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象微信公眾號信息傳播熱度的影響因素

2023-07-18 20:46王藝霖劉火勝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23年12期
關鍵詞:微信公眾號數據分析

王藝霖 劉火勝

【摘要】在移動互聯時代打通了氣象服務“最后一公里”,提升了氣象微信公眾號服務效益。本文以“武漢氣象”等若干省級、副省級地區氣象微信公眾號為研究對象,在矩陣發布多樣化的背景下,驗證性研究了氣象類微信公眾號信息傳播熱度的影響因素,結果表明氣象微信公眾號推送文章傳播熱度與推送頻次未見正相關,與重大活動、重大節日、天氣氣候形勢轉折存在密切關聯性。

【關鍵詞】重大活動氣象服務;微信公眾號;傳播熱度;數據分析

中圖分類號:TN94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3.12.035

1.研究背景

中心自微信公眾平臺推出以來,借助移動互聯時代的東風,微信由一款主流移動即時通信應用軟件,逐步成為互聯網信息服務的核心集散地之一。對于信息服務的提供者而言,微信公眾平臺不僅具有友好便捷的操作界面,同時微信軟件的本身10.8億活躍用戶的龐大體量,也帶來了廣闊的潛在受眾群體與朋友圈分享帶來的幾何級數增長的信息擴散效應。

近年來,全國各級氣象部門微信公眾號如同雨后春筍般陸續開通。不同地區的氣象服務微信公眾號采取了多樣化的運營模式和策略,從傳播熱度角度來看,取得的服務效益存在較大差異性。本文以2018年度武漢氣象微信公眾訂閱號統計表為藍本,與湖北省氣象局以及其他省市級氣象微信公眾訂閱號進行對比性研究,旨在探究氣象微信公眾號信息傳播熱度規律與影響因素。

2. 研究綜述

當前,微信公眾平臺已成為氣象公眾服務、科技科普、政務服務等領域的研究熱點。

郭淼、張歡歡在《媒介依賴與降維滿足:氣象災害信息供給縫隙下的微信預警功能研究》一文中,從用戶心理、微信功能系統和信息推送行為等方面論證了微信平臺發布氣象災害信息、預警預報功能機制,探究了其優勢與缺陷;孫安妮在《微信公眾平臺在公共氣象服務領域中的應用》一文中闡述氣象微信公眾平臺在公共氣象服務領域的意義和作用,分析了基本運營模式;張揚在《科技期刊微信公眾號3種運營模式分析探討》一文中以《暖通空調》《中國中藥雜志》《金屬加工》微信公眾號為研究對象,探究了科技類微信公眾號不同運營模式間的優劣,提煉總結了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科期刊微信公眾號運營策略和發展方向;張艷萍在《科技期刊的微信公眾號運營模式研究——基于4種核心科技期刊的量化分析》一文中采取內容分析與定量研究的方法,選取具有代表性的4種科技期刊微信公眾號進行分析,得出了國內科技期刊科學、有效的微信公眾號運營模式結論;李宗富、張向先在《政務微信公眾號服務質量的關鍵影響因素識別與分析》一文中識別并分析了影響政務微信公眾號服務質量的關鍵因素,為科學評估政務微信公眾號服務質量和進一步提升政務微信的綜合社會效用提供了理論基礎。

3. “武漢氣象”微信公眾號基本情況

“武漢氣象”微信公眾號以訂閱號的形式,于2018年1月正式上線運行,如圖1所示,以每日內容推送形式,文字、圖片及視頻為載體,發布武漢市天氣預報服務、氣象災害預警、生活氣象服務、氣象科普以及氣象部門業務工作動態等內容。截至2019年1月1日,共計發布推送內容348篇,訂閱用戶總數1865。

因“武漢”氣象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時間相對較短,筆者另選取氣象北京、上海天氣、廣州天氣、深圳天氣、湖北氣象五家省級、副省級城市微信公眾號,起到擴充研究樣本及影響因子對比性研究的作用。微信公眾號閱讀數均處于動態變化,武漢氣象微信公眾號數據來源為2018年1月15日-2019年1月1日;氣象北京、上海天氣、廣州天氣、深圳天氣、湖北氣象數據均采自2019年3月13日。

4. 驗證性研究

武漢氣象微信公眾號自2018年1月起正式開啟日常推送以來,1月15日-1月31日平均閱讀比例為57.77%,平均訂閱增量為25.36;2月1日-12月31日平均閱讀比例為9.58%,平均訂閱增量為2.45;以11期微信公眾號推送計,2月1日-2月11日平均閱讀比例為12.51%,平均訂閱增量為0.73。如圖標所示,2018年度武漢氣象微信公眾號熱度存在明顯的分界,1月15-1月31日為熱度激增期,2月1日以后為熱度積累期。如圖2、圖3所示。

從氣象北京、上海天氣、廣州天氣、深圳天氣、湖北氣象五家省級、副省級城市微信公眾號運營模式和熱度來看,北京氣象推送頻率極高,其次為湖北氣象,均采取1日多次推送;上海天氣、廣州天氣、深圳天氣為多日1次推送。以2018年3月為時間節點,上海天氣、廣州天氣、深圳天氣近10篇推送文章平均時間間隔分別為:9.9日、9.2日、6.8日。如表1所示。

因微信公眾號傳播方式特點,受眾群體存在階段相對固定性,單篇閱讀數量最大值基本能體現該微信公眾號的傳播熱度、影響范圍。由表1可見,受眾對1日多次推送文章存在單一選擇傾向,其中1篇文章閱讀比例通常數倍于當日其余文章。采取單日多次高頻率推送策略,未見總體閱讀數量顯著增加。反之,采取多日1次推送策略,其文章傳播熱度和影響范圍具有優勢。

從單次推送內容來看,氣象微信公眾號訂閱增量、閱讀分享比例與當日天氣形勢密切相關?;凇?018年武漢氣象微信公眾號統計表》,分別篩選訂閱增量大于等于10共計24篇、閱讀比例大于等于1%共計22篇。因2018年度武漢氣象微信公眾號熱度存在明顯熱度激增-積累分界線,故剔除1月15-1月31日數據以排除干擾。如表2、表3所示。

2018年武漢氣象微信公眾號訂閱增量有效數據TOP16中,當天前后存在轉折性天氣過程占12篇,2018年武漢氣象微信公眾號閱讀比例有效數據TOP11中,當天前后存在轉折性天氣過程占9篇。

此外,經統計,2018年武漢氣象微信公眾號訂閱負增長前6位文章中,部門內部業務工作動態占據4篇。

5. 重大活動期間微信公眾號傳播熱度分析

比如2019年10月18日-27日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為更好地做好軍運會期間的氣象服務,充分利用微信平臺發布天氣服務、科普信息和氣象服務工作。針對開幕式創作的《倒計時24小時》全程記錄了軍運會開幕式前24小時氣象人的努力和奉獻,在開幕式結束后第一時間發布,多家媒體轉載,閱讀點贊過萬人。軍運會氣象黨員先鋒隊系列通過朋友圈轉發,《軍運會氣象服務手冊》涵蓋武漢地理氣候概況、軍運會期間武漢氣候特點、氣象與軍運會賽事、軍運會氣象服務以及如何看懂天氣預報等5個部分內容。在此基礎上編寫了軍運期間的武漢氣候、軍運會有哪些氣象服務需求、各類體育運動和氣象的關聯等3個方面11條科普知識,不僅登上了中國氣象報科普大看臺,還在每天的微信、微博和電視節目中系列播出。

圖4 軍運會期間閱讀人數趨勢統計

6. 結束語

當前,氣象信息已經引起了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對于災害性天氣的信息需求量不斷上升,尤其是在災害性天氣即將到來或者是正在出現時,大眾對天氣的關注度最高。在推送圖文消息的過程中,閱讀圖文信息的人數會集中爆發。另外,還可以結合近期備受公眾關注的熱點事件,如重大節日的廣泛關注。氣象部門可以分析重大節日的天氣情況,還可以針對重大節日期間可能產生的影響給出相關的出行建議或生活建議。利用微信公眾號的發布突出了氣象科普方面的作用。本人組織了一次線上調查問卷1860份,合計3720份。其中對氣象服務總體滿意率達97%,特別滿意率達92%。

氣象微信公眾號究其本質是開展氣象服務的平臺,微信公眾號文章是氣象服務產品在新媒體環境下的載體,中國氣象局提出的“中央廚房”的理念價值更多體現在氣象服務價值上。氣象微信公眾號推送文章傳播熱度與推送頻次未見正相關,而過于頻繁推送反而會使部分消息被受眾選擇性忽略??茖W策劃、精心設計,編撰內容生動豐富的氣象服務產品,是提升氣象服務類微信公眾號傳播熱度、擴大影響力的有效方法。以轉折性天氣、受眾關注的重大事件的氣候形勢等為推送內容,微信公眾號的受眾面明顯要高的多。

參考文獻:

[1]張揚.科技期刊微信公眾號3種運營模式分析探討[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7,28(01):39-46.

[2]方婧,陸偉.微信公眾號信息傳播熱度的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情報雜志,2016,35(02):157-162.

[3]符曉虹,鄭育群.談微信在氣象服務中的優勢及未來發展[J].信息系統工程,2017(11):137-139.

[4]尹婷,張永鋒.淺談微信在公眾氣象服務中的應用及發展[J].新聞研究導刊,2016,7(18):240-241.

猜你喜歡
微信公眾號數據分析
采用開源路由器實現多功能智能監控報警系統
江蘇生鮮產品微信公眾號營銷問題及對策研究
微信公眾號在高?!癙hotoshop圖像處理”課程中的應用
新常態下集團公司內部審計工作研究
淺析大數據時代對企業營銷模式的影響
基于讀者到館行為數據分析的高校圖書館服務優化建議
試論“央視新聞”公眾號的成功運行對傳統媒體轉型發展的借鑒意義
個人微信公眾賬號運營優化方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