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職院校勞動教育校內支持體系現狀調查研究

2023-07-10 14:15崔寧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勞動教育高職院校

崔寧

摘? 要: 勞動教育是新時代高職院校以德育人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的重要途徑。采用問卷法和訪談法,通過調查發現,學生整體勞動素養欠佳,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工作開展中存在著勞動教育開展場所不足、物質資源匱乏、師資隊伍建設不完善、勞動教育機制虛化、評價體系不完善等問題。為進一步推動勞動教育的開展,提升新時代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質量,提出以下建議:加強開展勞動教育校內條件的保障、完善勞動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優化勞動教育課程體系、構建有效的勞動教育管理機制及評價體系等。

關鍵詞: 高職院校; 勞動教育; 校內支持體系

中圖分類號: G711?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1-2153(2023)04-0103-06

新時代背景下,國家不斷推進教育現代化,對勞動教育給予高度重視。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盵1]這充分肯定了勞動的時代價值,為新時代大學生認識勞動價值、增強勞動觀念、遵守勞動法規、弘揚勞動精神指明了方向[2]。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對新時代勞動教育的課程設置、實施等方面做了詳細的全面部署。接著,2020年7月,教育部印發了《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從教育內容、教育支持等方面對新時代勞動教育做了更詳細的指示。

《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和《辭?!分兄赋鰟趧咏逃堑掠闹匾獌热?,《教師百科辭典》中強調勞動教育是智育的一部分。本研究認為勞動教育是一種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教育活動,其中包含勞動觀念、精神、能力等教育內容。高職院校是應用型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更應該注重通過勞動實踐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實踐能力。雖然高職院校的勞動教育和其他勞動教育有著很多相通之處,但其更具針對性,它針對的對象是高職院校的學生,因此,在上述勞動教育概念的基礎上,本研究中的高職院校的勞動教育是指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在一些服務性勞動、公益勞動等實踐過程中,掌握勞動技能,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從而進一步提升勞動品質、勞動觀念等綜合勞動素養。

隨著國家在教育改革中積極倡導勞動教育的開展,很多高職院校在全校范圍內大力開展勞動教育研究和實踐,形式多樣。但受較多歷史因素和現實因素的影響,有些高職院校在開展勞動教育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很多欠缺,如忽視勞動教育校內支持體系的建設等。良好的校內支持體系建設是高職院校有效實施勞動教育的重要保障,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勞動教育在學生全面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價值。通過文獻查閱發現不少高校教師及研究者對勞動教育的內容、價值、實施等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關于勞動教育校內支持體系的研究相對較少。因此開展新時代高職院校勞動教育校內支持體系的研究,就顯得頗為急切。本研究通過對S校勞動教育實施現狀和勞動教育校內支持體系建設現狀進行全面調研,發現問題并分析其原因,從而對高職院校勞動教育校內支持體系建設提出建議。

一、S校勞動教育校內支持體系現狀

(一)研究方法和對象

本研究采用李孟設計的《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實施現狀調查問卷》,該問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基于政策文件和理論的要求最終劃分出“學生勞動素養現狀”“勞動教育校內支持體系現狀”兩個一級維度,其中學生勞動素養現狀又分為勞動觀念、勞動精神、勞動習慣和品質、勞動能力四個子維度;勞動教育校內支持體系現狀分為物質支持、師資支持、實施支持三個子維度[3]。本研究以學生為研究對象對S校的勞動教育現狀及勞動教育校內支持體系現狀進行問卷調查。同時,為進一步了解時代背景下校內支持體系現狀,彌補問卷調查的局限性,對教師和學生進行了訪談。

本研究隨機選取S校不同學院不同專業的328名在校學生發放電子問卷,回收323份,無效問卷3份,有效率為98.5%。另外,隨機選取了教師和學生共8名,在征得對方同意的前提下進行了線上訪談。

(二)研究結果

1. S校學生勞動素養現狀

第一,勞動觀念方面。新時代背景下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所謂的勞動觀念也就是人們對勞動的看法。針對問題“勞動只有分工不同,而無貴賤之分”,有92.7%的學生表示贊同。此外,還有94.8%的學生認為“勞動是人類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在訪談中,98.8%的學生都認為勞動教育在我們生活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從以上的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大多數學生有著正確的勞動觀念,但還有一小部分學生對勞動觀念認識不清晰,因此,高職院校要進一步加強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

第二,勞動精神方面。勞動精神是勞動理念認知和行為實踐的集中體現,在理念認知上表現為尊重勞動、崇尚勞動、熱愛勞動;在行為實踐上表現為勞動者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4]。針對問題“您畢業后是否愿意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或者支教、扶貧等工作”,僅有61.7%的學生表示愿意,38.3%的學生都不想去。關于問題“您認為當今時代還有必要弘揚熱愛勞動的精神嗎?”3.3%學生認為沒有必要,96.7%的學生認為有必要。從以上調查結果可以發現,當代部分大學生的勞動精神欠佳,需加強對其勞動精神的培養。

第三,勞動習慣和品質方面。勞動習慣和品質是通過經常性勞動實踐所形成的穩定的行為傾向和品格特征,是勞動過程的體驗性生成和對勞動技能的綜合性掌握,其最直接的表現形式就是讓學生身臨其中,感受真實的勞動場景,能夠自愿、主動地開展勞動[5]。針對問題“您是否愿意參加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公益活動、見習實習、清潔校園等)”,有90.4%的學生表示愿意,有9.6%的學生表示不愿意。關于問題“您是否愿意參加學?;蛘呱鐣M織的公益性的勞動教育活動(社區服務、青年服務等)”,有93.1%的學生表示愿意,有6.9%的學生表示不愿意。以上調查結果表明有些學生在勞動習慣和品質方面存在著欠缺,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勞動習慣和品質的培養。

第四,勞動能力方面。所謂勞動能力并不是指普通的體力勞動,而是指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并能夠在勞動的過程中養成的一定的良好勞動習慣和品質。針對問題“您認為自己是否具備日常的學習能力、生活能力、操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97.6%的學生認為自己具備,還有2.4%的學生認為自己并不具有這種能力。在訪談中當問到“您具有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嗎”,有86.7%的學生表示具有該能力,有13.3%的學生認為自己不具有該能力。因此學校還要進一步加強對學生勞動能力的培養。

以上的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在勞動精神、習慣和品質、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不足,整體勞動素養欠佳。因此,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勞動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提升學生的勞動技能等。

2. S校勞動教育校內支持體系現狀

物質支持方面。問卷中問題:“學校為您所學的專業提供的社會實踐計劃和資源能否滿足您的發展需求?”32.1%的學生表示一般滿足,比較滿足的學生只占19.8%,而在“學校目前的實習實踐基地設施完善程度如何”的問題中,有66.7%的學生持一般完善及以上的態度,有33.3%的學生認為不完善。綜上可得,學校為學生提供的社會實踐機會和資源相對比較匱乏。

師資支持方面。第一,關于勞動教育專任教師的情況。問卷中問題“您所在的學校是否配備勞動教育的專任教師”,59.0%的學生表示學校并沒有配備專門的勞動教育教師,僅有6.4%的學生表示有專門從事勞動教育的教師,34.6%的學生持有不清楚的態度。第二,關于輔導員開展勞動教育的情況。問題“您的輔導員(班主任)有沒有開展過勞動教育”,72.6%的學生表示輔導員(班主任)沒有開展過勞動教育,23.7%的學生表示輔導員(班主任)開展過勞動教育,還有3.7%的學生表示不清楚。第三,關于在專業課和思政課中開展勞動教育的情況。問卷問題“您的專業教師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沒有講過關于勞動教育的內容”,有59.8%的學生表示并沒有講過,16.2%的學生表示不清楚,僅有24.0%的學生表示講過。綜上可以看出,學校勞動教育專任教師缺乏,而且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不能做到將勞動教育和專業課程有機地進行融合。

實施支持方面。隨著科技的發展,勞動教育的內容、性質、形式等方面也發生著變化。勞動教育的開展不僅需要豐富的實施形式,還需要完整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以及有效的勞動教育管理機制等共同作用才能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但問卷多選題:“您在學校主要是通過哪些形式來接受勞動教育的?”調查結果顯示86.7%的學生表示是通過清潔校園、打掃衛生,有26.7%的學生表示是參加校團委的活動,9.7%的學生表示是通過學校組織的講座等,17.6%的學生認為是通過自己的日常生活來接受勞動教育。此外關于問題“學校的勞動教育課程設置是否合理”,72.1%的學生認為設置合理,27.9%的學生認為設置不合理。在問題“關于勞動教育,學校是否有完整的考核評價體系”中,69.9%的學生認為有,30.1%的學生認為沒有。綜上可以看出,學校勞動教育在支持體系建設方面存在著一定的欠缺。

二、S校勞動教育校內支持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勞動教育開展的場所不足,物質資源匱乏

實踐性是勞動教育的重要特點之一,學校應該給學生創設勞動實踐的必要場所。但在勞動教育過程中,學校還停留在通過理論知識來進行勞動教育的層面,對開展勞動實踐的觀念意識不夠強。問卷調查結果顯示52.6%的學生表示學校勞動教育為所學專業提供的社會實踐計劃和資源不足。而且在實際調研中發現,一方面,學校沒有固定的勞動實踐場所,更沒有配套齊全的勞動教育設備,另一方面,學校與校外勞動實踐教育基地脫節,相關的硬件設施等得不到保障。訪談對象W學生說道:“學校能夠進行集體勞動教育的地方很少,即使在開展有關維護校園樹木勞動教育活動的時候,勞動工具也比較少。關于專門的勞動教育實踐場所,學校好像沒有?!?/p>

(二)勞動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

學校對勞動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視度不夠,致使學校的勞動教育課程設置沒有形成體系。一方面,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學校專職的勞動教育教師較少,93.6%的學生對專職的勞動教育教師不夠了解;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勞動教育的觀念意識不夠強烈。思想政治教師、輔導員、專任教師沒有進行專門、系統的學習,在兼任一些勞動教育課程教學時,勞動教育效果不佳,在日常學生教育及教學過程中對勞動教育滲透也不夠多。另外,從學校層面來說,沒有建立完整的勞動教育師資隊伍培養制度。在訪談的過程中,F老師說道:“學校要求我們要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融入勞動教育,但是老師們對一些勞動教育的文件理解不夠深刻,不能很好地理解其涵義,所以也就很難把勞動教育和平時的教學進行鏈接。而且學校很少開展將勞動教育融入教學的示范課、研討活動等,光靠我們老師自己去琢磨,就有一些困難,效果也不好?!?/p>

(三)勞動教育課程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形式單調

勞動教育課程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通過實踐調查發現,學校并沒有形成統一完整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實踐體系。在訪談中C老師說道:“學校雖然設立了專門的勞動教育課程,但并沒有形成完整的課程體系,勞動教育的內容沒有貼合學生專業去考慮,而且勞動教育的實踐性不夠?!绷硪环矫?,勞動教育的課程設置不夠合理。在訪談中S老師說道:“這學期勞動教育課程屬性是純實踐課,而上學期的勞動教育課程屬性是純理論課,所以按照這樣的課程屬性,在授課過程中很難做到理論和實踐的有效結合”。另外,勞動教育課程內容及形式單調,致使學生參加勞動教育的積極性不夠高,勞動教育效果欠佳。在訪談中D學生說道:“我覺得勞動教育中開展最多的活動就是干一些體力活,如撿垃圾、給校園樹木澆水、在一些集體活動中搬搬抬抬等,很累的,大家都不想干,所以對勞動教育的積極性不怎么高?!?/p>

(四)勞動教育機制虛化、評價體系不完善

當下,學校的勞動教育還大多停留在文件的學習階段,具體開展實施的力度不夠,關于勞動教育的頂層設計、詳細規劃、激勵考核等機制還不夠完善。在開展勞動教育的過程中存在著間斷性的特點,缺乏系統的、連續的、長期有計劃的實施方案。此外學校關于勞動教育的評價體系、考核機制不夠健全。例如在調研過程中發現學校把志愿者服務、暑期實踐活動納入學生學分體系,但是在活動中出現學生“走馬觀花”“湊熱鬧”等現象,使實踐活動浮于表面。在訪談中L老師說道:“學校好像沒有具體的勞動教育體系,所以在進行勞動教育的評價中會趨向于表面化,大多根據學生表現來進行評價?!?/p>

三、高職院校勞動教育校內支持體系建設的建議

(一)加強開展勞動教育校內條件的保障

首先,開展勞動教育要有充足的經費保障。足夠的經費是勞動教育順利開展的重要基礎。一方面,政府應加大對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專項經費的投入。另一方面,學校不能太多地依賴政府的勞動教育撥款經費,應做好內部經費調整,多方面籌集開展勞動教育的經費,確保勞動教育能夠順利開展。如可以聯合市機關單位和一些企業成立相關的勞動教育組織,吸引各行各業募捐大學生勞動教育資金[6]。其次,學校要為勞動教育提供足夠的物質基礎。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勞動教育物質基礎的建立可以保證勞動形式多樣化,以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勞動興趣[7]。第一,學校要充分利用學校內部空間場所為學生搭建實踐基地。如利用閑置校園場所讓各年級“分片包干”,在各自的“學農勞動小天地”開辟有特色的勞動教育實踐場所,讓學生掌握基礎的勞動技能。第二,加大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的建設力度。學校和實踐基地保持密切聯系,利用“勞動周”等實踐時間,引導學生將專業知識和實踐基地的實踐有效地結合起來,幫助學生積累勞動經驗,提升專業勞動能力,實現勞動教育開展和滿足用人單位需求的雙贏。第三,學校要為學生提供專門的勞動教育書籍、設備、材料等促使學生在實踐中結合勞動知識獲得勞動技能、勞動情感。最后,學校應創設校園勞動教育開展的文化環境。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勞動價值觀,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勞動意識。學校推動勞動教育的開展必須要加強勞動教育的校園文化環境建設。其一,營造勞動教育的文化環境氛圍,開展工匠人物、勞動事跡等主題展覽,利用多樣化的形式強化學生的勞動觀念。其二,開展學校特有的勞動教育主題活動。如開展“五一勞動節”“農民豐收節”“植樹節”等勞動相關的節日活動來弘揚勞動的風氣。其三,充分挖掘典型的勞動人物和事例,通過分享會、話劇表演、視頻等方式進行展示,鼓勵師生在耳濡目染和感同身受中感受勞動的魅力,從而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其四,構建勞動教育制度文化環境。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范勞動教育管理制度,在常規制度的規劃中要重視勞動教育管理制度的建立,把國家關于勞動教育的要求根據制度落到實處。

(二)建設專業化的勞動教育師資隊伍

完善的師資隊伍是高校勞動教育有效實施的重要保障。首先,培養一支理論知識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的勞動教育專任教師隊伍。學??梢栽谧裱處熞庠傅那闆r下通過培訓、進修等方式培育勞動教育教師,既可以提升教師的勞動教育專業知識,還可以豐富教師的勞動教育經驗。其次,培養一支復合型的勞動教育教師隊伍[8]。強化輔導員、班主任、專任教師的勞動教育意識,也是勞動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途徑之一。一方面,通過對輔導員、班主任、專任教師開展專題培訓,增強其開展勞動教育的專業性和自覺性;另一方面鼓勵輔導員、班主任、專任教師多外出學習進行實地考察,去基層調研并結合理論設計出合理的勞動教育方案和課程計劃。最后,學??梢酝ㄟ^聘期長短結合、“引培結合”等多種形式促進勞動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尤其是在勞動教育的實踐環節可以實施“雙導師制”,即校內教師和實踐導師相結合共同進行指導。

(三)整體優化勞動教育課程

勞動教育的課程設置是否科學,直接影響到高校鑄魂育人目標的實現[9]。完整科學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是實現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首先,高校建立完整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將勞動教育課程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將勞動教育課程設置為專業必修課,并且勞動教育課程內容貼合學生的實際和專業特點,凸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其次,要把勞動教育課程自然地融入思想理論課和專業課。一方面,學校要充分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這一重要途徑,將勞動教育積極地貫徹其中,實現兩者深度有效的融合。另一方面,強化教師將勞動教育融入專業課教學過程的意識,依據學科課程特點將實踐部分和勞動教育相結合。如在師范類的專業課中,教師可以“植入”時代楷模張桂梅校長的教育精神,激勵學生學習張校長為教育事業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并開展“送教下鄉”等相關實踐活動。最后,豐富勞動教育課程的形式。勞動教育的開展不要僅局限于校園,可以輻射至社區服務、企業、社會實踐活動等。

(四)建章立制,構建有效的勞動教育管理機制

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開展需要構建有效的勞動教育管理機制。第一,學校要將勞動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建立規范的制度,要求分工明確,運行科學來保障勞動教育的有效實施[10]。第二,學校要建立專門的勞動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統領協調勞動教育的課程實施、場地建設等,確保勞動教育落地實施。第三,學校應出臺相應的政策,來規范勞動教育考核的評價體系,其中評價的體系主要包括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關于教師評價主要從勞動教育課程的實施、立德樹人的勞動教育價值觀樹立等方面進行。同時學校應將這一考核納入教師績效考核、職稱評聘等要求。關于學生評價,學校應該制定符合學生的勞動教育評價標準,要體現學生勞動價值觀、勞動理念、勞動品質等,并將勞動教育納入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從而鼓勵學生積極地融入勞動教育。此外,學校還可以開展勞動教育成果達標展示活動、勞動技能比賽等來顯性考核學生勞動教育的成效,從而達成長效的勞動教育育人機制。

參考文獻:

[1] 林煥新,高眾. 勞動創造最光榮[N]. 中國教育報,2021-05-01(1).

[2] 劉月. 新時代高職院校勞動教育體系構建研究[J]. 遼寧高職學報,2021(11):89-92,112.

[3] 李孟. 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校內支持體系建設研究:以S大學為例[D]. 重慶:西南大學,2021:38-39.

[4] 程德慧. 新時代大學生勞動精神培育的時代訴求及實踐轉化[J]. 河南農業,2019(15):29-30,54.

[5] 韓天驕,蘇德. 勞動教育的本質解構、現實困境與可為路徑:基于身體視域[J]. 現代教育管理,2022(8):48-57.

[6] 劉冬. 思想政治教育視閾下大學生勞動教育研究[D].重慶:重慶工商大學,2021:49.

[7] 李桂芳. 農村寄宿制小學高學段學生勞動能力培養的個案研究[D]. 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21:76.

[8] 米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勞動教育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D]. 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21:27.

[9] 朱永紅. “五育融合”視域下高校勞動教育實施體系的構建[J]. 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1):105-108,120.

[10] 馮剛,劉文博. 新時代加強大學生勞動教育的時代價值與實踐路徑[J]. 中國高等教育,2019(12):22-24.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chool Support System of Labor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Era

——Taking School S in Lianyungang as an Example

CUI Ning

(Lianyungang Normal College, Lianyungang 222006, China)

Abstract: Labor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mor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era.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train successors and builders of socialism who develop morally, intellectually, physically, aesthetically and laboriously in an all-round way. This research adopts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Through the survey, it is found that the overall labor literacy of students is poor. There ar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labor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uch as insufficient places to carry out labor education, lack of material resources, imperfect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team, empty labor education mechanism and imperfect evalu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abor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abor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era,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strengthen the guarantee of the conditions in the school to carry out labor education,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labor education teaching team, optimize the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and build an effective labor educ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evaluation system.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abor education; school support system

(責任編輯:姜聰瑞)

猜你喜歡
勞動教育高職院校
鄧穎超的婦女勞動教育思想
探討農村小學學生的管理工作
馬卡連柯勞動教育思想對兒童勞動教育的啟示
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思想的原則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