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融”而行,“融”思并進

2023-08-07 09:38徐琳娜
求知導刊 2023年14期
關鍵詞:多措并舉

摘 要:融合教育作為推進新時代特殊教育發展的全新而獨特的方式,已成為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文章以筆者所在幼兒園近年來立足園所及學生實際,探索實施幼兒園融合教育的實踐過程為例,從組織架構、師資培養、課程設置、家園合作、幼幼互動等方面探索幼兒園實施融合教育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幼兒園融合教育;多措并舉;園本實踐

作者簡介:徐琳娜(1982—),女,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翡翠幼兒園。

隨著《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江蘇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關于加強普通學校融合教育資源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文件的發布,特殊教育的實施與管理有了更加規范的標準、更加科學的方向。目前,融合教育已成為我國特殊教育開展的主要形式,它不僅是我國教育事業邁向新進程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衡量社會文明的重要尺度之一。

學前教育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得益于當前我國宏觀教育政策對兒童自身發展特點及教育規律的日益重視,幼兒園擁有中小學無法媲美的課程建設自主權,而這也使得全納教育理念下的幼兒園融合教育呈現一片生機勃勃。筆者所在的幼兒園地處教育事業飛速發展的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作為一所由區教育局直屬管轄的公辦幼兒園,同時也是一所區域融合教育資源中心項目幼兒園,近年來,我園在穩步有序推進幼兒園融合教育發展的過程中,努力從實踐問題中尋找發展方向,從問題解決中獲取發展動力,以此不斷探索融合教育內涵落地與園本化課程融合的有效實施路徑,努力讓教育最大限度地滿足每一個幼兒健康成長的需要[1]。

一、合理組織架構,點面輻射,賦能師資

幼兒園融合教育的推進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而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需要科學統籌與合理規劃,也需要自上而下齊心協作。我園在探索融合教育園本化發展的實踐進程中,一方面科學進行人員分工,讓各人員各司其職,整體推進;另一方面多種研訓舉措并行,助力師資專業發展。雙管齊下的方式有效保障了融合教育的順利實施,也助推園所融合教育發展走向高起點。

(一)科學分工,明確職責,整體推進

我園從頂層開始設計,成立以園長為主要負責人的融合教育“綜合領導組”,并分別下設“篩查工作組”“安置工作組”“融合教育實施組”“發展評估組”“綜合保障組”,各組明確分工、各司其職、資源整合、同享共進。同時,我園在此基礎上組建了一支由園長室統領,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融合教育團隊,對融合教育資源中心團隊建設、融合資源教室設施設備使用、特需兒童問題行為干預、特需兒童教育評估、特需兒童隨班就讀方案、融合教育師資專業化研修等進行科學規劃管理與有效落實。

(二)核心輻射,由點及面,專業賦能

學前融合教育是融合教育有效實施的關鍵,這對融合教育師資提出了更專業的要求。近年來,我園大力推進融合教育師資建設,以“兩層三步”研訓方式多層次、多角度助力教師專業化發展?!皟蓪印敝傅氖菍B氋Y源教師和普通教師的不同培養方向。針對專職資源教師,我園合理規劃園所專職資源教師培養計劃,每年有計劃招聘或培養1—2名專職資源教師來擴充融合教育師資力量。同時,我園也大力支持專職資源教師職后持續深造,以滿足園所融合教育不斷發展的需求。而針對普通教師,我園以“走出去、請進來”“輸入+輸出”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園本教研、骨干引領等方式為他們提供持續深入的特教技能培訓和科學專業的教育策略支持?!叭健敝傅氖菍θw教師推行“融合研訓分享、特教定點指導、專業書籍研學”三大模式的園本融合專業研訓,引領教師聚焦融合教育實踐中的驅動性問題,透過現象看本質,探尋適宜的解決路徑。

1.融合研訓分享,賦予師資發展新動向

我園借助園所專職資源教師自身專業技能賦能園所融合教育能量,并由點及面逐步帶動全體教師共同加入日常融合教育的觀摩交流、研討反思,助推全體教師的特教專業化發展,共同建立園所融合教育最為直觀的教育愿景。

2.特教定點指導,賦予師資發展新動能

作為蘇州工業園區較早加入區域融合教育資源中心項目組的幼兒園,我園的融合教育在區域特教指導中心的引領下扎實穩步推進。特別是區域特教指導中心巡回教師的定期現場指導,有效促進了園所融合教育的發展。巡回教師每周走進班級觀察特需兒童的活動,并與專職資源教師、班級教師根據特需兒童實際發展狀況以及觀察評估到的問題進行現場溝通交流,以專業視角帶領教師們從兒童的認知學習能力、運動發展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不同方面來看待問題,引導教師們學會從特需兒童的外在表現看到行為背后的發展現狀以及存在問題,并據此分析對應的融合教育個別化支持策略,這為教師們的日常融合教育注入了更多的專業指導策略。

3.專業書籍研學,賦予師資發展新動力

書籍蘊含的力量是無窮的,得益于作者從不同角度詮釋對不同研究領域的看法和見解,書籍能有效引領讀者觸類旁通地看待相關領域的人和事物??梢?,在教師的專業成長道路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專業書籍的閱讀研修更是教師自我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為了讓更多的教師理解融合教育,關注特需兒童的狀況和需要,尋求更多的教育方法,我園發起了“共讀書籍,共享思維”的活動,并以個人自我細讀、小組分享研讀、骨干教師領讀、全園沉浸精讀等不同方式有效開展,以此不斷提升教師在融合領域的專業素養。只有了解才能理解,只有理解才會共情,只有共情才愿意付出。專業書籍的閱讀學習,也為教師們打開了更為廣闊的融合教育視角和資源整合利用新思路,有效促進了園所融合教育的高效發展。

二、科學資源配置,滿足需求,助推發展

在推進融合教育的過程中,建設融合資源教室是保障融合教育質量的重要一環。我園在開展融合教育之初就得到了所在區域教育局的大力扶持。在教育局專項資金的支持下,我園有效落實了融合資源教室硬件環境和文化氛圍等方面的建設,這也為后續特需兒童的個別化教育實施提供了物質保障。同時,在融合資源教室建設過程中,我園始終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為指引,借鑒全納教育的基本理念,不斷挖掘融合資源教室功能,讓它真正成為特需兒童幸福成長的樂園。

(一)因地制宜,聚焦共享,盤活資源

我園一園兩址,共有南北兩個校區。立足于我園兩個校區特需兒童發展的實際需要,我園因地制宜,聚焦共享,打破資源中心地理位置限制,積極盤活一個“資源中心”,將資源有序分類、整合、優化,使其合理生發為“一個中心,多個場域,多個流動資源站”。通過科學動態管理,輻射兩個校區,并與園所公共游戲區域有機整合,以開放式的方式呈現,讓資源觸手可及,助力兒童發展。這里不但屬于特需兒童,更屬于所有的孩子,這里有適合兒童的各種游戲材料,有吸引兒童的各種游戲場地,有與兒童一起嬉戲的游戲伙伴,有挑戰兒童心理極限的游戲情境,這里的所有兒童不僅“在那里”,而且被“看見”、被“看懂”、被“支持”。

(二)因人而異,深挖價值,突出實效

我園充分挖掘融合資源教室的分區功能及材料價值,如:閱讀區,提供有關情緒管理的書籍、能夠安靜操作的手偶材料、適合獨處的小帳篷等,讓幼兒學會正確閱讀和表達情感;感統訓練區,提供A字架、蹦床、平衡小馬、小型滑梯、獨木橋等,讓幼兒在運動游戲中提高身體協調能力……通過科學分區,深挖材料價值,讓幼兒沉浸其中,給予他們最自然的生活,能助推園所融合教育的有效開展。

三、立足兒童需求,多元融合,拓展內涵

目前,我園共有7名特需兒童,涉及先天性基因疾?。ㄍ匪咕C合征)、發育遲緩、社交交往障礙(阿斯伯格綜合征)等情況。我園在日常推進融合教育的過程中,立足特需兒童的實際狀況與發展需求,通過制訂個別化教育計劃,創造性地將融合教育課程與園所“生態啟蒙教育活動”特色有機融合,用可持續發展理念整合現有園本課程中可利用的課程活動資源,與融合資源教室的專項活動相輔相成,以此進一步拓展融合教育內涵。

(一)科學篩查,持續追蹤,動態調整

針對特需兒童,我園有自己的融合教育流程:學期初,由園所專職資源教師、區域特教指導中心巡回教師以及班級教師組成的篩查工作組通過日常觀察評估,篩選出有融合教育需求的特殊兒童。在此基礎上,我園對每一個特需兒童開展對象概況分析,通過“把脈診斷”制訂隨班就讀計劃,將個別化教育目標滲透進班級日常課程中,體現在班級幼兒一日生活安排表中,由此建立融合教育個案管理機制——即對每一個特需兒童進行持續跟蹤、研究分析、科學判斷,制訂個別化教育計劃,并據此進一步為特需兒童提供教育支持。在個別化教育計劃落實過程中,除了由班級教師實施日常課程,園內專職資源教師也會定期評估特需兒童發展狀況,并靈活調整個別化教育計劃,以便為其提供最及時、最適合的融合教育。

(二)基于生本,悅納融合,凸顯特色

聚焦不同特需兒童的實際,我園從他們最熟悉的游戲、學習、生活、運動、勞動等入手,深挖融合課程價值,讓他們獲得更多體驗與實踐不同類型課程的機會。此外,我園有效利用環境材料支持,加強師幼互動,優化融合教育活動,支持特需兒童的學習與發展,讓一日生活與融合教育有機整合,成為他們學習與發展的契機[2]。

(三)關注個性,融愛于行,和而不同

在園本課程與融合課程有機整合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特需兒童的發展需要,我園更有針對性的個別化融合教育活動為其發展助力。

1.資源教室個別化學習:遵循融合資源教室滲透式課程實施路徑,立足特需兒童具體情況,我園為每個特需兒童設置個性化課表,由園內專職資源教師以一對一的方式陪伴特需兒童開展融合個別化學習。

2.角落教育支持性學習:圍繞班內特需兒童具體需求,班級教師在日?;顒又薪Y合不同年齡段的自主性游戲、學習性區域活動,開展班級“角落教育”——即創設與特需兒童發展所需對應的“角落”,為特需兒童的班級生活、游戲、學習提供更貼合的環境支持。

3.一生一案追蹤式記錄:專職資源教師及班級教師溝通協作,不斷優化完善特需兒童一生一案,做到一生一計劃、一生一課表、一生一教案、一生一記錄、一生一評估、一生一檔案。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通過持續的觀察記錄、評估分析,并借助數據量化來更真實動態地記錄特需兒童成長發展的軌跡,更科學高效地呈現教師日常觀察、指導、評估等教育過程和策略支持[3]。

四、多方協同并進,爭取合力,看見成長

融合教育的開展需要教師、家長、幼兒多方共同營造接納的環境,并為之共同努力。在陪伴這群特需兒童成長的道路上,我們也欣喜地看到,雖然他們有著自己獨特的生長步調與成長方式,但當我們伸出溫暖的雙手,當我們用心陪伴他們時,他們也會和我們一起微笑前行,這一份雙向奔赴的愛也始終伴隨著他們的成長。

(一)家園攜手,互通互融,合而為一

尊重、平等、參與、共享、支持是實現高質量家園融合共育的關鍵。針對特需兒童,教師要通過有效的家園溝通以及多種合作方式的持續跟進,讓家長在充分了解幼兒實際發展情況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與教師配合,家園合作共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從行為觀察到教育支持,從日常溝通到問題研討,教師們力求融合教育關注到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每個細節,以此爭取家園最大教育合力,與家長攜手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二)伙伴互助,普特相融,共同成長

我園的融合教育基于園所“生態共生”理念,立足園所“生態啟蒙教育活動”特色,用生態理念踐行融合教育的“普特相融”。從“關注幼兒的需要和興趣,關注幼兒的發展和學習”出發,它絕不是一種單純的形式上的合并,它在尊重幼兒個體差異的基礎上努力給予所有幼兒支持,平等促進所有幼兒發展,并在“普特雙向融合”的過程中促使所有幼兒共同成長。普通兒童學會關懷與尊重,特需兒童有了模仿和學習的對象,并得到幫助與接納,互助、友愛與包容自然內化到孩子們心中,這是孩子們在成長道路上不可缺少的生命教育。讓所有幼兒都得到最合適的教育,是我們開展學前融合教育最美好的愿景,也是我園園所文化中幼兒生命教育最獨特的體現。

教育是一次向美而行的相遇,也是一次充滿了創造與發現的奇妙旅程,而融合教育更像是一次多向奔赴的溫暖修行。它讓孩子們用更開闊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更深邃的思想洞察生活,用更寬容的心接納萬事萬物?;厮菸覉@推進融合教育的歷程,一個個幸福的兒童成長案例,承載著所有孩子的快樂童年和強大生長力;一個個真實的教師發展故事,折射出全體教師不斷學思勵新的自我發展生命力。用最適合的方式“讓每一個人都了不起”的融合教育推動著園所整體教育質量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雷江華,劉慧麗.學前融合教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鄧猛,趙勇帥,王紅霞.融合教育課程與教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

王燕華,付傳彩.融合幼兒園中個別化教育計劃的制訂及實施[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

猜你喜歡
多措并舉
多措并舉,有效提升初中體育教學成效
物理教學妙在得法
以生為本,多措并舉
多措并舉 穩步推進
多措并舉“搞定”習作教學
多措并舉搞好英語寫作
多措并舉開展“兩學一做”促進揚水事業科學發展
多措并舉,讓微課在信息技術課堂上綻放活力
多措并舉提升歷史教學效率研究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學生的意志品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