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識教育視域下高校英語課程思政建設路徑探析

2023-08-05 03:46王振龍
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23年2期
關鍵詞:通識視域英語課程

王振龍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 師范學院,河南 三門峽 472000)

《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20版)(下文簡稱《指南》)指出:“大學英語教學應融入學校課程思政教學體系,使之在高等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發揮重要作用?!盵1]《指南》中提到,大學英語的課程定位是“核心通識課程”。通識教育視域下,開展高校英語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可以有效兼顧英語課程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在明確立德樹人目標的前提下,擴展學生英語課程所學內容的深度與廣度,幫助學生了解多元文化的同時,培養對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推動高校學生英語水平與思想道德素養的提升。

一、通識教育視域下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通識教育并不特指某一專業或課程,其最早可以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19世紀,考慮到大學學術分科過于嚴謹明晰,知識割裂情況嚴重,部分歐美學者便提出通識教育,意在使學生涉獵不同學科,具備獨立思考以及融會貫通不同知識的能力。而高校英語作為通識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與課程思政教育理念的融合可以有效擴展英語課堂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文化觀念,幫助學生明確中西方文化差異,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程度與英語水平。

(一)完善英語課程體系,豐富英語課程內容

課程體系的完善程度與教學內容的豐富程度將直接影響實際教學質量。相較于高校其他課程,英語課程除具有知識性外,還有其作為語言的工具性與人文性。通識教育視域下,其一,高??梢酝晟朴⒄Z課程體系,在原有英語教學體系的基礎上,結合通識教育的內涵,充分調查與了解學生的學習意愿,增設相應的選修課程,補齊跨學科通識教育的短板。其二,就課程建設角度而言,課程思政理念具有知識性與育人性的雙重屬性,將其融入英語教學可以有效提升英語課程知識的豐富性,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將價值引導與知識傳授有效結合,推動高校英語教學與德育水平的提升。

(二)培養多元文化觀念,滿足學生學習需求

通識教育視域下,高校英語課程教育工作既要傳遞知識,也要考慮到英語作為語言的特性,發揮其文化載體的功能,在幫助學生學習與掌握英語單詞、句式、語法的同時,深化學生對于西方文化的了解。其一,就英語課程教學組織角度而言,通識教育與課程思政教育理念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是對傳統英語課程組織思路的革新,學生既可以通過通識教育理念了解西方人文、歷史以及社會文化觀念,也可以基于課程思政視角明確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從而以知識的廣度擴展學生對不同文化的接受和理解程度,培養學生正確的文化觀念,明確“和而不同”的具體內涵。其二,就高校大學生成長發展角度而言,通識教育視角的切入拓寬了學生在英語課程與教學過程中的選擇范圍,學生除常規大學英語課程之外,還可根據自身興趣愛好選擇其他課程,以華南理工大學開設的英語電影與文化課程為例,學生可以借助賞析電影的形式學習英語知識,從而達到提升電影鑒賞能力、提高英語水平以及豐富跨文化通識教育知識的三重效果,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三)實現立德樹人目標,增強學生文化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立德樹人作為高校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的總目標,其的實現需要依托高校各級教師的共同努力。通識教育中的全人教育內涵本身就具有德育傾向,其與課程思政理念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融合對于立德樹人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作用。其一,就英語課程的課時安排角度而言,作為覆蓋高校多專業的通識類課程,英語課程在教學體系中占有重要位置,課程思政因素在英語課程教學中的運用可以有效提升思政教育內容對于學生的影響力,以通識教育視域下英語教學內容廣度與課時安排密度的提升來強化學生對思政因素的掌握程度,避免消極網絡文化對學生價值觀念造成的負面影響,從而推動高校立德樹人目標的實現。其二,就高校英語通識教育課程的定位角度而言,課程思政理念的融入強調在原有英語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挖掘與融入思政因素,由于英語課程不可避免地會涉及西方文化知識的介紹,因此課程思政因素的融入可以深化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優越性與社會主義文化先進性的認識,同時基于通識教育課程的定位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生可以在了解西方思想文化的同時,明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與價值,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心。

二、通識教育視域下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育面臨的具體困境

通識教育視域下,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育工作需要在原有課程與教學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優化與調整,以滿足時代發展對高質量英語人才的需求,應對全球化背景下意識形態交鋒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但由于部分高校在課程內容、課程類型、教材建設以及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存在較多不足,并未達到通識教育的理想效果,因此對課程思政理念的貫徹落實與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幫助有限。

(一)教師學歷背景單一,難以滿足多元學習需求

通識教育視域下,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工作的開展是對教師綜合素養的檢驗與考察,需要教師掌握豐富的英語知識、具備優秀的教學能力、了解課程思政理念的實踐方式。但實際上,高校英語教師隊伍建設仍需進一步調整。其一,教師隊伍構成單一。高校英語教師大都是英語專業背景出身,其教育經歷主要是“從學校到學?!钡倪^程,在具體通識教育視域下的英語課程思政教學中經常面臨“專業有余而思政不足”的情況。且大部分高校英語教師都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因此其在課程組織與開展過程中會不自覺地運用應試教育思維,這與通識教育所強調的知識的廣泛性思路相悖,對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幫助有限。其二,教師隊伍招聘機制有待完善。部分高校在招聘英語教師時存在過分看重應聘者學歷的情況,忽略了應聘者的工作經歷以及知識結構等方面的情況,導致高校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課程思政理念的運用并不熟練、對思政因素的挖掘不夠充分,且在選擇英語教學素材時容易出現忽略通識教育人文性的情況,難以提升高校英語專業學生的綜合素養。

(二)教材建設仍需調整,價值觀念引導程度有限

通識教育視域下,高校英語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的開展既需要強大的師資力量,也需要專業、全面的教材作為支撐,但高校未能明確英語課程作為通識教育課程的定位,使得現有英語教材與課程思政因素之間的聯動不足,對高校英語教學工作的開展幫助有限。其一,教材質量參差不齊。近年來,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高等教育信息化程度的提升,涌現出大批在線通識教育教材,而由于高校大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英語與思政知識基礎,且對通識教育知識也有所涉獵,使得現有教材無法滿足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需求?,F階段,在線通識教育英語教材與高校大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需求之間的契合度有限,既難以實現高校英語教師的教學目標,也不利于學生思政水平以及英語素養的提升。其二,教材深度有待強化。教材作為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重要媒介,對教學效果具有關鍵影響,但部分高校英語教材在建設過程中對于內容的選用缺乏深度的剖析,無論是通識教育知識背景的鋪墊還是課程思政因素的引入都存在淺嘗輒止和重復化的情況,既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以及思辨能力[3],也會影響學生中華文化自豪感的培養。

(三)課程類型有待完善,忽略通識教育內容廣度

高校英語通識教育課程的定位決定了其在教學內容方面的廣泛性與豐富性,但部分高校在設置英語課程類型方面對通識教育與課程思政理念的考慮不足,使得實際課程類型安排無法體現通識教育內容的廣泛性與課程思政理念的育人價值,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其一,課程類型建設無序化。部分高校雖然在構建與安排英語課程類型方面已具備通識教育意識,但在確定具體英語課程類型方面存在過度隨意化傾向,其英語選修課程的設置未充分考慮不同年級與專業學生的知識背景與英語水平,同時由于通識教育內容的廣泛化而導致的課程設置隨意化傾向,影響了學生英語知識結構的完善以及英語綜合素養的提升。其二,教學資源有限。通識教育視域下,英語思政教育課程類型的擴展需要依托豐富且完善的教學資源予以支撐,但部分高校在教學資源、教學設備方面仍舊存在一定的不足,且對教學資源質量的篩選與把控有待完善,既加大了英語思政教育課程類型的拓展難度,也限制了高校英語課程類型的豐富程度。

(四)囿于應試教育思想限制,課程內容安排不平衡

通識教育的“通”強調的是對學生融會貫通能力的培養,其初衷在于啟發學生的心智,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跨學科思維[4]。高校英語作為重要的通識類課程,在將課程思政理念融入其過程中,需要同時兼顧英語作為語言的工具性以及人文價值,但部分高校在課程內容安排方面仍有待調整。其一,重工具性輕價值引導,部分高校在設置英語課程內容過程中仍舊沒有擺脫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限制,對英語語法知識以及重難點的重視程度遠大于思政因素,具體思政因素的引入及運用較為隨意,且在課上運用課程思政因素的時長較短,學生難以深入理解英語教學內容與課程思政因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對于學生英語水平與思政素養的提升幫助有限。其二,工具性與人文性不平衡。部分高校對英語通識教育課程的定位理解不全面,在選擇教學素材時更加集中于對知識點的講解,鮮少涉及素材中人文社科知識的介紹,跨學科通識教育知識比例以及所用時長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不符合通識教育中的“全人教育”理念,使得實際教學質量并不理想。

三、通識教育視域下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育的實踐路徑

鑒于上述情況,高校應進一步明確通識教育視域下高校英語課程教學工作的具體要求,明確課程思政理念的實際內涵,從高校實際出發,進一步加強英語教師隊伍建設,優化和完善英語課程教學體系,平衡通識教育視域下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育內容的工具性與人文性,促進學生思政道德水平與英語素養的全面提升。

(一)關注教師隊伍建設,滿足學科與社會需求

教師作為通識教育視域下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工作的指導者與引路人,與學生英語水平以及思想道德素養的提升都具有直接關系。而要想提升英語課程思政教育工作質量,高校需要從教師招聘和職后培訓兩方面著手,嚴把教師準入與提升關口,為各項英語教學工作的開展儲備強大的師資力量。其一,優化高校英語教師招聘機制。改變傳統過分注重應聘者學歷的傾向,在英語教師招聘條件設置方面更加注重應聘者的不同學歷背景與工作經驗,在筆試與面試過程中著重考察應聘者對于課程思政理念與通識教育課程定位的理解程度,為今后各項教學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其二,完善高校英語教師入職后的培訓機制。高校應定期組織本校英語教師參與課程思政相關培訓,學習與了解不同思政因素與英語課程教學內容的融合方式與路徑,提升教師熟練運用不同思政因素的能力。同時還應組織教師以研學參觀的形式了解與學習當地的紅色文化資源,切實深化教師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解與認識,提升英語教師在日常英語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政因素的自覺性,并全面落實英語作為通識教育課程的定位,擴展英語教學素材。

(二)優化英語教材建設,加強價值觀念的引導

教材是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活動開展的關鍵。通識教育視域下,高校應進一步提升對英語教材建設工作的關注度,為教師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的開展提供專業的教材,滿足教師的教學需求與學生的學習需要。其一,加強教材篩 選。高校應與相關教育部門加強合作,針對在線英語教材數量龐大、種類繁多、質量參差不齊的情況,既要明確國家高等教育英語教材的審批標準,堅決抵制不符合標準的在線教材進入高校英語課堂,也要積極征求高校教師與學生對于不同版本教材的意見與建議,選擇符合學生知識水平的英語教材進入課堂,如此一來,既可以激發學生參與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也有助于教師構思不同思政因素的融入路徑與方式,提升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活動安排的流暢度。其二,強化教材內容深度。高校英語教材編寫組需要充分了解當今時代背景下英語課程所應承擔的責任和價值導向,在選定教學素材以及架構課程內容之前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與認知能力,不斷推動學生實際英語知識掌握程度及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三)依托通識教育課程,完善英語課程的類型

通識教育視域下,高校領導應明確英語課程作為通識教育課程的定位,深入梳理通識教育的內涵與外延,在原有英語課程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增設不同類型的選修課程,拓展高校英語課程教學體系,推動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其一,優化課程體系。通識教育視域下,高校英語課程思政建設可以參考通識教育課程結構,諸如西方文明史、西方文學史、西方哲學史、西方科技史等課程,在具體的高校英語選修課程建設過程中,盡量改善因專業劃分造成的專業知識單一的局面,擴展高校英語課程思政內容的廣度,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其二,拓展課程資源。通識教育內涵廣泛,涉及文化、歷史、科學、政治等多方面的內容與知識[5],通識教育視域下,高校英語課程思政建設需要依托充足、完善的課程與教學資源,但由于部分高校的教學資源數量與質量都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需要充分考慮本校的實際情況以及資源擴展方向,選擇恰當且有趣的選修課程內容。以遼寧工業大學開設的英語選修課程大衛·科波菲爾為例,高校在設置選修課時,準確評估本?,F有的英語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大衛·科波菲爾》的原文與譯本,同時借助本校圖書館以及網絡學習平臺搜集并深入剖析該作品所處的時代背景、政治文化和社會觀念,在小說內容與情節分析過程中滲透課程思政理念,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

(四)擺脫應試教育思維桎梏,重視課程內容安排

通識教育視域下,高校英語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應重視課程內容安排的合理化程度,擺脫傳統應試教育思維的束縛,在明確英語內容工具性的基礎上,兼顧思政理念育人作用的發揮與通識教育學科知識交叉的特點。具體到英語課程內容安排方面,其一,增加課程思政內容的比重。高校英語教師應深化自身對課程思政理念的理解程度,在具體的課前準備與教學方案設計過程中,著重挖掘教學內容與課程思政因素之間的銜接點,探究課程思政因素的融入方式,增加思政因素的講授時長,兼顧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與良好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同時,高校英語教師還應在布置課下英語作業時適當滲透思政因素。以安徽財貿職業學院開設的商務英語寫作課程為例,教師在寫作背景、寫作內容的安排方面著力滲透商業活動所帶來的經濟價值以及商人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既提升了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也兼顧了對學生價值觀念的引導。其二,重視通識教育內涵的闡述與運用。高校英語教師應深入理解英語課程的通識教育課程定位,在具體課程內容安排、教學環節設計以及教學環節安排上充分貫徹其跨學科教育與全人教育理念,適當延伸與講解教學材料中出現的人文社科知識,在提升學生英語知識掌握程度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跨學科思維。以華南理工大學開設的英語電影與文化課程為例,教師選取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1998年版)中的片段,向學生展示英語口語表達與創作手法,根據動畫電影情節剖析其中的西方人文觀念,明確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提升學生對西方人文知識的了解程度,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思維與綜合素養。

猜你喜歡
通識視域英語課程
對戊戍維新派思想家心路歷程的思考——以“啟蒙自我循環”為視域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以高級英語課程為例
“一帶一路”視域下我國冰球賽事提升與塑造
基于養生視域論傳統武術的現代傳承與發展
簡述大學通識課教學改革
論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通識少年“種”石油
通識少年小課堂 血液之旅
通識少年·拿破侖
金融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