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物流與智能制造融合背景下物流專業群建設路徑研究

2023-07-27 12:34陳佳露
物流科技 2023年10期
關鍵詞:智慧物流雙高計劃智能制造

陳佳露

摘 要:“智能+”戰略的提出,對制造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動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逐漸走向融合。制造業實現智能制造轉型升級的核心和關鍵在于智慧物流,智慧物流能夠為智能制造提供重要保障,幫助制造企業實現材料供應與生產的連接,為智能工廠建設奠定基石。文章以此為切入點,基于智慧物流與智能制造融合背景探索物流專業群建設路徑。

關鍵詞:智慧物流;智能制造;職業院校;“雙高計劃”;物流專業群

中圖分類號:F253.7;F259.23文獻標志碼:A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3.10.010

Abstract: The proposal of the "intelligent plus" strategy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quality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has drive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to gradually move towards integration. The core and key to achiev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lies in smart logistics. Smart logistics provides important guarantees for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help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chiev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material supply and production, and is also the cornerstone of intelligent factory construction. The paper takes thi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logistics professional groups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intelligent logistics an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Key words: ?intelligent logistics;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vocational colleges; "double high plan"; logistics professional group

當前全球范圍內正在進行一場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產業供應鏈重構,中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邁進面臨轉型升級的重要任務。根據《中國制造2025》相關文件,不難發現中國現代制造業正朝著智能制造方向發展。智慧物流支撐著智能制造的發展與規劃,中國物流業也在這大環境中正在實現由“傳統”走向“智慧”的蝶變,社會對于智慧物流技術技能人員的需求迅速增長,中職院校傳統的人才培養方案已經無法滿足當前人才市場需求,當務之急是培養復合型人才以滿足中國智能制造行業對專業人才的迫切需求。

1 ? ?智慧物流與智能制造互聯互通

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技術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其在發展過程中不斷與先進制造技術相融合,為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創造了機會。中國制造業缺乏關鍵技術支撐,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中國是制造大國而非強國。要想改變現狀,智能制造就成了中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關鍵?!丁笆奈濉敝悄苤圃彀l展規劃》提出,預計到2035年,建立起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制造業企業,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基本實現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得到全面普及[1],加快智能制造發展。我國對智能制造的定義是:“智能制造是建立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制造技術深度融合基礎之上的,貫穿于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具有自適應等多種功能的新型生產模式?!盵2]隨著產業升級的不斷推進,中國有越來越多的產業正在加快生產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據統計,2016—2019年我國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制造市場規模由1 421億元增長至1 865億元,2022年達到了2 022億元,重視產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智能+”引領制造業轉型升級。制造業轉型升級過程離不開智慧物流的運作,智慧物流是實現智能制造的核心和關鍵,它保障著智能制造企業的生產率、訂單交付能力及庫存周轉水平。同時,智能制造推動著智慧物流的不斷發展,智能制造不斷提升的需求促使智慧物流必須不斷進行升級??v觀現今全球發展,各數據都明確體現出現代物流未來將朝著智慧物流的方向發展,因為智慧物流本身的優勢能夠有效幫助國家提升國民經濟整體競爭力。近年來,綜合數據顯示我國智慧物流市場規模正處于快速發展期,中國智慧物流市場規模預計將于2023年增至

7 903億元(如圖1)。在當今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社會環境中,制造企業的智慧物流能否高效運轉直接影響著智能制造企業在市場中競爭優勢的高低。因此,智能制造企業應把握好智慧物流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的特征,將企業的生產工藝、制造工藝和設備與自動化或智能化的物流設備、信息技術緊密結合。

2 ? ?智慧物流與智能制造融合背景下物流專業群建設路徑研究的意義

智慧物流與智能制造融合背景下物流專業群建設能夠支撐著高水平職業院校的特色發展,推進高水平職業院校內涵建設。

2.1 ? ?應對物流人才的需求的變化

智慧物流與智能制造融合對于我國物流業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智能制造在快速發展并與智慧物流相融合的過程中,對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應對市場需求,物流行業從傳統物流向智能物流轉變,物流人才需求從簡單的路線安排轉向管理型人才[3]。通過走訪校企合作企業與學校輻射范圍內的相關制造企業及物流企業,經過一系列調研分析發現,今后一段時間內企業對于物流企業規劃、智能化倉庫管理員、數據分析型采購員、智能設備操作及維修人員等智能物流崗位的需求在逐漸增加,對于人才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物流人才不再僅限于掌握單一技能,而是應努力使自己成長為復合型人才,以應對社會需求變化。智能制造和智慧物流的產業協同發展,對人才的物流專業知識、業務能力、綜合素質等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目標和要求[4]。如何應對這一變化成了中職院校亟須解決的問題。中職院校在“雙高計劃”背景下通過建設物流專業群,有效利用專業群內資源共享,優化人才供需結構,為制造業和物流業輸送既具備物流和供應鏈管理能力,又了解制造業未來發展趨勢、掌握最前端的專業技術,并且還具有較強的區域產業戰略結構聯動意識的復合型人才。

2.2 ? ?助力職業院校轉型升級

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已逐漸成為人類生存、發展和實踐的主導方式,人類生產方式發生重大變革,從深層次影響著教育改革與發展。制造業是國家經濟活動,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支撐;而物流業是制造業順利生產的前提保證,是連接國民經濟各個部分的紐帶。二者相輔相成、走向融合的過程中物流業的崗位需求、人才標準等不斷發生變化,因此,中職院校亟須進行轉型升級以銜接產業轉型升級帶來的一系列變動?!秶衣殬I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職業教育在促進教育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視,應將其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為確保改革方案的順利實施,教育部提出了“雙高計劃”(《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吨袊厣咚礁呗殞W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項目遴選管理辦法(試行)》要求所有申報院校均以“專業群”的形式申報“雙高”建設方案,并提出建設“高層次專業群”的工作內涵,把專業群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智慧物流、智能制造一體化的背景下,中職院?;凇半p高計劃”這一職業教育政策,將專業群建設作為著力點,并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思考,但研究成果有限,在某些重要領域尚缺乏研究成果。因此,在智慧物流與智能制造融合背景下開展物流專業群建設路徑研究,能夠協助應對雙高專業群建設對物流業制造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的需求和挑戰,為專業群建設立規矩、樹標準、導方向,提高專業群服務經濟發展的能力,助推專業群的特色建設,推動中職院校課程建設,促進社會教學隊伍及資源供給側改革。

3 ? ?智慧物流與智能制造融合背景下物流專業群建設路徑研究

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兩大產業融合背景下,以中職院校物流專業群為研究對象,探索專業群建設路徑,科學認識并準確定位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融合背景下物流商貿專業群人才培養目標和定位,明確智慧物流與智能制造融合背景下物流專業群建設面臨的問題,探索智慧物流與智能制造融合背景下物流專業群的建設標準和評價體系,助力智慧物流與智能制造深度融合。

3.1 ? ?重構課程體系

具備數字化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支撐著智慧物流與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但一些中職院校目前的課程體系與當前社會的人才需求并不匹配,因此,中職院校亟須改革課程體系。通過分析專業群內各專業對應崗位構建課程體系,基于專業群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分析,選取和開發課程,調整并優化課程順序,最終形成“平臺+模塊”的課程體系和職業資格認證體系,以職業崗位為主導重構課程體系,對接數字化產業鏈需求,確保所有的專業課對接工作領域,實現“崗課融通”;課程體系的建設對接職業標準,在課程體系中融入“1+X”證書制度,以實現“課證融通”;將大賽項目融入實踐項目,將大賽評價標準融入實踐技能評價標準,實現“課賽融通”。專業課程體系的重構還需要考慮教育多樣性和可選擇性,打破專業束縛,體現智能制造與智能物流的交叉互融,奠定多學科學習背景和職業張力[5]。

3.2 ? ?提升師資力量

2022年發布的《關于開展職業教育教師隊伍能力提升行動》的通知明確指出要積極開展職業教育教師隊伍能力提升工作,包括完善職教教師標準框架、提高職教教師自身素質、健全職教教師培訓體系、建設職教教師校企雙向流動通道建設等。在政府關注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升計劃的實施背景下,各地在政策的支持與鞭策下,紛紛建立起一支支技術過硬、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在智慧物流與智能制造深度融合的時代背景下,雙師隊伍的建設刻不容緩,在國家方針政策的指引下,中職院校應努力提升師資力量,深度融合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提升中職師資力量,可從以兩個下方面著手。第一,教師通過自學、學校組織培訓、參與行業會議等途徑不斷提升自我,增加知識儲備,積極掌握物流專業的前沿知識,提高專業能力。第二,深化校企合作,學校為專業教師提供深入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相關企業一線崗位的實踐機會,使教師在實際操作中提升實踐能力,在實踐中了解行業前沿信息和專業崗位需求,提升教學科研水平,由此培養一批高素質、專業化的“雙師型”智慧后勤教師人才[6]。同時還可以引企入校,邀請企業內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人員到學校兼職授課;開展職業標準和實踐培訓,指導實習,改善當前中職師資力量不足的局面。

3.3 ? ?采用“四方協同,四元融通”物流人才培養模式

物流專業群加強與智能化物流企業的合作,創新實踐“政行企校四方協同,崗課賽證四元融通”人才培養模式,建立起由政府推動、行業指導、校企雙元的四方協同育人機制,實現混合教學模式的“線上自主探究+線下協同研討”。信息技術深度融入教育教學,深入開展校企協作,使企業導師進入課堂,通過講座、企業實踐等多種方式參與到日常教學,將專業職業標準和最新的專業知識教授給學生。制定教學考核評價、項目評價、證書評價等內容,形成多元化、多維度的教學評評體系,為專業診斷、持續改進提供依據,使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能力和創業能力得到提高,助力智慧物流與智能制造深度融合、加快發展。

3.4 ? ?建設優質資源庫

《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明確提出,鼓勵職業院校在“信息技術+”的帶動下改革人才培養模式,通過仿真虛擬實現基地建設、精品在線課程建設、教師信息化培訓等方式推動教學資源庫建設,為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提供保障[7]。資源庫建設是專業群建設的重要載體,通過加強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和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項目,推進課程改革,為專業群建設提供豐富且優質的教學資源。校企共同合作開發新形態的數字化產教融合系列教材和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打造物流教育智慧數字平臺。

3.5 ? ?升級改善實訓條件

在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深度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僅僅教會學生掌握專業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應培養學生實踐和應用智慧物流相關技術,因此,中職院校傳統物流設備已經無法滿足當下對智慧型物流人才的培養需求。依托地方產業,校企共建校內外智慧物流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校企建立長效協作機制,給學生提供到智慧物流與智能制造企業實習的機會。增設相應的智慧物流實訓實施設備,滿足學生日常學習需求,提供智慧型后勤人才培養的物質基礎保障。整合原有的校內實訓項目、校外實訓企業,專業群共享校內外實習實訓資源。

4 ? ?結 ? ?語

智慧物流與智能制造融合發展成為我國經濟轉型的重要戰略考量,中職院校應順應發展潮流,緊扣職教改革的抓手,應發揮專業優勢,做好示范性引領作用。本文基于智慧物流與智能制造深度融合的背景,深入分析了物流專業群在此背景下的建設路徑。面對智慧物流一日千里的發展速度,為滿足復合型人才培養需求,中職院校應準確把握時代脈搏,結合學校特點合理調整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及課程設置,提升智慧物流師資水平。

參考文獻:

[1] 中國政府網.“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EB/OL].(2022-07-06)[2023-04-18]. https://www.miit.gov.cn/jgsj/ghs/zlygh/

art/2022/art_c201cab037444d5c94921a53614332f9.html.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關于印發《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EB/OL].(2016-09-28)[2023-04-18].

http://www.mof.gov.cn/gp/xxgkml/jjjss/201612/t20161208_2512227.htm.

[3] 周磊.智慧物流與智能制造兩業融合下中職現代物流綜合作業課程改革研究[J].中國航務周刊,2021(37):45-47.

[4] 喻珊.“兩業融合”背景下現代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研究——以廣東高職院校為例[J].時代汽車,2022(22):31-33.

[5] 張夢瑤.“兩業”融合背景下 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策略[J].中國航務周刊,2022(5):41-43.

[6] 倪興平.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職院校智慧物流專業建設路徑探究[J].中國物流與采購,2022(6):61-62.

[7] 陳雄寅,周躍良,李俊峰,等.技能型社會背景下1+X書證融通實踐路徑研究——以物流管理專業為例[J].中國職業技術

教育,2021(26):12-17.

猜你喜歡
智慧物流雙高計劃智能制造
“雙高計劃”下高職院校圖書館建設思考
從“示范”到“雙高”:高職院?;貞洕鐣l展的邏輯機理與路徑優化
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會計技能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面向小城鎮連鎖零售業的智慧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我國智慧物流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及應對策略
基于車聯網技術的智慧物流的發展前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