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大學文科數學課程思政教學效果評價體系構建路徑*

2023-07-28 08:43鳳寶林黃海萍
智庫時代 2023年16期
關鍵詞:文科數學課程指標體系

鳳寶林 黃海萍

(廣東江門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一、研究背景

高職院校大學文科數學課程是面向文科各專業開設的一門重要公共基礎課程,肩負著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嚴密的邏輯推理能力的重要職責,承載著利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載體,通過深入學習,為后續課程以及擴展數學知識打下扎實的數學基礎,其歷史作用和現實意義是其他課程不可替代的。自2020年教育部頒布《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以來,高職院校大刀闊斧地加強課程思政建設與改革,取得的效果是顯著的,成績是斐然的,但在實施課程思政的教學中,教師是否從教學內容出發,挖掘教學內容中滲透的思政元素進行針對性的教育,是否產生了實際效果等問題需要深入分析和探索,因此,很有必要對當前大學文科數學課程思政的研究現狀進行分析和思考,探索教學效果評價體系,檢驗其課程思政落實情況,進一步優化數學課程思政教育效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研究綜述

(一)課程思政制度化的建立,標志著教育領域一種綜合育人理念的形成

中共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自2004 年開始,歷經數十年,先后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以及《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等文件,文件中均強調指出:高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有效發揮課堂教學中的思想教育引導功能,將各學科中蘊藏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認識,通過不斷發掘、提煉和運用,適應新時代要求,優化思想教育方式。2018 年,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首次提出了“課程思政”概念,標志著課程思政正式被提升到中國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層面來認識。2020 年,教育部發布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強調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課程思政的制度化建構標志著教育領域一種綜合育人理念的形成,進一步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體系。

(二)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推動了“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協同育人

2020 年,教育部發布《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廣大教育工作者紛紛針對不同課程,從不同角度出發,對如何開展課程思政建設進行了理論探討和教學實踐。結合現有文獻分析,發現當前對課程思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四個層面:一是對課程思政“是什么”的問題研究,二是對課程思政“怎么做”的路徑和模式研究,三是對課程思政的“誰去做”的開發研究,四是對課程思政的“怎么改”的提升策略研究。還有部分學者,從微觀層面結合所授課程的教學實踐,歸納整理了具有一定特色的課程思政實施策略和教學設計案例。綜上所述,研究者對課程思政的研究既有宏觀大方向的把握,又有微觀上的細致入微的司實踐,既有一定的理論高度,又有實踐效度。

(三)基于理論指導為基礎,形成課程思政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理論

立足于學校層面的課程思政評價進行分析,沈麗巍以“教育生態學”為研究視角,分析了課程思政與課程思政育人機制的運行情況,以及強調高校課程思政遵循復雜性、整體性、平衡性的原則。許耀元指出要建立“反饋評價”,分別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等層面,對課程思政教學評價體系進行了分析。曹松玉等指出了要將專業知識和思政要素融會貫通,結果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并重,并提出了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多維度等特點。陸道坤分析了課程思政評價的原則、特征與路線。鄢顯俊以“四個自信”為切入點,系統分析了課程思政的實踐誤區,并以此為理論基礎構建了課程思政育人成效邏輯框架圖。

(四)注重過程考核指標,開展課程思政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實踐

對現有文獻分析,王岳喜以“學生”“教師”“專業”“課程”和“學?!睘檎w,搭建起課程思政評價指標體系,并詳細闡述了不同評價主體運用上述指標體系進行評價的方法。譚紅巖等從學校、學院和教師層面出發構建了高校課程思政評估指標體系。秦邦輝等以藥學類專課教師為研究對象,通過采用扎根理論研究方法,分析了藥學類專業課程思政的建設現狀,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構建了包括教師素養、教學技能、教學內容、課程傳授、教學效果5 個維度的藥學類專業課教師課程思政能力評價指標體系。謝晗進等對課程思政的機制進行研究,構建了以“師德師風”“備課思政化”“授課思政化”和“學生課程思政接受程度”為研究維度的課程思政評價體系,并由多個主體進行評價”的原則。

三、大學文科數學課程思政教學效果評價存在的問題

雖然全國各高校已廣泛開展了貫徹課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教學模式,并取得了一系列豐碩的研究成果,但對大學文科數學課程思政教學評價的研究涉足不多,迄今為止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數學課程思政教學評價指標體系。

(一)數學課程思政關注度在下降,應提升深度和廣度研究

有關數學課程思政研究的文獻數量呈現減少的態勢, 關注度在降低,2020 年發文量為213篇,2021 年發文量為384 篇,2022 年發文量為311 篇。檢索出的文獻集中在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等領域,關于職業教育數學課程思政的研究文獻只有226篇,占發文量的12.28%。顯然,這一現象與數學作為高職院校的重要地位是很不相匹配的,急需進一步提升高職院校數學課程思政的研究意識和能力,進一步加強高職院校數學課程思政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

(二)研究呈散在性和自發性較強,應加強全面系統研究

從數學課程思政高頻關鍵詞主要主題,發現有關數學課程思政關鍵詞的擬定比較隨意,概念界定不統一,分布比較分散,相互之間的聯系不夠緊密,除“課程思政”這個關鍵詞之外,沒有明顯地形成其他凝聚中心。這也就是說,有關數學課程思政的研究不夠全面系統,存在明顯的散在性和自發性。

(三)實施質量缺少檢驗,應建立教學效果的評價指標

當前有關數學課程思政的研究多從理論或實踐的具體操作層面展開,一般就數學某個知識單元,通過結合相關的數學史和數學文化等內容來融入相關的思政元素,但對引入的內容是否符合課程需要、是否達到“自然融入”的教學效果等,缺少具體的評判標準。就數學課程思政的課程學習效果評價方面的文獻不多,而且僅立足個案,缺少綜合評價的整體觀,缺少交叉融合的發展觀,缺少完善提升的大局觀。

四、大學文科數學課程思政教學效果評價體系構建要求

(一)引領發展,發揮數學課程協同育人功能

構建職業院校大學文科數學課程思政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是為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更好的發展大學文科數學的教育和發展,通過對調查問卷以及評價表的編制,驗證評價指標體系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了解大學文科數學課程思政教學實施現狀,倒逼教師積極主動地提升自己的思政素養和綜合能力,讓“數學課程”與“課程思政”水乳交融,“教書”與“育人”互促,使其讓數學課程的老師成為思想文化的傳播者和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二)改革創新,提升課程思政滲透效果的反思能力

立足現有基礎,堅持發展理念,通過利用評價指標體系,適時開展大學文科數學課程思政元素引入合理性的評判,大學文科數學課程的課程思政效果的評判,大學文科數學課程的授課教師對課程思想元素的把握評判,以及學生對大學文科數學課程思政的融合情況評判等。教師要立足發展的視角,遵循教育規律,通過有效的評判,在反思中完善和提升,將大學文科數學課程思政的教學開展與學校發展優勢、專業建設特色相結合,不斷的調整和創新,不斷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三)靈活教學,提升教師實施課程思政的專業能力

課堂教學,是由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有效學習活動過程。教學活動的本質是學生的學習活動,教師教學生的活動,為了能有效檢驗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有效度,利用評價指標體系的指導功能,搭建并形成高水平的“課程思政”教師隊伍,重視“課程思政”實施與建設中的“責任人”的職責,扛起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的重任,既要不斷將知識與價值融會貫通到教學中,又要不斷加強教師思政教育的理論和能力素養,實現“課程思政”教學“如鹽入水、有味無痕”。

(四)教師發展,促進課程思想教學目標的效果實現

堅持將教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在教育理念的引導上,將“單車道”的“教書匠”轉變為“多車道”并行的“四有教師”的行動上;在與學生的關系格局上,由“一言堂”“說教型”逐漸向“合作型”“互促型”轉變。為了促進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發揮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形成“三全育人”的大格局,實現大學文科數學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實現知識傳授、價值塑造和能力培養的多元統一。

五、大學文科數學課程思政教學效果評價體系構建路徑

(一)以問題為導向,確定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

構建大學文科數學課程思政評價指標體系時,要關注課程發展中的新形勢和新要求,要關注學生成長中的新特點和新趨勢,要關注教師發展中的突破和轉型升級,既對大學文科數學課程思政教學進行科學、客觀和準確的評價,又能發揮出為專家督查提供佐證,為同行同發展提供借鑒,所以在評價指標的選擇上應盡可能地完備和全面,即整體性原則;堅持指標描述應該簡潔、清晰,使課程思政評價目標具體化,即可操作性原則;堅持在評價指標的設計上應重點關注課程的發展,強調指標條目的前瞻性,充分發揮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指揮棒作用,即發展性原則。

(二)以《綱要》為抓手,確定評價指標體系的建設框架

大學文科數學課程思政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是為了落實《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教育的根本問題,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同時,必須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形成如下建設框架:一是目標理念的評價,針對課程目標定位以及課程設計理念的正確性進行評判;二是師資隊伍的評價,針對課程負責人的選聘、師資隊伍的組建、教師思政素養等進行評判;三是課程資源的評價,針對教學的選用、思政素材資源庫的構建、實踐教學資源的創建等進行評判;四是教學實施的評價,針對教學安排、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考核等方面開展評價;五是教學效果的評價,分別針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開展評價。在構建評價指標體系時,要緊緊抓住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場”、課堂教學“主渠道”,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形成協同效應,構建“三全育人”大格局。

(三)以學生為中心,發揮評價指標體系的指導功能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質,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所以大學文科數學課程思政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要立足于“學生為中心”“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育思想,秉持一切為學生發展的理念,理順學生為什么學、學什么、學生希望教師怎么教、學生應該怎么學等方面,通過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親身感受,關注學生課程學習的興趣、態度,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以及課程結束后學生的學習效果,突破以教材為綱的呆板線性教學模式,強化思政教育理論知識與大學文科數學教學實踐的結合,切實提高教學中思政教育滲透的有效性,形成標準更加多元,操作性更強的評價指標體系,進一步引導我們將教學評價的出發點落實于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充分發揮教學在高校人才培養方面的功能。

(四)以整改為契機,持續推動人才培養高質量發展

教育評價最重要的意圖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是為了更好地做教育。要發揮好教育評價的導向作用,關注多元化的評價主體、評價方式之后的反思,要剖析根源,全面系統抓整改。既要舉一反三、全面整改,又要突出重點、集中發力,深入研究制約發展的核心問題;又要固強補弱,擴大戰果,持續深入抓整改。要分析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層層遞進,共同促進學生和教師的發展和提高。要準確定位高職教育改革的新形勢和新精神,尊重教育發展規律,注重教學效果的評價,有效發揮評價帶動教學發展的功能,讓更多優秀教師“動”起來,讓更多優秀的學生“忙”起來,讓更多優質教育資源進一步“活”起來,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六、結語

質量是高職院校賴以生存的基礎,完善課程評價體系,是促進課程教學質量保證的必然要求,是實現人才培養培養目標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通過持續的自我評價、自我反思、自我改進、自我提升,建立并運行高職院校大學文科數學課程思政教學效果評價體系,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是做好高職院校課程評價體系建設工作,是落實《綱要》的實際行動,進一步推動高職院校數學教師履行教學主體責任,主動求變,自覺提升,成為學生發展路上的引路人的重要舉措。

猜你喜歡
文科數學課程指標體系
基于在線教育技術下的大學數學課程預習
讓鐘表發展史走進數學課程思政課堂
文科不懂理科的傷悲
淺談高中數學課程資源的開發
求學·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層次分析法在生態系統健康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應用
供給側改革指標體系初探
孫文科
組合數學課程教學淺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