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思考

2023-07-25 08:38范其正
學周刊 2023年24期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

范其正

摘 要:新課改要求數學教學實現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但在教學中經常能發現,當教師給學生放權時,學生也難以有效地參與教學,原因之一就是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文章闡述了自主學習能力的含義和特征,分析了影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因素,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了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些舉措,希望對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工作有所啟示。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自主學習能力;概念和特點;影響因素;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3)24-0072-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4.024

數學是初中階段學生的必修科目之一,也被認為是三大主科中難度最大,但同時與理化生學習關聯最為緊密的一門學科,因此在初中階段幫助學生夯實數學學習的基礎,無論是對學生的數學學習,還是其他學科的學習,以及未來高中階段的學習都有重要意義。從學科特點來看,初中數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和廣泛的應用性,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才能夠切實提升教學的效率,也與新課改強調的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的要求一致。但令很多教師苦惱的是,相當一部分學生因為自主學習能力的欠缺導致其參與低效,這與新課程標準強調的要在數學教學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相背,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成為教師關注的焦點。

一、自主學習能力的概念和特點

自主學習能力是指學習者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能夠結合自身條件和學習需求,主動承擔自我管理的任務,并且能夠有效進行學習的一種行為能力。結合義務教育的特點,在初中階段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體表現為:學生在學科學習中能夠依據教師制訂的教學目標或者安排的學習任務,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并且能夠在教師的引導和指導下,采取切合學習內容和自身學習習慣的學習方法或者學習策略,力爭能夠獨立自主或者在合作學習中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從而實現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素養的有效提升。

依據自主學習能力的概念可以看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能動性、自主性、選擇性和相對性的特點。能動性是指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做出積極的反應,能夠在自我控制下做出積極的選擇;自主性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告別依賴心理,能夠按照教學要求有目標、有行動地學習;選擇性則是指學生能夠按照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需求對所學內容進行適當的選擇,而不是盲目地全盤接受;相對性則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并不是完全自主,它與學生所面對的學習內容有一定關聯,在某些情況下需要教師、同學或者家長的幫助,配合其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

二、影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因素

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的發展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內因是根本依據,外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同樣,影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因素也包括內部原因,即學生自己的因素,以及外部原因,包括教師、家長因素的影響。

(一)學生因素

首先,是學生學習動機的影響。它是引發和維持學生學習行為的一種動力傾向,包括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期待兩部分。學生有了學習動機,其主動學習的內驅力才更容易被激發出來,才會在數學學習中更有勁頭兒,才會樂于發現、勤于思考。其次,是學生目標意識的影響。目標是學生學習和努力的方向,德國著名哲學家康德曾說:“沒有目標的生活,恰如沒有羅盤而航行?!睂W生在學習中有目標,其學習的計劃性才會更強,在學習中才會更有效率,這樣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會逐漸獲得提升。反之,學生可能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學習,對教師和家長的依賴性會更強。再次,就是學生學習習慣的影響。學習習慣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過反復的練習逐漸形成的一種具有個體特征的自動化學習方式,它是決定學生學習成效最重要的因素。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這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關鍵。反之,學生學習習慣如果存在問題,其在學習的很多環節都會受到影響,自主學習能力也就比較欠缺。

(二)教師因素

教師在學科教學中居于主導地位,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風格以及和學生之間的關系都會影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部分教師因為受傳統應試教育思維的影響,在教學中依然采用“滿堂灌”的方法,學生不僅學習被動,而且容易在學科學習中產生對教師的依賴,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還有部分教師教學方法與形式單一,不重視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導致學生對學科學習的興趣度較差,影響了學生對學科的投入,其自主學習能力也會受到影響。

(三)家長因素

進入初中階段,隨著學習內容的增加和學習數量的增多,對學生在課外進行主動學習的要求更高,需要家庭教育的有效督導和配合,然后逐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家庭成長環境、家長素質、家庭教育理念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如果家長重視孩子的學習且教育引導方式得當,有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反之,部分家長完全依賴學校的教育與培養,對學生的督促和監管不到位,則會導致學生在學習中出現隨意、應付行為,影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三、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策略

初中階段教育教學工作的任務之一就是要推進養成教育,而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既符合養成教育的要求,也有利于在數學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完全契合“生本理念”的要求,對于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效率也有重要影響。根據對影響學生自主學習因素的全面分析,結合初中數學學科的特點,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重要前提是需要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有動力,進而產生學習的動機,這樣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內驅力和潛能才會被激發出來。對此,需要數學教師多方著手進行引導和培養。首先,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引導,要告訴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必要性,使學生在思想上有正確的認知,減少對教師的依賴和對數學學習的逃避心理;其次,數學教師要重視優化數學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例如可以用詼諧幽默的語言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用成功的體驗來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也可以通過適當的競賽活動來刺激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分層教學來滿足學生差異化的需求,使學生在學習中有獲得感,他們才會更有動力學習數學。

2.幫助學生樹立目標并做好規劃。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日常學習中通過量變的不斷積累來最終實現質變的飛躍,這才符合學生學習和成長的規律。為了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更具實效性,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學會給自己制訂學習目標,幫助學生找出哪些數學學習的內容是能夠通過自己個人努力完成的,如相對簡單的計算問題、一元一次方程問題,引導學生在靠近自己的最近發展區確定目標。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個人目標的基礎上做好具體的學習規劃,為學生在學習實踐中的落實做好指導,這也能夠形成對學生督促的作用,幫助學生減少中途放權或者懈怠的問題。

3.重視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環節也是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所以數學教師一定要重視對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首先,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學生在課前有效的預習不僅能夠為課上學習做好相應的準備,且其預習的過程有利于開闊學生視野、鍛煉學生思維,進而提升其自主學習能力。其次,要培養學生數學閱讀的習慣,即引導學生知曉如何在閱讀的過程中獲取和解讀有效信息,如何抓住閱讀內容的重點,為其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做好準備。再次,幫助學生養成有效參與課堂的習慣,即指導學生要抓住課堂這一數學學習的“主陣地”,不僅要專注地聽,還要積極地思、大膽地做,敢于參與課堂中的各項活動,這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主要途徑。最后,引導學生養成總結和歸納的習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給學生傳遞的學習內容和方法、技巧相對較多,這需要學生進行歸納、總結和整合,這一過程也是學生消化和吸收學習內容的過程,教師要鼓勵學生在進行簡單的學習內容梳理的基礎上嘗試設計思維導圖,厘清各部分學習內容之間的相互關系,這能夠為學生獨立解決新問題提供強有力的幫助。

(二)提升教師綜合素質,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1.進一步解放思想,用先進理念指導教學。教師的教學思想會直接影響其教學行為,新課改下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居于主導地位,其職責不僅包含了如何去設計教學和開展教學,還包括要發揮其導學作用,服務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這需要數學教師進一步解放思想,用先進的教學理念來指導教學工作。首先,數學教師一定要明確自己在教學中的角色定位,這樣才能夠在教學中做到“不越位”。其次,要充分理解生本理念的內涵,力爭在教學中做到“既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的培養。再次,要以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為教學目標,即要在數學教學中切實培養學生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包括使學生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這都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2.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技能,提升育人實效。隨著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新教材的使用和新課程標準的正式出臺,給初中數學教學的開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師在教育教學技能上做出相應的調整,特別是針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需求,進行有效的自我素質提升。數學教師在備課環節,要把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納入教學目標,為科學地開展教學活動提供指導;教師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需要更加靈活、多樣,可以多嘗試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如通過微課教學實現教師少講、學生多學,通過先學后教的方法來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情境教學法給學生提供體驗、探究學習的機會。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自由度會提升,這也需要提升數學教師的課堂掌控力,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夠被有序推進。

3.重視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的學習狀態受學習環境的影響較大,其中起關鍵作用的是師生關系,師生關系和諧,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為了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數學教師一定要重視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面向每一名學生,對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要多鼓勵、多肯定,善于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信心;在課下,也要關心、關注每一名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給予的關愛和關注,這樣學生對自主地學好數學會更有信心。當然,這也需要數學教師進一步完善教學評價體系,多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耐心等待學生的“花開”。

(三)重視家校合作,形成育人合力

新時期的學生教育工作離不開學校、家庭之間的相互配合,特別是初中階段學生每周都有較長的時間在家學習,這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環節。數學教師要充分利用家長會以及班級的QQ群、微信群等平臺,與廣大家長就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進行深入溝通,使廣大家長重視這一問題。在此基礎上,數學教師要結合部分家長在思想觀念和方式方法上的疑惑進行具體的指導,例如在學生放學回家后,家長要提醒學生及時獨立完成課后作業,對于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難點可以嘗試通過看書或者上網來解決,幫助學生克服自主學習中的畏難心理;還要提醒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盡量保持專注和效率,進一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鼓勵學生針對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多向教師請教,及時查漏補缺,這也是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環節;最后,家長要做好榜樣,努力給孩子營造寬松、和諧的家庭氛圍,對孩子要多鼓勵、多肯定,學會適當地放手,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這也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教是為了不教!”這就是在強調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根據新課改的要求,當前初中教學的中心任務就是要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內容涵蓋了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廣大數學教師要在思想上認識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并在教學實踐的各個環節予以落實,逐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的未來學習和成長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曹秉海.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 2015(12).

[2] 翁惠英.淺析初中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20(17).

[3] 鄒麗濱.試論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11).

[4] 丁紅景.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中旬), 2014(1).

[5] 王慧.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 2015(8).

[6] 陸祥雪,張亞峰.基于微課的初中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實踐研究[J].數學教學通訊,2022(17).

猜你喜歡
初中數學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
探究初中數學解題能力的培養方法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醫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性別差異
巧設任務,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如何推動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