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單元整合角度的《鄉土中國》閱讀教學探究

2023-08-10 11:06王燦劉芳
藝術科技 2023年16期
關鍵詞:鄉土中國單元整合實踐活動

王燦 劉芳

摘要:《鄉土中國》作為學術類論著被收錄在統編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上冊第五單元,該單元為“整本書閱讀與研討”任務群,該任務群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建構閱讀經驗,變碎片化閱讀為整本書研讀,以及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但該論著充斥著大量的術語和論點,觀點和觀點之間關系密切,章節之間結構嚴密,這就要求學生對每一章節的概念讀通讀懂。研讀《鄉土中國》對剛剛邁進高中的學生而言有一定的難度。同時,大部分語文教師在過去的教學過程中往往忽視了對實用性文章的探討,未掌握實用類文章的教學方法,講解《鄉土中國》對教師來說也有一定的挑戰。統編版高中語文教材上冊第四單元為“當代文化參與”任務群,重在通過對家鄉文化生活的調查,讓學生觀照社會現狀與文化發展,實現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的過程中強化語文能力,為實際生活服務。第四單元需要學生對家鄉文化生活展開調查,訪談人物,撰寫報告,對家鄉文化發展的不足之處提出建議。由此可見,兩個單元有共通之處。教師可以將第四單元的實踐活動作為第五單元的拓展延伸,讓學生在通讀《鄉土中國》原文的基礎上,完成第四單元的拓展活動?;诖?,文章對《鄉土中國》和兩大單元進行分析,找出單元整合的教學實施路徑。

關鍵詞:《鄉土中國》;整本書閱讀;單元整合;實踐活動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16-0-03

統編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上冊第四單元為“當代文化參與”任務群,該單元要求學生記錄家鄉的人或物,對家鄉生活的現狀加以調查,并進行文化建設,與教材必修上冊第五單元的《鄉土中國》閱讀有共通之處。教師以第五單元為主體,適當融入第四單元實踐內容,能夠有效增強《鄉土中國》整本書閱讀的綜合性,促使學生將閱讀與實踐相結合。

1 《鄉土中國》簡介

《鄉土中國》是一部社會學論著,是費孝通先生從宏觀角度探討中國社會結構的學術著作,全書包含14個章節,各個章節之間關系密切,詳細闡述了中國社會的本質是鄉土社會,并對中國社會的種種現象抽絲剝繭,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除此以外,《鄉土中國》還涉及很多概念,如鄉土社會、差序格局、團體格局、社會結構、同意權力、時勢權力、橫暴權力、長老權力等。該著作向讀者介紹了中國基層社會的特點,還原了中國鄉土社會的實質。

2 《鄉土中國》整本書閱讀分析

“整本書閱讀與研討”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閱讀整本書,開闊閱讀視野,建構閱讀整本書的經驗,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增強文本鑒賞能力,養成良好的鑒賞習慣,促進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入學習以及思考,樹立正確的“三觀”[1]11?!多l土中國》整本書閱讀在高中教材中的設置回應了該任務群的要求。

2.1 《鄉土中國》的閱讀目標

統編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上冊第五單元提出,學生通過對《鄉土中國》的研讀,應掌握全書的基本思路,了解該書的價值所在,并舉一反三,使學生在課外對整本書的閱讀更加得心應手。溫儒敏老師考慮到高一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認知特點,在《〈鄉土中國〉導讀》中對該著作的閱讀目標作出了進一步解讀:堅持讀完,對《鄉土中國》的內容和表達方式有大致了解,對社會科學研究有些體驗和印象即可,如果還能探索一下閱讀這類書的門徑,甚至引發對某些問題的思考,那就更好[2]。

2.2 《鄉土中國》的閱讀難度

《鄉土中國》對高中生而言,理解難度較大,主要體現為以下兩方面:第一,剛剛升入高一的學生并未完全適應高中的教學節奏,他們對社會學知識缺乏了解,幾乎未接觸過學術類著作,相關閱讀經驗不及文學類作品的閱讀經驗,但閱讀文學作品的經驗又不宜遷移運用在學術著作的閱讀上;第二,《鄉土中國》本身難度較大,該論著通篇充斥著論點和術語,有著復雜的學科背景,這讓本身缺乏社會學知識的學生更難以理解。

2.3 《鄉土中國》的閱讀價值

2.3.1 增強學生的應試能力

閱讀學術論著不僅僅是新課標和新教材的要求,也是應對新高考的需要。在新高考中,對信息類文本的考查占據了第一大題的位置,如2022年全國新高考一卷在第一大題中給出了兩段文本,第一段文本來自習近平《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第二段文本來自鄭敏《新詩百年探索與后新詩潮》,隨后設置了三道客觀題,前兩道客觀題要求學生通過對材料一和材料二的閱讀找出不正確的一項,選項設置的迷惑性較強,對學生的思辨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學生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篩選信息,正確解讀原文。教師帶領學生閱讀《鄉土中國》,毫無疑問能夠增強學生閱讀同類文本的能力,幫助學生掌握閱讀學術類論著的方法,增強學生的應試能力。

2.3.2 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實施建議中指出,“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拓寬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3]。語文教材受到空間限制,只能收錄單篇短章,雖然方便教學,但是學生難以通過單篇短章獲得完整的閱讀體驗,形成對文本的準確解讀。如學生通過閱讀《林黛玉進賈府》,只能得到關于《紅樓夢》的片面認知,要想從全局把握《紅樓夢》,對整本書的閱讀不可或缺。通過整本書閱讀教學,教師能夠增強閱讀教學能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閱讀整本書,增強綜合能力。

3 對《鄉土中國》整本書閱讀進行單元整合的可行性

3.1 內容主題

統編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上冊第四單元在單元導語的位置提出,學生要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參與家鄉的文化生活,了解家鄉的實際生活與風土人情,對家鄉的文化現象進行剖析,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該單元布置了以下任務:第一,在“記錄家鄉的人和物”中,學生需要撰寫一篇《家鄉人物(風物)志》;第二,在“家鄉文化生活現狀調查”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撰寫調查報告或制作演示文稿;第三,在“參與家鄉文化建設”中,學生需要對豐富家鄉的文化生活提出建議。

第五單元即《鄉土中國》整本書閱讀,《鄉土中國》對中國傳統社會結構進行了充分的思考與分析,揭示了中國社會的本質。該單元布置了以下任務:第一,抓住核心概念,理解作者觀點;第二,分析整體框架,把握知識體系;第三,關注“問題”,學以致用;第四,拓展閱讀,知人論世。

兩大單元的主題與學習任務有相通之處,第五單元在任務三中要求學生關注“問題的提出”和“問題的解決”,任選角度寫一篇報告。這項任務可以和第四單元整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充分理解《鄉土中國》的基礎上,將《鄉土中國》提到的典型概念應用在實踐中,與生活中的發現一一對應。這種整合既能使第四單元的實踐活動有據可依,又能鞏固第五單元的學習效果。

3.2 教學時長

統編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上冊第四、第五單元分屬于“當代文化參與”“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兩大學習任務群,兩大單元的教學任務對學生而言都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按照常規的教學方法,即教完第四單元再教第五單元,兩個單元的教學內容有一定的重復,就很容易拉長教學時間,導致教學資源浪費。如果不按照常規的教學方法,就可以將第五單元的教學前置,變第四單元為第五單元的拓展活動,教師先帶領學生了解中國鄉土社會有何特征、費孝通先生利用什么方法研究、從哪些角度描寫了鄉土社會、書中提到了哪些關鍵概念以及書中有哪些案例今天仍然存在等,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將書中的案例與現實生活對比。這樣學生能在潛移默化中掌握觀察生活的方法,關注家鄉的文化與風俗,增進對家鄉的文化認同,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教師花在第四單元的教學時間,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3 學生學情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在課程目標中提出學生要關注并積極參與當代文化傳播與交流,在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過程中,堅持文化自信,增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使命感[1]7?!爱敶幕瘏⑴c”任務群的學習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教師應該對中學生能夠關注、觸及哪些當代文化問題作出預估。這要求語文教師不能拋開教材另搞一套,而是要考慮學生在“參與”過程中遵循的程序、學到的技法、嘗試的路徑,促使學生在“做”中“學”。對高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鄉土中國》是其第一次接觸高中階段的整本書閱讀任務群,如何讀懂文本并建構閱讀方法比較困難。將兩個單元整合起來,有利于集中學習難度較大的模塊,在學習理論后迅速投入實踐。

4 對《鄉土中國》整本書閱讀進行單元整合的策略

4.1 設置任務單,通讀《鄉土中國》

支架式教學,即學習者學習所依賴的一種概念框架,這個框架中的概念是學習者進一步學習必須掌握的要素,它能夠通過拆解復雜的任務,緩解學習壓力,逐步將學習者的學習引向深入。如果學生對某項待完成的任務完全陌生,教師就可以提供學習支架,幫助學生了解完成該項任務的具體步驟,在學生逐漸熟練之后,撤去支架。具體到《鄉土中國》這一整本書閱讀任務群來看,教師可以通過編制任務單的形式幫助學生閱讀文本,指明閱讀任務可以使學生有序達成每一階段的閱讀和學習目標。

以第一篇“鄉土本色”為例,語文教師可以設置以下任務,促使學生通過回答問題形成對整篇文章的全面認知,分別是:中國的基層社會是由什么人組成的?哪些方面表現了中國人的鄉土本色?鄉村傳統生活方式與現代生活方式之間有何差別?中國鄉村往往以什么樣的社區單位存在?中國鄉村的特點有哪些?這些問題在關鍵處設置,都比較簡單,學生通讀全文之后,在局部細讀的過程中很容易解決這些問題,從而激發閱讀興趣。任務單的設置能夠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走向深入,不至于讓學生因為文本的閱讀難度大直接放棄閱讀。

4.2 拆解理論,尋找案例

學生完成了第一階段的任務,即通讀《鄉土中國》之后,教師可以在拆解理論的同時鼓勵學生觀察家鄉生活,記錄家鄉人物,找到家鄉生活和《鄉土中國》的共通之處。

以長老權力為例,學生在家庭內部就能夠找到具有說服力的例子。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輩分比較大,關系比較親密的長輩往往在家庭中擁有相對較高的地位和權力,他們通常是家庭的決策者,指導家庭成員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在傳統文化中,長老往往被尊崇和敬仰,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通常被視為是有價值的,因此被廣泛聽取和采納??偟膩碚f,學生需要關注《鄉土中國》每一章的概念背后涉及的傳統習俗,嘗試在模仿中建立“我的家鄉志”基本框架,但整個過程對學生來說仍然有一定的難度,他們能夠發現身邊的社會現象,但未必能夠將這些社會現象與書中的概念準確匹配,因此教師要適時提供幫助和指導。

4.3 社會實踐,撰寫“我的家鄉志”

通過前兩個階段的學習,學生已經讀懂了《鄉土中國》,并對《鄉土中國》涉及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了解,基本掌握了對家鄉生活進行現狀調查的方式。在第三階段,學生的任務主要有以下兩個:第一,篩選整合第一階段獲得的信息,聚焦某個帶有鄉村特征的關鍵詞(如禮節、習俗等),確定寫作的主要內容,收集文獻資料為寫作“我的家鄉志”提供佐證材料。第二,學生根據第一階段擬定的分析框架,結合掌握的分析方法,擬定“我的家鄉志”寫作提綱。在學生撰寫“我的家鄉志”時,教師有必要幫助學生建立寫作結構。學生撰寫完“我的家鄉志”后,教師要帶動學生對其進行量化評價。

4.4 小組討論,為家鄉生活提建議

學生完成了前三個階段的學習任務后,第四階段重在小組討論,展示研究成果,對家鄉文化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這一階段的任務分為以下三個:第一,每個學生制作幻燈片,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針對家鄉文化生活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建議,并論證其可行性;第二,在交流的基礎上吸納其他同學的意見,對自己的文章進行修改;第三,組內互評,推選出優秀的文章編輯成冊,在年級內進一步評選。這一階段難度較大的任務是讓學生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這不僅要求學生認真細致地考察家鄉文化生活,從而發現問題,還要求學生了解其他學科知識,探索創新,從多個維度思考問題,這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以下三個角度思考建議的合理性:一是經濟性,即建議提出后能否被投入實踐;二是預見 性,該建議的結果必須可預測;三是公正性,即在不損害任何一方利益的基礎上實現效益最大化。

5 結語

《鄉土中國》整本書閱讀任務群的學習以第五單元的教材內容為核心,靈活而持續地融入第四單元的實踐活動,變第四單元的內容為第五單元的拓展延伸,實現了“語言積累、梳理與探究”“當代文化參與”“學術論著專題研討”“思辨性閱讀與表達”等任務群的融合。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11,7.

[2] 溫儒敏.年輕時有意識讀些“深”一點的書:《鄉土中國》導讀[J].名作欣賞,2019(34):90-93.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23.

作者簡介:王燦(2000—),女,山東菏澤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語文)。

劉芳(1974—),女,山東菏澤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學。

猜你喜歡
鄉土中國單元整合實踐活動
再思20世紀上半葉的鄉村建設與改造
“鄉土中國”的審視一種
談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構建“單元整合、主題牽引”詩歌鑒賞“深度學習”課堂的策略
“后鄉土”視域下農村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