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京韻鋼琴作品融入高職院校鋼琴課程教學的策略

2023-07-28 22:18張綺
大學教育 2023年5期
關鍵詞:教學策略

張綺

[摘 要]在民族化鋼琴教育越來越受重視的今天,高職院校積極吸收、借鑒、融合本土音樂文化精髓,不斷進行民族化教學改革與實踐。雖然學術界比較重視民族化鋼琴的發展,但從戲曲化角度對高職院校鋼琴教學開展研究的數量并不多。文章主要探索中國京韻風格鋼琴作品融入高職院校鋼琴教學的策略,這不僅豐富了高職院校的鋼琴民族化教學理論,也對教學開展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京韻鋼琴作品;高職院校鋼琴課程;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3)05-0066-03

中國的戲曲藝術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而京劇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戲曲劇種,被稱為國粹。京劇藝術無論是唱腔、臉譜、表演形式還是伴奏都具有濃郁的民族藝術風格。近年來,京劇與舞蹈、服裝設計、建筑、水上芭蕾等各個領域進行了跨界合作,京劇藝術由此得到全新的傳承和推廣,京韻鋼琴作品也在此影響下應運而生。20世紀70年代出現的、最早的原汁唱腔——鋼琴伴唱《紅燈記》以及如今京味十足的優秀代表作《皮黃》等作品,都是中國戲曲鋼琴作品中的瑰寶。它們把京劇和鋼琴進行跨界組合,結合西方鋼琴技法來詮釋中國國粹,是“洋為中用”的經典佳作。

一、中國京韻鋼琴作品在高職院校鋼琴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增強高職院校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指出,以文化人,更能凝結心靈;以藝通心,更能溝通世界。目前,中國作曲家創作了不少優秀的鋼琴作品,這大大推進了中國鋼琴藝術的發展。但在現階段,部分高職院校還較少將這些優秀的中國鋼琴作品引入鋼琴課堂教學中,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發展,而且不利于擴展學生的鋼琴藝術知識面。作為擔負著培養國家未來小學音樂教師任務的高職院校,鋼琴課教學內容所選曲目應該是西方的經典作品和中國的代表作品并存。鋼琴教學過程應該既是一個培養鋼琴音樂人才的過程,又是中國音樂藝術傳承的過程。而中國京韻鋼琴作品基于鋼琴演奏視角,對傳統戲曲音樂進行了創新詮釋與表達,因其獨特的民族藝術魅力被列為中國鋼琴作品的典范,隱含著深厚文化內涵與民族意趣,為弘揚傳承中國京劇藝術、發展鋼琴音樂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舞臺”。

(二)有利于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中國京韻鋼琴作品是帶有戲曲元素的民族調式的鋼琴作品,其演奏方式是用鋼琴來模仿京劇的唱腔和伴奏樂器,將京劇伴奏樂器“移植”到西洋樂器上。如倪洪進的《鋼琴練習曲四首》,其中第一首要求彈奏者的雙手有明顯而細致的力度對比,起到了訓練雙手彈奏獨立線條與手指跑動和控制力的作用;而第四首則用了大量的重復音型模仿拉弦樂器。又如張朝的《皮黃》中搖板部分,節奏雖然是散板,但并不是自由速度,而是要注意聲部的層次變化,要有不同樂器特色的聲音同時存在。再如陳其鋼的《京劇瞬間》中有大量的音型,模仿了胡族樂器的行弦。

中國京韻鋼琴作品中的各種裝飾音、特色節拍等元素,不僅豐富了鋼琴的音樂表現力,增強了學生的識譜能力,而且通過模仿戲曲的演奏技術,達到了拓展鋼琴本身技藝的教學效果。在鍵盤上模仿京胡、鑼鼓等傳統民族器樂的演繹方式,不僅增強了京劇題材作品的藝術表現力,而且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滿了新鮮感,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職業技能得到更大的提高。

二、中國京韻鋼琴作品融入高職院校鋼琴教學的現狀

首先,從教材內容來看,西方作品是教學過程中的主流教材。由于鋼琴是西洋樂器,幾百年來西方的作曲家們結合鋼琴這一樂器所譜寫的作品,無論是風格還是演奏形式已較為全面,構建成了一套完整的鋼琴教學系統。由于中國鋼琴音樂的本土化發展時間較短,因此我國鋼琴教育的發展仍存在不足。鋼琴入門階段的曲目一般是《哈農》《車爾尼599》,并沒有使用中國鋼琴練習曲集。筆者從調研實踐中發現,京劇風格鋼琴作品在國內一線城市的高職院校鋼琴教學中的占比有所增加,而在西部地區高職院校的鋼琴課中的融入有所不足。鋼琴基礎教材中的中外作品使用比例約為2∶3,鋼琴樂曲教材中的中外作品使用比例約為4∶7,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盡管現在中國鋼琴作品的使用比例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具有戲曲風格的中國鋼琴作品較少??梢娫诟呗氃盒d撉俳逃?,西方鋼琴教育方法占有主導地位,學生的學習內容主要還是西方音樂作品,導致部分學生的民族音樂意識越來越淡薄。

其次,無論是升學考核還是賽事展演,在同等難度系數的中外鋼琴作品中進行選擇,部分學生會傾向于選擇知名度較高的外國鋼琴作品。另外,部分高職院校學生對傳統文化課不夠重視,對中國京韻鋼琴作品缺乏熱情和興趣,甚至有可能出現排斥的心理,導致鋼琴教學發展受限。

最后,部分高職院校鋼琴教師忽略中國京韻鋼琴作品的藝術意境教學。由于高職院校的性質決定了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比本科院校學生的時間要少,因此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鋼琴演奏技能成了高職院校教師普遍的教學重點,這導致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忽略中國京韻鋼琴作品中的音樂性的情況。在教學和演奏過程中,部分教師無法及時領悟要領,使音樂表現顯得蒼白無力,缺乏意境,教師沒有積極采用精益求精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對中國京韻鋼琴作品的審美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對中國京韻鋼琴作品缺乏足夠的認知和了解,從而無法更深層次地去理解中華優秀傳統音樂藝術,學生的音樂素養得不到全面提升,中國傳統藝術的傳承與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阻礙。

對于高職院校學生來說,鋼琴學習主要是在課堂上完成,包括理論知識和實踐學習。有的學生即使愿意演奏中國京劇風格鋼琴作品,但由于京劇知識的匱乏而不了解作品的曲調與板式特征,從而無法準確把握其中的戲曲風格和韻味。中國京韻鋼琴作品在高職院校鋼琴教學中進行廣泛應用,可以讓學生更全面地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及其背景,培養學生愛國情感,從而能更好地開展學習。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國京韻鋼琴作品《紅燈記》,就是20世紀以革命現代戲《紅燈記》為藍本改編而來的鋼琴伴唱,其取材于《自有后來人》,講述的是東北人民抗日斗爭的故事,是用鋼琴代替京劇中“文場”的伴奏樂器,是將戲曲民間樂器的神韻融入鋼琴創作中改編而成的伴唱曲。鋼琴伴唱《紅燈記》是歷史背景下的產物,成了一代經典,同時也證明了戲曲與鋼琴兩種藝術融為一體,是一條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藝術發展道路。隨后,《戰臺風》《第三鋼琴奏鳴曲“江南風光”》《夜深沉——創意曲》《潯陽月夜》《春江舟影》《川劇音樂組曲》《秦腔曲牌主題奏鳴曲》等許多經典的戲曲風格鋼琴作品應運而生。

三、中國京韻鋼琴作品的教學思考

(一)引入更多中國京韻鋼琴作品,變革傳統鋼琴課程體系建設,提煉適合高職院校開展教學的鋼琴曲目

在高職院校鋼琴課程中增加中國京韻鋼琴作品的教學比重,提高中國京韻鋼琴作品的“出鏡率”,須首先改變鋼琴教學的固有模式,完善現有的鋼琴課程體系。在人才培養方案里應當對鋼琴教師明確提出量化的教學指標,規定教師每學期要教授一定數量的中國京韻鋼琴作品,每個學生必須學習過指定范圍內的中國京韻鋼琴作品。

例如教材方面,中國京韻鋼琴作品大多是單獨的個體,并沒有形成教材體系,因此可以參照西方鋼琴教學體系來構建,相關教材整理如下:

【練習曲類】倪洪進《鋼琴練習曲四首》

趙曉生《音樂會練習曲六首》之《銀梭織錦》和《冀北笛音》

儲望華《音樂會練習曲——舞曲》

薛維恩《中國五聲音階鋼琴練習曲》

竇青(主編)《中國風格鋼琴練習曲60首》

但昭義《新路徑鋼琴基礎教程1》等;

【復調類】張旭冬《京戲印象 西皮慢板》

陳銘志《序曲與賦格曲集》第七首的序曲

李延林《小型序曲及賦格》

段平泰《賦格》等;

【組曲類】張純《中國戲——第二鋼琴組曲》

朱曉宇《戲曲組曲》第一首《京劇小段》

殷承宗(改編)鋼琴組曲《紅燈記》

江文也鋼琴組曲《十六首斷章小品》第十五曲《午夜的琵琶》和第十六曲《北京正陽門》

江文也鋼琴小品集《北京萬華集》第六首《柳絮》等;

【樂曲類】張朝《皮黃》《變奏曲》

陳其鋼《京劇瞬間》

王阿毛《生旦凈末丑》

王笑寒《遺失的日記》

儲望華《即興曲》

謝功成《兒童民歌鋼琴曲五首》第五首《探親家》

儲望華《甘灑熱血寫春秋》

趙曉生《家住安源:鋼琴獨奏曲》

汪立三《他山集》第四首《民間玩具》

朱世瑞《夜深沉——創意曲》

徐振民《夜深沉》等。

目前還沒有京劇元素的奏鳴曲,可用羅忠镕《第一小奏鳴曲》。除了獨奏曲,還有劉丁創作的雙鋼琴《京韻》 。

(二)加強對中國京韻鋼琴作品的技術性訓練,充分激發學生對中國京韻鋼琴作品的興趣

高職院校學生來自不同地區,文化基礎和學習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且高職院校學生基本都已經成年,具備獨立思考能力,這就要求高職院校教師不能一直沿用傳統的“師徒”鋼琴教學模式進行鋼琴技術的傳授。鋼琴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需要學生自覺地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提高琴藝,假如學生不能自主參與到鋼琴學習中,成為學習的主人,那么即使教師全程陪練,也不會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因此,從挖掘學生的潛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著手,教師可以為學生選取一些簡易上手的中國風格四手聯彈、雙鋼琴曲。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將實用性和藝術性有機結合,合理安排中國京韻鋼琴演奏技巧訓練,同時在中國民族調式訓練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為學生進行臨時伴奏,或京劇武場鑼鼓點的模仿,抑或是京劇文場民樂的模仿,從而提升學生聽賞民族和聲的能力,讓學生體會合奏的快樂,提高學生二度創作的成就感。課堂教學中,從將西方教學教材作為主要教材的方式,轉變為對中國古典特色的練習曲的使用,如薛維恩《中國五聲音階鋼琴練習曲》。教材里不僅包含了中國民族調式所涉及的基本彈奏法,而且羅列了使用鋼琴模擬不同民族樂器時的技術手法,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學生對中國風格鋼琴作品的疑惑。此外還有倪洪進的《鋼琴練習曲四首》和但昭義的《新路徑鋼琴基礎教程》,這些教材都選取了很多中國曲目或片段。學生通過接觸各種風格的練習曲,中國風格鋼琴作品的解析能力和中國鋼琴音樂的樂感得到了增強,主動了解中國民族音樂文化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了。教師可以經常和學生一起觀看優秀鋼琴家的演奏視頻,聆聽鋼琴比賽的音頻,增強學生欣賞音樂的能力;還可以定期與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學習鋼琴的心得和體會;舉行小型的鋼琴觀摩會,讓學生在舞臺上體會激情,獲得自信。

此外,適當增加含有中國戲曲藝術文化的音樂鑒賞類教學內容環節,如京劇的唱腔、京劇的臉譜藝術、京劇的經典劇目介紹、京劇的四大行當、京劇的曲式結構、京劇的板式節奏、京劇的伴奏樂器等,使學生能掌握相應的戲曲藝術知識,從而潤物細無聲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掌握中國戲曲風格鋼琴作品演奏技巧的同時,民族化創作的知識儲備能得到一定的提升。

四、結語

在鋼琴教學中滲透中國文化的呼聲越來越高的今天,應充分認識到中國京韻鋼琴作品對于高職院校鋼琴教學的重要性。而對于未來將成為國家基礎教育力量的高職院校學生來說,通過彈奏中國特色旋律,可充分體會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之魅力,增強自身的文化自信,完善自身的演奏技術,樹立正確人生價值觀。

[ 參 考 文 獻 ]

[1] 人民網.習近平: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講話[EB/OL].(2021-12-14)[2022-11-01].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1/1214/c1024-323080

57.html.

[2] 黎庶堯.鋼琴教育與學生情感發展的邏輯關系研究[J].小學科學(教師論壇),2011(2):100.

[3] 李藝.淺談高校鋼琴教育的改革[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3(7):360.

[4] 丁娜.藝術類高職院校鋼琴教學改革實踐分析[J].北方音樂,2016,36(23):167.

[5] 林詩斌.高職院校鋼琴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4,30(2):117-119.

[6] 陳曦.淺論藝術類高職院校高中階段鋼琴教學體系的構建[J].當代音樂,2017(3):35-39.

[責任編輯:蘇祎穎]

猜你喜歡
教學策略
英語語法教學策略談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實驗班以情促教教學策略談
談教學策略的選擇和運用
群文閱讀教學策略談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幼兒園線描畫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舞蹈教學策略之我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