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基礎箱式原型的廓形款女裝衣身結構平衡處理

2023-08-20 07:59羅亦樂
南北橋 2023年15期
關鍵詞:廓形女裝

[摘 要]服裝結構平衡對于服裝整體的外觀美感和服裝質量的評定具有重要意義,而衣身的結構平衡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國內現階段對衣身結構平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原型或合體服裝中,較少涉及廓形款服裝變化時的結構平衡處理手法。本文基于調試好的基礎箱式原型,重點討論在胸圍量增大的無胸省款式中如何合理分散胸省,以及如何在圍度增加的基礎上合理完成高度上的增加以保持衣身結構平衡。

[關鍵詞]箱式原型;廓形;無胸??;女裝;衣身結構平衡

[中圖分類號]TS94文獻標志碼:A

服裝結構的平衡性決定了服裝的幾何形態與人體吻合度以及其在人們視覺中的美感,因而是評價服裝質量的重要組成內容[1]。國內現階段對服裝衣身結構平衡研究的理論相對較少,且多集中于合體服裝或特體服裝的處理上。但是近幾年來,寬松型服裝款式非常流行,在處理這些廓形款式時,版師幾乎都基于自身的實踐經驗估值,理論依據不強;抑或是某些對于服裝結構平衡理解不夠深入的版師在廓形款打版過程中,只完成圍度上的放量,而忽略對于肩斜、胸省、前后衣片高度平衡等內容的處理,導致服裝出現肩線后斜、衣身斜鏈、衣角起翹、袖窿圈結構不平衡等弊病?;谶@一點,本文以調試好的無衣身平衡問題的箱式原型為基礎,以160/84A標準人體模型為研究對象,排除材質對衣身結構的影響,重點討論在胸圍量不斷增大的無胸省款式中如何合理分散胸省,以及如何在圍度增加的基礎上合理完成高度上的增加以保持衣身結構平衡。

1 女裝衣身結構平衡影響因素及要求

衣身結構整體平衡是指衣服在穿著狀態中前后衣身在腰節以上部位保持合體,腰線、胸線、擺線呈現自然水平狀態,側縫線呈現與地面垂直,肩線位于肩棱上方,順延肩斜度順暢,服裝整體順暢平整,表面無造型因素所產生的褶皺,裁片無擰扭等特征,體型適度好[2]。

1.1 影響衣身結構平衡的因素

在不考慮服裝面料、厚薄等因素的情況下,影響衣身結構平衡的因素主要是人體體型凸起部分,如胸凸、背凸、肩部形態等人體在服裝上的支撐點,處理好衣身結構平衡的關鍵便是對這些部位浮余量以及結構平衡的處理。

1.2 女裝衣身關鍵部位結構平衡要求

1.2.1 前中部位的結構平衡

前中部位結構的平衡,是衡量衣身結構平衡的重要標準之一。要求前門襟以搭門線為界,左右兩片衣身的搭門量自胸圍線以下始終一致,不出現交疊或者撇開等狀態[3]。

1.2.2 肩縫部位的結構平衡

當肩縫部位結構平衡時,肩線與人體肩部狀態吻合較好,不會出現肩線后斜、前肩線部分呈鏈形、底領起空、后肩縫呈牽緊狀等疵?。?]。

1.2.3 腰節線以上部位的結構平衡

腰節線以上浮余量處理恰當,在寬松版型的狀態下胸部、肩胛骨、側身轉折面等位置不會有多余拱起,也不會有斜鏈等布紋出現;肩胛骨、胸高點以下位置的寬松量自然下垂、與水平面垂直、不起翹。

1.2.4 后中線部位的結構平衡

后中部位的結構平衡與前中部位衡量標準一樣,不起翹、不里扣,也不出現左右衣片底擺相交或撇開的情況。

1.2.5 袖窿圈的結構平衡

袖窿圈的結構平衡是在分析衣身平衡時容易被忽略但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位。在無袖狀態下,疵病可能呈現得不明顯,但是在配袖完成之后,會導致服裝的袖子部位出現問題。因此,在處理衣身結構平衡時就應當把它的結構平衡處理好,否則裝袖后容易有衣身側乳轉折面不干凈、袖子往后倒等問題。

2 箱式原型基礎上的廓形款女裝衣身結構平衡處理方法

2.1 擬采取的技術路線

原型法是結構制版方法中的重要方法之一,一個好的原型可幫助解決和避免很多服裝問題的出現[5]。因此,在進行廓形款服裝版型變化之前,先根據所需人體體型的標準人模繪制無衣身結構平衡問題的箱式原型作為基礎,本文中選定了160/84A的標準體型作為研究對象,在此基礎上,只需合理分散掉胸省、肩胛省以及處理好圍度上和高度上的匹配關系,便可使由原型演變出來的廓形款服裝依舊能保持衣身平衡的狀態。

2.2 廓形衣身結構平衡處理方法

2.2.1 無胸省狀態下的衣身結構平衡處理

首先,需進行胸省的分散。在箱式原型的基礎上,不管胸圍需變化多少,都需先將胸省量合理分散、平衡處理。如圖1所示,在前胸開口類的服裝款式中,可先將左圖原型的胸省量轉移至圖1(b)中的1、2、3、4四個部位,其中1處的胸省量分配大約使撇胸量為1~1.2cm,3處保留的胸省量大約將袖窿抬高量h控制在0.8~1.5cm(根據后期胸圍放量數值把控)。但如果不是前胸開口類服裝,則保持前中垂直,將胸省量分配至2、3、4三個部位即可。

其次,胸省的消失。即在上文的基礎上,將分散好的胸省量平衡處理掉。其中,肩部、前中部以及部分側縫處的省量可通過BP點處省量重疊處理掉,如圖1(c)中圓圈處所示(BP點處省道重疊產生的圍度變化,后期會在側縫處補出來,因此并不會造成胸圍的變化)。圖中為重疊處理后的形態,重疊之后,肩部和前中處的省量開口消失,肩斜斜度發生變化,只剩余袖窿處和側縫處的部分省量。在接下來的處理中,將會把前片2處的剩余的省道量直接從側縫底擺位置裁掉。而袖窿處的省道量變為以后胸圍放量之后的袖窿抬高量,保持衣身圍度與高度上的平衡變化。

再次,后片與前片縱向平衡的處理。此時,前片胸省已經平衡地分散處理好。從圖1(c)中可以看出,最終前片的袖窿處保留的省道使袖窿部位有一個高度和圍度上的增加(數字1處所示),這將是后期影響廓形款衣身平衡處理的關鍵性因素。

如圖2所示,可測量出前片袖窿處的縱向抬高量為X,則后片袖窿需同樣進行相應的抬高,以此維持和前片的縱向平衡??蓪⒑笃缡∞D移部分至袖窿(不能為了抬高袖窿高度,將肩省全部轉移,需保留部分充當后肩容量,確保肩縫形態的美觀合理)。當圖2(a)中h2的量(即后袖籠抬高量)小于前片袖窿抬高量x時,可繼續按照右圖的方法從省道處將后片上部分平行拉開一個量,使最后的后袖籠抬高量y與前袖窿抬高量x相等。結果表示,在這樣的處理過程中,后背長和后肩斜也發生了相應的一些變化。

最后,前后衣身橫向平衡的處理。胸省處理之后,前衣片袖窿處不僅有高度上的增加,亦使胸寬有圍度上的增加。因此,想要很好地處理好衣身平衡,需繼續處理前衣胸圍、后胸圍、后胸寬的圍度放量。

如圖3所示,在之前的BP點位置的省量重疊過程中,胸寬和胸圍處都形成了一個重疊量,分別設為Q1、Q2,需要在此時橫向平衡的過程中將耗損的橫向重疊量在外圍重新加出來;前片袖窿處原有省道增加了胸寬的圍度,可設為Z,既然胸寬在圍度上有變化,那么前胸必然需要發生相應比例的變化與之平衡。因此,可推導出接下來的處理步驟和方法:第一,前胸寬點重新加出前胸寬增加量Z-Q1,與之相應,前胸圍應增加1倍或2倍,同時加上之前的胸圍重疊量Q2;第二,相應增加后胸圍的放量,可將后胸圍增加量確定為3倍胸寬增加量,或者使后窿距等于或大于前窿距;第三,畫順前后衣片的袖窿弧線。

由此可知,在胸省分散處理的過程中,肩斜、袖窿、胸圍、胸寬、前中、后中等都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因此在處理無胸省款式或廓形款式中,絕不僅僅是簡單地去掉胸省或增加胸圍那么簡單,任何圍度上的增加都要有相應高度上的增加來與之相平衡。

2.2.2 胸圍放量確定的廓形款衣身結構平衡處理

在現實打版過程中,更多時候版師會預先對服裝胸圍有一個大致的估計。針對這種情況,上文講述的處理方法可稍作調整。一方面,胸省的分散處理、前后衣片的縱向平衡處理與之前的處理方法一致,完成至圖4(a)的程度。隨后,可根據設定的胸圍在原型上增加前后胸圍放松量,及相應的背寬、胸寬放松量,在達到設定胸圍的基礎上,完成衣身圍度上的結構平衡。

例如,設定胸圍在原型胸圍的基礎上增加15cm,可將15cm按照后大前小、前后一樣大的比例關系分配至前后胸圍(如后胸圍增加4.25cm,前胸圍增加3.25cm)。后背寬增加量一般為后胸圍增加量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因此可根據后胸圍放量繼而確定后背寬放量,修正后袖籠弧線。前胸寬放量可根據后背寬總量確定,一般前胸寬比后背寬少1~1.5cm,修正前袖窿弧線。

圖4(b)為胸圍增加15cm時的紙樣設計,需要注意的是,廓形增大時,袖窿弧線的繪制應更加平緩,不能與繪制原型時一樣挖太深。

2.3 前袖籠增高量的安全范圍

在胸省分散的過程中,會預留部分胸省保留在袖窿處作為高度的增加量,但是這個增加量是有一個安全值的,超過這個安全值可能會造成衣身的不平衡狀態。在經過一系列的實操檢驗后,可大致確定1.7cm為袖窿增高量的最大安全范圍,即需大于0.8cm、小于等于1.7cm,其中1.2~1.5cm是相對理想的范圍。因此,當胸圍增加數值非常大時,也不可將原胸省量盡數保留在袖窿處,最多只能保留縱向開口高度為1.7cm的省量,其他胸省量依然需要轉移分散處理。

在實驗過程中,以胸圍140cm的基礎衣身款型為例進行驗證,在分散胸圍的步驟中在袖窿處預留增高量為1.7cm的胸省,其余按方法分散處理。圍度衣身平衡參考本文2.2.2中的處理方法,因胸圍放量過大,為了使服裝款式上更加匹配,將肩寬以及袖籠深略微加大平衡視覺。

3 結語

通過以上實驗得出結論,在廓形女裝的衣身紙樣設計過程中,首先要考慮胸省量的分散和處理,在胸省分散處理的過程中,肩斜、袖窿、胸圍、胸寬、前中、后中等都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其次,任何圍度上的增加都要有相應高度上的增加來與之相平衡。最后,在較大廓形的衣身打版過程中,不能因為追求圍度與高度的變化匹配而一味增加前袖籠的抬高量,需要將其把控在一個安全范圍之內。

參考文獻

[1]張文斌. 服裝工藝學:結構設計分冊[M]. 中國紡織出版社,1998.

[2]樓亞芳. 女上裝衣身結構平衡探討[J]. 北京紡織,2005(6):59-60.

[3]張月霞. 服裝紙樣設計中的協調性與平衡性初探[J]. 溫州大學學報,2001(2):74-76.

[4]白青梅,劉娟. 肩部形態對箱型結構衣身平衡的影響[J]. 青年文學家,2009(19):143,145.

[5]李文元. 女裝衣身結構平衡新方法研究[D]. 武漢:武漢紡織大學,2014.

[作者簡介]羅亦樂,女,湖南寧鄉人,廣東培正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服裝結構與設計。

猜你喜歡
廓形女裝
意在輕閑
女裝流行面料
女裝面料解析
女裝風格與細節
女裝設計指導
2017年春夏男裝周的女裝風景
女裝流行面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