設全過程。微課設計之前要充分挖掘所要呈現內容的思政元素,將課程內容和課程思政有機結合,提高開放教育課程的教學育人功能。

2.確定教學策略。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內容、對象及各種條件,選擇恰當的教學順序、方法和媒體等,以優化教學過程。教學策略包括教學的組織策略、傳遞策略、管理策略。組織策略是指組織教學內容、確定內在邏輯關系。傳遞策略即通過什么方式傳遞教學內容,是以單方面的講授、示范、演示,還是通過與學習者一起解決問題,組織一問一答的訪談,以討論的形式引導其解決問題,或者以完成項目或微電影的形式展現知識點,通過故事講解還是需要學習者參與互動等。傳遞策略還包括通過什么手段或者媒介傳遞,是用PPT錄屏還是采用其它拍攝方式等。管理策略是指如何不斷激發和保護學習者的學習動機。

3.確定教學順序。對大部分微課,都可參照羅伯特·加涅的教學設計模式安排教學順序,其核心是為學習者提供有效學習的基本程序,包括呈現刺激材料、提供學習指導、引發學習行為[7]。當然選擇的教學策略不同,教學順序也不同。對問題式或任務導向式微課,可采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拓展應用來安排教學順序。對案例式微課,可采用提出現象,分析現象,得出結論,拓展來安排教學順序。示范類微課可先展示結果,再講制作過程或原理。微電影或情景劇類微課,可先講故事,再展示知識點,也可邊講故事,邊展示知識點,或者可先出結論,再通過情景劇來驗證。教師可在教學順序上有所創新,具體的教學順序取決于教學內容和策略的選擇。重要的是無論采取什么順序,一定要結構清晰,要點突出,讓學習者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

4.確定評價方式。高品質的學習資源、良好的支持服務與及時有效的評價是發生有效學習的三大外部因素[8]。開放教育的微課主要用于混合式學習,教師可根據微課的具體用途設計相應評價方式,既可采用形成性評價,即學習者學習每節微課后完成相應的任務式測驗,邊學邊練,也可采用總結性評價,即學習者最終完成綜合測試。

(三)開發(Develop)

微課的開發包括撰寫腳本(分鏡頭稿本)、采集素材、后期制作、開發輔助資源等四個步驟。腳本撰寫就是把教學方案中的文字語言轉化為視聽語言的過程,是一種將知識可視化、語義情境化、思維圖式化、認知意義化的過程。不管用何種方式制作微課都需撰寫腳本,教師是微課的“導演”,根據自己期望達到的預期效果將技術呈現要求提供給技術人員,以避免走彎路,做無用功。將每個知識點按表格、圖標等形式分解成若干個完整語句,在相對應的位置寫出每一項內容在微課中的呈現方式。例如,片頭、課程名稱、LOGO、解說詞、鏡頭時間、焦距、大小、配色、是否使用圖表等。微課素材包括文字、圖片、課件、音樂、動畫、視頻等,根據制作方式的不同,后期制作方法也不同。微課輔助教學資源有練習、測試題、參考資料等。

(四)實施(Implement)

微課的實施取決于微課的具體用途。用于翻轉課堂的微課,學習者可課前觀看;用于混合式學習的微課,可成為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用于慕課學習的微課,學習者在線觀看并完成相應的作業。

(五)評價(Evaluate)

經過前面幾個階段的工作,已完成教學方案,技術開發并實施階段。最后制作的微課效果到底如何,就需對微課進行評價。這個過程分為形成性(診斷性)評價和總結性(終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是將微課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反饋給教學設計和技術人員,使其不斷調整微課的內容和技術??偨Y性評價是根據使用效果進行的全方位評價,包括學習效果評估(學習者態度、學習成效、遷移情況)、成本效益評估等。

三、開放教育微課的技術設計

目前,微課的呈現形式多種多樣,比如,辦公室實景講解、真人講解+多媒體、多人對話、真實場景拍攝、綠屏摳像、可汗學院(手寫)模式、PPT動畫、畫中畫等形式。其中,教師最熟悉、最常用的形式是PPT錄屏模式,因為其呈現方式比較簡單,對設備和技術要求不高,只需電腦、攝像頭、麥克風、錄屏軟件即可實現。

(一)微課課件的基礎設計

1.顯示比例:無論電視機還是顯示器都有寬屏(16:9)模式和標準(4:3)模式。如果將課件設置成4:3 的標準模式,全屏錄制后畫面左右兩邊會出現明顯的黑邊,影響整個視頻的觀感。目前,大多數電腦顯示比例是16:9,在錄制課件時可進行全屏錄制。因此,在制作微課課件時宜選擇16:9 的顯示比例。

2.字體選擇:課件中的默認字體是宋體字,宋體字有襯線,粗細不同,不利于學習者閱讀。微軟雅黑字體無襯線、筆畫粗細均等,呈現效果較好。因此,在制作微課課件時字體選用微軟雅黑,其效果往往優于宋體字。

3.字號設定:鑒于教師和學習者多數用手機觀看微課,建議調整課件的字號和顏色來突出層次和重點,做一些有利于學習者記憶的對比。比如,一級標題用56號字,二級標題用34號字,正文部分用22 號字,不同的標題設置不同顏色,也可考慮根據應用場景設置字體,如會場、教室、手機等。如果課件文字的字號小于18號,人們的閱讀體驗會很差。

4.行間距。在制作微課課件時優先選擇1.5倍行距,有利于劃分行與行之間的文字,給學習者一個良好的閱讀體驗。如果文字內容很多,可找出文字中的重點文字或者關鍵詞,將其呈現在課件中。如果需要表達的文字內容太多,可將單倍行距改為1.2 倍行距。如果使用默認的單倍行間距,會出現所有內容互相疊加、文字被“擠”的感覺。

(二)微課中的視聽組織

第一,對內容進行組塊,分清“主次”。首先,對內容進行分層、突出重點和知識脈絡,讓學習者一眼就能看出學習內容。其次,找出核心觀點,配上解釋性文字,在核心內容上進行字號調整,突出顏色,以凸顯主次。最后,利用對稱構圖平衡左右、上下內容,常采用圖文配合的方法進行排版。

第二,在進行構圖中找出“黃金點位”。利用攝影構圖中的“三分割點”或者“黃金分割點”,在做微課時,要考慮把重點的信息放在這樣一個位置,因為視頻畫面的左上、右上、左下、右下點都是容易抓人眼球的位置。這就是為什么多數電視節目主持人并不出現在屏幕最中間,而在最中間偏左或者偏右的原因,這往往是讓觀眾視線比較聚焦的位置。

第三,調整亮度,使畫面“舒服”。人像對微課來說很重要,如果在PPT 中出現人像,學習者大部分的視線都會盯著人物。當需要在微課中展現人物時,應確保畫面整體亮度合理,避免環境與人物本身的亮度反差過大,以免分散學習者的注意力。因此,教師需使用專業燈光、臺燈或者直播柔光燈等進行補光,使拍出來的視頻效果更好。

第四,搭配色彩,避免“五顏六色”。顏色是影響錄屏類微課視覺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通過設計主體色和強調色,突出課件中一些重點信息。但不要使用太多顏色,在同一個畫面里建議不要超過三種顏色。

第五,調整語速,避免“播音腔”。教師在授課時應使用正常的語調講授課程內容,有些教師在錄制微課時難以脫離講稿,容易出現“播音腔”。為此,教師的語速要避免過慢或過快,要給學習者留出一定的思考、分析的時間。錄制微課時要選擇隔音效果良好的場所,避免出現雜音、噪音,以保證聲音質量。

(三)微課中的學習引導

學習者在通過微課學習時會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這時需要進行學習引導。

一是用動畫進行視覺引導。不是一次把所有內容全部展現出來,而是隨著講解出現對應的知識點,避免長時間畫面內沒有變化。常用的動畫效果有淡出、插入引導線、花環、縮放等,避免使用看似很“酷”,但缺乏實際意義的動畫。

二是用手寫進行注意引導。在教學中使用手寫時,學習者的注意力會轉移至教師的筆跡,通過手寫在視頻內增加新的要素,會給學習者帶來較強的教師存在感。

三是用提問進行思維引導??墒褂枚鄠€問題組織內容,即剛結束一個問題后再提出新的問題。當教師提問的時候,學習者會下意識地認為教師在向自己提出問題,從而會引起注意。因此,在微課里提問是一種非常有用的辦法。

四是用指令進行行為引導。在微課中提醒學習者觀看一段視頻后暫停,思考當前知識點內容或者是否和以往的知識點有聯系等。

四、開放教育微課的設計原則

(一)內容選取科學

確保所呈現的內容,準確無錯誤。內容選取要具有針對性,范圍不宜過大,每個微課選取1-2個知識點集中解決某一具體問題。所選知識點必須是學習的重點、難點、易錯點,或者是對課程教學內容的拓展,與課程系統講授形成互補關系。

(二)時間長短合理

每一個微課的時長應為5-10 分鐘。通常情況下,學習者集中觀看微課的時長超過10 分鐘,注意力會逐步下降;微課時長過短,知識點不易講清楚,或者學習者有“吃不飽”的感覺。因此,微課時長控制在5-10分鐘為宜。

(三)教師出鏡符合要求

如果教師出鏡,教態要自然、大方。服裝應與課程整體風格搭配,莊重、整潔,避免過于花哨、暴露。環境光源充足,照射方位全面,面部無明顯陰影,顏色均衡統一。在講授過程中聲音洪亮,語調標準,語言流暢且具有感染力。

(四)錄制講究效果

個性化、非正式的錄制與演播室錄制相比,學習者更喜歡看非正式化的個性化的錄制環境。教師出鏡與不出鏡相比,老師出鏡效果會更好一些。有手寫的效果,要優于僅有PPT 的效果。另外,設備滿足錄制需求,設備和技術要求適當,畫面簡潔美觀,移動媒體優先。

結語

微課是多媒體教學的一部分,多媒體教學歷經幾十年的發展,至今已積累豐富的研究成果。開放教育教師可根據自己的教學風格和教學實際開展一些有關微課設計的研究。微課的設計是一項系統工程,是教學設計和信息技術的契合。因而教師不僅要做精心的教學設計,還需擁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及良好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當教師做到以上三點時,微課制作便會成為一種享受。

猜你喜歡
互聯網+教育課件學習者
你是哪種類型的學習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類型的學習者
用Lingo編寫Director課件屏幕自適應播放器
漢語學習自主學習者特征初探
在偏遠農村實現“互聯網+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設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聯網+教育”產業組織分析
“互聯網+教育”視閾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從“廣用”到“省用”——談音樂教學中課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數學多媒體課件質量的幾點思考
應用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取與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