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高校教育策略研究

2023-08-23 13:01趙建中
河南農業·教育版 2023年7期
關鍵詞:農村發展高校教育鄉村振興

摘要:鄉村振興戰略是當前我國的一項重大發展戰略,也是“三農”工作的戰略核心和發展主線。中國鄉村要保持生機就要以科技自主創新引領鄉村振興,驅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高校通過科學技術創新和培養專業人才來促進農村發展,推動鄉村振興。因此,如何助力鄉村振興是當前高校亟需探索的重要課題,通過查閱文獻與調查研究,對高校服務鄉村振興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村發展;高校教育

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鄉村振興是必要的。農村作為我國發展的基礎,是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短板,因此,農村振興發展,我國整體發展才能大幅度提升。

鄉村振興是根據我國基本國情制定的戰略,必須全方位地貫徹落實[1]。

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為以后農村發展開辟了新道路,是“三農”戰略工作的總抓手,也是加快實現傳統農業和農村經濟高質量持續發展、加快深入推進現代農業化和農村經濟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農業創新技術是鄉村經濟振興的重要技術支撐,我們不僅要努力通過農業科技成果創新為我國新型農村現代化提速,也需要建立健全創新激勵體制,讓農業科技人才和農業科技成果項目能夠真正走進農業鄉村,加快推進鄉村經濟振興,同時還需要努力搭建農村創業和科技創新的交流平臺,推動優秀鄉村文化產業健康發展,讓優秀鄉村文化成為更多年輕人投身文藝事業、成就人生夢想的最佳舞臺。目前,科技和人才還與鄉村教育密切相關,尤其是高等教育,所以必須高度重視高等教育在促進鄉村經濟振興中的重要推動作用。

一、實施鄉村振興的現狀及面臨的問題

實施鄉村振興的核心問題是人。目前,實際生活在農村的人口比例過低,接踵而來的問題是土地由誰來種、誰來經營土地、怎樣才能建立土地與人的聯合體或約束機制以確保糧食安全。而現實是人力資源有限,精耕細作在一些地方無從談起,更多的是機種機收、生產過程托人代管或自己粗放管理,甚至有些農田撂荒。萬幸的是,現在我國的生產條件和綜合生產能力已顯著提升,近年來雖然不是風調雨順,但也沒有發生過大的災害,否則糧食安全問題和國家安全穩定問題就會凸現出來。另外,鄉村通過什么方式留下人、留下哪類人、誰來享有美麗鄉村,如果目前的土地擁有者脫離了土地成為進城務工者,其后代大概率也不會再回流,基本上不會再回到鄉村生活。

實現鄉村振興,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還包括農業基礎產業、農業弱質產業、農業保本或賠錢產業,關乎國計民生的農業必須要做,而且農業必須要有效益。同時,要從技術層面解決農業產業本身的優質高效問題,而在這一過程中,農業高校需要做什么、應該怎樣做,這是我們當前亟待深入思考和研究解決的問題。

鄉村振興戰略確定后,大部分高校通過積極組織開展專題講座、黨團活動等解讀鄉村振興戰略,對廣大師生進行相關理論培訓,宣傳國家新的發展戰略,其中部分高校還設立了專門的鄉村振興研究院、成立服務鄉村建設與發展的領導小組等。涉農高校應積極抓住新時代發展契機,初步形成具有創新特色的服務鄉村振興的組織機構。以河南農業大學為例,為助力鄉村振興專門成立了鄉村振興研究院,建設了中原農村信息港綜合服務平臺,扎實開展了“百名教授千名學生服務萬村”科教服務行動,建立了一套立體化的農業科技推廣機制。

二、高校服務鄉村振興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一) 高校服務鄉村振興的必要性

1、高校助推鄉村振興的發展戰略。鄉村振興的五大目標內容豐富,是一個涵蓋國內包括發達國家主要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思想政治文明三大體系工程建設于一體的龐大系統工程。這個工程的實施需要全社會參與,尤其需要地方高校的支持。因為當前中國鄉村振興不僅僅指鄉村集體經濟的振興,還應包括鄉村教育的振興,鄉村教育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經濟的發展[2]。此外,鄉村中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甚至鄉村政治文明等的建設都與鄉村教育的健康發展息息相關。

2、鄉村助力高校培養綜合性的人才。鄉村振興戰略是根據我國幾十年的發展經驗提出的最有利于新時代農村農民發展的國家戰略,也創造了高等院校在新時代改革發展的絕佳契機。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理念要與國家發展戰略需求相一致,實現人才培養強國的重要技術前提和基本內容是高校人才培養與國家人才發展戰略。目前,高校專業人才培養結構中還存在著較多短板和矛盾,所以高校要轉變人才培養觀念,探索正確的人才培養方式,努力服務于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用更加充分、更高質量規模發展來代替規模數量優勢,用靈活的高水平動態優化取代固化的靜態保守,從關起門來的單一形式培養轉向多元主體協同合作。

3、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是高校辦學價值的重要體現。高等院校辦學的初心就是為國家經濟發展培養大批高素質專業技能型人才,高等院校的辦學價值是要為國家建設事業服務,為鄉村振興做出貢獻是高校的重要責任和使命,高等院校圍繞鄉村振興戰略開展人才培養管理工作恰恰體現了高等院校的辦學價值與理念。要真正實現這一辦學價值,需要高等院校真正將本校的人才培養管理體系與新時代國家發展戰略緊密結合起來,培養出大量能為農業農村發展做出貢獻的人才。

(二) 高校服務鄉村振興的可行性

1、高校是理論政策的關鍵宣傳陣地。在國家高度重視“三農”問題的情況下,高校毋庸置疑是宣傳國家大政方針的有力平臺。我國正處于高質量發展階段,國家新政策、新戰略出臺速度也相應加快,各高校應找準政治站位,可以通過開設黨團活動、理論政策宣講、主題講座等形式為國家新政策做好宣傳工作,從而培養出優秀特色人才。高校思政課堂應自覺成為國家各項理論政策的宣傳陣地,教師應積極為新時代大學生闡釋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性、可能性和必然性,培養學生幫助農村農民發展的意識,為未來農村的發展建設提供思想基礎和人才基礎[3]。

2、高校是創新型人才聚集地。一個國家教育發展水平的高低,能體現出其社會發展的優劣與科技創新水平的高低。目前,科技創新能力越來越被重視,在整個高等教育教學體系中,高校不但是推動科技創新的主要技術陣地,還是新經濟時代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孵化器”。一方面,高校自身擁有強大的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和多學科交叉融合的技術條件,可以推動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的有效深入實施。另一方面,高校自身擁有的一流教學科研創新平臺可以為鄉村振興的高水平科學研究、技術創新發展提供重要的硬件支撐。此外,高校能夠培養出一批適應科技發展需要、具有高水平科技創新能力的高層次技術人才,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

3、高校是傳承優秀鄉土文化的重要基地。文化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根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積聚著中國幾千年的文明發展史[4]。當代高校教育注重學生的全面培養與發展,其人才培養方式千差萬別,但培養理念卻始終如一,其中就包含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高校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歸根結底就是對學生進行文化教育,特別是向學生傳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其中也包含著優秀的鄉土文化[5-6]。高校要培養出知農愛農的優秀專業人才,不可或缺地要讓學生接觸、了解、繼承和發揚優秀鄉土文化,使學生更喜愛農村、更愿意留在鄉村就業創業,從而加快落實國家鄉村振興發展戰略[7]。

三、高校服務鄉村振興存在的問題

(一) 理論政策解讀與宣講力度不足從調查情況來看,部分高校師生對鄉村振興戰略的了解仍不夠深入,對國家戰略發展關注程度不夠,一些低年級學生甚至不清楚鄉村振興戰略指的是什么,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有何重要意義。有些非涉農高校認為鄉村振興領域非本校教育能力范圍,是農業院校的事,目前仍未主動開展相關措施對廣大師生進行宣傳教育,或只是被動地完成上級下達的指定任務,這非常不利于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展,使很多大學生由于不了解鄉村振興的政策而降低了大學生去農村發展的可能性[8]。

(二) 服務鄉村振興的動力源不足從學生層面看,高校大學生有為農業農村農民發展服務的意愿,但普遍顧慮因素較多,內心不堅定,沒有足夠的驅動力。經調查發現,大學生有回農村創業就業發展的意愿,但卻受限制于創業資金有限、風險較大、家庭不支持、創新技術能力不足等問題。地方高校中來自偏遠農村的大學生很多,縱然學生本人有返鄉就業意向,但大部分學生家長礙于面子等種種因素會干涉孩子的就業選擇,動搖學生為鄉村發展服務的工作決心和創業信心。從教師層面看,各高校激勵教師投身鄉村建設的體制機制還不健全,沒有相應的鼓勵與獎勵措施,致使部分高校教師缺少服務鄉村振興的自覺性與主動性。

(三) 人才流失,專業型人才短缺加強人才工作是加強黨的建設的必然要求,是中國特色人才制度優勢的集中體現,而人才培養則又是高校四大職能中的核心職能。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征程中,人才振興是關鍵。各大高校要深入學習并貫徹執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黨管人才原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設人才強國”。實現鄉村振興離不開高校培養的專業型高素質大學生,但部分高校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對涉農專業學生的專業指導重視程度不夠,未能與時俱進,依舊是開設傳統的學科課程,導致學生缺乏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的專業技能[9]。

另外,部分高校對服務鄉村振興的教師和科研人員缺乏完善的激勵和評價機制,與從事簡單教學工作的教師相比,從事服務鄉村振興的教師和科研人員工作量更大、出成果時間更長,不僅會影響基本待遇,也會影響職稱評定、職務晉升等??紤]到這些現實問題,越來越多的教師放棄了服務鄉村,深深打擊了高校教師服務鄉村振興的熱情和積極性,最終導致服務鄉村的專業型人才短缺和人才流失情況加重。

(四) 服務鄉村振興的合力不足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出臺后,雖然河南省各高校都制定了一些相關機制措施來服務鄉村經濟發展,但基本處于天女散花、各自為戰的無序狀態,缺乏形成合力的頂層設計。除幾所涉農高校外,其余高校服務鄉村振興大部分是以自我為中心,高校之間、高校與鄉村之間、高校與政府之間缺乏溝通,使服務鄉村振興的效率大大降低。另外,某些高校鄉村振興的合作基地偏遠,交通運輸方式往往受到很大限制,使一些想去農村發展的師生望而卻步,導致高校服務鄉村振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大打折扣,很難在鄉村振興方面有較大的實質性進展。

(五) 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隨著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鄉村發展將處于大變革、大轉型的關鍵時期。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最明顯的短板仍然在“三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在鄉村表現尤為突出。普通農產品供過于求和優質農產品供給不足并存,農業供給質量效益和綜合競爭力亟待提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深度不夠,新型經營主體和職業農民隊伍建設亟待加強。受農業成本上升和價格“天花板”擠壓,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任務艱巨。城鄉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差距仍然較大,城鄉之間要素雙向流動機制還不健全,農村精英不回鄉、城市資源不下鄉,資本、技術、人才等各類要素向鄉村流動還面臨不少障礙??h域經濟發展還不均衡,科技創新能力不足,鄉鎮產業層次相對偏低、集聚資源要素能力有限,這些都是我省“三農”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明顯短板。實現鄉村振興,需要在充分認清問題的基礎上,堅持系統思維,堅持問題導向,統籌謀劃,科學推進,奮力開創鄉村發展新局面。

四、高校服務鄉村振興的戰略建議

(一) 加大理論政策宣講力度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對中國農村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作為知識創新型人才的主要培養基地,各高校應在思想建設上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通過平時抓緊自學、以會代訓、以訓促學、到基層宣講、在交流中互學等方式,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深走實。針對鄉村振興的廣泛實踐內容,高??梢酝ㄟ^理論宣講、主題講座、黨團活動等形式大力宣傳鄉村振興戰略,讓新時代國家發展戰略深入人心,鼓勵畢業生到農村一線就業或創業,服務農業農村高速度、高質量發展,實現崇高的人生價值。

(二) 激發服務鄉村振興的活力源鄉村振興戰略順利實施必須有足夠的驅動力做保障。一方面,要堅持讓思想政治引領與專業教育有機結合,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德育教學,加強對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引導,加深學生對國家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的認識理解,引導學生回歸農村,積極為農業農村發展助力。另一方面,要堅持讓政策引導與有效激勵有機結合,各高校應積極適應新時代發展需求,調整教師績效評價考核體系,通過設立相應的政策鼓勵與有效獎勵措施,提高高校教師積極服務國家鄉村振興的思想自覺性與工作主動性,促使教師積極投身于農村建設一線,開展專項科研服務、專題培訓等,為解決“三農”問題做出應有貢獻。

(三) 大力培養專業對口人才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有效實施,鄉村振興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高校作為鄉村振興人才的重要培養和對外輸出基地,應當根據以下幾點來實現鄉村振興中的人才振興。

1、加強黨的領導,為人才培養奠定堅實的政治和組織基礎。各高校要突出黨的政治建設,加強黨的領導,緊緊圍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緊扣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守育人初心,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政治建設上,構建學校黨委、院系黨組織、基層黨支部和黨員“四位一體”的組織體系,確保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在學校落地生根。在組織建設上,堅持開展一個黨員一面旗幟、一個支部一座堡壘的“兩個一”活動。在作風建設上,進一步樹立干的導向、倡導干的作風,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有力,突出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

2、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多層次的鄉村振興高級人才。

高校要以立德為根本,以樹人為核心,把立德樹人具體到學校建設和管理的各方面、各環節中,努力培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人才。一是加強體制機制建設。把落實“三全育人”作為主題教育的落腳點,堅持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模式,努力構建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二是厚植大學生“三農”情懷。堅持把廣袤田野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大課堂,堅持以德育實踐扶正思想主干,以教學實踐打牢育人根基,以科技實踐滋養育人沃土,以社會實踐磨煉意志品質,以創業實踐提升素養能力,構建“五位一體”的實踐育人體系。

三是構建“三農”人才培養體系。持續構建涵蓋拔尖創新型人才、復合應用型人才的“三農”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優秀人才。其中,在拔尖創新型人才、高層次人才培養方面,不僅注重本科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也注重加強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全面培養,并結合體制機制改革,優化鄉村創新創業環境,培養鄉村振興高端人才,并推動高端人才扎根鄉村創業。

(四) 打造服務鄉村振興的高校共同體國家社會的高效有序發展不是一個人或一家企業就能實現的,需要社會共同參與來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也不是一所或幾所學校就能完成的,除了涉農高校外,其他高校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和使命,都需主動承擔起社會發展的重任,積極開展活動、制定相關政策來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同時,各高校間、高校與鄉村間、高校與政府間,要加強溝通交流,優勢互補,促進政策之間的有機融合,打造高校服務鄉村振興共同體,集各個分力為強大合力,助推農業農村適應新時代的發展[10]。

(五) 推進經濟社會創新協調發展要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壓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責任,強化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統籌推動欠發達地區跨越發展,實現區域均衡協調發展。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歸根到底還是要補上我國發展中的一些短板。在這方面,科技創新具有獨特優勢,能發揮長期的、底層的和關鍵的作用。

五、地方高校助力鄉村振興的模式

以下以河南農業大學為例,從實際出發論述地方高校助力鄉村振興的模式。

(一)發揮優勢培養鄉村振興的主力軍——現代農業人才

發揮學校的人才和科技優勢,培養現代農業人才。依托農業農村部“全國首批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范機構”、省科技廳“河南省科技扶貧培訓機構”等平臺大力開展農業科技培訓。一方面,積極承擔省農業農村廳、省科技廳等單位分配的既定任務,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高素質農民培訓、“三區”科技人才培訓、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培訓等工作,通過“校內集中培訓+深入基層培訓”“理論培訓+現場實訓”“技術培訓+創業孵化”等多種形式,近5年來累計培訓我省急需的農業經理人、創業創新青年、脫貧致富帶頭人等2萬余人次,位居全省高校首位,培訓覆蓋全省18個地市和53個貧困縣。另一方面,克服困難承接海南、安徽、陜西、甘肅及我省不同縣市基層涉農單位等委托的技術培訓,特別是連續3年承擔省農業農村廳、省科技廳安排的對口援疆哈密市的農業科技培訓工作,為學校贏得了很好的社會聲譽和知名度。

(二) 通過人才引領作用推動科技創新和服務社會的水平

學校始終本著“集大智、聚大軍、引大師、筑大臺、干大事、育大才”的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原則,著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工作的高質量發展。與此同時,社會服務能力持續增強,扎實推進了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開展服務鄉村振興縣、鄉、村試點基地建設;舉辦城鄉融合發展與鄉村振興高層論壇,積極承擔“萬名科技人員包萬村”工作任務,持續開展“百名教授千名學生服務萬村”科教服務行動,學校主持的河南省“3+N”農技推廣協同機制的創新與實踐項目獲批農業農村部農牧漁業豐收獎一等獎。

(三) 建設高端智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河南農業大學依托學校的新農村發展研究院、鄉村振興研究院、黃河流域生態綠色發展研究院等平臺,組建了學校鄉村振興高端智庫,集中力量圍繞現代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面臨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開展研究,把地方典型經驗上升至地方模式乃至全國經驗,特別是將人文社科的科技和人才優勢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動能,將智庫建設成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思想庫、智囊團和指導服務中心,為全省鄉村振興提供政策咨詢、智力支持和規劃服務。

(四) 利用科學技術扛穩糧食安全重擔扛穩糧食安全生產的責任,依托河南糧食作物協同創新中心,圍繞小麥、玉米、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加強種質資源創新、分子育種等先進技術研究和應用,加快選育和推廣一批強筋、弱筋和中強筋小麥新品種,一批高賴氨酸、高油、高淀粉玉米等專用品種,一批優質水稻新品種。集成和推廣農作物輕簡化、優質化栽培技術,提高農業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之間的融合水平。加快主要糧食作物病蟲害防治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和儲備,大力推廣良種良法配套技術,助力我省糧食產能持續穩定提升,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五) 利用現代化技術融入農業農村綠色發展理念一是圍繞“一控兩減三基本”,開展節水節肥、化肥減量增效、有機肥替代化肥、重大病蟲草害綠色生物防控、高效低風險農藥、高效施藥機械、生物質能源等方面的研究和應用,促進農業綠色生產。二是開展農膜區域性回收利用、秸稈綜合利用、土地治理、土壤修復等方面的研究和應用,以推動農村環境整治。三是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污水綜合化處理、垃圾無害化處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應用,優化農村人居環境。四是開展在農產品質量監管、追溯等方面開展研究和應用,為早日實現生態宜居開展工作。

結語

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國家經濟發展戰略,需要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鼎力相助。我國農業經濟強不強、農村建設美不美、農民生活富不富,關乎億萬中國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11]。有效開展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拓寬我國農民脫貧致富增收渠道,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社會更加公平正義,有利于增進廣大鄉村農民福祉,讓億萬農民共同踏上健康繁榮發展的道路。高校作為鄉村振興新型人才的重要培養和對外輸出基地,應該充分發揮其專業辦學特色與人才資源優勢,積極融入黨和國家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立足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市場需求,通過科技創新等不斷為鄉村振興服務。

參考文獻:

[1]羅攀生.高校促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對策研究[J].大慶社會科學,2019(04):137-139.

[2]王美佳.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農業經濟的管理與發展[J].農家參謀,2022(20):57-59.

[3]郭倩伶,王梅.高校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可行性和實施路徑[J].河西學院學報,2021,37(01):63-66.

[4]溫朝霞.以文化自信推進文化創新[J].探求,2018(01):27-31+45.

[5]郭明使.《道德與法治》教材中古文經典名句的教學處理[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8(08):89-91.

[6]王寶鑫.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中國語境及其邏輯[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01):130-135.

[7]余景波,高娜娜,曲巧鵬.芻議高職院校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必要性和可行性[J].山東紡織經濟,2019(06):54-56.

[8]李才,張秋菊,徐東北.地方高校服務鄉村振興的現狀分析與路徑優化:以吉林省高校為例[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20,41(09):1-5.

[9]史沙沙.地方高校服務鄉村振興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錦州:渤海大學,2020.

[10]羅攀生.高校促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對策研究[J].大慶社會科學,2019(04):137-139.

[11]楊謙,孔維明.習近平鄉村振興戰略研究[J].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2018(04):83-95.

基金項目:2021年度河南農業大學高等教育科學研究“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提升研究”,項目編號:2021ZD14。

作者簡介:趙建中(1978-),男,河南周口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教育、農技推廣。

(責任編輯 董國珍)

猜你喜歡
農村發展高校教育鄉村振興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四川省“貧困片區”全面小康發展狀況與日標測算
高校設計教育網絡平臺的服務系統設計研究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電子商務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