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共享農莊發展困境與因應對策研究

2023-07-10 02:44汪雨陳才呂雪嬌
中國市場 2023年16期
關鍵詞:鄉村民宿海南

汪雨 陳才 呂雪嬌

摘?要:共享農莊是農莊經濟、信息經濟、共享經濟融合發展的產物,是在中國特定所有制背景下出現的一種鄉村經濟新業態,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文章通過海南省共享農莊試點創建單位的調研,發現在海南共享農莊建設中存在著政策法規不完善、規劃管理欠科學、政府職責不清晰、商業模式較陳舊等多重困境,嚴重制約了共享農莊的發展。為促進海南共享農莊健康發展,建議地方政府部門應進一步完善政策法規供給,提高行政效率,加強規劃管理,優化營商環境;建議共享農莊試點創建單位應加強培育核心競爭力,改變投資理念,創新商業模式。

關鍵詞:海南;共享農莊;鄉村民宿

中圖分類號:F062.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3)16-0022-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3.16.022

1?引言

共享農莊是在中國特定所有制背景下出現的一種鄉村經濟新業態,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新載體,目前在一些地區都有探索與嘗試。一般認為共享農莊是農莊經濟與共享經濟結合下的新型農業模式,其本質特征是“共建共享共贏”[1]。海南省在2017年出臺了《關于以發展共享農莊為抓手建設美麗鄉村的指導意見》(瓊府〔2017〕65號),并大力開展共享農莊試點創建工作,大力推進共享農莊建設,成為我國最早開展共享農莊建設的省份。在《海南省共享農莊建設規范》中,共享農莊被定義為:“以充分涵蓋農民利益的經濟組織形式為主要載體,以各類資本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業為建設運營主體,以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為支撐,以農業和民宿共享為主要特征,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服務功能于一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的鄉村振興綜合經營發展模式?!?/p>

經過近5年的創建,海南共享農莊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遇到了一系列困境,需要進一步調整、改進和提高。有鑒于此,對海南共享農莊發展現狀、現實困境進行系統分析,旨在從實踐層面探討發展對策,以促進海南共享農莊的健康發展,這是海南自貿港和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對促進海南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海南共享農莊發展現狀

2.1?創建單位數量增長與建設進度遲滯并行

截至2019年年底,海南省農村農業廳共批復2批159家共享農莊試點單位。其中,2017年批復61家試點創建單位,2018年計劃批復70家,實際批復98家,原因在于2017年申報方案規定“每個縣(市)試點建設2~3個、地級市試點建設3~5個”。2018年申報方案明確提出市縣申報數量原則上不搞區域平衡,并未說明每個市縣的上限數量,各市縣申報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試點申建單位明顯增多。2019年創建試點申報工作中提出總量控制與縣市申報限額相結合,擬定計劃數為50家,評審標準和過程也更加規范嚴格,說明共享農莊創建試點日益注重品質。與數量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各創建單位的建設進度都比較遲緩。大多數在完成申報后持觀望態度,或者部分動工。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比較復雜,既有政府部門審批手續的不健全問題,也體現出企業對市場預期不甚理想,缺乏信心,甚至有套取政策紅利之嫌。

2.2?創建主體以企業為主,項目建設以擴建項目為主

根據《海南省共享農莊建設規范》,共享農莊申報主體可以是企業、農民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三類。在共享農莊創建試點中,企業作為申報主體的最多,農民合作社作為申報主體的僅有8家。調研表明,這種狀況主要是由于海南省農民合作社數量眾多但多數處于停業狀態,加上內部管理機制不健全、社員素質偏低等問題,現有的多數農民合作社不具備創建共享農莊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同時,在眾多企業申報主體中,農業開發公司類占有相當大比重,達到64家,主營業務為旅游開發或涉旅投資公司主體的共有33家,充分體現了共享農莊以農業為支撐,力促一二三產業“三產融合”、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的目標導向。此外,共享農莊創建試點項目分兩大類:一類是現有設施基礎條件較好的鄉村旅游點,擬通過改擴建升級為共享農莊的改擴建類項目;另一類是資源稟賦條件很好、申報主體理念先進、有實力、市縣支持力度大,擬建設共享農莊的新建類項目。在創建試點項目中,80%以上項目為擴建項目,新建項目寥寥無幾。

2.3?創建項目地域空間分布不均,大體量項目較多

從地域分布來看,分布在海南東部地區的共享農莊項目明顯較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區的共享農莊項目數量較少。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東部地區諸如???、三亞、瓊海、文昌、萬寧、陵水等市縣有良好的經濟基礎,公共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配套較好,民風較好,更容易吸引投資者;二是共享農莊的客源群體是冬季候鳥,東線地區旅游開發較成熟,海南著名級景區大都分布在東部地區,旅游吸引力均高于中西部地區,加上瓊海、文昌、陵水等市縣分別距離???、三亞較近,共享農莊的客群輻射范圍更廣,這也成為吸引投資者的優勢之一。

統計發現,在共享農莊試點建設項目中,多數項目體量較大,多注重農旅融合。其中,在2017年試點單位中,總投資超過1億元的超過10個,最大投資額達到68億元,有30個農莊的面積超過1000畝/個,其中最大的農莊面積超過16000畝;主營農產品種類超過百個。農莊定位多以現代化種植或養殖為依托,以“綠色農業+旅居康養”為主題,集休閑、旅游、觀光、體驗為一體的經驗模式。

3?海南共享農莊建設的實踐困境

3.1?政策法規不完善

共享農莊建設涉及的政策法規較多。統計海南省近三年出臺的相關政策法規就有16項,其中相關政策10項,專項政策6項(包含地方標準、申報方案)。在各項政策法規中,最高的綱領性文件是《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以發展共享農莊為抓手建設美麗鄉村的指導意見》(瓊府〔2017〕65號)。其次是省農業廳每年出臺的《海南共享農莊創建試點申報方案》,該方案規定了每年申報的總體要求、目標任務、申報要求、創建程序、扶持政策等。最后是《海南省共享農莊建設規范》,是海南省地方標準,側重共享農莊行政申報程序和要求的規定,為共享農莊的創建提供專業技術標準。

在具體實施中,上述政策法規存在諸多不足。一是《海南省共享農莊建設規范》中量化指標偏少,大約90%的指標都是描述性的,約束力不夠。二是許多關鍵政策缺失,如《共享農莊土地使用細則》《共享農莊審批流程規范》《共享農莊驗收認定規范》等,導致共享農莊至今尚無一家通過驗收。三是政策沒有與時俱進。隨著《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的出臺,許多政策正發生重大變化,應及時修訂,確保跟上海南發展步伐。

3.2?規劃管理欠科學

共享農莊是新生事物,必須按照科學規劃、試點先行、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推進。根據海南共享農莊發展規劃,海南共享農莊總體目標是“到2021年全省要建成500個要素高度聚集、設施裝備先進、?生產方式綠色、經濟效益顯著、運行管理規范、輻射帶動有力的共享農莊”。這一宏大目標按照“兩年有起色、三年見成效、五年成體系”的實施進度加以推進。從目前的進程來看,該目標過于宏大,缺乏科學性,也難于實現上述目標。同時在創建試點申報條件中要求經營主體組織引導農民,特別是貧困戶參與生產經營和建設管理,助力脫貧攻堅,原則上農莊建設過程及投入運營后要帶動貧困戶80戶以上,否則不予受理。顯然這不符合實際,因為共享農莊是經濟組織,要服從經濟規律。

3.3?政府職責不清晰

共享農莊建設涉及政府多個部門和管理層次。首先,在橫向上涉及農業、住建、生態、自規等主管部門,盡管各主管部門對共享農莊建設持支持態度,但由于行業管理權限不同,部門利益不一,在貫徹政策的同時亦要遵守和維護本部門的法律法規,導致各部門各執一詞,很難達成一致。其次,在縱向上涉及省、市縣、鄉鎮三個層次。各個市縣鄉鎮基層政府希望借助共享農莊建設提高轄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但囿于各種條框的限制,有時會陷入有力使不出的窘境,想干不能干,不干又不行,也會有不作為的情形出現。

3.4?商業模式較陳舊

共享農莊建設是一種商業行為,需要創造符合自身規律的商業模式。目前,大多數人將共享農莊等同于鄉村民宿,照搬鄉村民宿的商業模式來規劃運營共享農莊。鄉村民宿一般被解釋為“將房屋擁有者閑置的空房,經過改造使之成為接待游客的?。ㄎⅲ┬偷穆灭^”。鄉村民宿具有環境舒適、價格便宜、服務親切等特點,目前備受市場追捧,成為鄉村旅游中的一個通用產品。共享農莊中的鄉村民宿不同于普通的鄉村民宿,需要獨特的商業模式。從商業運營角度來看,國內的鄉村民宿可分為自有經營型、租賃自用型和租賃經營型。自有經營型鄉村民宿是傳統意義上真正的鄉村民宿,民宿主人可以自我經營,以旅游服務為主要用途,以中國臺灣地區為代表。租賃自用型鄉村民宿是指通過租賃方式獲得房屋使用權來建設的民宿,民宿自用為主,旅游接待為輔,以“長三角地區”為代表。租賃經營型鄉村民宿是指通過租賃方式獲得房屋使用權來建設的民宿,以服務游客為主要目標,以云南麗江地區為代表。顯然,共享農莊中的鄉村民宿不同于以上三種鄉村民宿。從海南來看,盡管有一定的旅游客流量,但旅游地產形成的“海量閑置房”替代了租賃經營型鄉村民宿,因此,對于海南的共享農莊來說,共享眾籌型的鄉村民宿才是適合海南本土的鄉村民宿商業模式[2]。

4?共享農莊發展的路徑優化

共享農莊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多個利益相關者。從海南共享農莊建設現狀與存在的主要困境而言,應從以下三方面提出對策建議,進一步優化其發展路徑。

4.1?對政府部門的對策建議

4.1.1?完善政策體系與內容

完善的政策體系與內容是共享農莊建設的基本保證。在《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以發展共享農莊為抓手建設美麗鄉村的指導意見》中明確了發展共享農莊的總體思路、建設內容、開發建設模式、運營機制、融資模式、扶持政策等。在《海南共享農莊認定和創建試點申報方案》中明確了不予受理的“負面清單”,在《海南共享農莊建設規范》中明確了共享農莊建設內容標準、經營管理標準、服務標準、等級劃分標準等。上述政策在內容上還存在欠缺,在體系上還不健全。目前急需出臺《共享農莊土地使用細則》《共享農莊審批流程規范》《海南共享農莊評選認定管理辦法》等,完善政策體系,規范土地使用要求、共享農莊審批認定程序,健全評審、授牌、獎勵和動態監管機制,提高建設水平。

4.1.2?提高行政工作效率

共享農莊建設涵蓋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涉及多個行政部門。其中,屬于自然景觀用地及農牧漁業種植、養殖用地的不征收(收回)、不轉用,按現用途管理。而對用于非農業建設的,應當依法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到市縣相關業務主管部門辦理手續,在開發報建方面應根據具體建設內容分類處理。顯然,根據上述管理規定,共享農莊建設必然涉及多個行政管理部門,這就需要多個行政部門同心協力,主動聯絡溝通,提高行政效率,才能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企業信心。

4.1.3?修訂整體發展規劃,合理統籌共享農莊

在2017年編制的《海南共享農莊發展規劃(2017—2021)》在規劃目標與實現路徑等方面存在缺陷。經過兩年的實施,加上政策環境的變化,已經不能適應海南自貿區(港)的建設進程與要求。建議啟動編制《海南共享農莊發展規劃(2020—2025)》,基于國家政策動向和市場環境分析,謀劃未來五年海南共享農莊的整體布局,立足區域優勢和地方特點,進行差異化定位,避免農莊建設后人氣不足,或惡性競爭,后繼經營乏力。

4.1.4?切實落實共享農莊建設用地問題

《海南共享農莊建設規范》(DBHN/045—2018)要求“共享農莊基本功能板塊包括生產、生活、體驗、購物、餐飲、住宿六大功能”,這說明共享農莊一定會有非農設施需要建設,而非農設施建設一定需要建設用地。而在目前土地政策框架下,還不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對海南而言,在自貿港建設背景下,有“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文昌市作為全國?33?個“三塊地”改革試點之一,通過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農村宅基地和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推動共享農莊、特色小鎮等特色鄉村旅游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3]。目前應進一步深化文昌“三塊地”改革試點經驗,為農地釋出尋找合理的管理模式,推動傳統“以農為本”的農村已逐漸轉型為“農工商業的鄉村”。

4.1.5?進一步融入智慧技術

共享農莊是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以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為支撐,以農業和民宿共享為主要特征,將智慧農業、智慧旅游等因素融入農莊發展中,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要通過互聯網、物聯網做好形象推介、營銷宣傳、產品共享等活動,要支持農莊建立農業物聯網系統和可視化監控系統,實行全程可視化生產,實時監測農產品生長情況,對產品實行標識和編號管理,確保質量可追溯。加強“三品一標”農產品的認證與監管,強化農莊所生產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實行所有上市農產品定量檢測,確保質量安全。

4.2?對試點建設單位的對策建議

4.2.1?培育共享農莊的核心競爭力

海南人口總量少,城市化水平低,其旅居市場與京津冀、長三角、中南地區等休閑農業發達地區存在顯著差異。由于京津超大的城市體量和高節奏的工作生活方式,以及并不十分方便的城市內部交通體系,導致京津地區的休閑農莊更多地具有“休閑農場”的成分。長三角地區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特大、大、中、小城市及鄉鎮”的城鎮體系,經濟高度發達,交通便捷,催生出“創客”到鄉下辦公生活,進而形成長租工作室的生活方式。中南地區(如湖北、湖南、廣西)雖缺乏一線城市,但整體的經濟社會發展較好,同時自然環境優美,以度假活動為主的“休閑農莊”相對發達。上述地區的休閑農業產品在農村建設用地“三權分置”的大背景下,也會出現與農民合作,從農民(村集體)手里租地(流轉蓋房)的情況,其主要目的與核心動機主要是創造一個親朋好友相聚的場所,并在此基礎上適當經營。相比之下,海南島每年吸引冬季候鳥老人前來旅居養老,現已形成較大規模。目前,這些旅居老人多居住在城市與度假區附近的旅居社區內。由于共享農莊位于鄉村地區,與城鎮和度假區相比,目前還缺乏競爭力。因此,共享農莊必須培育出核心競爭力,才能在旅居市場上生存與發展。

4.2.2?糾正“房地產式”的投資邏輯

目前,共享農莊遭遇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許多投資者不理解共享農莊的性質,用傳統的地產思維來建設共享農莊。從本質上說,共享農莊是在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結合農村土地“三權分置”的政策,利用把原來由地方政府獨享的建設用地紅利讓渡給農村與農民,通過城市人的加入而實施鄉村振興。以共享農莊作為抓手的美麗鄉村建設,能夠激活“三權分置”政策設計的內在功效:一方面,要讓農民與農村在城市和城市人的幫助下,通過“城鄉共享”農村集體所有建設用地而享受到土地政策紅利,同時緩解城市面臨的一些居住問題;另一方面,避免在自由市場經濟背景下的商業資本出于逐利本性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土地政策紅利進行殺雞取卵式的掠奪,從而保護農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共享農莊建設不是變相的房地產項目,不能沿襲房地產項目的投資邏輯。從這個意義上看,共享農莊的共享本質在于收益共享。正因如此,共享農莊建設需要遵循眾籌分享邏輯。眾籌分享邏輯是指參與共享農莊建設所有環節的相關者都要出錢投資并分享利益的分配邏輯。顯然,只有共享農莊的利益相關者們真正認識到共享農莊的本質,才能走出“房地產式”的發展困境。

4.2.3?創新鄉村民宿的商業模式

海南省共享農莊中的鄉村民宿,屬于“共享眾籌型”?鄉村民宿,與自有經營型、租賃自用型和租賃經營型等傳統意義上的鄉村民宿存在根本差別?!肮蚕肀娀I型鄉村民宿”是在共享農莊建設背景下設計出來的一種商業模式。在這個商業模式中,村民是所有者,投資者是使用者,經營者是有償服務者,共同分享政府讓渡出來的建設用地紅利。就此而言,土地通過共享方式取得,資金可通過眾籌方式獲得,環境通過政府打造,村民通過參與農業服務、提供農副產品、分紅土地租金等獲取收益。

4.2.4?充分發揮海南共享農莊聯盟作用

在2017年海南共享農莊建設工作啟動后,及時成立了“海南共享農莊聯盟”,為共享農莊建設提供政策咨詢、交流培訓、品牌建設、宣傳推介等專業服務。目前,“海南共享農莊聯盟”現已發展會員87家,但從運行現狀來看,共享農莊聯盟的作用不突出,缺乏實質約束力。共享農莊試點創建單位應加強行業自我管理和市場自律,充分發揮“海南共享農莊聯盟”的作用,營造良好的氛圍條件,為會員提供優質服務。

參考文獻:

[1]梁亞榮,鐘文顥.共享農莊土地利用法律問題研究[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19,19(3):117-124.

[2]楊春淮,張珊,李曉書.海南鄉村民宿“共享眾籌”模式探究[J].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學報,2019(3):27-36.

[3]林超,?呂萍,?顧岳汶.文昌“三塊地”改革與鄉村旅游發展與思考[J].中國房地產,2019(7):44-47.

猜你喜歡
鄉村民宿海南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海南贊
海南的云
59國免簽游海南
為海南停留
嚴海南
鄉村民宿改造設計本土化理念研究與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