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利清單:賦能學生自我發展新形態

2023-08-29 15:12劉海勇葉偉紅
中小學班主任 2023年15期
關鍵詞:家校協同雙減

劉海勇 葉偉紅

[摘要] 在“雙減”政策的指引下,學校、家庭再度審視我們的教育行為,發現“心有余而力不足”“教有余而學不足”。因此,從學生全面發展的本源著眼,從學科精進、行為技能、德行小舉、見多識廣及家庭生活五個維度破解“力不足”與“學不足”。借助精細小的清單為入手載體,開展“自我決策—自我約定—自我檢視”,賦能學生的執行力、內驅力與持續力。

[關鍵詞] “雙減”;便利清單;家校協同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下文簡稱“雙減”)的出臺,有針對性地研究并解決學校教育主陣地缺失、家長焦慮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生態等現象和問題。雖然我校本著奠基學生終身幸福發展的生本教育理念,以國家基礎課程為核心、拓展與實踐為兩翼,借助舞蹈、籃球等辦學特色,開發“光譜”課程,探索精品化辦學,全力打造區域性教育引領示范校,但依然存在不足。

其一,點破學校課程設置,“心有余而力不足”。

本著“五育并舉”的初心,我校通過全面立體的課程設置,對學習時間進行切割,濃縮學科學習時間,釋放拓展與實踐時間。但是,顯露出時間的縮放所帶來的問題:學生習慣于舒適圈的依賴式發展,缺乏自主成長的決策力與內驅力;教師習慣于基礎課程的套餐式呈現,缺乏特色課程的設計與實施的創造力與智慧力;家長習慣于以分數解讀判斷孩子學習的成就與價值,缺乏激發孩子全面發展的長遠育人觀與督促力。

其二,剖析潛在資源挖掘,“教有余而學不足”。

“雙減”調控了學生課后“學”的時間,向“教”的課堂滲透,這是對“教”與“學”的挑戰:“教”要精,基于學生的學情,基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基于學校課程的長遠規劃,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提質增效;“學”有成,基于有限的作業量,基于不同層次的學習起點,基于學校創設的成長機制,要獲得全面提升的學習素養,喚醒自主成長的驅動力。

可見,不論是學校的課程建設、教師的專業成長、家長教育觀的轉變,還是學生的全面自主發展,都亟須打造借助“雙減”之力,賦能學生自我發展的教育新形態。

一、便利清單的實施理念與實施過程

良好的教育形態,應該是教師與家長協力創設機制,以此喚醒學生參與自我的教育決策與管理,并能在可持續驅動力的作用之下,誠信執行自我約定,同時在自我行為的檢視與評估中養成良好的學習品性,促進學生全面、充分、自主地發展。

(一)便利清單的理念與框架

1.賦能學生全面發展,彰顯“心有余”

基于“完整的人”理念,設計清單內容。清單項目依托“五育并舉”,立足學校、家庭、社會三維生活,根植學?!肮庾V”課程,設置了“學科精進、行為技能、德行小舉、見多識廣及家庭生活”五大項目。(如圖1所示)

2.賦能學生充分發展,破解“力不足”

基于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的理念,設計清單結構。被“康奈爾筆記”所啟發,將清單設計成三大區塊:自選區、必選區、評價區,三區呈“品”字形結構(如圖2所示),自選區由學生自由、自主擬定條目;必選區由教師布置學習條目,學生依據個人能力自取套餐;評價區,指評定完成質量的星級,還有師生家長見證簽名,彰顯協同育人觀。

3.賦能學生自主發展,彌補“學不足”

基于讓每個學生都能自主發展的理念,設計清單層次。依據“舒適圈”理論,在項目難易程度上體現自主決策,主動觸及邊緣圈,積極挑戰拉伸圈。尊重學困生選擇舒適圈;鼓勵中等及以上學生擬寫邊緣圈、拉伸圈的條目。

依“四象限法則”,將任務區項目設置成兩級,即優先級與緩沖級,書寫時以字體顏色予以區分,即黑色字跡是優先級,藍色字跡是緩沖級,紅色字跡是評價、是見證。不論其是否為優質呈現,只要行動都是在賦能。

(二)便利清單的流程與評價

1.操作流程聯結家校,賦學生執行力

當日事當日結。第一步:前一晚列好便利清單;第二步:到班級后貼教室統一區域,意為“公開承諾”,開始做清單;第三步:根據課堂教學、完成進程,調整清單;第四步:組內統計清單,并計算得分,計入班級優化大師;第五步:以隨機搖號的形式,由班主任抽評清單;第六步:回家匯報,家長見證簽字并貼清單上墻,保留清單。

2.操作實例多維分級,賦學生內驅力

例如,閱讀20分鐘的《魯濱遜漂流記》,是必選的“學科精進”項目下“學科拓展”優先級清單(黑色);家庭科學小實驗“純牛奶+可樂”,是自選的“行為技能”項目下的“拓展技能”緩沖級清單(藍色);小小公益者,是自選的“德行小舉”項目下“社會圈德行優贊”緩沖級清單(藍色);新聞速記,是必選的“見多識廣”項目下“知百科、記時事”優先級清單(黑色);制訂家庭周生活預算,是自選的“家庭生活”項目下“主持家庭事務”緩沖級清單(藍色)……

3.清單評價見證行動,賦學生持續力

一評(個人與組長):清單中每一條目得2星,當日總計不超過20星;二評(班級管理員):根據得星折成分數計入班級優化大師,1—6星得1分,7—12星得2分,13星及以上得3分;三評(班主任):班主任抽評,評價清單完成得優秀與不足,得1分;四評(家長):家長見證,向家長匯報清單足跡,得1分。每一位學生最低3分,最高5分,只要有行動就有見證。

學生期待被抽評,期待被見證,也會及時調整規劃,期待第二天的成就感,學生在見證肯定中獲得持續的驅動力。

(三)便利清單的家校協同

優等生吃不飽與學困生吃不消是集體化教學的矛盾點之一,長此以往,學生得不到優質的個性化成長。于是,便利清單便成為家校協同的重要路徑。學困生白天在校的默寫不過關,可以帶回家讓家長監督,然后拍照傳送給老師批閱;優等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安排自選條目,例如在“見多識廣”項目下,完成“論百科、評時事”;也可以在“家庭生活”項目下,開展“親子互動、親子共讀、主持家庭事務”。我們要讓學生既能享受校園內的風聲、雨聲、讀書聲,又能涉足家事、國事、天下事。

家校協同,就是要讓家長聞到孩子在校飄逸的花香,也同樣要讓老師見識到孩子在家里綻放的花姿,更重要的是,解決家長的焦慮問題,構建良好的教育生態。

(四)便利清單的注意事項

1.能容納

趨利避難是人類的共性,因此,針對學生的便利清單,我們要予以關注,積極引導,不消極批判,讓學生不茫然、有方向、有標桿。

2.要平等

家校協同是平等互利的,不是控制、強制。我們允許一些家庭滯后,但教師要不抱怨、不責備、多指導。家庭教育能力也是家長的主修課,需要成長的過程和真誠的指導。

3.有心為

班主任隨機抽評“有心介入”,雖說便利清單以自選為主,但我們要借著這樣的機會,有心介入在“舒適區”與“自卑區”的學生,借機讓他們在能力上有拉伸,在自信心上奠根基。

二、便利清單的實施效果

(一)可視化有痕跡,建構家校協同真育人,喚醒支持力

家長見到孩子滿墻的便利清單,見到了有痕成長,緩解了分數、排名不可知所帶來的焦慮,并且見識到便利清單所帶來的多方面成長的指引,以及可持續力量所帶來的積極塑造,家庭教育的能量不斷聚集。也正因為學校在培育學生過程中不斷精進,家長對學校的教育評價是100%滿意,尤其是見識到我校學生在市、縣級朗誦比賽、體藝競技、征文比賽、素養大賽的喜人成績,更加堅定了對“雙減”的支持與對學校教育的信任,優化了家長的家庭教育能力。

(二)小紙條大便利,重構師生對自我定義,持續內驅力

“分數行你就行”直接影響了教師與學生對自我的定義。但是,在便利清單的指引下,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得以全面發展,不再單一借助分數名次與其他同學進行橫向比較,而是多元看待學生“今天比昨天的努力”,見證了學生的自我決策力,也見證了學生在自我約定中的有痕成長,通過評價促進學生的自我檢視與對自我行動力的肯定。

教師的育人全局觀、課程實踐力、課堂創造力,在一紙清單下得以見證,“光譜課程”“爸媽課程”等都成為教師大有可為的多元化成長平臺,名師、帶頭人、能手、新秀、新苗都在有梯度地茁壯成長,教師群體中也出現了一大批演講、習作、籃球、書畫、聲樂舞蹈、科技等領域的金牌教練。教師因學生而精彩,學生因教師而內驅力十足。

(三)保駕區域內外教共體,創建優勢發展,激活課程力

教育信息現代化,教育資源共享化?!半p減”促成了縣域內與縣域外的共同體創建,我校與上虞鶴琴小學構建跨區域教共體,為學校優質發展保駕護航。因此,我們要借此良機,借力優勢學?!敖獭钡闹腔?,主動開創“學資”挖掘,沉入“學堂”細節,聚焦“學能”探索,致力“學評”機制,在勞力上勞心,在勞心上勞智,以構建良好的教育生態,促進學生健康、全面成長。

猜你喜歡
家校協同雙減
“雙減”重構義務教育格局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論小學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及方法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利用博客平臺 強化班級管理
家校協同PK“蒙式教育”
信息化環境下家校協同發展教學策略的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