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化自我的用戶參與效用及其內在作用路徑*

2023-08-08 09:32徐孝婷韓文婷朱慶華
圖書館論壇 2023年7期
關鍵詞:賦權效用進展

徐孝婷,韓文婷,朱慶華

0 引言

35%-50%死亡原因與可改變的健康行為有關[1],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死亡風險[2]。在這樣的背景下,移動設備因可以幫助用戶追蹤和記錄行為數據,并檢測到難以察覺的身體活動和行為習慣,相關應用逐漸滲入生活。比如,Apple手表可以實時追蹤用戶運動、睡眠等數據,檸檬App可以記錄飲食且提供反饋,促進用戶自我反思和自我健康認知,引起人們關注和參與,這種現象被稱為“量化自我”[3]。因可以實時追蹤、監測人們的個人健康生理數據,量化自我工具也被廣泛應用[4]。2012-2018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年均超1億臺[5],預計到2024年可穿戴個人跟蹤技術設備的銷售額將超過700億美元[6],跟蹤技術設備逐漸成為日常生活“指南針”,指引人們朝著健康生活邁進。相比以往需要依賴醫生獲取個人生理、健康數據,當前通過參與量化自我即可隨時隨地直接接觸這些數據,人們對自身健康有了更好的了解,能促進個人健康管理,吸引越來越多群體參與其中。

量化自我逐漸引起市場營銷人員注意,促使其開始將越來越多的量化自我元素融入旨在改變行為的產品和服務[7]。目前量化自我對健康行為改變的影響受到較多關注,如在促進鍛煉、健康飲食、輔助睡眠、戒煙等行為領域發揮作用[8-9]。然而,盡管量化自我吸引了越來越多用戶的參與,市場發展也如火如荼,但現實中對量化自我作用的認識還不夠清晰,尤其是量化自我究竟如何幫助促進長期的健康狀況改善等問題[10]。以往研究更多是對量化自我參與效用的理論推斷和歸納演繹[11-12],有關量化自我用戶參與效用的實證探索不足。甚至有研究發現,部分用戶認為量化自我的宣傳僅僅是商業噱頭,無法對個人健康行為發揮作用[13]?;诖?,引出本研究的第一個問題:用戶參與量化自我的效用是什么,能否促進健康行為改變,具體內在作用路徑是什么?

在了解用戶參與量化自我效用后,如何促進效用的充分發揮是關鍵問題。量化自我是通過自我追蹤、自我反思,獲取自我認知的過程,其中數據結果對用戶認知、行為至關重要。僅僅給用戶提供數據遠遠不夠,如何合理組織數據、提供直觀明了的反饋是量化自我應用主動服務的關鍵[14]。研究發現,信息框架和結構的不同會影響用戶行為[15-16]。因此,量化自我結果數據的組織和呈現成為關注的另一重要話題。量化自我數據呈現的細微差異會影響效用,用戶接收不同類型的數據反饋和形式,在感知效用和行為意愿上存在一定差異[17-18]。有效的量化反饋呈現模式是促進目標行為修正的潛在策略[19],量化自我的可視化和交互呈現方式的不同會導致用戶認知的差異[20]?;诖?,引出本研究的另一個問題:如何設計數據呈現方式,來促進量化自我用戶參與效用?因此,本研究主要探索量化自我的用戶參與效用、內在作用路徑以及不同數據呈現類型對量化自我用戶參與效用的影響。具體而言,主要有2個研究問題:第一,與非量化自我用戶相比,量化自我對用戶健康行為改變的效用如何,具體內在作用路徑是什么;第二,當用戶接收到不同類型的數據時,對其參與效用的影響是否存在差異。由此,希望本研究結論可以明確量化自我的用戶參與效用及內在作用路徑,以便更好地指導個人進行健康管理。

1 理論基礎和研究假設

1.1 量化自我用戶參與效用

“量化自我”(Quantified self)由加里·沃爾夫(Gary Wolf)2007年提出,指的是用戶和工具制造商通過自我追蹤來分享對自我認識的興趣的一種協作[11,21]?!傲炕晕摇庇直环Q為“自我量化”(Self-quantification,self-quantifying),與之密切相關的概念還包含個人信息學(Personalinformatics)、自我追蹤(Self-tracking)、自我監控(Self-monitoring)、數據驅動生活(Data-driven life)[3,22-23]。維基百科認為,量化自我是一種用科技進行自我追蹤的文化現象,即將生活記錄的實踐借助技術和數據采集融入日常生活,通常是為了提高身體、精神或情緒表現[24]。Lupton認為量化自我是用戶主動監測、記錄有關生活相關特征數據的實踐[25-26]。Almalki等將量化自我過程視為一種記錄生活的方式,通過運用量化工具進行數據收集、管理,并根據數據結果進行反思來調整健康狀況和行為[23]。Lupton認為量化自我的本質是基于數據驅動的自我追蹤、自我反思、自我認知進而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的過程,用戶在參與量化自我的過程中通過數據來理解和認識個人狀態和行為過程[26]。通過對相關概念梳理,狹義上的量化自我主要應用在健康領域,與個人日常身體活動的追蹤和監測有關。廣義的量化自我不再局限于健康領域,開始延伸到認知、消費以及環境領域等。本文重點探索量化自我狹義上的應用,將量化自我限定在健康領域中,并界定量化自我是指個人借助相關技術工具進行個人數據的追蹤,進而自我反思獲取自我認知的活動,目的是提升個人健康狀況。

目前有關量化自我用戶參與效用的研究更多通過健康行為改變來衡量。健康行為改變主要指為維持健康所采取的一系列行為,主要包括改變不良健康行為和維持健康行為[27]。Sharon認為對個人健康追蹤結果的反思能促進用戶調整行為狀態[28];朱啟貞等表示,用戶追蹤的個人數據在健康促進、慢病管理等領域具有輔助作用[29];Li等發現伴隨大數據分析技術應用的推廣,系統根據用戶量化自我數據為用戶提供反饋建議,能夠幫助用戶更好地了解健康狀況,進而指導個人健康管理[3]。上述通過參與量化自我對健康行為進行干預、調整、指導等的作用均被界定為健康行為改變[30]。此外,Li 等認為用戶通過參與量化自我,可以實現對個人運動、鍛煉、睡眠、生理健康等多方面行為數據的追蹤、記錄,這些數據經過技術系統的集成、整合后,實時反饋用戶的行為狀態[3]。同時,學者發現量化自我通過追蹤身體活動、睡眠模式等行為信息,具有教育和激勵個人養成良好健康習慣的作用,進而促進健康行為改變[31]。相關研究也得到大量實證研究的驗證,發現具有追蹤健康功能的移動應用App確實對健康行為改變具有積極顯著的干預作用[32]。筆者在華為手環社區(花粉俱樂部)中也發現一位使用手環的用戶評價:“智能手環讓原本只能靠感覺來衡量的生理數據變得量化、直觀,專業的運動數據讓我更了解自己的鍛煉,我可以隨時調整自己的運動量?!被诖?,提出假設:

假設1:與非量化自我相比,參與量化自我可以促進用戶健康行為改變。

1.2 自我賦權

賦權(Empowerment)概念來源于醫學臨床領域,表示當患者越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信息時,越有能力實現自我康復、健康改進等[33]。Kuijpers等認為,當患者被提供教育、反饋/定制信息、個人鍛煉計劃以及來自醫療保健提供者的聊天或電子郵件時,會提高慢性病患者賦權,更有能力改善健康狀況和生活質量[34]。自我賦權(Self-empowerment)建立在賦權概念基礎上,指用戶有能力獲得更大的個人秩序,進而控制處境和行為[35]。Kinney等通過對51名處于乳腺癌不同階段的婦女進行實驗,發現那些被提供健康知識課程的被試具有更高的自我賦權,更能體驗到痛苦減輕、生活質量提高,并感受到更深層次的生活意義以及更強的健康體驗[36]??梢园l現,自我賦權本質上更多是對個人能力的一種描述,當個人擁有這種能力后能夠更好地進行自我管理。目前,自我賦權這一概念更多被用于健康領域中,主要探索當用戶獲取更多有關個人身體、病理以及健康等信息時,對其認知、行為等的影響。

在量化自我研究中,自我賦權被描述為個人進行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力。Traynor認為量化自我的新穎之處在于將賦權描述為最重要的優點之一[37]。Zhang等認為量化自我提供的數據反饋較為細粒度和直觀,給用戶帶來更多的反思和權威的感知[38]。因此,量化自我過程中用戶獲得的個人有用數據可以增強自我賦權[39]。大量研究發現,當個體感知到對自身選擇的控制時,他們感覺到被賦權,并發現在生活目標和行為中擁有了一種代理權或自主權[40-41]。量化自我提供了詳細的數據結果,如跑步時量化自我設備可以追蹤到步數、卡路里消耗、配速、心率以及路線。這種高度個性化和細粒度的信息減少了未知,為用戶在面對長期和復雜的健康問題時提供了依據和控制感,有助于增加自我賦權[37]。此外,自我賦權的提升促進了健康行為改變。研究發現,與非量化條件相比,量化自我協助用戶更有能力管控健康,這給用戶帶來了更大的目標設定和行動控制[42]。Zhao等發現可穿戴傳感器通過記錄大量數據來監測和預警健康狀況,促進了患者的賦權能力,用戶自我賦權越強,越能夠認識到改變健康生活方式的正確途徑[43]。因此,相比于非量化自我,量化自我可以促進用戶自我賦權,當用戶發現自我賦權加強時,更有能力進行健康行為改變?;诖?,提出假設:

假設2:自我賦權在量化自我和健康行為改變的關系中具有中介作用。

1.3 進展框架

1998 年Carver 等提出進展框架(Progress framing),認為進展可以被理解為從初始狀態到當前狀態的距離,即“到目前為止框架”(To date frame,如已經使用20%時間),或者是從當前狀態到結束狀態的剩余距離,即“剩余框架”(To go frame,如還剩余20%時間)[44]。也有學者將進展框架劃分為2種形式:基于過去的框架(Past-oriented frames)和基于未來的框架(Future-oriented frames)[45]。雖然劃分名稱不同,但框架表達的內涵一致。當個體接收不同進展框架時,產生的理解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基于過去的框架可能表示“提前”“鼓舞”的肯定含義,基于未來的框架可能與“加快”“落后于計劃”的催促含義有關。進展框架更多作為一種信息設計方式來刺激用戶行為反應,當表示進展的信息呈現出細微差異時,會影響用戶追求目標的動機,因此進展框架常被應用在各種目標性行為中[46]。雖然兩種框架表達的時間數量是相同的,但接收信息的用戶可能解讀出不同的含義[47]。因此,面對不同對象時兩種框架作用的效果不同。比如,在關注金錢花費和剩余時,讓用戶關注剩余的資金比詳述已支出多少數額更令人鼓舞,因為相比已花費多少錢,還剩余多少金錢傳遞出數量充裕的信號;而當反饋工作量的進展時,表達已經完成工作量的聲明被認為是樂觀的,描述剩余工作量的框架則表明計劃落后,應該加快進度[47]。想要傳達良好進展,應該告知已經完成了多少;想要傳遞對前景擔憂的信號,可以告知還剩余多少要完成[48]。因為基于過去的框架主要傳遞一種保證,而基于未來的框架表示缺乏進展[49]。

在有關健康行為改變的任務中,基于過去的框架更能傳遞出相關進展是在個人控制范疇內。比如,告知用戶已減重10斤和告知用戶還有10斤要減,前者表達出減肥任務在控制之中,后者似乎表達距離計劃完成還有一段距離[14]。量化自我結果以基于過去的框架出現時,是初始狀態到當前狀態的反饋,提供了有關進展的實時記錄,用戶可明確當前進展細節,增強用戶對個人健康的賦權。同時,在時間上接近行為的術語描述(如當前)比用遙遠的術語描述(如未來)更能促進用戶對行為、決策的認知[50]?;谶^去的框架可以培養從一開始就追求目標的動力,用戶可以根據目標及時調整、修正行為[48]?;诖?,提出假設:

假設3a:進展框架在量化自我對用戶自我賦權的影響關系中發揮調節作用;

假設3b:進展框架在量化自我對用戶健康行為改變的影響關系中發揮調節作用。

綜上,本文主要探索用戶參與量化自我對健康行為改變的效用影響,且考慮自我賦權的中介作用,并進一步引入進展框架的調節因素,探索其在量化自我參與效用中發揮的作用,相關理論模型見圖1。

圖1 量化自我的用戶參與效用理論模型

2 研究設計

2.1 研究方案

本研究圍繞量化自我的用戶參與效用進行探索,以實驗方法進行研究設計。整個過程用健康行為改變意愿作為因變量,表示用戶參與效用。主要通過對照實驗方式,探索不同情景下用戶健康行為改變意愿的差異,并分析自我賦權的中介作用以及進展框架的調節作用。首先,選取運動場景進行組間實驗設計,在量化自我實驗組中,為被試提供具有追蹤功能的量化自我工具,被試可以通過工具的顯示界面查看詳細的運動數據(如步數、距離、配速等)。而在非量化自我的對照組中,為被試提供同樣的量化自我工具,但被試僅可以查看運動時間這一項運動記錄的數據,無法獲取詳細的運動細節。其次,為了分析進展框架的調節作用,進一步設計組間實驗。因此,量化自我實驗組的被試在查看量化自我工具提供的詳細數據后,還會隨機接收到基于過去和基于未來的兩種進展框架。相關實驗設計如圖2所示。

圖2 實驗設計

2.2 相關測量

本研究大多測量題項改編自已有文獻且均采用李克特7級量表。為了保證量化自我情景的成功設計,在兩個研究中都分別測試了用戶對實驗情景量化程度的感知。此外,量化自我組具有對運動過程進行詳細反饋的跟蹤裝置,而非量化場景相對缺乏技術要素。為了控制用戶對技術使用態度的影響,根據已有研究將用戶對技術的態度作為控制變量[37]。為避免問卷因語義問題影響其信度,兩份問卷均根據專家建議進行修訂,最終構念的信度均超過0.8,超過可接受的水平0.7[51]。最終確定問卷測度項及其出處(見表1)。

表1 量表選項來源及選項設計

2.3 實驗開展

首先是實驗被試招募階段。為方便現場實驗開展,招募對象以居住在南京的用戶為主。為避免量化自我經歷對實驗的影響,主要探索對沒有相關經歷的用戶在參與量化自我之后的作用及路徑。為保證實驗順利開展,最終招募條件是運動沒有障礙、可以熟練使用智能手機且之前沒有量化自我經歷的對象,最終確定176位用戶作為被試,通過隨機分組方式,其中132 人作為實驗組,剩余44人作為對照組。其次是實驗前準備階段。所有被試于實驗前一天在個人終端設備上下載Keep應用程序并注冊,實驗當天攜帶。最后是實驗開展階段。實驗開始時,量化自我組被試打開Keep記錄運動過程的所有功能,非量化自我組被試僅打開記錄時間的功能。實驗中,要求被試根據個人喜好隨意步行活動約15 分鐘。實驗結束后,所有被試查看Keep對本次運動的記錄數據,其中實驗組可以查看到個人運動軌跡、里程、時速、卡路里消耗、步數等(見圖3),對照組僅查看運動時間。量化自我組用戶還將收到實驗員通過Keep對話框隨機發送的不同進展框架,根據Karevold等對進展框架的研究[47],本實驗主要考察進展完成80%、70%、50%以及未完成20%、30%、50%的進展框架的影響,具體如圖4(N=70)、圖5(N=62)所示。完成所有結果查看后,被試填寫一份有關個人基本信息、量化程度感知、技術態度、自我賦權以及健康行為改變意愿的問卷。本實驗選擇在被試方便的時間進行,全部完成共跨越19 天(2020 年11 月22 日-12 月10 日),實驗過程大約30 分鐘。最終,本研究共獲取有效問卷176份。

圖3 量化自我結果(部分)

圖4 基于過去的進展框架

圖5 基于未來的進展框架

2.4 數據分析

本研究借助SPSS 軟件進行協方差分析(ANCOVA)和線性回歸分析。其中,ANCOVA用于確??刂谱兞康那闆r下樣本組間均數的差異檢驗,分析實驗中用戶健康行為改變意愿、自我賦權以及用戶接收不同進展框架時健康行為改變意愿、自我賦權的均值差異及顯著性。線性回歸分析適用于利用線性關系來進行解釋和預測,主要用于探索自我賦權的中介作用以及進展框架的調節作用。

3 研究結果與討論

3.1 樣本基本信息

納入研究的有效樣本為176份,被試基本情況見表2。實驗對象中男性居多,整體年齡趨于年輕化,這似乎說明量化自我更受年輕群體喜愛,中年尤其老年群體關注較少。教育背景以本科為主,其他教育背景的被試也均有包含。此外,大多數用戶身體健康。

表2 樣本基本情況

3.2 研究結果

3.2.1 量化自我對健康行為改變的影響

將實驗分為量化自我組和非量化自我組,對應樣本數量為132和44,ANCOVA結果見表3,發現:量化自我情景中用戶對量化程度的感知(M=5.312,SD=0.909)高于非量化自我情景(M=3.338,SD=1.005)且結果顯著(F=8.673,P=0.000<0.001),證明本實驗中量化自我情景設計是成功的。此外,有關量化自我對用戶健康行為改變意愿的影響發現,量化自我情景中的用戶健康行為改變意愿(M=5.426,SD=0.865)明顯高于非量化自我情景中的用戶(M=3.090,SD=0.832)且結果顯著(F=5.882,P=0.000<0.001),假設1成立。說明參與量化自我對用戶健康行為改變意愿具有促進作用。量化自我可以追蹤用戶生理、狀態、行為等,數據反饋更細粒度且直觀,用戶更愿意關注當前行為狀態并進行調整改進。此外,結果還發現技術態度是顯著的協變量(P=0.000<0.001),在后續相關研究中應該給予關注。

表3 量化自我用戶參與效用的ANCOVA結果

3.2.2 自我賦權的中介作用影響

假設2主要探索自我賦權(M)在量化自我(X)與健康行為改變意愿(Y)之間的中介作用。根據中介效用的檢驗步驟,主要有3步:(1)檢驗量化自我對健康行為改變意愿的影響,其回歸模型為:Y=cX+e1;(2)檢驗量化自我對自我賦權的影響,其回歸模型為:M=aX+e2;(3)自我賦權作為中介變量時,探索量化自我對健康行為改變意愿的影響,其回歸模型為:Y=c’X+bM+e3;通過線性回歸分析,具體結果見表4。在第一步中,量化自我與健康行為改變意愿(c=0.504,P=0.000<0.01)顯著正相關,這進一步驗證了與非量化自我相比,量化自我對健康行為改變意愿的影響更明顯。在第二步中,量化自我與自我賦權(a=0.134,P=0.000<0.01)顯著正相關,說明量化自我更能提升用戶自我賦權,ANCOVA也發現量化自我用戶自我賦權明顯高于非量化自我用戶(M1=5.450,M2=3.407,P=0.000<0.001)。最后,當自我賦權作為中介變量時,量化自我對健康行為改變意愿依然顯著正相關(c’=0.323,P1=0.000<0.01; b=0.170, P=0.015<0.05),且系數c’的絕對值小于c 的絕對值(0.323<0.504),說明自我賦權在量化自我對健康行為改變意愿的影響中發揮部分中介作用。量化自我可以為用戶提供細粒度的數據結果和反饋,有利于用戶更好地理解個人健康狀況,進而有能力、負責地管控個人健康,從而更愿意保持健康行為、改變不健康行為。綜上,假設2成立。

表4 自我賦權中介作用回歸分析結果

3.2.3 進展框架的調節作用影響

假設3(3a、3b)主要考察進展框架發揮的調節作用。量化自我組的用戶會隨機收到基于過去的進展框架(N=70)或基于未來的進展框架(N=62),分別賦值1 和0。在進行調節作用的分析前,需要建立線性回歸方程模型:Y=aX+bZ+cX*Z+a,其中a、b、c表示回歸系數,a表示殘差項,X代表量化程度,Z代表進展框架,Y為自我賦權或健康行為改變意愿。通過SPSS 線性階層回歸分析,結果如表5 所示??梢园l現,在模型1 中,量化程度和進展框架的交互項顯著(T=4.988,P=0.000<0.001)且正向影響自我賦權(c=0.482),說明進展框架在量化自我和自我賦權的關系中發揮正向調節作用,即當用戶參與量化自我時,如果數據反饋結果中出現基于過去的進展框架時,用戶會獲得更大的自我賦權?;谶^去的進展框架表示從初始狀態到當前狀態的情況,用戶能夠清楚了解當前的進展狀況,促進用戶更有能力管控健康。在模型2中,量化程度和進展框架的交互項顯著(T=5.697,P=0.000<0.001)且正向影響健康行為改變意愿(c=0.453),說明進展框架在量化自我和健康行為改變意愿的關系中也發揮正向調節作用,即當用戶接收到基于過去的進展框架時,健康行為改變意愿更明顯?;谶^去的進展框架符合追蹤過程的順序性反饋,用戶可以實時了解當前進展現狀,進而促進健康行為改變的意愿。綜上,假設3a、3b全部成立。

表5 進展框架調節作用回歸分析結果

3.3 研究討論

(1)量化自我與健康行為改變。本研究通過實驗探索量化自我對健康行為改變意愿的效用并借助實證分析進行驗證。結果可見,量化自我用戶的健康行為改變意愿明顯高于非量化自我用戶,說明量化自我更能促進用戶健康行為改變的意愿。這一研究結果與之前研究發現(進行追蹤的患者能夠做出持久的健康行為改變[9])的結果一致。量化自我用戶可以追蹤隨時間變化的某些行為(如鍛煉時間、吸煙數量)或更長遠的行為結果(如減肥),并以提供反饋的形式幫助用戶更好地理解目標和所需要付出的努力,進而有利于用戶更好地關注自己的行為[54]。尤其是量化自我依附于技術手段,保證了追蹤數據的準確性,為指導用戶改進行為提供了保障。此外,量化自我是一個長期過程,具有時間序列特征的數據也為用戶提供了縱向的參考[3]。當用戶處于量化自我情景時更能促進其參與的積極主動性[55],這對調整個人行為更具價值。因此,當對個人健康狀態越了解時,用戶更有意愿進行健康行為的維持、不健康行為的改變。

(2)自我賦權的中介作用。已有有關量化自我對健康行為改變的效用研究,更多是理論層次的推斷。目前,還不清楚量化自我用戶參與效用具體的內在作用路徑?;诖?,本研究嘗試探索自我賦權的中介作用。通過回歸分析發現,量化自我與自我賦權正相關,表現在參與量化自我的用戶自我賦權明顯高于非量化自我的用戶。這一研究結果與過去研究中發現(當在健康服務中納入量化自我功能可以提升用戶自我賦權[56])的結論一致。筆者認為,當用戶較少獲得個人行為追蹤的數據反饋時,似乎不易感知個人健康狀況、目標進展等,進而無法清晰認知個人行為,很難實現對個人健康的管控。相反,量化自我帶來了精細化、細粒度的數據反饋,引發了個人更直觀、明確的理解和反思,用戶可以較為自主、負責并更有能力管控個人健康。此外,自我賦權的中介作用還說明量化自我通過部分作用于用戶自我賦權進而影響其健康行為改變意愿,發揮其參與效用,即當用戶更有能力進行個人健康的管理時,更有意愿維持健康行為、改變不健康行為。

(3)進展框架的調節作用。在明確用戶參與量化自我效用的基礎上,試圖通過進一步設計數據呈現方式來促進效用發揮更大作用。本研究將進展框架嵌入量化自我結果數據的呈現中,通過實驗驗證其調節作用,相關研究結果與之前認為信息框架在健康行為改變過程中具有不同效用[57]的研究結論一致。在量化自我情境中,接收到基于過去的進展框架的用戶自我賦權高于那些接收基于未來的進展框架的用戶(M1=5.802,M2=5.098,F=10.113,P=0.000<0.001);此結論同樣成立于健康行為改變意愿(M1=5.787,M2=5.065,F=9.295,P=0.000<0.001)?;貧w分析結果也驗證了進展框架在量化自我程度和自我賦權、健康行為改變意愿的關系中均發揮正向調節作用,說明基于過去的進展框架更能促進量化自我參與效用的提升。學者發現,人們認為未來發生的事件距離較遠,在認知上較為模糊[54]。因此,基于過去框架的數據反饋可能使用戶認識更清晰,可以提升對個人健康的自我賦權。此外,已有研究認為相比在未來發生的事件,人們對趨于當前的事件理解更深刻,更有可能立即采取行動[58]。用戶接收到的基于過去的進展框架,表示初始狀態到當前狀態的反饋,是一種當前狀態的實時呈現,在一定程度上更能促進用戶健康行為改變的意愿。

4 結語

本研究主要探索用戶參與量化自我的效用,結果發現:(1)與非量化自我用戶相比,量化自我用戶的健康行為改變意愿顯著較高。(2)自我賦權在量化自我和健康行為改變意愿的關系中發揮中介作用,即量化自我促進用戶自我賦權,同時量化自我通過部分作用于用戶自我賦權進而影響健康行為改變意愿。(3)在量化自我情景中,進展框架在量化自我與用戶自我賦權、健康行為改變意愿之間的關系中均發揮正向調節作用,其中基于過去的進展框架更能提高用戶自我賦權和健康行為改變意愿。

研究的理論貢獻體現在:首先,從實證分析角度驗證了量化自我的用戶參與效用及其內在作用路徑,有利于充分理解量化自我對個人健康行為改變的具體影響及影響路徑,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量化自我效用的研究內容和視角。其次,通過將進展框架理論引入到量化自我數據反饋展示的設計中,發現用戶面對不同數據展示方式會表現出能力和行為意愿上的差異,可以為量化自我平臺從數據呈現方式角度提高數據服務促進個人實施健康管理的效果提供參考和借鑒。

本研究結果對量化自我實踐發展也具有一定指導價值。首先,量化自我可以作為個人健康管理的有效手段,相關量化自我服務應該重視如何更好地提升用戶的自我賦權,來增強對個人健康管理的能力,如優化量化自我系統、提升平臺服務,從而真正實現基于技術的“防御型”健康管理體系。其次,相關服務平臺不能僅僅考慮給參與者提供更多的數據,還應該思考如何設計數據呈現形式,如通過進展框架來提醒、刺激參與者意識到個人健康狀態,進而修正行為,達到健康管理的目的。此外,還可以考慮納入信息框架、時間框架等多種具有說服、引導內涵的設計方案。

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健康行為改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本文實驗研究僅僅測量了用戶橫截面的意愿,相關結果并不一定真實反映量化自我用戶參與的最終效用。因此,是否具有長期性效用還需要結合時間序列研究。此外,在中介變量的選擇上,本文雖然選擇了自我賦權作為中介影響,但其發揮的中介作用較小(b1=0.0.170)。在未來的研究中,可以嘗試挖掘其他可能的中介變量,如感知健康結果[59]、自我效能[60]、自我感知[61]等,也許會產生更具有說服力的內在作用機理。

猜你喜歡
賦權效用進展
論鄉村治理的有效賦權——以A縣扶貧項目為例
Micro-SPECT/CT應用進展
企業數據賦權保護的反思與求解
小學美術課堂板書的四種效用
試論新媒體賦權
基于改進AHP熵博弈賦權的輸變電工程評價
納米硫酸鋇及其對聚合物的改性效用
幾種常見葉面肥在大蒜田效用試驗
玉米田不同控釋肥料效用研討
寄生胎的診治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