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招商賦能區域創新發展的路徑探析

2023-08-08 21:16田勇陳曉翠
關鍵詞:區域創新實現路徑

田勇 陳曉翠

【摘? 要】當前,科技招商已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模式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進而成為區域創新發展與轉型升級的主引擎。論文立足于區域創新升級視角,梳理國內外科技招商經驗,以中國(綿陽)科技城為例對其招商引資的基本情況、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探索科技招商賦能區域創新發展的實現路徑,從而為我國科技創新城市建設提供借鑒參考。

【關鍵詞】國內大循環;科技招商;區域創新;實現路徑

【中圖分類號】F124.3?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3)07-0154-03

1 引言

當前,科技招商正成為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突破口,并成為區域科技創新發展與產業轉型升級的主引擎。為了實現“雙輪驅動”的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我們迫切需要聚焦產業功能來開展“招商引智”活動,以加快強鏈、補鏈、延鏈,推動產業全鏈條的提質增效和快速發展。然而,目前仍有一些地方政府傾向于采用傳統的“招商引資”模式,該模式已難以滿足新形勢、新經濟、新業態發展的需要。因此,推動“招商引資”向“招商引智”轉變,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將成為當前和未來科技招商發展的必然選擇。

2 國內外科技招商模式及其先進建設經驗

2.1 國外科技招商模式及其建設經驗

第一,科技園區聚集模式??萍紙@區聚集模式以美國硅谷為代表,通過政府城市規劃布局建設,形成以創新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型綜合區。美國硅谷在斯坦??萍脊I園的基礎上發展壯大,從軟件產業和互聯網服務產業起步,通過金融資本為入駐企業提供金融杠桿支持,政府出臺鼓勵中小企業發展和風險投資的法律法規并給予財稅優惠來吸引科技企業入駐[1],蘋果、谷歌、臉書、微軟、惠普等科技公司均是典型入駐代表。

第二,高校與科研院所聚智模式。高校和科研院所是涵蓋新知識、新技術、新理念的高端智庫,是高層次人力資源的重要集聚地,為推動區域科技創新能級提升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相關數據顯示,斯坦福大學師生創辦的公司占硅谷企業的60%以上。顯然,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的融合發展是推動硅谷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2]。

第三,龍頭企業引領帶動模式。引入龍頭企業并推動企業采取“以商招商”模式,不僅能為城市產業發展帶來標桿示范效應,還能聚集相關產業鏈企業入駐,有效提升招商的精準性和實效性。例如,印度班加羅爾市于19世紀中葉就引入了德州儀器等著名工業廠商進駐,帶動了一批批配套企業入駐,使其成為航空航天事業發展的主要基地。

第四,產業轉型升級招引模式。良好的產業基礎、健全的產業鏈條、完善的產業配套、優質的營商服務環境、濃厚的創業氛圍及創業文化已成為新時代投資者重點關注的因素[3]。以硅谷產業為例,其發展過程展現出清晰的產業轉型升級路徑: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硅谷產業主要為集成電路研發與生產;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硅谷產業主要為電腦的研發與生產;20世紀90年代至今,硅谷形成了以微電子、信息技術、新能源、生物醫學等產業共同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匯聚了思科、谷歌、英特爾、蘋果等世界級科技企業,這是不斷對園區企業進行市場化整合與升級的結果。

2.2 國內科技招商模式及其建設經驗

第一,蘇州科技招商模式。蘇州自“十一五”以來,將科技創新作為優化產業結構、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的重要引擎,其具有4個特征:

①注重發展科技產業,實現專業化招商、精細化招商,推進全產業鏈招商,形成核心產業集聚優勢。蘇州現有高新技術企業近1萬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均超50%。

②建立高效的政府管理機構和具有較高素質與合作精神的專業科技招商團隊,形成對企業“全過程、全天候、全覆蓋”的服務體系。

③強化領軍人才和企業的示范引導作用,逐漸聚攏優質產業項目和人才,搭建專業的科技載體和平臺,實現科技招商良性循環。

④重視風險創投、技術交易中心、公共實驗室等科技服務平臺的引進培育,建立覆蓋科技企業創立、成長、發展、壯大全過程、全方位的公共創新服務平臺。

第二,成都科技招商模式。成都堅持“招商引智”理念,狠抓科技招商和新經濟產業招商,其具有4個特征:

①強化科技產業生態圈招商統籌組織,由各產業牽頭部門統籌協調各區(縣)、產業功能區開展科技招商工作。

②深度梳理、分類分級、動態更新目標企業和高校院所,抽調精干力量進駐目標區域,開展目標企業、高校院所拜訪對接和項目落地洽談。

③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為目標,開展科技創新載體招商,吸引麥騰永聯眾創空間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上市公司及泰笛(上海)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獨角獸企業達成重點合作項目80余個。

④聚焦高質量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制定深化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試點方案,推動在蓉“2+6”雙一流高校出臺改革舉措,按照“先賦權、后轉化”改革模式完成500余項職務科技成果分割確權,推動近千項科技成果在蓉轉移轉化[4]。

3 綿陽科技招商的基本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3.1 綿陽科技招商的基本情況

第一,科技項目招引形成新模式。綿陽市積極引進包括中關村信息谷、中科鈦領、綿陽黑馬等運營團隊,打破傳統項目招引方式,探索從“2C”到“2B”的模式轉變,實施平臺招商、專業招商、精準招商,先后依托平臺引進企業210家、科創及運營團隊45個、專家人才210名,招引項目86個,引入國際尖端技術,激發了本土創新創業的活力。

第二,落地配套服務進一步完善。綿陽市已建成國省級孵化機構53家,逐步形成包括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中試基地在內的全鏈條、全周期支撐體系。此外,綿陽市加快推進國家軍民兩用技術交易中心等科技服務平臺市場化運營,實現技術與需求精準對接,2021年全市技術合同認定登記額首次突破20億元,還有較大的潛力與空間。

第三,園區產業集群化初現雛形。綿陽市積極推進北斗衛星應用、新型顯示、5G、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先進材料等特色產業園區高質量建設,初步形成高新區、涪城區新型顯示產業集群,游仙區、江油市先進材料產業集群,安州區、高新區汽車產業集群。截至2021年,綿陽市12個園區聚集規上工業企業930戶,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2 853.75億元。

3.2 綿陽科技招商存在的問題

第一,科技潛能尚未有效釋放。綿陽市高校院所處于科技成果轉化鏈的前端,但其科研成果的應用轉化率仍然不高,距離產業化尚有一定距離,從而引起“大科技小產業”的問題。例如,具有科技優勢的核技術應用、智能制造、航空發動機、磁性材料等難以轉化為應用成果。由于全市相對應的配套產業整體規模偏小,技術優勢難以帶動形成與之匹配的產業發展集群。

第二,科技服務體系尚不完善。在科技成果轉化中起到催化作用的研發設計、技術轉移、檢驗檢測、知識產權、科技金融等各類科技服務機構尚未做大做強,綿陽市尚未形成綜合化、專業化、網絡化的科技服務體系[5],不能有力支撐本土創新型企業承接科研院所、高校技術溢出。由于全市成果孵化、交易和轉化較少,大量技術成果束之高閣或外流。

第三,區域協同未有效形成。綿陽市尚未有效建立針對成渝區域的協同創新機制,在人才、產業引進培育方面沒有形成錯位發展。由于綿陽市區域競爭優勢不明顯,“高精尖缺”的戰略型人才、創新型企業家、帶項目團隊的科技領軍型人才難以有效招引。

4 綿陽科技招商的路徑選擇與探索

4.1 拓寬招引渠道,推動創新資源快速集聚

聚焦創新要素和優勢資源的招引、創新“招商引智”工作方式,是打造“科技招商引智”新渠道的有效途徑,具體實現路徑包括以下3個方面:

①通過借船出海以商招商??萍颊猩滩皇悄康亩鞘侄?,政府部門提供優質的服務對于在市場成長起來的企業來說比“政策比拼”更重要。因此,政府部門既要依托本地企業和平臺做好招商信息的收集與整理、加強與重點招商對象的對接聯系,在宣傳綿陽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的同時,更要打造“一站式”“保姆式”的營商服務環境,借助國內外知名高校在綿設立研究院這一“橋梁”,積極承接優質創新項目來綿布局發展。

②強化成果轉化賦能招商。依托在綿科研院所的優勢資源稟賦,由政府搭臺,科研院所、企業和高校唱戲,促進院所、高校、企業和金融機構牽手,引導科技成果擁有方、技術需求方以及金融資本等創新要素的精準對接,引進龍頭企業來綿承接成果產業化。

③充分發揮校友招商的作用,善于打“感情牌、親友牌”,在優化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中推進“1+1+N”的科技招商模式,即依托1個校友+1個知名高校和校友會及其背后的N群力量,著力引進高能級校友企業。

4.2 強化載體建設,提升創新資源承載能力

科技招商就是招商引資的升級,要想做好科技招商這篇文章,既要聚焦載體空間有效拓展、創新資源高效配置,在大力提升創新平臺能級的同時推動創新園區提質增效,還要依托現有的優勢載體提升科技招商的吸納承接能力,其實現路徑包括以下3個方面:

①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依托在綿科研院所和高校,積極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高能級創新平臺,推動國省層面更多科技基礎設施在綿布局,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重要承載區和創新要素加速匯聚地[6],招引科技領軍型人才帶項目團隊入駐,促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快速轉化。

②優化創新服務平臺。鼓勵各類主體建設創新孵化平臺,加快形成“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的全鏈條創業孵化服務體系,探索特色服務和商業模式,推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標準化、數字化,創建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7]。

③推動園區提檔升級。大力實施“園區提質”“企業滿園”行動,鼓勵各地不斷拓展載體空間,推動構建特色園區“多點聯動”的創新格局,發揮其示范引領與輻射作用[8]。

4.3 優化創新環境,營造資源招引良好生態

“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地方的開放包容更能獲得大發展。在科技招商中,相關機構要聚焦構建全方位、全鏈條、高質量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科技招商的服務鏈條,具體實現路徑包括以下3個方面:

①大力發展科技服務業。引進培育高水平科技服務機構,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集成化綜合科技服務平臺。充分發揮科技服務業集聚區的輻射帶動效應,著力推動建設省級科技服務業集聚區,夯實科創企業、科創產業良好發展的基礎,形成科技招商的強大吸引力。

②推動科技金融有效結合。金融是科技創新的催化劑,要發揮金融在科技創新中“四兩撥千斤”的杠桿作用,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科技銀行組建,支持新建科技支行等金融專營機構,加大知識產權質押貸等信貸產品的推廣力度。引導知名私募股權投資、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等方面的創業投資機構來綿發展[9]。

③完善政策體系。推動國家層面盡快出臺國家科技創新先行區建設支持政策,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以綿陽“科創十條”“人才十條”為基礎,制定集成度高、針對性強的本地配套政策,進一步保障招引在綿基礎研究、創新平臺、項目建設等方面的資金、土地、生產要素投入,同時,需發揮稅收優惠政策的促進作用。

4.4 完善招引機制,強化科技招商發展效能

建立健全科技招商工作機制,關鍵在于落實,其實現路徑包括以下4個方面:

①建立一支能打勝仗的科技招商隊伍??萍颊猩淌且粋€系統工程,需要緊密部署與謀劃,既要對本區域的家底如數家珍,又要對招引對象知根知底,要發揚“兩彈一星”精神中蘊含的首創精神,鍛造一支具有“弱鳥先飛”“水滴石穿”進取意識的科技招商“鐵軍”團隊。

②加強項目的凝練儲備。充分認識“城市的發展靠產業,產業的優勢靠鏈條”,立足地方產業園區創新需求,全面梳理分析重點招引區域的重點目標企業、科技創新平臺等資源,精心策劃并實施一批具有強大輻射帶動能力的產業項目,以此構建科技招商項目儲備庫,通過大項目的引領以及中小項目的支撐,形成協同作用的產業梯隊,從而充分發揮項目、企業以及產業集群的協同效應。

③建立項目信息共享機制。統籌協調市縣聯動一體化招商,建立科技招引項目進展通報機制,共享項目信息、共建活動平臺、共促重大項目。

④明確獎懲結合的考核導向。結合國家政策導向和中國(綿陽)科技城高質量發展需要,兼顧量化性、差異性、操作性,將科技招商工作納入考核體系,將考核結果作為干部職工綜合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楊尊偉.美國大學科技園發展的影響因素與成功經驗——“128公路”和“硅谷”案例研究[J].中國高??萍?,2021(4):48-52.

【2】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肖林,周國平,等.從國際比較看上??萍紕撔麦w制機制改革[J].科學發展,2015(6):79-86.

【3】陳陽,張鼎,陳光.我國軟件園區重點產業選擇面臨形勢與思路建議[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15):12-13.

【4】顏偉,肖帆.成都:知識產權促進營商環境標桿城市建設[N].中國市場監管報,2021-08-18(004).

【5】徐興才,羅坤,李宏,等.加強科企合作 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研究——以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為例[J].農業科技管理,2015,34(4):67-70.

【6】劉方,張茂斗,張清良.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推進濟寧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J].中國經貿導刊,2021(6):73-75.

【7】邵際樹,羅茜.創業孵化平臺協同發展對策建議——以寧波為例[J].中國商論,2018(32):181-183.

【8】陸紅娟,丁宏,朱軍,等.城市群型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一體化路徑研究——以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1):131-139.

【9】嚴華.我國20城市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分析與管理體制研究[J].創新科技,2015(7):30-32.

猜你喜歡
區域創新實現路徑
基于區域創新網絡的產學研合作機制研究
論新疆民族互嵌型社區的建設:現實背景、基本概念和實現路徑
經濟責任審計發揮國家治理作用的實現路徑
淺議人民銀行金融穩定職能的實現路徑
國際私法法典化的挑戰與實現路徑
鄭州市各縣(市)創新能力綜合評價
我國學術期刊的價值設定與實現路徑
區域創新空間差異及其影響因素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區域創新政策體系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