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主播在傳統廣播媒體中的應用分析

2023-08-10 22:31鄧攀
新聞愛好者 2023年7期
關鍵詞:電臺融媒體

鄧攀

【摘要】人工智能主播在傳統廣播媒體中的應用已經比較成熟,“三人即可辦電臺”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使用人工智能主播可以提高節目生產速度,節約人力成本,還可以真正實現廣播電臺24小時有“人”值守,這給廣播人帶來了不小的挑戰。通過現階段人工智能主播在傳統廣播媒體中的實際應用情況進行優劣勢分析對比,并對融媒體背景下人工智能主播的發展進行討論。

【關鍵詞】人工智能主播;傳統廣播媒體;電臺;融媒體

傳統廣播媒體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媒介生態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朝著融媒體方向不斷前行。人工智能主播的加入,使得傳統廣播媒體在實現內容和傳播方式改變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一、人工智能主播在傳統廣播媒體中的優勢

(一)生產內容精準化

廣播是純聲音媒體,對于播出的聲音品質和內容要求十分嚴苛。以音樂節目為例,現有的人工智能主播,通過聲音采集、模擬人肺的氣口及頻點、報時、串詞的合成,使用聲波轉換等技術,實現對采集的聲音進行二度創作,再經過深度神經網絡,保證人工智能主播的聲音品質達到播出級要求的同時,還可以實現用上萬種方式來介紹不同的歌曲和作品,對節目內容排列組合,打散重構,精準播出,這是一次內容改革上的巨大創新。此外,隨著人工智能主播的數據訓練和技術提升,只要廣播編輯輸入的節目內容稿件無誤,人工智能主播即可在不同類型的節目內容播報上實現百分之百的準確率,大大降低了人工因個體差異、專業技能、知識水平參差不齊等所導致的失誤。

(二)節目播出持久化

人工智能主播真正意義上實現了24小時不間斷播出。傳統廣播媒體以往主打的24小時連續播出的概念,實際上在后半夜和凌晨時段是以歌曲填充、節目重播等方式來實現的,人工智能主播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傳統的播出方式,可以在無人值守的節目時間段解放人力,同時還能繼續在廣播節目中保持有“主持人”的聲音陪伴著聽眾。

(三)信息更新快速化

傳統廣播具有時效性的播出內容需要編輯和主播合作完成后才能手動播出。而人工智能主播能夠將采編播集于一身,通過提前設置節目播出標準和需求,在保證網絡暢通的狀態下,就可以更加高效快捷地從網絡里抓取最快新聞資訊、最新路況和天氣預報等信息,實現不間斷、隨時隨地插播和滾動播出,也讓部分臨時性、重復性勞動得到改善。

結合人工智能主播的種種優勢,它的出現一定會在某種程度上讓很多廣播人產生職業焦慮感。但是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其所帶來的是更加具有未來感和科技感的工作方式,在現階段,其在一定范圍內可以提升傳統廣播媒體的工作效率并擴大規模,實現廣播生產方式的改變。

二、人工智能主播在傳統廣播媒體中的劣勢

(一)收聽效果欠佳

以新聞播報為例,仍以簡單的機械式播報為主。新聞內容包羅萬象,但萬變不離其宗,對于廣播新聞播音來講,“用事實說話,以新感人”簡略地概括了新聞播報的語言特色,最核心的內容就是“敘事要清楚,新鮮感要強”。[1]對于傳統廣播媒體需要大量的新聞節目,現階段的人工智能主播,還是只能單純地做到“見字發聲”,因其長時間保持同一頻率和相同節奏的播報方式,缺乏重音和停連等播音外部技巧,使得聽眾在長時間收聽人工智能主播播報新聞的過程當中,會不自覺地產生嚴重的聽覺疲勞感,甚至聽不懂新聞內容,導致傳統廣播媒體的傳播效果大打折扣。

(二)情感和互動不足

當前人工智能主播在傳統廣播媒體當中的播報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新聞播報中人工智能主播的機械式播報方式;另外一種是先提前采集一部分真人主播的聲音,通過大數據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重新生成語音庫,再利用人工智能主播播出系統將所有內容重新排列組合,達到“相對自然”的語流和播出效果。這種方式主要在音樂節目、文學節目和其他語言類節目中運用較多。但即便如此,從一檔節目的完整性出發,受技術所限,人工智能主播每一句話當中的基調、語氣、感情色彩等都無法形成體系,節目效果會顯得支離破碎,同時由于缺乏節目內容設計,缺少主題、交流和共鳴,在部分場景下人工智能主播會出現自說自話,前言不搭后語的情況,從而影響節目的收聽質量。主播作為傳播主體,其獨特的人格魅力、表情達意的方式方法是決定傳播效果的關鍵因素。因此面對廣大聽眾對廣播主持人的個性化需求時,如節目話題互動、新聞爆料、信息分享等,人工智能主播顯然還無法勝任。

(三)無法形成品牌效應

北京交通廣播《歡樂正前方》的主持人王為,河南新聞廣播《大丈夫日記》的主持人皓然,或插科打諢,或幽默詼諧,他們的聲音形象成就了一檔廣播節目,甚至成為一個廣播頻率的金字招牌,可以說,他們在廣播媒體中彰顯了個性化的主持魅力。反觀人工智能主播,即便是在強大的算法和信息匯總之后,能夠達到一定的播出效果,但其始終只能停留在“模仿”的階段,既沒有個性的語言表達,也不能對知識進行二度加工,甚至無法將廣播電臺的臺呼等必要的宣傳內容脫口而出,因此,傳統廣播媒體憑借人工智能主播的聲音形象無法提升市場關注度和市場占有率。

(四)適用節目類型有限

傳統廣播媒體的節目設置當中,大致可分為新聞節目、音樂節目、文學節目、綜藝節目、社教節目等,再細分到新聞評論、人物訪談、經典作品誦讀、脫口秀、節目配音等,每一項具體的工作都需要由不同崗位的廣播人通過策劃、創意、錄音、采訪、制作等才能一一實現,進而形成具有傳播效應和廣播特色的節目內容。從“創作”到“制作”,都不是人工智能主播簡單的“播”和“說”能替代的。包括每一個廣播品牌欄目的打造,純粹依靠千篇一律的人工智能主播在短期內也是無法實現的。目前的人工智能主播大多只能在音樂節目和新聞節目當中以輔助形式出現,并不能實現其他內容的生產和創新。

(五)安全播出存在隱患

安全播出是傳統廣播媒體的一條紅線,參與直播的人員一定要遵守直播管理制度和技術設備操作規范,尤其是直播節目、電話連線和突發報道等,在保持媒體屬性和節目內容嚴謹的同時,安全播出都是重中之重。以大型活動為例,其中核心崗位或主要崗位應由真人主播進行擔任并負責把控,人工智能主播可進行相應的配合,在提升節目效果的同時實現節目現場的風險把控。[3]

三、人工智能主播在傳統廣播媒體應用中的思考

(一)概念大于需求

一些學者認為,無論是AI合成主播還是其他人工智能的嘗試,都是在人工智能技術的背景下完成的,因此,可以說本質上它們都只是一種技術。[4]又或者說,目前應用于傳統廣播媒體的人工智能主播,在某種程度上只是一種營銷概念而已,并不是傳統廣播媒體的剛需,也不能對內容生產和傳播方式帶來革命性的新突破。

(二)工作范圍模糊

以當前大部分傳統廣播媒體的“三級審稿制度”(即主持人為第一審稿,責任編輯為第二審稿,頻道領導為第三審稿)為例,在人工智能主播的替代作用之下,直接進入到責任編輯的第二審稿和頻道領導的第三審稿,看似取消了主持人的第一審稿制度,節約了人力成本,但以現階段人工智能主播生成的節目質量來看,重復率和出錯率都不在少數,甚至還會面臨網絡傳輸導致的信號中斷問題,那么責任編輯的后期剪輯和內容審核的工作量在無形中就增大了。加上傳統廣播電臺播出系統上單的權限使用、系統交叉、廣告播放、商業口播等問題,人工智能主播生成的節目素材往往需要經過大量剪輯和提煉才能制作出一期相對完整且符合播出標準的日播節目,因此電臺各個崗位之間的工作范圍變得較為模糊,發生問題時追責也會相對困難。

(三)媒體權威弱化

在當前融媒體環境下,傳統廣播媒體和所有主流媒體一樣,都是黨和政府的“喉舌”,要努力提高黨的新聞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那么,一家主流廣播媒體如果大量使用人工智能主播發聲,任由計算機和數據庫支撐全天節目,其媒體的權威性是否還會獲得市場認可?節目又是否會讓受眾覺得其媒體專業能力有所降低?這些問題也值得我們深思。因此,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AI主播可以承擔低端的、低創造性的信息播報工作,而信息把控、情感交流、啟發思考等有聲語言的再創作等,仍必須由新聞主播來完成。[5]傳統廣播媒體的權威性依然需要和依賴真人主播及節目團隊的協作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

四、結語

當前國內已有上百家電臺部分或者全部采用了人工智能主播的方式進行節目播出,從節約成本方面考慮,人工智能主播無疑比真人主播更加省錢,也會讓管理者大大縮短管理周期,優化管理流程。但目前真正的人工智能技術并不能百分之百達到廣播的播出需求,聲音馴化和聲紋技術等方面都有待提高。誠然,我國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較快,真人聲音馴化的技術也日趨完善,比如目前在廣播人工智能主播的新聞播報馴化方面,已經實現了把人工智能主播的情緒加入其中,甚至可以根據新聞內容呈現一定的播音技巧,但真人主播所帶來的廣播媒體中的“人情味”是無法被取代的,人工智能主播在傳統廣播媒體中能夠更加有效地推動內容生產改革和智能化戰略轉型。因此,每一位廣播人必須不斷修煉自己的“內功”,努力做融媒體全方位專業型人才,跟上時代節奏,才不會被人工智能主播打敗。

人工智能主播作為當前融媒體背景下一種新的形態,對于傳統廣播媒體人來說,既是危機也是契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和語音馴化技術的提升,人工智能主播會越來越趨近于真人主播,但相對成熟的人工智能主播技術是否能夠真正物盡其用,并符合傳統廣播媒體的發展需求,還有待受眾、時間和市場的多方考證。

(本文為河南省社科聯2023年度調研課題“人工智能新聞的發展現狀、趨勢及應對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SKL-2023-1638)

參考文獻:

[1]陳雅麗.實用播音教程:廣播播音與主持[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2:1.

[2]梁亞寧.AI主播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研究[J].新聞愛好者,2021(9):48.

[3]李穎,蔣啟迪.新時代AI與播音主持的融合創新[J].傳媒,2019(9下):37.

[4]周信達.從人工智能的應用嘗試看新聞業的未來趨勢:以AI合成主播為例[J].青年記者,2019(9):71-72.

[5]郭琳.“AI主播”技術挑戰下新聞主播傳播角色重構與策略優化研究[J].新聞愛好者,2019(8):31.

(作者為河南廣播電視臺主任記者)

編校:張紅玲

猜你喜歡
電臺融媒體
親戚
傳統媒體在融媒體時代內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體時代如何踐行基層群眾文化自信
融媒體時代領導者媒介形象重構與認同
融媒體背景下健康類紙媒的轉型
試論全媒體時代兒童災難新聞的審美
融媒體業態將決定報業未來
西藏電臺廣播中心應急播出
老年聽眾需要電臺長篇連播
做好電臺新聞的采訪之我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