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養培育的鄉土地理實踐活動研究

2023-08-17 21:11王培路
教育周報·教研版 2023年16期
關鍵詞:鄉土地理實踐活動核心素養

王培路

關鍵詞:核心素養;鄉土地理;實踐活動

地理學科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學科,兼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其研究對象是地理環境和人地關系,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傳統的室內地理課不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的是死讀書的學生,使學生不能用所學的知識來分析、解釋周圍的事物和現象,更不能解決實際的問題。地理學科的研究對象和學科特點決定了中學地理教學必須走出課堂,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實踐中去。地理新課程標準,明確了對地理實踐活動的要求,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開展地理觀測、地理考察、地理實驗、地理調查和地理專題研究等實踐活動,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為鄉土地理實踐活動教學提供了依據。

一、基于核心素養培育的鄉土地理實踐活動的實施現狀

20 世紀90 年代,國外在基礎教育改革中都注重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但從目前國內多數老師的教學現實來看,地理教學遠離學生生活實際,偏重于書本知識,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精神世界成為被遺忘的角落。課堂教學缺乏學生的內在體驗和感悟。因而,我們嘗試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進行鄉土地理實踐活動,以改變這種狀況。

二、鄉土地理實踐活動開展的基本內容

鄉土地理實踐活動是地理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學生通過實踐,能在一定范圍和一定程度上接觸地理事物和地理觀念,增加地理的感性知識,鞏固、擴大、加深課堂上獲得的地理基礎知識,并使所獲得的知識在實踐得到應用和提高,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

根據教材的不同教學內容, 以及學校的實際情況,可采取以下形式進行實踐:

1、野外觀察型。這是學習地理的最直觀、最廣泛的傳統方法。我們人類生存的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到處都有地理知識,大自然就是我們永遠也讀不完的書。

2、實驗驗證型。這種方法是地理中最常用的方法。通過教師先給學生介紹操作的方法和基本步驟,而后學生動手實驗驗證。如學習地轉偏向力,為使學生更直觀了解它在生活中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中播放赤道附近的城市基多的驗證實驗的錄像,指導學生在家,用家中的浴缸驗證偏向力的影響,并收集更多的相關的生活中的事例。

3、小論文型。這種形式主要通過教師的指導,讓學生學會關注身邊的事,關注社會的發展,以自己的知識為社會出一份力。如組織學生參加地球小博士等活動,要求學生能根據社會熱點和環保等話題, 收集資料,完成一些小論文。

4、調查研究型。在地理學習中有較多的知識和社會、自身的生活密切的關系,學生可以通過對自己生活的區域開展專題調查活動,了解更多的信息,進一步用地理的眼光發現和了解。如家庭人口、家譜的調查研究,社區綠地的調查,農業狀況的變化研究等等。

三、鄉土地理實踐活動開展路徑及意義

鄉土地理實踐活動開展應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中心,通過生活化的地理教材內容,讓學生在地理學習的過程中將所學與生活相互結合, 應用所學于生活之中,提供機會培養學生可以帶著走的地理基本能力??蓜撛O聯系生活實際的問題解決式學習情境,引導學生研究生活中的地理。條件適合的學校也可就學校及周圍地區的自然環境創設教學情境,或創設模擬情境來進行學習。

鄉土地理實踐活動的宗旨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探究學習能力與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地理能力,讓學生感受到地理生活、生活地理、有用地理。在實踐中中提煉出來行之有效模式和方法,對落實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提升學生核心素養,促進地理教學質量提高有重要意義。

四、鄉土地理實踐活動開展的理論基礎

1、知識構建的理論。布魯納說過:“知識是我們構造起來的一種模式,它使經驗里的規律具有了意義和結構。知識的人本性決定了知識的本質是創造的、開放的、不完全和不固定的,為人的創造性學習留下了廣闊的空間?!?/p>

2、學生主體的理論?;顒邮前l展主體性的基礎,是主體性的存在形式,主體性只有在活動中并且通過活動表現出來,在教育過程中,學生的活動既包括對實物的操作活動,又包括對觀念的操作活動,還包括交往活動,堅持學生主體原則, 就是要求教育重視學生的自主活動,并為學生充分展示其才能創設機會和條件,使他們在嘗試、探究、交往等活動中找到自己的自由發展區,獲得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以此實現主體的建構。

3、課堂教學改革的需要。開展課外活動與學校的課堂教學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課堂教學是開展課外活動的基礎,課外活動則是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而且能獲得課堂中口授筆述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五、鄉土地理實踐活動開展的基本原則

1、實踐活動原則。地理活動要以實踐性、操作性的“活動”為載體,展開教學過程。這種活動過程離不開內化的思維活動,同時還必須具有外顯的行為活動,使學生處于“活動”狀態。通過“參與、體驗、內化、顯示”,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實踐活動的效果。

2、自主學習原則。地理活動的設計必須著眼于學生是活動的主體。要激發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賦予學生制定活動計劃、選擇活動伙伴、組織活動開展、參與活動過程,展示活動成就、評價活動結果的權力。

3、開放性原則。地理活動的教學過程是一個開放的過程,活動的設計也需與之吻合。其一,活動的時間與空間開放,為了保證活動的實效性,活動不應僅僅局限于一節課或學校之內,還要向課外、校外開放。其二,活動內容開放,盡量為學生提供可以選擇的余地。其三,活動過程開放,每一活動課后的“活動延伸”應揭示新的活動嘗試的開始。

六、結語

地理學科的實踐性很強,在教學中利用鄉土地理資源進行問題設計,創造真實情境,讓學生探索實踐,改變學生地理學習方式,學會自主學習, 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進而實現提升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目標。在鄉土地理實踐活動開展過程中,進一步研究地理課外實踐活動有效運作的管理機制,研究學生參與地理課外實踐活動的評價方案。

猜你喜歡
鄉土地理實踐活動核心素養
依托鄉土地理課程資源開展地理研究性學習的探究
鄉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初探
在過程中體驗 在體驗中發展
關于小學數學興趣教學的思考
小議高中數學的興趣教學
鄉土地理課程資源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利用
談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