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陳代謝及其資本主義斷裂

2023-07-21 09:18歐曉秋
關鍵詞:斷裂福斯特馬克思

摘? 要:約翰·貝拉米·福斯特通過深入剖析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認為馬克思的思想是一種立意深刻、系統全面的生態思想,并從哲學和自然科學兩個維度重構了馬克思生態學思想中蘊含的新陳代謝理論,揭示出資本主義生產制度是導致世界范圍內人與自然界新陳代謝斷裂的“罪魁禍首”,并指出只有超越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人與自然之間的新陳代謝才能得到系統性修復,可持續的生態社會也才將會是可能的。

關鍵詞:福斯特;馬克思;新陳代謝;斷裂;生態理論

在全球經濟大發展但生態危機愈演愈烈的影響下,美國著名的左翼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約翰·貝拉米·福斯特追溯馬克思唯物主義基礎并且辯證地考察馬克思思想和自然科學、生態學的關系,指出“馬克思的世界觀是一種深刻的、真正系統的生態世界觀”[1],后來通過對馬克思的生態觀點進行系統分析和考察,重構了馬克思生態學思想中蘊含的新陳代謝理論,并提出了可能解決當前生態危機的方法。

一、新陳代謝的概念由來

福斯特指出,“新陳代謝”(Stoffwechsel)這一詞不是由馬克思所創造的,德語“Stoffwechsel”一詞本就有“物質交換”的意思,“新陳代謝”這一概念是由“物質交換”發展而成。德國生理學家西格瓦特在1815年首次提出新陳代謝一詞,后來正式被用來表示身體內部和呼吸相關的物質交換。19世紀40年代初,德國化學家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在其著作《動物化學》一書中,擴大了新陳代謝的應用范圍,也使得該詞更為流行。1845年,德國物理學家邁爾認為新陳代謝應該通過強調熱力學的科學唯物主義予以解釋。由此,新陳代謝與熱力學的轉變相聯系,并形成了“數量生態學”(quantitative ecology)的本質內涵。馬克思在19世紀60年代使用了與通向熱力學的轉變一致的方法,用新陳代謝的概念解釋勞動和環境的關系。福斯特認為,馬克思的新陳代謝理論關于自然科學的概念主要受李比希和邁爾等影響。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類對自身以及環境之間認識的加深,在后來生物化學的發展中,新陳代謝的內容逐漸擴展為生物有機體與外部環境以及生物體有機體內部物質的循環變化,包括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2]自此,新陳代謝正式被用作為自然科學的基本概念,它提出了物質交換以及有機界和無機界之間的復雜相互關系過程的問題。[3]

二、新陳代謝理論在馬克思思想中的地位

福斯特認為,馬克思批判繼承了新陳代謝概念,并形成新陳代謝理論。19世紀50年代,由于受他的密友兼醫生、自然科學家、共產黨組織者和《微觀世界:生理人類學手稿》(Mikrokosmo)的作者羅特蘭·丹尼爾斯(Roland Daniels)的影響,馬克思在社會意義層面接受了新陳代謝的概念,并將其整合到自己的研究系統。在此期間,馬克思形成了“社會新陳代謝”的概念,用其來解釋勞動和生產過程中形成的自然與人類之間的真實物質關系。馬克思認為,“社會新陳代謝過程”構成了“商品的真正交換”,涉及人類和自然的生產交換,包括物質和形式,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勞動過程本身被定義為“調解人與自然之間新陳代謝的最終自然必需品。因此勞動也是人類生活本身”。馬克思對“社會新陳代謝”的分析從未在概念上脫離他所認為的“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新陳代謝”,因為人類社會新陳代謝只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新陳代謝”的一部分。他整個辯證框架都建立在今天稱之為生態學(或社會生態)系統理論之上,將唯物史觀與自然觀聯系起來,需要繼續研究的不僅是不斷變化發展的人類歷史,而且還包括自然歷史(馬克思的作品涉及對地質、農學、化學、物理學、生物學、生理學和數學等研究)。[4]據此,福斯特道出了馬克思將新陳代謝概念的應用范圍從自然層面擴大到社會層面,這也標志著馬克思思想中的新陳代謝理論的形成。

福斯特通過梳理馬克思的學術生平及其博士論文等著作,認為馬克思的新陳代謝理論具有哲學和自然科學雙重意義。福斯特指出,“在哲學語境下生態問題首先被承認為價值問題,而完全忽略理解人類和外部自然之間不斷進化的物質關系(馬克思稱之為‘新陳代謝關系)這個更加困難的問題?!?sup>[5]如果從二元對立的角度,即人類中心主義與生態中心主義相對立的角度,人類無法理解自身和自然之間存在的真實又相互持續變化的“新陳代謝關系”。在這種關系下,人類和自然是共同進化又相互影響,而非相互割裂。馬克思思想的生態唯物主義基礎的重塑以及對資本與自然科學的批判,正在重新定義當今時代的馬克思主義與生態學。[6]福斯特認為,在自然科學語境下,馬克思的新陳代謝理論深受德國化學家李比希、德國物理學家邁爾、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等影響,并繼承發展了他們的自然科學思想。福斯特認為,馬克思在闡釋自然異化、社會異化、定義勞動過程以及批判國民政治經濟學的過程中,都將新陳代謝理論置于重要的地位。馬克思在批判因資本主義制度而產生的自然異化及其與勞動異化的關系時就運用了新陳代謝理論。

福斯特在其《Marxism and the Dialectics of Ecology》一文中指出伊斯特凡·梅薩羅斯(István Mészáro)提出的“馬克思異化理論的概念框架”闡述了馬克思思想的基礎,并最好地體現了馬克思的新陳代謝理論所具有的復雜性。在沒有異化存在的社會里,馬克思使用人類——勞動/生產——自然界的三元關系分析人和自然界之間的關系。在這一分析模式中,勞動生產調節人類和自然界的關系,人類、勞動生產和自然界是有機重合的。但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商品交換引發了一整套二級調試,簡單的三元關系變成了異化的三元關系:異化的人類——異化的勞動/生產——異化的自然界,破壞了人類、勞動生產和自然界的重合關系。福斯特進一步強調,從生態學維度看,《資本論》以及《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中都體現著“馬克思異化理論的概念框架”,特別是馬克思在考察“自然界的一般物質變換”,“社會物質變換”和新陳代謝斷裂的時候尤為明顯。[7]

福斯特寫道,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使用新陳代謝的概念并不是簡單地解決一個哲學問題的嘗試,而是一種將他對政治經濟學的批判唯物地植根于19世紀自然科學對人和自然關系的理解之中,這也是馬克思分析使用價值和勞動過程的核心理念。馬克思正是在這種框架下批判資本主義導致的新陳代謝斷裂。[8]

三、資本主義導致的新陳代謝斷裂

正常的新陳代謝意味著人類與社會、人類與自然所必需的各種相互作用良性運轉,且人類和自然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結合人類社會客觀歷史進程,深入考察馬克思的經典文本,福斯特指出,資本主義破壞人和自然之間的新陳代謝,也就破壞了人和自然之間的可持續性,導致人和社會、人和自然的新陳代謝斷裂。

福斯特在《The Robbery of Nature》一文中指出,如果想了解馬克思的新陳代謝理論的復雜性,非常有必要分別研究土地剝削和新陳代謝斷裂的問題。著名的德國化學家李比希在研究英國高度發展的農業時使用的兩個概念——“剝削系統”(Raubsystem)和“剝削經濟”(Raubwirthschaft)對馬克思影響非常大。對于馬克思和李比希來說,人類作為有形的生命本身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因而剝削不僅僅局限于外在自然,資本主義社會對自然的剝削同時也是對人類的剝削。大自然新陳代謝的斷裂也是人類自身新陳代謝的斷裂。人類新陳代謝的斷裂在家長制社會再生產、其它勞役的形式、身體的破壞性影響和人體的生命力喪失等方面隨處可見。[9]

福斯特在《Marxism and Ecology》一文中寫道,在李比希的影響下,馬克思觀察到工業化農業引起土壤新陳代謝的斷裂。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食物被運輸了數百甚至數千英里,到達人口密集的城市。伴隨食物的消費,食物原本所含的土壤必需養分:氮、磷和鉀,最終成為城市的廢棄物。這既造成土壤養分的流失浪費,同時又加劇城市污染。[10]福斯特在《馬克思的生態學》一書中指出,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地租、大規模農業和工業的論述共同點是人類和土地之間物質變換的斷裂[11]。此外,福斯特還認為與人類和土地的新陳代謝斷裂相關聯的矛盾是全球性的[12]。后來,福斯特在《歷史視野中的馬克思的生態學》中對新陳代謝斷裂理論作了概括和補充,得出關于資本主義新陳代謝斷裂的八個關鍵性結論:(1)大自然曾將地球作為永久存活的環境無私給予人類,而資本主義卻引起人類和地球之間的新陳代謝斷裂;(2)新陳代謝的“系統性恢復”成為“社會生產的固有法則”;(3)但是,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大規模農業和遠程貿易進一步惡化了人類和地球之間新陳代謝關系;(4)由于城鄉分離,土壤的養分轉變為城市的污染排放物;(5)機械化農業和大規模的工業共同導致了農業的破壞;(6)以上都是資本主義制度下城鄉對立造成的后果;(7)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根本不可能實現理性的農業,因為理性的農業要求獨立的小農業主或聯合的大生產商自主經營其生產活動;(8)社會的現實情況需要修復人類和地球之間的新陳代謝斷裂,而恢復人和自然之間的新陳代謝關系的路徑是超越資本主義制度,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13]筆者認為,這八個方面的內容可以概括為,資本主義制度造成世界范圍內的人類和自然界、人和社會的新陳代謝斷裂,唯一的拯救方法就是超越資本主義制度,實行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

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城鄉對立、大規模工業和機械化農業以及遠程貿易,都加劇了土壤養分的消耗和城市污染,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城鄉對立、大規模工業和機械化農業以及遠程貿易,都加劇了土壤養分的消耗和城市污染,繼而導致自然和社會的異化。資本的逐利性又進一步造成人類社會和自然之間的“無法修補的斷裂”。當今越來越嚴重的全球生態危機呼喚理性的農業以及良好的人類和自然之間的新陳代謝關系,實現人類“在地球上的永久性生產”。福斯特認為,正如馬克思在分析英國剝削愛爾蘭問題時所強調的那樣,土壤營養成分的流失不僅僅是經濟價值的問題,還是自然資料使用價值的問題。曾經的愛爾蘭作為殖民統治下的農業國家,其土壤營養成分隨著農業產品的運輸被大量地轉移至英國。因為營養成分對土壤養分補充至關重要,所以愛爾蘭流失了土壤最重要的自然資料使用價值。故而,彼時的愛爾蘭是新陳代謝最為斷裂的所在地,陷入了帝國主義影響下的經濟和生態雙重危機之中,也由此產生了“毀滅或革命”的必要性。[14]相比之下,現今整個地球陷入了更為嚴重的生態危機中,也面臨著被毀滅或革命的選擇。人類能否成功自救取決于能否成功超越資本主義制度,共同邁向新的社會階段——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

四、新陳代謝斷裂的系統性修復

福斯特在《The Ecology of Destruction》一文中指出,雖然馬克思的新陳代謝斷裂原則已經有了廣泛的應用,并且已經被很多生態社會學家應用到分析近幾年的全球生態破壞等問題之中,但是很少人意識到馬克思在揭示資本主義制度導致新陳代謝斷裂的同時,就已開出恢復人與自然正常新陳代謝的“良方”——有必要按照我們現在認為的生態概念,而不只是經濟概念,建立人類與生產之間可持續的關系。他說道:“馬克思深知資本主義的破壞性是不可控的,這種破壞性源于其作為階級/帝國剝削和地球的奴役者/毀滅者的雙重特征。我們認為自然的許多部分都是資本主義的產物。事實上,我們從小就相信資本主義市場關系比自然界中的任何事物都更自然、更無可爭議。故而,如果要恢復人類與自然的新陳代謝關系,就必須打破這種錯誤的思維方式。破解資本主義生態困境的唯一方法是革新我們的生產關系,也就是打破資本主義的‘社會代謝再生產制度,即利潤邏輯?!?sup>[15]作為新陳代謝斷裂的表現形式,又被恩格斯在19世紀稱為大自然的“報復”,如今已蔓延全球。我們不能幻想僅僅通過現有資本系統邏輯的破裂就可以自動克服生態難題,因為新陳代謝斷裂并不會隨著社會形態的改變而自動修復。不過,現有資本系統邏輯的破裂仍然是必要的,是拯救人類文明所必需的生態第一步。

我們應當明確,資本主義制度幻想長久破壞自然以奴役人類的戰略永遠不會奏效。筆者認為福斯特重建的馬克思新陳代斷裂理論的系統修復內容可總結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要認識到人類與自然界是共同進化的,人類改變自然的能力和從自然獲取的資源是有限的。人類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只有依賴自然界才能繼續存活在地球上。地球是一個獨立的生物圈,人類不可能活在真空中。因為人類是存活于社會中,社會又以自然為其環境,所以人類存活于人類社會和人化自然中。對于目前唯一的存活環境,人類應首先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并主動修補人類與自然之間的新陳代謝裂縫,才有可能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可持續發展。

二是按照保護的基本原則修復新陳代謝斷裂。福斯特引用伊壁鳩魯的“沒有一個物質來自于虛無”來說明保護的原則——物質既不會憑空被創造,也不能被摧毀[16]。就好像城市對鄉村土壤養分的剝奪,土壤養分并不沒有憑空消失,而是隨著大規模農業和遠距離貿易被運輸到大城市,轉化為城市河流和空氣的污染物。人類造成土壤貧瘠后,妄圖施以人造化肥解決問題,殊不知只能達到短期治標不治本的效果??陀^事實讓我們明白,這是違背自然規律和自然保護基本原則的短視做法。按照自然保護的基本原則,應將原屬于農村土壤的養分歸還原處,以此來修補新陳代謝的斷裂。

三是超越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超越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是符合歷史規律的。資本的逐利性決定了資產階級無法承認或者解決異化勞動所帶來的各種問題。資本主義制度造成了人類、勞動和自然界三元異化關系:異化的人類——異化的勞動——異化的自然界。當代的資本主義國家并不是沒有看到新陳代謝斷裂,他們也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但是因為這些措施都是帶有資本主義烙印,堅持以資本主義利潤原則為首,所以他們修復人與自然之間的新陳代謝裂縫的嘗試注定是治標不治本的?,F今的新陳代謝裂縫已然無可抗拒地變得越來越大。福斯特指出,合理調節人與自然之間的新陳代謝關系,是超越資本主義,建立可持續社會的基礎。美國左翼中的許多人已經將新陳代謝的斷裂視為對當今資本主義社會與自然之間關系的有力批判。[17]福斯特在《The Need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一文中討論了超越資本主義的途徑,只能是通過建立新的公平、公正、民主、多樣化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體系,恢復人類社會正常的新陳代謝來實現。這個挑戰可以使世界上不同民族聯合起來,共同建設更好的未來,創造歷史,造福全人類。[18]

四是建立“勞動者聯合的社會”。因為資本主義社會的逐利本性會阻礙人類可持續發展,而只有建立理性以及“有計劃性”的“勞動者聯合的社會”才能修補新陳代謝斷裂。人類掠奪土壤的產物,產生了新陳代謝斷裂,破壞了“土壤保持持久肥沃的自然條件”。這要求在未來聯合起來的生產者社會中,需要最充分地發揮個人以及集體的力量,系統恢復土壤肥力代謝,從而實現人類與自然的新陳代謝合理運行。[19]“社會化的人,也就是聯合起來的生產者在集體管控的基礎上以理性的方式調節人類與自然界之間正常的新陳代謝,同時以消耗最少的能源實現它?!?sup>[20]當自由理性的勞動和有關的客觀條件不再相分離時,那么人與自然界的平等與可持續將不再是遙不可及。因此,社會主義要求聯合起來的勞動者們合理地調節社會和自然之間的新陳代謝。[21]

福斯特認為,伊壁鳩魯的“自然正義”需要真正的對等,但在資本主義制度的邏輯中卻無處可尋。資本主義打著平等交換的幌子,掩蓋了內在的極端剝削和侵占。資本主義的剝削和侵占不僅永無止境,而且剝削的程度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加深。為了人類世代的延續,只有一種可能的措施:剝奪剝奪者和革命性地創造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新時代——生態社會主義。[22]

五、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探討了福斯特重建的馬克思新陳代謝理論。資本主義制度是導致全球生態危機的“罪魁禍首”,資本主義國家雖然表面看起來采取了破解生態危機的措施,但這些措施都是治標不治本。只有超越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建立可持續的社會才能修復新陳代謝斷裂,恢復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人類也才能不擔任親手毀滅自己的“兇手”。福斯特重建的馬克思新陳代謝斷裂理論揭露了生態問題是由經濟、政治、文化等各種因素綜合引發,并指出修補新陳代謝斷裂的第一步應是改革社會的方方面面,其中生產制度的改革是最為基本。福斯特強調,社會的革命轉變必須是人類與自然之間的新陳代謝關系的革命性恢復,如果要取得勝利和生存,人與自然必須共同發展[23]。

福斯特“是從史論結合的角度對歷史唯物主義發展過程中相關的生態內容作出嚴肅研究的第一位學者”,[24]以一種獨特的理論視角闡釋了馬克思主義的生態思想,特別是從哲學和自然科學兩個維度對馬克思主義的生態思想進行深度剖析,破解了人類中心主義與生態中心主義的二元對立,為我們分析和解決人類和自然之間日益嚴重的新陳代謝斷裂提供了一種新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視角。不過,筆者認為福斯特重建的馬克思新陳代謝理論存在兩點有待商榷的地方:(一)將馬克思的思想單一化為生態思想難免會影響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性把握。馬克思主義理論主要是由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組成的一整套完備而嚴密的科學理論體系,是一個互相依存、互相貫通的有機聯系的整體,“猶如一整塊鋼鐵”,是不能任意分割的。(二)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是站在哲學本體論的高度,從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向度,以異化勞動為主線,闡明了人與自然應有的感性對象性關系,深刻地批判了資本主義制度導致的人與自然關系異化,并提出了存在論境域下的修復路徑。而福斯特并不是從本體論角度重建馬克思新陳代謝理論,會在一定程度上削減馬克思思想中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哲學深度。

參考文獻:

[1][2][5][11][12][16](美)約翰·貝拉米·福斯特.馬克思的生態學:唯物主義與自然 [M].劉仁勝,肖峰,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177-178;13;172;174;258.

[3]John Bellamy Foster.Marx and the Rift in the Universal Metabolism of Nature[J].Monthly Review,2013,65(12):2.

[4]John Bellamy Foster,Brett Clark.The Robbery of?Nature:Capitalism and the Metabolic Rift[J].Monthly Review,2018,70(7/8):6.

[6]John Bellamy Foster,Brett Clark.Marxism and the Dialectics of Ecology,[J].Monthly Review,2016, 68(10):1.

[7]John Bellamy Foster,Brett Clark.Marxism and the Dialectics of Ecology,[J].Monthly Review,2016, 68(10):3.

[8]John Bellamy Foster.Marx and the Rift in the Universal Metabolism of Nature[J].Monthly Review,2013,65(12):5.

[9]John Bellamy Foster,Brett Clark.The Robbery of?Nature:Capitalism and the Metabolic Rift[J].Monthly Review,2018,70(7/8):1-2.

[10]John Bellamy Foster.Marxism and Ecology:Common Fonts of a Great Transition[J].Monthly Review,2015,67(12):4.

[11](美) 約翰·貝拉米·福斯特.馬克思的生態學:唯物主義與自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72.

[13]轉引自陳學明.馬克思“新陳代謝”理論的生態意蘊——J.B.福斯特對馬克思生態世界觀的闡述[J].中國社會科學,2010(02):49.

[14]John Bellamy Foster,?Brett Clark.The Rift of ?ire?[J].Monthly Review.2020,71(4):10.

[15]John Bellamy Foster.The Ecology of Destruction[J].Monthly Review.Feb.2007,58(9):1-14;11-12.

[17]John Bellamy Foster.Marx and the Rift in the Universal Metabolism of Nature[J].Monthly Review,2013,65(12):1.

[18]Rebecca Clause,John Bellamy Foster.The Need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J].MonthlyReview,2017,69(9):62.

[19]John Bellamy Foster.Marx, Value, and Nature[J].Monthly Review,2018, 70(7/8):126.

[20]John Bellamy Foster.The Ecology of Destruction[J].Monthly Review,2007,58(2):11.

[21]John Bellamy Foster,Brett Clark.Marxism and the Dialectics of Ecology,[J].Monthly Review,2016, 68(10):1.

[22]John Bellamy Foster,Brett Clark,Hannah?Holleman.Capitalism and Robbery[J].Monthly Review,2019,71(12):20.

[23]John Bellamy Foster.The Ecology of Destruction[J].Monthly Review,2007,58(2):13.

[24]郭劍仁.福斯特的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思想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2004:124.

責任編輯? 姜淑娟

作者簡介:歐曉秋,北京聯合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斷裂福斯特馬克思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吉祥物
吉祥物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淺談彌合城市斷裂帶的可實施性意見
馬蹄環斷裂故障的分析與探討
青海省門源縣紅溝銅礦礦體特征及成礦控礦因素探討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現
福斯特對資本主義的生態批判思想研究及其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