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視閾下河南農村基層治理新模式及經驗啟示

2023-08-23 03:25趙磊
河南農業·教育版 2023年7期
關鍵詞:治理模式黨建引領鄉村振興

摘要:河南“一村一警”治理模式給夯實鄉村社會治安基礎,促進鄉村平安建設,實現鄉村善治提供了借鑒和啟示意義。從該模式可以得出,堅持黨建引領和積極爭取支持配合是關鍵基礎;統籌城鄉治安立體化治理協調發展和資源整合是重要保障;發揚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工作作風是重要途徑;利用數字智能科技提升鄉村治理效能是重要手段。

關鍵詞:鄉村振興;一村一警;黨建引領;治理模式

一、河南省“一村一警”治理新模式的主要內容

經過8年多的發展,河南“一村一警”內涵不斷豐富,機制逐步完善,形成了以黨建為引領,以服務群眾為核心,以“腳板+科技”為基礎,以“三體系一平臺”為骨干的農村基層治理新模式。

(一) 黨建引領與“兩任”模式契合,疏通鄉村治理的痛點堵點

第一,以基層黨建為引領,深度融合于農村基層治理體系。2022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耙淮逡痪蹦J骄褪峭ㄟ^黨建引領來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和基層社會治理深度融合與良性互動。把黨建工作延伸到一線基層,促進公安基層黨建與村兩委融合,為基層社會治理提供“源動力”,重塑了基層治安力量的權力格局,成為行政資源與社會資源優化整合的重要支撐,亦成為社會治理創新的制度優勢。

第二,以“兩任”模式為抓手,提高基層黨組織治理水平。這里的“兩任”模式就是選派民警擔任所聯系村的黨支部副書記或者村委會副主任,使民警能夠盡快融入鄉村事務,在基層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此外,通過警務工作與行政村工作的高度融合,構建警務室與行政村整體聯動機制,彌補農村警力有限和職責受限的不足,解決農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將服務群眾的網格覆蓋至基層社會治理的每一個角落,推動全省基層平安建設提檔升級。

(二)“腳板+科技”聚勢賦能,實現鄉村治理方式的轉變

一是“腳板+科技”,推動基層治理與現代智能結合。

“腳板+科技”是立足實際優化“一村一警”模式的創新設計。依托警務智能平臺等移動終端,打破數據壁壘,實現資源智能共享,最大限度、最廣范圍下放警務智能平臺應用權限和信息調取權限,實現“迅捷傳遞資訊信息、智能獲取線索情報、準確分配各類事項、潛在問題解決歸零、記錄文件電子留存、工作進度適時跟蹤”,提升了基礎防控智能化水平,促使“人力治理”向“智能治理”轉變。

二是智慧治理新方式,發揮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作用。確立了以“1個大數據中心+6大基礎支撐平臺+多個警種智能化應用”為格局的智慧治理新模式。同時,推出了“1+3+6”智能化應用系統,即一個全要素信息采集核查系統,縣(分)局、派出所、工作站三級警務智能工作平臺。這有利于推進政府部門、社會組織視頻監控和信息資源聯網共享和高效應用,確保信息獲取快速、判斷準確、行動有力,發揮智慧公安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和維護村民安全方面的護航作用。

(三) 群防群治與聯動調解融合,推動鄉村治理模式的升級

一方面,以“兩抓”任務為重點,打造警民良性互動平安共同體。抓常態化走訪,推動社會治理重心下移。通過下派警力,對每一個行政村串門訪問,了解社情民意,做好調解利益紛爭、收集線索證據等工作,實現警務工作對農村基層的全覆蓋。抓群防群治,組織治保會等社會力量開展巡邏守護、鄰里守望、救助幫扶、隱患排查等工作。這也是“楓橋經驗”的重要法寶和利器,有力推動了傳統的“自上而下”直線型治理模式向新型的警民多方參與的網狀治理模式轉變。

另一方面,以“兩調”機制為基礎,推動建立矛盾化解聯動平臺。以德治為支撐,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使“一村一警”與“一村一法律工作者”兩個主體協同發力,重點調解涉法涉訴矛盾;依托各村已經形成的矛盾化解平臺,形成警民聯調機制。一般先由專門聯調平臺介入處理村內影響社會穩定的各類矛盾糾紛和風險隱患,仍難以解決的,再交由鄉鎮和縣有關部門處理。通過不同平臺主體逐層化解處理、事先預防的方式,實現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標。

(四) 責任督導與考評激勵配合,充分發揮其正向促進作用

第一,完善責任督導機制,常態化監督工作開展情況。

首先,要求公安機關各級領導擔負監督之責,每星期督促分管部門民警進村入戶走訪,了解所聯系區域的工作進度,強化與基層黨政機關和其他單位的交流,使之共同解決面臨的問題。要每月定期舉行專門會議,評估重點事項,整理群眾意見,安排工作執行。還要采取明查暗訪、交叉互查等方式,強化督查力度,確保規范執法。同時,及時處理責任督導過程中發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防患于未然。

第二,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以調動基層民警工作積極性。為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1],保證獎罰分明和考核公平,提高基層民警執法規范化水平和工作積極性。2019年1月,河南省出臺了《公安機關社區警務智能化工作考核評價辦法》,科學設置考核指標,細化考核事項,保證考核過程和結果的公正性以及執法的規范性。同時,把包村民警工作內容作為嘉獎和職務提拔的重要根據。對業務工作不作為、工作執行不合規的,將區分情況予以問責。

二、河南省“一村一警”治理新模式的實施成效

2014 年以來,河南全面推進和持續優化“一村一警”治理模式,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運作模式,提升了鄉村治理的現代化水平,取得了“四降四升”的明顯效果。

(一)“一村一警”治理新模式在全省實施情況

近年來,河南各地公安機關結合實際,積極探索治理模式創新,形成了信陽“一村一警+一連”、漯河“一村一警+掃黑除惡”等有地方特點的具體模式,成為依法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重要途經。

“一村一警+一連”,能夠實現資源配備效益最大化。以信陽市公安局為例,把民兵連納入“一村一警”體系,探索建立“一村一警一連八隊”新機制。民兵已成為信陽農村基層治安防控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了人員多、信息靈、力量大等獨特作用。此舉開創了“公安+民兵”融合共治新格局,破解了基層治理力量不足的難題,實現了基礎更牢、防控更準、群眾安全感更強的目標。

“一村一警+掃黑除惡”,以謀求基層治安最大公約數。

以漯河市公安局為例,將“一村一警”工作融入掃黑除惡“打管建”工作思路,民警協助“兩委”深入基層,開展入戶走訪、線索摸排等掃黑除惡防控工作,舉辦掃黑除惡宣傳活動,夯實了農村治安基礎防控體系。該市農村治安、刑事案件數量明顯下降,有力筑牢了維護農村基層社會和諧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二)“一村一警”治理新模式運行效果情況

一方面,四種情況的下降。一是接警量下降?;鶎泳瘎杖采w有利于民警預調農村矛盾糾紛,促使接警量明顯降低。二是發案量下降。2021 年,全省治安案件同比下降7.2%,“兩搶”案件同比下降22.9%,電信詐騙案件同比下降2.3%,盜竊案件同比下降27.6%。三是事故起數下降。民警廣泛傳播安全知識,主動排查安全隱患,有效遏制了不良事故的發生。四是糾紛減少。2021年,全省基層民警累計排查矛盾糾紛113.2萬起,化解111.9萬起,化解率達98%以上。

另一方面,四種情況的上升。一是信息真實度上升。民警經常與群眾交流,及時掌握真實治安狀況。二是群眾滿意度、安全感上升?!按宕逡娋碧岣吡艘娋?、知曉率、管事率。近年來,群眾滿意度以高于2個百分點的幅度逐年提升。三是民警工作作風提升。為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民警開展“群眾家門口的派出所”等活動,為群眾排憂解難。四是組織戰斗力提升。目前,全省村都實現了“兩任”模式,為基層干部隊伍注入了新活力,增加了民警與村干部之間的信任,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河南省實施“一村一警”治理新模式的經驗啟示

“一村一警”模式取得的顯著成效向全國展示了農村基層治理創新模式在河南的生動實踐。鑒于此,有必要總結“一村一警”運行以來的有益經驗,從而為增強農村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發揮更大作用。

(一) 堅持黨建引領和積極爭取支持配合是關鍵基礎

一是始終堅持黨建引領這一鄉村基層治理工作的政治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把基層治理同基層黨建結合起來?;诖?,要實現鄉村社會安定有序,就要建強基層黨組織,發揮其戰斗堡壘作用?!耙淮逡痪蹦J骄褪峭怀鳇h建引領,構建“全領域覆蓋、全要素統籌、全鏈條閉環”鄉村基層治理體系,有效激活基層鄉村治理“神經末梢”。實踐證明,黨建引領下的“一村一警”治理模式是破解農村基層治理難題的關鍵一招。

二是積極爭取黨委政府和其他部門支持配合?!耙淮逡痪备黜椈顒拥穆鋵嵍夹枰揽奎h委政府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有力支持,如此才能持續提升基層民警的工作效能,最大限度把矛盾糾紛解決在當地,化解在萌芽狀態。此外,“一村一警”的最大優勢在于能夠在黨委政府支持下,協調不同部門,整合多種資源,筑牢安全防線,實現對基礎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功能性構建。積極爭取黨委政府重視支持確實是推動農村基層治理工作實現突破的“金鑰匙”。

(二) 統籌城鄉治安治理協調發展和資源整合是重要保障

第一,整體統籌與協調發展并重。實踐證明,黨建引領、統籌規劃、全面實施的“一村一警”模式是成功的。城市在執行“一格一警”模式,構建網格化治安防控體系的同時,廣大農村也需要深入開展“一村一警”工作。只有城鄉地區都將這項工作做扎實,違法犯罪分子的活動空間才會被大大壓縮,城鄉治安狀況才更有保障。從系統治理角度看,城市網格與行政村之間并不存在競爭、沖突關系,而是辯證統一、互相促進的良性關系,必須統籌整合、協調發展。

第二,警力下沉與資源導入并行。為扭轉基層警力相對薄弱且短期無法有較大增編的不利境況,實施“一村一警”,做到警務資源社會化和社會資源聯動化。通過“警法聯調”,實現對鄉鎮綜治、司法等職能部門協作共治。通過“警調對接”,實現警力對農村社區力量的組織動員。通過建立完善的部門會商制度,加強各部門人員交流、信息交換、業務銜接。此外,還需要不斷完善考核激勵機制以不斷提升“警力輸入”效果。

(三) 發揚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工作作風是重要途徑

一方面,治理好基層治安必須依靠人民群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治理需要創新完善組織群眾、發動群眾的機制,開創專群結合、群防群治新局面”?!耙淮逡痪本褪且匀悍廊褐螢樽ナ?,著力加強治保會、治安信息員和巡邏隊等組織建設;就是關于如何將“村”與“警”融合為一體的探索。這不僅是警察之責,也是民眾之事。良好的警民關系是實現民眾自覺參與農村基層治安立體化防控的根本,也是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作風的體現。

另一方面,保持好“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傳統。實踐證明,信息情報主導并影響著公安機關治安防控工作的深入開展和治理成效,而情報信息的準確性、豐富性、時效性等更多依賴于群眾的積極支持和全力配合。沒有群眾的信息支撐,公安機關治理工作的開展將難見成效。實踐中,極少數民警和基層干部對為什么開展“一村一警”工作,民警下去干什么,存在模糊認識,搞形式、走過場的疑慮依然存在。

因此,要明確“密切聯系群眾”的工作思路。

(四) 利用數字智能科技提升基層治理效能是重要手段

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數字鄉村治理,對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現數字鄉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2]。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科技強警的推動下,各種視頻監控、人臉識別、智能卡口等數據技術在警務領域開始廣泛使用[3]。

“一村一警”模式中的“腳板+科技”,就是利用現代科技創新基層治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依托一體化警綜平臺,安裝智能化操作系統,為警務室、警務工作站接入公安信息網、互聯網,配齊硬件設施,配備警務通,并制定專門智能化工作規范和考核辦法,從而提升了單警工作效能,提高了基層治安防控的智能化、精細化水平,彰顯了技術治理在“一村一警”基層治理應用中的功能性價值。

參考文獻:

[1]陳平.以“一村一警”推動“楓橋經驗”落地生根[N].人民公安報,2020-11-29(03).

[2]李曉夏,趙秀鳳,張天然.數字鄉村治理:實踐基礎、關鍵問題與優化策略[J].農業經濟,2022(02):42-44.

[3]楊志云.社會治安的政治定位與調控中的社會秩序:當代中國警務運行機理的解釋框架[J].社會學研究,2019,34(02):49-74+243.

基金項目:2022年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重點調研課題“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法治化保障研究”,項目編號:2022DXXTZD?DYKT053;2022年河南省社科規劃項目“重大突發事件中網絡謠言的溯源治理機制研究”,項目編號:2022BSH029;2021年河南省法學會重點研究項目“新時代‘楓橋經驗視角下河南鄉村治安基礎建設創新研究”,項目編號:HNFX202124。

作者簡介:趙磊(1983-),男,河南南陽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法治政府、社會治理。

(責任編輯 張萌喆)

猜你喜歡
治理模式黨建引領鄉村振興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黨建引領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共治的探索與實踐
我國高校二級學院治理模式的現狀及問題探討
農村水利私人承包治理模式研究
市場經濟體制下住宅小區治理模式的研究
淺談高校資產經營公司規范治理模式
豫園街道黨建引領下非公企業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探索
建設農村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引領強村惠民工作的研究
黨建引領 社會協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