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本課堂”背景下小學高年級小組合作學習路徑探究

2023-08-24 15:17余有俊
名師在線·中旬刊 2023年7期
關鍵詞:路徑探究生本課堂小組合作學習

摘 要:隨著生本理念與人文思想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深度融合,教師應自覺提升語文教學的交互性、主體性、能動性與高效性,努力打造生本課堂,為小學生提供一個信息交流高頻化、主體合作親密化、靈感交互體驗化的生命樂園。文章介紹了生本課堂的概念,研究了生本課堂與小組合作學習的契合性,剖析了小組合作學習與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匹配以及生本理念下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并立足教學實踐深度考量生本課堂背景下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路徑,旨在幫助小學生借助集體智慧成為語文課堂上的主人。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本課堂;小組合作學習;路徑探究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20-0047-03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材課文在內容上具有非常高的人文性、思想性與情感性。小學生要想在課文的文本信息中深度挖掘高品質、高價值的人文素材與教育元素,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應積極創設生本課堂,為小學生建構一個開放自由、主體能動、互助交流的成長環境,引導小學生積極思考,主動鉆研,互助成長。小組合作學習與生本課堂具有非常高的契合性與一致性,是建構生本課堂的有效方法。

一、生本課堂概念簡介

生本課堂要求教師以生本理念與人文思想為科學指導,在語文課堂上利用個人的教學智慧有效導引小學生的獨立思考、互助交流與整合學習,幫助小學生真正成為語文課堂上的認知主人。生本課堂具有非常高的交互性、獨立性、生本性與互助性,能夠充分釋放小學生的生命活力與主體能動性,推動小學生積極進行互助交流,使小學生切身體驗集群認知、共同進步的快樂。因此,生本課堂能夠幫助教師積極踐行新課程改革理念,調動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1]。

二、生本課堂與小組合作學習的契合

在生本課堂上,小學生成為語文教學中的認知主體,需要進行獨立思考、個體挖掘及深度總結。語文認知活動具有一定的探究難度,學生只靠“單兵作戰”難以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師預設的探究任務。因此,小組合作學習就成為生本課堂上小學生進行知識學習與能力訓練的主流形式,小學生能夠借助集體智慧與群體能力,更好地展開互助交流。另外,小組合作學習能夠為小學生創設很多表現機會與交流空間,而小學生恰好具有明確的表現動機與榮譽訴求,渴望得到同學與教師的關注與贊揚,因此具有非常高的參與積極性、表現主動性與探究能動性,這有利于生本課堂的科學構建[2]。

三、小組合作學習與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匹配

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較強的探究能力、思維能力、交流能力及整合能力,能夠將個體思維融入集體智慧,借助同學的認知靈感與奇思妙想整合出屬于自己的個性化解決方法,實現個人的主體探究與任務拓展。因此,小組合作學習與小學高年級學生具有非常高的匹配性。借助小學生的集體智慧與群體能力,教師能夠引導學生高質量地完成課堂預設任務[3]。

另外,高年級正是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以及邏輯推理能力的形成與提升階段,因此,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高頻率與高質量的信息交流與方法溝通非常有助于小學生開展抽象思維活動以及邏輯推理活動。因此,小組合作學習能夠為小學高年級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實踐機會,為他們思維能力以及邏輯推理能力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思維啟迪。

四、生本課堂背景下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首先,在生本課堂背景下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能夠為小學高年級學生建構一個充滿生命活力與認知律動的開放性生命課堂,助力小學生展示自我,張揚個性,高效認知。因此,在生本課堂背景下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生的主體能力與核心素養,推動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其次,生本課堂背景下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能夠為教師設計與實施語文課堂教學提供一個切實有效的好方法,既能凸顯小學生的認知主體地位,也能借助群體認知和互助交流收獲良好的探究與認知效果。因此,在生本課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推動語文課堂教學走向設計化、策略化、生本化、高效化[4]。

最后,生本課堂背景下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能夠以生本理念與人文思想為指導思想有效落實科學育人觀,借助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品質性與價值性有條不紊地完成素質教育任務,同時也能幫助教師積極踐行新課程改革理念,推動語文教學釋放活力,高效率、高質量地開展。

五、生本課堂背景下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路徑探究

(一)支架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的融合實施

支架教學是指教師借助教學智慧幫助小學生解決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知識,為小學生預留一般難度的探究任務,并以教師的知識講解為教學支架,開啟小學生的群體探究與互助交流。支架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具有非常高的兼容性,教師可以借助支架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的融合開展,實現教師智慧與學生思維能力的互助發展,建構一個設計合理、過程順暢、科學高效的生本課堂[5]。

例如,統編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2課《落花生》是一篇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寓意深刻、耐人尋味的好文章,需要教師利用教學智慧有效啟迪小學生的群體思維?;ㄉ乾F實生活中一種常見食物,用途很多,然而花生的生長方式卻很特殊,因為農民收獲花生需要從土里將它挖掘出來。而且,作者恰恰利用花生的這一特性將它上升為“一個人的性格、修養與品質”,自然具有一定的思維跨度與認知難度。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小學生先展示花生的外在形態、開花顏色以及收獲過程,以此為教學支架為后續小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集體討論“借物喻人”奠定堅實的信息基礎,降低主題思想的理解難度,幫助小學生將“花生”與“人”聯系在一起。這樣,小學生就會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集體討論花生的味道、用途、價格與習性,全面了解花生以后自然就會明白課文如何循循善誘地完成“借物喻人”的。

(二)對分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的融合實施

對分教學是指教師以重難點知識簡述為起點,以小學生的互助交流與主體探究為過程,以教師的知識小結為結尾的規范性教學方法,力求實現對小學生認知思維的科學點撥。由此可見,對分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具有非常高的兼容性。教師可以借助對分教學為小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提供良好的活動輔助,確保小學生獲得高品質與高收益的主體認知,構建高水平、高效率的生本課堂[6]。

例如,在統編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18課《慈母情深》的生本課堂教學中,教師以親情教育為話題引子,組織小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讓小學生一起探討本文的精巧匠心。小學生可以討論一下場面描寫、對話描寫、人物描寫的具體作用是什么,也可以討論作者為什么將《青年近衛軍》這本書作為事件的核心內容,更可以討論“旁邊女人”的插話有什么作用。這樣,小學生就會自由交流個人的主觀看法,漸漸明白殘酷的工作環境能夠塑造出一位遠見卓識、令人欽佩的偉大母親形象。小學生之間的熱烈討論與集思廣益還能夠總結出場面描寫、對話描寫、人物描寫對人物形象刻畫的積極作用。最后,教師在知識小結中再次簡略地進行親情教育、感恩教育與勵志教育,激勵小學生積極學習,感恩父母,惜時奮進與實現夢想。

(三)驅動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的融合實施

驅動教學是指教師為小學生的主體認知與互助交流提供非常具體明確的任務內容,以承載教師智慧的探究任務,引導小學生互助交流與結伴成長,確保小學生主體探究的質量與層次性。驅動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具有較高的兼容性[7]。教師可以借助驅動教學為小組合作學習提供良好的任務導引,確保小學生的探究方向正確認知效率高,建構一個充滿靈動、富有活力的生本課堂。

例如,統編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5課《草船借箭》中,“諸葛亮”是小學生非常感興趣的神奇人物,對他有強烈的探究欲望。因此,教師可以為小學生設定一些探究任務,指導小學生的文本信息處理和信息交流。例如,第一,諸葛亮胸有成竹地立下軍令狀說明什么?第二,你認為大霧天曹軍不出戰,只放箭合情合理嗎?第三,周瑜讓諸葛亮負責造箭,有什么用意?第四,草船借箭對我們有什么啟發?這樣一來,小學生就會在積極識讀、認真思考中快速積累足夠多的主觀信息,并在小組交流中自由展示,快樂表現,以教師提供的探究任務為導向,科學高效地完成本課的探究任務。

(四)翻轉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的融合實施

翻轉教學是指教師為小學生確定具體的探究任務,讓小學生在課下進行獨立思考與精心準備,然后在課堂交流過程中展示認知成果、思維方法與主體個性,以此實現小學生的主體探究與互助成長。翻轉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具有較高的兼容性,教師借助翻轉教學,可以為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提供良好的活動平臺,為主體探究提供充足的活動時間與互助空間,有助于構建展示生命能動的生本課堂[8]。

例如,統編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12課《橋》講述了“老支書”在洪災中指揮村民過橋逃生的感人故事,尤其是“老支書”將安全留給他人、將危險留給自己的無私精神令小學生非常感動。本文的語言淺顯易懂、質樸無華、情真意切,非常適合開展翻轉教學,小學生能夠在獨立思考中高質量地掌握人物形象與課文內容。因此,小學生能夠在課下預習中初步感知到“老支書”的高尚與無私,更能夠在集體討論與互助交流中感悟到“老支書”身上的擔當與責任,借助集體智慧清晰塑造一位優秀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課文的悲慘結局能夠給予小學生強烈的情緒感染、心理震撼與情感體驗,從而展示出悲劇的沖擊力與教育性。

(五)嘗試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的融合實施

嘗試教學是指教師將語文課堂上的主導權交給小學生,由小學生借助集體智慧去積極嘗試,主動探究,互助交流,共同成長,為小學生釋放生命活力與主體能動提供充足的活動空間。嘗試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具有非常高的兼容性。教師可以借助嘗試教學為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提供良好的平臺支持,推動小學生展示自我,展現才能以及張揚個性,建構充滿生命活力與主體能動性的生本課堂[9]。

例如,統編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8課《匆匆》語言清新、想象豐富、意境優美,藝術價值非常高,適合小學生在靜靜品讀中慢慢體會文章的主題思想。同時,小學生還能夠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進行互助交流與思想碰撞,共同感悟時間的“匆匆”以及一去不復返,自覺強化惜時奮進、積極學習的意識。因此,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嘗試著有感情誦讀,嘗試探究課文中表達“時光匆匆”的詞語,嘗試著解答如何不負韶華,實現夢想。這樣,小學生就在嘗試教學法中得到充足的主體訓練與實踐成長。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人文價值、思想價值與教育價值的科學落實離不開小學生的積極感悟與欣然悅納,需要堅固的主體基礎與能力保障,從而為生本課堂理念下的小組合作學習提供了現實的教學需求與實現的可能性。因此,教師以生本課堂理念為指導,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實施平臺,并借助支架教學、對分教學、驅動教學、翻轉教學以及嘗試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實現融合開展,構建高品質、高價值與高收益的語文課堂。這樣,小學高年級學生就會獲得一個有指導、有平臺、有策略、有效果的生本課堂,盡情體驗主體探究、互助交流、結伴成長的快樂。

參考文獻

沈美艷.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初探[J].安徽教育科研,2022(16):19-20.

張德平.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研究[J].學周刊,2021(18):33-34.

張玉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如何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2):98-99.

李德芳.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構建[J].基礎教育論壇,2021(7):16-17.

李秀妹.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組織策略[J].天津教育,2021(9):156-157.

瞿嬌.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策略[J].亞太教育,2021(13):110-111.

于萍.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研究[J].讀與寫:中旬,2021(11):102-102.

曹曉媚.合作互學 自主探究:小學語文寫作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心得[J].華夏教師,2018(17):12-13.

商春艷.部編教材下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實施與運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9(30):234-235.

作者簡介:余有?。?968.3-),男,甘肅永昌人,任教于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松山鎮祥瑞小學,一級教師,??茖W歷。

猜你喜歡
路徑探究生本課堂小組合作學習
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師德建設的路徑探究
“課堂教學結構改革”主題調研及反思
構建生本課堂為主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
“合”樂而“不為”
高中歷史“自主導學”模式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反思
芻議初中地理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循循善誘,實施生本化初中語文課堂提問
語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現狀以及路徑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