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大思政”視角的高校學風建設探索與實踐

2023-07-12 18:03黃勇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3年6期
關鍵詞:大思政學風建設高校

黃勇

摘 要:從“大思政”視角探索高校學風建設,有助于進一步明晰高校學風建設的使命與擔當,以“志學”“尚學”“勵學”“篤學”之風涵養家國情懷,以“交流”“互鑒”“協作”之風拓展國際視野。學風建設要積極應對時代機遇與挑戰,在“三全育人”引領下,推動“五育并舉”,主動適應“數智時代”帶來的發展性變革。

關鍵詞:大思政;高校;學風建設

學風是大學精神的集中體現,是教書育人的本質要求,是高校的立校之本、發展之魂?!按笏颊币暯怯兄谖覀円愿暧^的人才需求視域、更全面的育人要素范圍、更精準的學風落實舉措來夯實高校學風建設。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以下簡稱學校)緊緊抓住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涵養“融中外、兼知行”的優良學風,積極回應時代人才需求,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高校學風建設的時代使命與擔當

“大思政”要樹立大情懷、擴展大視野,學風建設要在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也要在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新時代培養推動世界和平發展的參與者、建設者和引領者,這是時代賦予高校學風建設的新使命。

1.培養立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廣大青年提出了“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的重要要求,充分體現了黨對青年一代的親切關懷和殷切期待,為青年一代健康成長指明了努力方向。新時代的學風,落腳點在“志學”“尚學”“勵學”“篤學”上。培育“志學”之風,要增強學生成才動力,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和正確學習觀;培育“尚學”之風,要增強專業本領,見世面、長才干,有擔當作為的闖勁;培育“勵學”之風,要堅定敢吃苦的決心恒心,堅守吃苦精神錘煉意志、歷練能力、成就輝煌的本質價值;培育“篤學”之風,堅守科學學術道德,砥礪奮斗精神,投身實踐,在科技攻關最前沿、創新創業第一線、鄉村振興主戰場、社會服務各領域大顯身手。

2.培養致力于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治理的參與者和傳播者。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全球發展繁榮、維護國際公平正義促進世界和平穩定、推動文明交流互鑒促進人類文明進步都是今后青年大學生要面對的時代使命。新時代的學風,著眼點在提高學生全球勝任力上,營造“交流”“互鑒”“協作”之風?!敖涣鳌敝L要引導學生建立使用母語和外語進行表達、可以進行深入探討專業話題的能力,有主動參與相關議題討論和交流的意愿;“互鑒”之風是培育學生了解世界歷史、地理、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知識,理解不同國家的政治和文化差異,尊重文化差異,保持好奇和開放的互鑒心態;“協作”之風是增強學生合作精神和協調能力,在重大事項上做出負責任決策,勇于承擔責任,推動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

高校學風建設的時代機遇與挑戰

“大思政”要胸懷大格局、應對大變革,學風建設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將黨和國家對高校人才培養的新要求與學風建設有機結合,更要著眼于當前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站在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的高度整體謀劃、前瞻思考。

1.“三全育人”引領學風建設全員、全過程、全方位開展?!叭恕弊鳛橐环N工作導向和理念,為學風建設規劃了理想路徑,提出了建設方向。全員要求從主體要素角度完善學風建設,家庭、學校、社會多方參與能夠匯聚育人合力,發揮各自優勢,形成構建學風建設體系的主體力量;全過程要求從時間維度完善學風建設,強調連貫性和統籌性,基于圍繞不同階段學生的發展規律和面臨問題進行分析研究,聚焦學風的同質化規律和差異化需求,有針對性循序漸進地開展引導與建設;全方位要求從空間維度完善學風建設,注重育人工作的整體性和全面性,將學風有機融入貫穿十大育人體系。

2.“五育并舉”促進學風建設目標內涵的融合統一?!拔逵⑴e”是高校學風建設的方向和效果,學風建設是高校實施“五育并舉”的根基和保障?!拔逵⑴e”的提出進一步明確了學風建設的主體性視角,即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進一步明確了目標主體的內在標準融合,即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進一步明確了外部教育引導和保障機制,即完善全鏈條銜接課堂聯動機制。將“五育并舉”教育理念貫穿學風建設全過程,將有助于創新學風建設工作思路與方法,構建多領域、多環節、多層級的學風建設體系。

3.“數智時代”推動高校學風建設快速發展性變革?!敖逃?數字智能技術”正逐漸成為一種教育新形態、新常態,推動著高校教育模式的全體系快速轉變。從教育內容上看,現在是知識大爆炸的時代,知識迭代加速,實現了教育供給從“限定性”向“定制化”轉變,學風建設從求知到擇知的新變化。從教育環境上看,教育方式正從個體與小組學習轉向社會數字化參與學習,以ChatGPT為代表的新型人工智能開啟了人機互動探索式學習的新模式,各種社會性學習軟件顯著提升了學習者的社會性脫域程度,構建了學習者社會數字參與學習的學風建設新環境。從元學習看,當下教育環境中的數據量、數據維度、價值密度更加豐富,通過數智手段追蹤、監督、評價、優化開展學生學習分析,為學風建設打開了元學習的新視野。

“大思政”牽引學風建設的時代應答

“大思政”要堅持砥礪奮進、有為擔當。作為一所有著光榮紅色基因的高水平特色大學,學校積極回應時代給高校學風建設提出的重大課題,秉承“中外人文交流”使命,以服務國家戰略和首都發展為己任,以優良學風涵養世界語者,將二外學子培育成為新時代講好中國故事的中外人文交流使者。

1. 融中外,擦亮學風初心,錨定精神“總航標”?!爸緦W”為學風建設之首,學校立足服務國家戰略和首都發展,持續強化大學生理想信念與使命擔當,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堅持走國際視野下的立德樹人道路,引導學生“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學校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雙語研讀、《習近平用典》多語翻譯等活動,累計翻譯近20萬字?!皞鞒屑t色基因 培育時代新人”工程入選教育部2021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開展“百人講百年黨史”“我聽親人講‘四史”“全國大學生紅色旅游創意策劃大賽”等大型活動,從朋輩交流和國際比較的視角,深刻講述對“中國之治”的學思踐悟和價值認同,使家國情懷教育具有更加堅實的現實基礎。特別是2020年以來,學?;耙摺睘樽g,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為涵養學生家國情懷、砥礪青年擔當的試煉場,抗“疫”語言服務工作團隊,承接12345市民熱線外語服務工作,將疫情防控教育和專業學習有機結合。

“交流”之風是學校學風建設的國際外延。學校聚力培育具備感知全球、理解世界、融通中外的新時代國際交流人才。與中聯部聯合舉辦“萬壽講堂”,邀請國外政要交流政黨治理與國家治理。舉辦“政黨外交大課堂”“國際組織大講堂”,邀請外交一線親歷者進校園、進課堂,引導學生正確看待時事熱點問題,講述大國大黨的責任擔當,闡釋中國在世界舞臺的地位和作用?!皩ν庠捳Z體系建設”學術沙龍、中日青少年奧林匹克漫畫交流展、多語種全國口譯大賽、“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中國—中東歐國家教育青年交流年”“法語國家及地區講壇”等活動在學校落地生根,營造了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國際交流的新氛圍。

2. 兼知行,踐行優良學風,澆筑成才“高速路”。大興“尚學”“勵學”之風是學校學風建設的中心任務。2017年,學校提出了“多語種復語、跨專業復合”的人才培養方案,按照“學用結合、注重實踐”的辦學特色,學生在本科學業修讀期間,可至少涉獵三個專業課程,畢業時至少獲得兩個專業不同層次的學習證書。同時,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出了“外語+”思想政治教育的復合模式,培養又紅又專、一專多能的復合型跨文化交流人才。學校連續舉辦四屆學生雙語微黨課比賽,以英語、日語、俄語、法語等十多種外語講述黨的理論和中國故事。學生在全國高校聯合國知識競賽、多語種全國口譯大賽、全國高校商務英語競賽、UNWTO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全球學生聯賽中斬獲佳績。

學校搭建涵養中外文化“互鑒”之風平臺。大學生藝術團多次走出國門開展交流活動,展現了中國青年的國際化風采。學校實施翔宇青年海外訪學項目、國際青年交流項目等,組織優秀學生赴日本、韓國、英國、德國、美國等地開展海外實踐。以孔子學院為國際文化交流平臺,組織學生赴巴拿馬、摩洛哥、英國、法國等國家進行交流。與中國網合作共建多語種新聞編譯實踐基地,深度參與編譯重要涉外新聞稿件。學校組織學生參與中國公共政策翻譯研究院初稿翻譯二十余萬字,首批成果《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等政策法規的英文版已對外發布。

3. 抓特色,踐行優良學風,傳播中國“好聲音”?!昂V學”是學校學風建設的落腳點,將優良學風根植在實踐沃土之中。學校依托北京市國際志愿服務基地,引導學生為講好中國故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志愿力量?;爻闪⒁詠?,共承接志愿服務項目105個,參與志愿服務保障工作的志愿者總計9,130人次,服務時長超31萬小時。學校志愿者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亞洲文明對話大會、2020年服貿會等百余項國際性、高規格志愿項目中從未缺席。2020年,首都境外疫情輸入防控工作面臨嚴峻挑戰,學校2小時內集結33名師生在首都新國展集散點開展連續13天的外語志愿服務,用專業知識守護國門安全。2022年,在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籌備、舉辦期間,600余名師生發揮專業優勢,化身中國文化傳播使者講述中國故事,提供14種語言的服務,收到中宣部國際傳播局、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冬奧組委運動會服務部等十幾家單位、場館和國家代表團的正式感謝信。

“協作”之風讓二外的學生走出校園站在世界舞臺。阿拉伯語專業畢業生奔赴戰火紛飛的敘利亞擔任戰地記者,堅信在世界新聞熱點地區,要有中國身影,體現中國立場;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在巴基斯坦工作期間,積極推介中國基建業務,推動“中巴經濟走廊”建設;英語專業畢業生在校期間曾參加新加坡APEC峰會,畢業后致力于中國青年國際化發展;原中國駐阿根廷大使館警務聯絡官是學校MBA專業畢業生,他與外國警方協同配合在36小時內完成惡性案件緝捕任務,推進公安國際執法合作事業發展;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中走出了第一個在卡內基音樂廳以中西跨界形式舉辦獨奏音樂會的中國人。一大批學校學子在外事、外交、外貿和對外文化傳播事業中砥礪前行、接續奮斗,成為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過程中講述中國故事的新生力量。

[責任編輯:卜 珺]

猜你喜歡
大思政學風建設高校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輔聯動”育人機制探賾
論大學生學風建設的途徑
淺議武夷學院“無手機課堂”學風建設活動
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職院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創新性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