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農業科技高質量發展戰略研究

2023-08-23 03:25景麗
河南農業·教育版 2023年7期
關鍵詞:農業科技高質量發展河南

摘要:農業科技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根本動力和重要支撐,我國要建設農業強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離不開農業科技的高質量發展。

圍繞河南農業科技高質量發展面臨的機遇、挑戰,結合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引領,以強化農業科技服務為抓手的一系列措施和對策。

關鍵詞:河南;農業科技;高質量發展;戰略

“十四五”時期河南提出了建設國家創新高地的新目標,把科技創新擺在了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建設現代化河南,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因素,科技自立自強是實現農業強盛之基。本文圍繞河南農業科技面臨的機遇、挑戰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促進農業科技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措施,以期為推動河南省實現農業強省的戰略目標做出積極貢獻。

一、河南農業科技發展概況

河南糧食生產占全國的1/10,小麥占全國的1/4,火腿腸占全國的1/2,方便面占全國的1/3,是名副其實的農業大省、糧食轉化加工大省、全國農產品主產區,經濟總量穩居全國第5位、中西部省份首位。從2015年到2021年,全省糧食總產量由594.7億kg增加至624.4億kg,小麥生產基本實現良種和全程機械化,小麥產量和種子生產能力均居全國首位,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從56.6%增加至63.3%,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從77.5%增加至85%以上,穩居全國第一方陣。近十年來,河南爭創了國家重點實驗室3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現代農業產業園6個、農業科技園14個,以及河南糧食作物協同創新中心、國家生物育種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國家園藝種質資源庫等一批“國字號”高能級平臺;統籌建設了47家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21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4家農業綜合試驗基地、科學觀測實驗站等;擁有國家駐豫科研單位4家、省級涉農院所和高校28家,涌現了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3位國家杰出青年、2位長江學者和29位中原學者??萍家殉蔀楹幽鲜∞r業農村經濟增長最重要的驅動力。

二、河南農業科技發展面臨的機遇

(一) 建設現代農業強省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要建設供給保障強、科技裝備強、經營體系強、產業韌性強、競爭能力強的農業強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農業強國就沒有整個現代化強國,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河南作為全國重要的農業大省,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中央一號文件部署,不斷增強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在鄉村振興中加快實現農業強省目標[1]。

河南省錨定“兩個確?!?,實施“十大戰略”,增強河南農業發展動能,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把河南建成全國新型農業現代化先行區。圍繞建設農業強省的目標,提出整合科技資源,加強農業科技協同創新,探索有利于農業科技開發和成果轉化、科技金融結合的機制和模式,建成全國領先的國家創新型現代農業科技中心和現代農業發展試驗區,在中西部地區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踐行鄉村振興,實現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 構建新發展格局

河南地處中原腹地,是我國擴大內需的戰略腹地,在擴大內需、開放發展、推動科技創新向產業發展聚焦等方面具有重要支撐作用?!半p循環”戰略的實施,為河南省發揮農業生產技術優勢,構建現代產業鏈和供應鏈,完善產業技術創新體系,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打下良好基礎,有利于提升河南在全國乃至全球創新鏈、產業鏈中的地位[2]。河南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借助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把河南建設成為我國內陸開放高地,為中西部地區融入新發展格局打造示范樣板。

(三) 創新高地建設的機遇

《2021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關于制定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均提到了“打造中西部創新高地”。以科技作為經濟發展的核心要素和主要動力,加快河南農業產業技術的創新和轉化應用,提升科技對現代農業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把高新技術與傳統產業全面結合,集聚創新要素,提升發展優勢,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科技創新引領示范樣板。河南是中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區域,也是國家戰略實施的重點區域,河南農業科技的高質量發展,將有利于河南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建設中西部地區創新高地。

三、河南農業科技發展面臨的挑戰

(一) 區域性協調發展與競爭發展

河南面積16.7萬km2,轄17個地級市,1個省直轄縣級市,21個縣級市,82個縣,54個市轄區。在如此龐大復雜的區域內發展現代農業科技,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明確各個市、縣、區的功能定位和發展重點。在科技創新上,既要競爭創新,又要協同創新,避免重復低效;在產業發展上,既要突出優勢,形成特色,又要在糧食等主導產業發展上形成大協作,推進高標準規?;a,建立跨區域的產業體系,避免形成產業區域小而全、相互競爭的局面。

(二) 現代農業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

現代農業發展離不開外源物質投入,如何解決農業發展中化肥、農藥過量投入帶來的面源污染和農田生態問題,建立可持續的農業生產技術體系和生產模式,實現農業高產、優質、高效與生態、安全目標的有機統一,實現耕地地力保護提升及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河南農業生產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作為全國畜牧大省,如何避免在飼養規模不斷壯大帶來的土地和環境污染問題,解決好養殖需求與環境保護需求的矛盾,也將是農業發展面臨的重要挑戰[3]。既貫徹好基本農田保護政策,又解決好非糧種植、養殖、休閑觀光等農業發展的用地問題,也是現代農業發展面臨的重要難題。

(三) 人才缺乏,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不突出

農業科技的發展離不開科技支撐,科技支撐離不開各級各類人才的創新,尤其是企業創新。目前全省農業科技人才分布并不均勻,主要集中在鄭州、新鄉等高校和科研單位較多的區域,同時缺乏科技領軍人才或學術技術帶頭人,一些地區農業科技領軍人才嚴重不足。許多基層農技人員缺乏生產實踐和繼續教育的機會,知識和技能結構老化,無法有效支持現代農業發展。

農業科技企業還沒有成為技術創新主體,大部分農業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不足2%,技術獲取方式多為購買,僅有極少數產業化龍頭企業或高新技術企業設有研發機構,開展自主知識產權研發。以企業化運營的農業科技園區科技要素較少,技術研發人員較少,園區功能主要是中試、孵化與創業,而非技術開發。目前農業科研院所、高校申請的專利仍占較大比例,農業企業申請的不多。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 現代農業發展的內生動力不強

河南境內許多縣市既是產糧大縣,也是財政窮縣,發展現代農業的財政能力有限。加上受糧食核心區的定位局限和糧食產業發展風險大、效益低,土地規?;鬓D成本高,多數社會資本不大愿意投入到農業尤其是糧食產業中。而目前留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大多為中老年人,青壯年勞動力外流,急需懂技術、懂經營、懂管理的現代農民,農村專業人才缺乏成為制衡現代農業發展的瓶頸。農業尤其是蔬菜、食用菌生產,仍處在小規模分散經營的狀態,在農產品增值、產品加工形式深化等方面難以滿足現代農業發展需求。

(二) 農業供給質量亟待提高

河南雖然是全國農業大省,但目前農業結構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決,農產品階段性供過于求和供給不足并存,農業供給質量亟待提高。河南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也存在著產業大而不優、產業核心競爭力不強等問題。比如小麥,國內加工對優質強筋和弱筋麥的需求缺口較大,但河南處于全國弱筋麥向強筋麥發展的過渡帶上,大面積適宜發展的是中筋麥,難以提供高質量的小麥滿足市場需求。再如,河南蔬菜、食用菌等產業,由于供給質量限制和供求關系影響,時而出現供大于求的情況。優質化、多樣化和專用化的農產品發展依然滯后,質量安全水平不高,不能適應城鄉居民對農產品消費需求的變化。

(三) 農業發展的經營組織方式有待提升

除了養殖業規?;捷^高外,河南種植業仍舊以小規模家庭分散經營為主,而農民對種植業的重視程度在下降,農民的組織化程度、生產規?;潭?、產業化水平相對不高,尚未在全國形成有較大影響力的現代化產業集群。許多農產品龍頭企業的技術開發能力較低,農產品加工增值效益不高,沒有形成對優質農產品較強的規?;枨?,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的產業化經營相對分散,真正實現“龍頭企業+標準化生產基地+農戶”緊密銜接的產業化相對較少[4]。

(四)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深度不夠

境內尤其豫北地區多為平原,區域特色產業雖然明顯,但由于受自然資源、歷史文化挖掘與保護重視程度、傳統農耕文化挖掘、農村發展治理理念等多個方面因素的影響,總體上,產業融合發展深度不夠,農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不夠充分。如農業休閑光觀園、農村田園綜合體的發展不僅不能和北京、上海、浙江、山東、福建等相比,也落后于四川等西部省份,農業農村的多功能性未得到實現。

五、農業科技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 打造國內一流的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

瞄準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以農業科技園區為載體,整合各種科技要素和資源,著力建設重點實驗室、產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種質資源庫等科技創新平臺,打造“中原農谷”。深化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政產學研用創新聯盟,強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部署,構建現代農業科技體系,形成技術持續供給能力,打造中西部現代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全國領先的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區。

(二) 加快產業融合發展,促進農業轉型升級

立足各地優勢和資源稟賦,優化產業布局,聚焦主導產業,整體銜接推進,延長產業鏈、完善供應鏈、提升價值鏈,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提升農業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促進農業高質高效,加快推動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瞄準農業全產業鏈開發,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等,激發產業發展內生動力,整體提升產業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三) 提升創新能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要積極培育符合現代農業發展要求的創新主體,布局境內現代農業全鏈條協同等創新平臺基地,培育壯大現代農業創新人才隊伍,夯實農業科技創新物質基礎,完善適應農業科技創新規律的科技金融制度、人才管理與激勵制度等,將河南努力打造為全國乃至全球農業科學技術創新中心[5]。充分利用省內外科技資源,統籌考慮現有科研布局,為加速人才技術擴散、科技成果轉換提供專業化服務,持續增強創新發展的強大活力和創造力,從而實現農業科技創新協調發展。

(四) 踐行新發展理念,走生態綠色發展新道路

全面統籌規劃,以綠色生態為基底,集優質健康食品生產、科技創新、成果展示等多功能于一體,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科技。在種質資源創新、化學投入品減量高效技術、綠色標準生產、廢棄物資源再利用與循環農業、智能農機裝備、現代食品制造、農業環境保護等重點領域,堅持推進生產方式綠色化,堅持走生態綠色發展新道路,實現農業產業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率型轉變,實現質量興農、綠色興農[6]。

(五) 轉變發展理念,提升農業全要素生產率

加快構建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服務體系。完善社會化生產服務體系、農機推廣體系以及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等智能化服務體系,增強現代農業創新成果的傳播能力。圍繞農業產業、種質資源、智慧農業等領域,開展農業“卡脖子”技術攻關,系統布局并孵化培育一批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形成以高新技術企業為支撐、科技型中小企業為基礎的創新型企業集群。

加快產業集群的發展和人才積聚創新體系建立,打造國家一流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區。貫徹落實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和農業“走出去”戰略,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增強農業重要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加強與省外及國際農業科技合作,打造國內和“一帶一路”沿線現代農業創新共同體。開展創新資源共享、科技聯合攻關,建設共性關鍵技術創新與轉化平臺。加強國際合作,爭取參加國家組織的國際農業大科學、大工程計劃,為河南農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參考文獻:

[1]李開宇,楊寧,馮良山.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存在問題及發展對策[J].農業經濟,2023(03):32-33.

[2]韓樹宇.河南科技創新資源配置思路[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1(24):8-11.

[3]薄文廣,王毅爽,何潤東.新發展格局下完善我國區際利益協調機制研究[J].區域經濟評論,2021(05):43-53.

[4]劉楷.“十四五”時期中國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新思考[J].發展研究,2021,38(08):68-76.

[5]高云,詹慧龍,趙躍龍,等.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顯著性分析[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6,37(02):103-113.

[6]盧燕.新農村建設與三次產業融合互動問題研究:以河南省為例[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5,36(07):113-116+158.

基金項目:2022年河南省軟科學研究項目“河南省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水平測度研究”,項目編號:222400410393;2021年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基礎性科研項目“縣域農業高質量發展模式與路徑調查”,項目編號:JC016。

作者簡介:景麗(1977-),女,河南安陽人,碩士,副研究員,研究方向:農業經濟與農村區域發展。

(責任編輯 曹雯梅)

猜你喜歡
農業科技高質量發展河南
出彩河南
河南:過大年,逛廟會
中國經濟改革“高質量發展”是關鍵詞
開啟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
我國經濟怎樣實現“高質量發展”
河南:走進就業的春天
放歌河南
淺談生物技術與農業科技發展
淺析南疆農業科技知識服務體系的構建
新疆兵團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