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本科新型活頁式教材內的職業能力設計

2023-07-10 11:15單福彬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職業能力

單福彬

摘? 要: 新型活頁式教材開發是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改革的有效適應與重要支撐。培養職業能力是新型活頁式教材開發的核心要義。設計應用型本科新型活頁式教材內的職業能力,需要在明確職業能力構成的前提下,遵循設計的基本導向,立足能力本位的培養理念,將培養內容與培養方法相結合,有效對接行業發展與崗位所需,貫徹校企協同育人模式。同時,基于職業能力的形成規律,設計出相應的培養方法。

關鍵詞: 應用型本科; 活頁式教材; 職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 G710?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1-2153(2023)04-0055-05

應用型本科教育是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所需,通過四年大學本科教育將學生培養成高層次能力型人才的一種高等教育形式。立足工作崗位所需的學生應用性職業能力提升是應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養的核心。教材是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的基礎,直接關系黨的教育方針的落實和教育目標的實現。開發突顯應用型本科教育特色的新型教材,正成為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改革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新型活頁式教材是常規活頁式教材與融媒體結合而成的新形態教材。遵循應用型本科能力本位的培養理念,在新型活頁式教材開發中科學構建職業能力培養體系,不僅符合現代高等職業教育的要求,也有助于解決教材內容滯后于生產實際、形式不適合信息化發展的實際問題,讓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更加適應行業發展和用人單位的需求。

一、應用型本科新型活頁式教材的特征

新型活頁式教材是以國家職業標準及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為依據,以學生為中心,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根據典型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設計的一系列模塊化的學習任務的綜合體教學資源[1]。新型活頁式教材是“互聯網+”背景下,傳統紙質教材和數字化教學資源的有效融合。新型活頁式教材開發是借鑒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針對我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開展的一項開拓性、改革性的工作。

(一)教材的基本屬性

在教材屬性上,新型活頁式教材具有“工作手冊”和“教材”的雙重特性[2]。其“工作手冊”屬性表現為教材是具有工作指導功能的文件,據此學生可以以較高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在“干中學”來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敖滩摹睂傩詮娬{其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材料和教師授課的材料。應用型本科的新型活頁式教材將“工作手冊”屬性和“教材”屬性相融合,借助“工作任務”和“工作方法”使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

(二)教材的內容表現

在教材內容上,新型活頁式教材更加強調學習與實踐的匹配,并根據行業發展變化及時補充最新知識和能力要求,實現教材內容的動態更新。在教材內容表現上,新型活頁式教材用簡明通順、淺顯易懂、生動有趣的語言和與真實工作過程相一致的圖像來表達,以更好地適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習慣[3]。新型活頁式教材還依托信息化技術建設配套的數字化資源庫,采用“二維碼技術”與“互聯網+”資源相結合的方式,提供文本、視頻、動畫等形式的教學資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重點、難點知識,使其更高效、便捷地提升職業能力。

(三)教材的外部形式

在教材外部形式上,新型活頁式教材將傳統的固定裝訂本教材改變為可以拆裝的活頁式教材,師生在使用時可以隨時根據需要進行拆卸和二次組裝排列。從裝訂方法看,常見的有彈圈式和螺柱式兩類。其中,彈圈式裝訂又分為塑膠活頁夾和金屬活頁夾兩種。螺柱式裝訂能夠適應較厚的書籍?;铐撌浇滩牡难b訂形式,既便于學生隨時記錄、補充與拓展學習內容,也便于教師增加、減少、修改教學內容。新型活頁式教材便于學習記錄和內容更換的特點,為教學活動的調整優化和實踐教學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形式保障。

(四)教材的開發主體

新型活頁式教材的開發,通常由企業與學?!半p元主體”合作完成。新型活頁式教材遵循國家職業教育教學標準,以學生為中心,面向職業,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本位,將典型的職業工作任務轉化為“學習任務”。同時將“工作任務”作為學習主線貫穿于學生學習的全部過程,以課題式、模塊化教學方式,讓學生有目標地在學習資源中查找所需的專業知識,思考并解決問題,讓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充分掌握相應知識和技能。

二、應用型本科學生的職業能力的構成

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是應用型本科教育的根本宗旨,職業能力培養則是應用型本科教育教學的核心內容,也是辦好應用型本科教育的關鍵所在。職業能力是個體將所學的知識、技能,以及態度、素養在特定的職業活動或情境中進行類化遷移與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職業任務的能力[4]。職業能力是勞動者勝任某種具體職業而必須要具備的能力,表現為職業的任職資格和層次水平。從職業能力對完成工作任務的作用角度看,應用型本科教育中職業能力分成以下不同層級。

(一)基礎性職業能力

基礎性職業能力指學生未來從事所屬行業領域和進行企業生產經營所需要具備的基本性、前提性的技能。以旅游管理專業為例,基礎性職業能力包括語言表達能力、溝通協調能力、交流談判能力、信息收集分析能力、外語應用能力、辦公軟件操作能力等。培養基礎性職業能力,旨在讓學生具備從事某個行業領域一般性崗位的基本知識、素養和技術,能夠承擔基本的工作任務,也為從事復雜性、高水平的工作任務奠定基礎。

(二)專項性職業能力

專項性職業能力指學生未來就職于某類崗位,為完成崗位工作任務所需要具備的專門的、特定的技能。例如動物醫學專業需要具備畜禽養殖場的防疫、動物檢疫、動物食品衛生檢驗、藥物正確使用、器械設備使用等職業能力。培養專項性職業能力旨在讓學生擁有完成特定工作所需的知識,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特定職業活動所需的技藝、流程、規范等,能夠很好地完成某類崗位的工作任務、履行崗位的工作職責。

(三)綜合性職業能力

綜合性職業能力指學生未來就職于某類崗位,為完成崗位工作任務所需要具備的整體性、系統性的技能。綜合性職業能力不是單一的一種能力,也不是一個個毫不相干的孤立能力的機械相加,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有機整體,是各種能力的“整合”。例如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需要具備的控制設備或系統的設計、安裝、調試和維修技能,電機調速控制能力等。培養綜合性職業能力旨在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的知識、技能在特定的活動中進行整合、優化、提升,進而有效解決工作中復雜的、難度較大的問題[5]。培養學生綜合性職業能力也是為學生未來職業晉升提供保障。

(四)創新性職業能力

創新性職業能力指利用創新思維創造性地解決工作所面臨問題的技能。創新性職業能力不僅包括技能,還包括勝任工作所需要的思想品德、職業道德、科學文化基礎、人文素養、專業能力、身心健康要求等其他各項條件。例如土木工程專業需要具備設計(開發)滿足土木工程特定需求的體系、結構、構件或者施工方案的能力。培養創新性職業能力旨在讓學生能將知識、技能和素養整合,將一般素質與基礎技能、專項技能、綜合技能相聯系,承擔起非常規的、高難度的、重要的工作任務。培養學生創新性職業能力是學生未來任職高等級技術、管理類職位所需的,也是對新時代產業升級的適應。

三、應用型本科新型活頁式教材內的職業能力設計

教材是解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的基本載體。教材質量直接影響教育教學質量。要保證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質量,需要高質量的教材支撐?;谛滦突铐撌浇滩牡奶攸c和優勢,設計教材內的職業能力時,應立足應用型本科教育的屬性,遵循學生對職業能力的認知規律,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緊密對接區域內優勢行業發展趨勢和企業對高技能勞動者的要求,保證教學效果,有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一)職業能力設計的基本導向

1. 有助于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融合數字化教學資源和傳統紙質教材所形成的新形態教材成為應用型本科教育教材開發的新方向和趨勢。新型活頁式教材凸顯學習與實踐的高度匹配,改變了傳統教材的邏輯主線,使教學活動更加凸顯“學生中心化”。對新型活頁式教材中職業能力培養方案的設計,首先,應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相關理論,明確職業能力培養的內容、方法和評價標準。其次,要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在積極學習中逐步建立起相對完備的職業能力體系。另外,職業能力的設計也要適應當代高校常用教學方法的變革,讓教師使用數字化教學輔助工具及時掌握學生學習狀態,更好地開展指導工作,以高效率保證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質量。

2. 有助于“金課”的建設

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金課”打造是高校堅持以質量為核心的課程變革和教學升華。新時代高?!敖鹫n”的建設不僅是教師課程教學的改革,也是基于“互聯網+課程”開展的一體化課程教材的創新。新型活頁式教材以“互聯網+教材”方式實現教材紙質化與數字化的融合,成為“金課”建設的重要載體,更是幫助學生實現有效學習的重要工具。在新型教材的職業能力設計中,要充分發揮教材的靈活性、便捷性、配套資源豐富性和適應企業需求的優勢,讓學生的職業能力得到有效構建和充分鍛煉,并能夠增強教與學的交互作用,提高課堂成效。

3. 有助于提高職業能力培養效果

新型活頁式教材不僅是裝訂方式的改變,更是教材功能與內容的改變。新型活頁式教材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本,針對職業或崗位設定若干項典型工作任務,采用“課題—任務—能力”體例,突出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實踐性。在教材內的職業能力設計中,要在充分調查行業、崗位需求的基礎上,切合職業崗位需求,有效對接行業發展所需,針對企業崗位的實際工作任務和工作內容,明確職業能力培養方向,設計職業能力結構和具體內容,更快地將生產經營實踐經驗轉化為理論服務于教學,提高職業能力培養的效果[6]。

4. 有助于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新型活頁式教材在形式上更加靈活便捷,在內容上更加強調精練簡潔,降低了學生學習難度。在教材內的職業能力設計中,應充分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建設配套的數字化資源庫,將文字內容轉變為在線視頻、動畫等,以豐富的教學資源和表現形式提高學習的趣味性,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深入探討的學習興趣。同時,基于企業的實際工作,科學設定面向學生的“工作任務”,讓學生了解完成任務所需的工具、方法、原理、步驟、技術要求、操作要點等,激發起學生解決實際工作問題的熱情。

(二)職業能力設計的基本思路

1. 立足能力本位的培養理念

提高學生就業能力是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必然選擇,也是“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體現[7]。立足能力本位培養理念,在教材內的職業能力設計中,以提高職業能力為基本原則,針對學生未來就業崗位,在全面分析職業角色和崗位工作活動后,將能力分為若干專項能力,每項專項能力包括與崗位工作相關的知識、態度、經驗、評價等四個方面,通過系列化、層次化的培養,讓學生具備從事某類職業崗位所必需的工作技能。

2. 結合培養內容與培養方法

在能力本位的培養理念下,基于學生未來就業崗位所需技能的復雜程度,需要將培養的職業技能劃分為“四個層次”的能力,即基礎性職業能力、專項性職業能力、綜合性職業能力、創新性職業能力。四個層次的職業能力是逐步遞進的,在培養時也應循序漸進、逐步進行。按照針對性、差異化的原則,針對不同職業能力設計相匹配的培養途徑、培養方法,包括開展校內實訓、校外實踐、企業實習,以及指導學生參加專業賽事、考取職業技能證書、開展創新創業培訓等。通過培養內容與培養方法的結合,實現職業能力培養從理論到操作、從技術到技巧、從單一到綜合的層層深入、步步提升。

3. 對接行業發展與崗位所需

根據區域內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和人才市場需求,優化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為推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儲備人才是應用型本科教育的根本宗旨。在教材內的職業能力設計中,要與時俱進,找準行業發展和企業的現實需求,合理設置職業能力培養理論內容和實踐操作內容的結構,突出技能培養的實用性、針對性,讓學生技能與崗位需求高度匹配。同時,為保證職業能力培養的有效性,針對區域產業結構調整、行業發展趨勢和企業轉型升級的要求,能夠對教材中職業能力培養內容及培養方式進行及時的優化、調整,實現人才培養與產業、企業崗位的有效對接。

4. 貫徹校企協同育人模式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得以發展的根基,按照“雙元制”教育模式,組建包括本校教師、其他院校教師、企業人員、行業組織人員等在內的理論與操作相結合、相協調的隊伍,共同參與教材中職業能力培養方案的制定,共同推進職業技能培養工作。要充分考慮到如何讓學生充分利用企業設施設備等各類資源,在生產、經營、管理崗位上進行能力的鍛煉、提升,真正做到培養與就業的零距離對接。同時,可以與區域內其他院校合作,協同利用教學資源、共享信息;與相關行業協會、地區教育主管部門等組織合作,聽取其意見或建議,使職業能力培養體系更加科學、合理[8]。

(三)職業能力的培養方法設計

1. 開展校內見習與實訓

校內實訓是在學校內部的實驗室、實訓基地等平臺開展的技能培養工作,主要涉及教材中的職業能力認知、職業能力定向等內容,旨在讓學生明確相應行業的技術體系、企業崗位職業能力的構成和水平要求。此類工作可以采用“項目化”模式開展,即模擬企業實際的生產、經營工作,編制若干個具體的能力培養“模塊”,每個模塊對應相應的工作內容,并在教材中以“任務”形式體現。學生查閱教材中的“任務”,就可以明確相應的見習、實訓的要求,完成項目規定的任務且符合具體的考核評價標準,并可以掃描教材中“二維碼”來獲得完成工作任務所需要的理論知識等學習資源。此類培養方法適用于基礎性能力、特定性能力中的那些最基本、較簡單的技能培養。

2. 指導學生參加專業賽事

參加職業能力比賽是一種綜合應用理論、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學習和訓練方式,可以通過參加比賽有效提升學生的基本能力、崗位專項能力和綜合能力。在應用型本科的新型活頁式教材內涉及職業能力訓練與提升的內容,可以用來指導學生參加職業能力賽事。在教材中采用配置信息化資源的形式,設置用于典型專業賽事訓練的試題庫,或者設置與賽事相應的微課視頻、動畫等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在實踐中,針對專業內不同類型學生的就業需求和職業能力培養內容,指導其分別參加不同類型的職業能力賽事。除指導學生參加各級政府機構、行業組織舉辦的賽事外,學校及二級院系也可以利用教材配套的資源,舉辦相應的專業賽事。

3. 指導學生考取相關證書

應用型本科的新型活頁式教材內涉及職業能力鑒定與等級區分的內容,可以根據相應的職業資格標準或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在教材內融入證書考核的內容。同時,將職業能力培養與指導學生考取職業資格證書、技能等級證書的工作相結合,開展針對性訓練。在過程培養中,需要適當引入來自行業和企業的評價,以科學、完整、針對性的評價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提升自身職業能力,并獲得職業證書,實現“一舉兩得”。

4. 開展校外實踐教育與訓練

開展校外實踐是提升應用型本科學生職業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校外實踐教育主要依托高校與企業共建的各級實踐教育基地開展。對于教材內涉及職業能力模仿與整合的內容,可以在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內進行。針對職業能力培養的不同階段,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可以發揮不同的作用。對學生基礎性能力的培養,可以讓學生到企業實地參觀,了解生產經營的實際情況,對職業能力形成清晰的認知。對學生專項性職業能力的培養,則可以讓學生跟隨指定的企業人員參加日常工作,在模仿中逐步掌握各項專項能力。對學生綜合性職業能力的培養,應讓學生參與較復雜的工作,整合應用各專項能力,不斷提高此類能力。

5. 進入企業開展頂崗實習

教材內涉及職業能力中綜合性能力培養的內容,可以通過企業內頂崗實習來完成。根據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定位和職業能力培養進程,選擇適宜的企業作為校外頂崗實習基地,以學生職業能力的熟練與應用為目標,由學校與企業共同確定實習崗位、工作內容、指導教師、考核標準。在企業管理人員、基層崗位負責人和專業教師指導下,讓學生在實際工作崗位上完成日常工作、履行崗位職責、解決工作問題,實現職業能力的進一步提高[9]。通過頂崗實習使學生逐步成長為一名符合企業要求的勞動者。

6. 組織與開展創新創業訓練

擁有良好的創新性職業能力是應用型本科學生區別于高職學生的主要特征之一。教材內涉及職業能力創新與應用的內容,可以與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相結合,開展創新創業訓練。根據各年級職業能力培養的目標,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國家級、省級、校級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實踐中,需要安排教師與企業人員共同指導學生,以保證創新性能力培養的針對性和適用性。另外,引導有創業意愿的學生,在校內的創業實踐基地或直接在校外探索創業模式,安排教師和企業人員在產品策劃、技術指導、市場推廣等業務上對學生進行全程的跟蹤與指導。

參考文獻:

[1] 蔡躍,王偲,李靜. 職業教育新型活頁式教材的內涵、特征及開發要點[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11):88-91,96.

[2] 王亞盛,孫偉力,于春曉,等. 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融媒體教材基本特征與質量評價指標研究[J].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5):10-14.

[3] 孔祥華. 新型活頁式和工作手冊式教材編寫研探[J].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22(3):96-102.

[4] 袁廣林.應用型本科職業通用能力培養的價值與方法[J]. 現代教育管理,2021(8):105-111.

[5] 肖陸飛,孟飛,謝小花,等. 技能人才和應用人才培養銜接的困境與思考[J]. 巢湖學院學報,2017(6):146-150.

[6] 李傳偉,孫林. 職業教育活頁式教材建設的理念與路徑[J].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3):86-90.

[7] 谷開慧,孫曉冰,國秀珍,等. 融入職業技能的應用型本科教育探究[J]. 大學物理實驗,2017(5):124-126.

[8] 陳培紅,王忠,袁健. “4+0”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探索[J]. 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2):81-83.

[9] 袁凱,秦亞冰. 產教融合視域下應用型本科高校實踐教學改革[J]. 南昌師范學院學報,2021(4):113-117.

Design of Vocational Ability in the New Type of Loose-leaf Textbook for Applied Undergraduate Students

SHAN Fubin

(College of Tourism,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121013,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type of loose-leaf textbook is an effective adaptation and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reform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talents training. Vocational ability is the core of the textbook. In designing vocational ability of teaching materials, the following work should be done well under the basic guidance. These are based on the competency-based concept, the training content and methods relative to each other, effective docking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job requiremen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ode. In addition, according to the formation law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the corresponding training methods are designed.

Keywords: applied undergraduate; loose-leaf textbooks; professional ability

(責任編輯:姜聰瑞)

猜你喜歡
應用型本科職業能力
崗位、證書、課程“三位一體”教學方案設計改革研究
應用型本科大學英語模塊化教學改革探究
應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數學課程建設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探索與實踐
高職英語教學與學生職業能力培養
高職院校公共藝術教育的現狀、探索與實踐
應用型本科大學英語后續課程建設之必要性探討
在新形勢下創新汽車技術專業“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模式的初探
關于應用型計算機專業培養方案的研究
民辦高校行政管理人員職業能力提升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