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與ESG信息披露質量

2023-08-30 16:17朱榮趙友葉孫嫚
會計之友 2023年18期

朱榮 趙友葉 孫嫚

【摘 要】 ESG信息披露質量是近年來實務界與學術界關注的熱點話題。文章基于2014—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數據,研究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對ESG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結果表明,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能夠顯著促進企業ESG信息披露質量的提高;機制檢驗結果顯示,管理層短視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即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通過緩解管理層短視來提高ESG信息披露質量。進一步研究發現,當企業為非國有企業、內部控制質量好、審計委員會具有海歸背景、在市場化進程快的地區以及分析師關注度高時,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對ESG信息披露質量的正向影響更明顯。研究結論豐富了審計委員會特征的經濟后果和ESG信息披露影響因素方面的研究,為上市公司提高ESG信息披露質量提供了經驗參考。

【關鍵詞】 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 ESG信息披露質量; 管理層短視

【中圖分類號】 F239.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23)18-0028-10

一、引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雙碳目標背景下強化ESG理念已成為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的重要手段,企業作為ESG管理實踐的重要主體,加強ESG信息披露體系建設、提高ESG信息披露質量是推動其可持續發展和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著力點。審計委員會作為企業重要的內部治理機制,主要負責監督財務報告過程和鑒證企業可持續發展信息等非財務信息的披露[ 1 ],既有文獻對審計委員會能否提升ESG信息披露質量尚未形成一致的研究結論,且主要是基于國外背景的研究。審計委員會能否發揮作用受其履職能力的影響[ 2 ],但現有研究對如何界定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存在不同的觀點。鑒于此,本文利用2014—2020年A股上市公司的數據構建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評價指標,基于中國情境研究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能否以及如何提升ESG信息披露質量。

本文可能的邊際貢獻:(1)既有研究聚焦國外場景,本文基于中國情境研究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對ESG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進一步拓展了該領域的研究邊界;(2)本文從抑制管理層短視的獨特視角揭示了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對企業ESG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機理,有利于指導企業借助審計委員會緩解管理層短視,從而提高ESG信息披露質量,以便更好應對ESG信息披露體系動態變化的形勢;(3)本文綜合考慮了審計委員會規模、獨立性、專業性和勤勉度等特征,構建了反映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的多維度指標,為后續相關研究提供理論參考和經驗借鑒。

二、文獻綜述、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一)文獻綜述

1.ESG信息披露質量

ESG信息披露是指企業有關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的信息披露,旨在反映企業財務數據沒有顯示出來的其他維度的信息。既有研究主要關注影響ESG信息披露質量的內外部因素。內部因素方面,董事會可以為企業ESG實踐提供專業知識、管理咨詢等,對促進企業ESG信息披露具有重要作用[ 3 ],兩職合一的企業ESG信息披露質量更高(Tamimi和Sebastianelli,2017),但管理層任期過長會抑制企業進行ESG信息披露(Brayer,2018),降低ESG信息披露質量。外部因素方面,既有研究主要考察了機構投資者持股對ESG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但存在提升(吾買爾江等,2021)和降低(Aluchna et al,2022)ESG信息披露質量兩種截然相反的研究結論。

2.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

既有研究主要關注審計委員會規模、獨立性、專業性和勤勉度等特征在監督財務報告過程、內部控制、內部審計和對接外部審計工作等方面的影響。在監督財務報告過程方面,審計委員會獨立性強、專業性高的公司,能夠對應計盈余管理行為起到更顯著的治理作用,進而提高財務報告質量;審計委員會中獨立董事關系網絡能夠通過提高內部控制質量、外部審計師質量及審計委員會勤勉度來提升審計委員會的財務報告監督治理效應[ 4 ],但審計委員會成員與CEO的社會關系會降低其獨立性帶來的監督效應,從而降低公司財務報告質量[ 5 ]。內部控制方面,審計委員會獨立性、專業性和勤勉度越高,成員越能更好發揮其作用,企業內部控制缺陷就越少[ 6 ]。內部審計方面,審計委員會對內部審計資源的有效利用可以提高審計委員會履職效率(Jaggi,2020),同時內部審計功能的有效發揮也依賴于審計委員會的治理。對接外部審計工作方面,審計委員會專業性可以通過提高內部控制質量和會計信息質量來降低審計費用[ 7 ];“實質”上的獨立性能顯著提高企業審計質量、降低外部審計收費,但審計質量和審計費用與審計委員會“形式”上的獨立性無關(吳奇峰,2022)。

3.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與ESG信息披露質量

現有關于審計委員會與ESG信息披露質量關系的研究,Pozzoli等[ 8 ]調查歐洲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特征對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績效的影響發現,審計委員會獨立性和專長對ESG績效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Francisco和Nuria[ 9 ]對審計委員會性別多樣性與ESG信息披露的關系進行了研究,發現審計委員會女性成員能顯著提高企業ESG信息披露質量。與以上觀點相反,Suttipun(2021)基于泰國上市公司數據發現,審計委員會對ESG信息披露有負面影響。由上述文獻分析可以看出,既有文獻對審計委員會與ESG信息披露質量關系的研究結論尚未形成一致,且缺乏基于中國情境的研究,因此本文基于雙碳目標的背景,在中國情境下研究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對ESG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1.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與ESG信息披露質量

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越來越多的企業追求環境友好型低碳發展,ESG逐漸成為全球經濟綠色轉型、減排降碳、新能源發展訴求下的共識?;诶嫦嚓P者理論和資源依賴理論,企業除提供財務報告外,還必須編制和提供以利益相關者為中心的ESG報告,以滿足利益相關者評價企業是否有效履行環境責任、社會責任等的信息需求,提高企業ESG表現以獲取未來發展中各方利益相關者的支持。根據信息不對稱理論,企業管理者擁有更多、更準確的信息,但由于信息不對稱現象的存在,信息披露責任主體管理層極有可能基于利己動機進行策略性信息披露以謀取自身利益最大化[ 10 ],對ESG信息進行策略性披露,由此導致企業ESG信息披露質量下降。

審計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監督財務報告過程、內部控制、內部審計以及對接外部審計工作。在實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背景下,企業可持續發展信息的披露尤為重要,審計委員會負有監督ESG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的重要職責。首先,當前企業存在極為嚴重的環境風險,環境風險事件會使企業股價波動、融資成本提升、ESG信息披露質量下降等。在此背景下,ESG相關風險已成為審計委員會關注的重點之一。作為企業風險管理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審計委員會參與抑制企業風險的活動和實踐,會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及時完善企業ESG信息披露風險管理系統,以降低ESG相關風險,如Stephen(2021)等研究發現,審計委員會的專業知識和勤勉盡責能顯著降低企業金融風險和信貸風險。其次,在ESG信息披露愈發重要的背景下,審計委員會作為公司治理的一個關鍵環節,其在增強企業傳統治理能力的同時,監督企業將利益相關者關注的環境議題和社會議題納入其經營決策過程,監督管理企業ESG實踐過程,促進企業ESG活動實踐,促使企業披露更多的ESG信息,進而提升企業ESG治理能力。最后,審計委員作為企業信息披露的重要鑒證人,負有獨立鑒證企業ESG信息披露的職責,審計委員會能夠識別并治理管理層策略性披露行為[ 11 ],其職能的發揮能有效遏制管理層在ESG信息披露決策中的投機行為,保障ESG信息披露合規合法,從而提高企業ESG信息披露質量。根據高階梯隊理論,審計委員會的作用發揮受其內在特征的影響,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其內在特征。有研究表明,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的高低依賴其獨立性、專業性和勤勉度,獨立性越強,企業盈余管理水平越低、財務信息質量越高;具有財務專長的成員越多,越能有效抑制企業管理層策略性披露行為[ 11 ];審計委員會成員越勤勉盡責,審計報告中的關鍵審計事項越具有信息含量[ 12 ]。綜上所述,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越強,越能提高企業ESG信息披露質量?;诖?,提出以下假設。

H1: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與ESG信息披露質量正相關。

2.管理層短視的中介效應

管理層短視指企業管理層決策視野較短,相對于長期利益,更關注短期績效。管理層短視是一種源于外部環境壓力的投機心理,ESG評級軟監管這一外部環境壓力強化了企業管理層的短視心理[ 13 ],管理層因此而做出的短視行為會降低企業ESG信息披露質量。首先,根據委托代理理論,企業ESG信息披露主要負責人—管理層—與委托人的關系中可能存在潛在道德困境,管理層在進行ESG信息披露決策時極可能采取對自己有利但對股東和其他利益相關者不利的投機行為,披露修飾過但不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ESG信息,進而降低了企業ESG信息披露質量。其次,管理層會操縱ESG信息披露,因為以增加貨幣收入為主要目標的管理者不太關心與薪酬不緊密相關的企業ESG表現[ 14 ],不注重企業ESG信息披露質量,只為達到股東業績要求以獲取高報酬的目的。

審計委員會作為董事會下設的專門治理機構,負有監督、審查企業管理層所提供ESG信息披露內容的職責??陀^獨立的審計委員會,可以在彌合ESG信息披露的對立動機—滿足利益相關者合法性要求的動機與避免嚴格審查的合法化面紗的動機之間的差距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15 ]?;诤戏ㄐ岳碚?,企業要進行ESG信息披露以使其非財務信息符合合法性要求。雙碳目標背景下企業ESG信息披露對其發展至關重要,負有重要監督審查職責的審計委員會對企業ESG信息披露的嚴格管控,促使企業披露更多、更高質量的ESG信息,減少管理層通過盈余管理等短視行為誤導利益相關者使用信息的機會。根據理性經濟人假設,管理層與所有者之間存在代理沖突,管理層為規避風險或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會做出不合理的ESG信息披露決策,導致ESG信息披露質量下降。審計委員會職能的有效發揮,有助于緩解代理沖突,抑制管理層的策略性披露行為,減少管理層在做出ESG信息披露決策時可能出現的短視行為,進而提高ESG信息披露質量。審計委員會職能的有效發揮取決于其履職能力,而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與其規模、獨立性、專業性和勤勉度等緊密相關。既有研究發現,提高審計委員會獨立性、專業性和勤勉度有助于其履行職能,減少企業內部控制缺陷,從而降低管理層基于短視心理而實施盈余操縱等機會主義行為的可能性。由此可見,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越強,越能緩解管理層短視行為。綜上所述,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越強,越能減少管理層在做出ESG信息披露決策時可能出現短視行為,進而提高企業ESG信息披露質量?;诖?,提出以下假設。

H2: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能夠通過緩解管理層短視,從而提高ESG信息披露質量。

三、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本文的研究樣本為2014—2020年我國A股上市公司,ESG評級數據來自WIND數據庫,其他數據均來源于CSMAR數據庫。為增強樣本間的可比性,對數據進行如下處理:(1)剔除ST、*ST、金融類樣本;(2)剔除數據缺失且通過現有方法難以對缺失數據進行彌補的樣本;(3)對所有連續型變量進行1%的縮尾處理。

(二)模型設定

為了驗證H1,構建模型(1)進行檢驗:

其中,ESG為被解釋變量,衡量ESG信息披露質量;AC為解釋變量,指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Controls代表控制變量,Year和Ind表示時間效應和行業效應。

為了驗證H2,參考溫忠麟和葉寶娟[ 16 ]的中介效應三步檢驗法,構建模型(2)和模型(3)進行檢驗:

其中,REM為中介變量管理層短視,其他變量與模型(1)一致。

(三)變量定義

1.被解釋變量

ESG信息披露質量(ESG)。借鑒李曉靜和李可欣(2022)的研究,以華證ESG評級指標衡量企業的ESG信息披露質量。華證ESG評級從高到低共劃分為九檔(AAA、AA、A、BBB、BB、B、CCC、CC、C),本文從高到低對評級依次賦值為9~1,評級為AAA時ESG=9,評級為AA時ESG=8,依次類推。ESG值越大表明企業ESG信息披露質量越高。

2.解釋變量

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AC)。參考左銳等[ 6 ]、潘珺和余玉苗[ 2 ]、謝媛媛(2020)等的研究,本文通過審計委員會4個方面的特征(規模、獨立性、專業性和勤勉度,定義見表1)來評價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具體地,使用啞變量表示4個審計委員會特征構建的綜合性指標來衡量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4個虛擬變量加總即為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AC),AC介于0~4之間,AC值越大,意味著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越強。

3.中介變量

管理層短視(REM)。借鑒張嘉偉等(2022)的研究,本文以真實盈余管理來衡量管理層短視,采用Roychowdhury模型計算真實盈余管理。具體地,對模型(4)至模型(6)分行業分年度回歸,估計得出表示i公司t年的異常生產成本(APROD)、異常經營活動現金流(ACFO)和異常酌量性費用(ADIX)的殘差,將三個殘值按照模型(7)進行相減并取絕對值,最后得到真實盈余管理指標(REM)。

其中:REMi,t表示真實盈余管理,PRODi,t表示生產成本,CFOi,t表示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DIXi,t表示異常酌量性費用,APRODi,t、ACFOi,t和ADIXi,t分別為上述三個指標的異常值。Ai,t-1表示t-1年的年末總資產,SALEi,t表示營業收入,?駐SALEi,t表示營業收入變動額,?駐SALEi,t-1表示t-1年的營業收入變動額。

4.控制變量(Controls)

為控制企業其他層面對ESG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本文加入企業規模(Size)、資產負債率(Lev)、盈利能力(Roa)、企業成長性(Growth)、經營性現金流(Cf)、是否虧損(Loss)、黨組織治理(Party)、董事會規模(Bod)、董事會獨立性(Indep)、兩職兼任(Dual)、監事會規模(Supervisorsize)、前三名高管薪酬(Top3Mss)、股權制衡度(Balance)、機構投資者持股(Insinvestor)、審計質量(Big4)以及產權性質(Soe)等控制變量。主要變量定義如表2所示。

四、實證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表3為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ESG信息披露質量(ESG)的最小值為4,最大值為9,標準差為1.161,說明不同企業的ESG信息披露質量存在較大程度差異。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AC)的均值為2.766,最小值為1,最大值為4,說明不同企業審計委員會的履職能力有高有低。管理層短視(REM)的最小值為0.001,最大值為0.481,標準差為0.085,說明不同企業管理層短視程度有所差異。其他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均在合理范圍內。

(二)多元回歸分析

表4列(1)列示了模型(1)檢驗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對ESG信息披露質量影響的回歸結果。結果顯示,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AC)的系數為0.103,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這一結果驗證了H1,即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與ESG信息披露質量正相關,表明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越強,越能應對企業環境風險,保障ESG信息披露合規合法,促進企業披露更多的ESG信息,從而提高ESG信息披露質量。

控制變量方面,企業規模(Size)、盈利能力(Roa)、董事會規模(Bod)、董事會獨立性(Indep)、前三名高管薪酬(Top3Mss)、審計質量(Big4)和產權性質(Soe)與ESG信息披露質量正相關,表明企業規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強、董事會規模越大、對高管的激勵越大、獨立董事占比越多、審計質量越高、企業為國有企業,企業ESG信息披露質量越高。資產負債率(Lev)和成長性(Growth)與ESG信息披露質量負相關,表明財務風險較大、成長性較高的企業,其ESG信息披露質量較低。

(三)中介效應檢驗

表4列(2)和列(3)匯報了管理層短視中介效應的回歸結果。列(2)結果顯示,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AC)的系數為-0.004,在1%水平上顯著為負,即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越強,越能抑制管理層的短視行為。列(3)在考慮管理層短視行為之后,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AC)和管理層短視(REM)的系數分別為0.100、-0.558,均在1%水平上顯著,表明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通過緩解管理層短視進而提高了企業ESG信息披露質量。H2通過檢驗。

(四)穩健性檢驗

1.解釋變量滯后一期

考慮到審計委員會成員履職影響企業行為過程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故對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AC)采取滯后一期處理,滯后一期的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仍顯著正向影響ESG信息披露質量。

2.更換被解釋變量衡量方式

借鑒席龍勝和趙輝(2022)的研究,以國際主流評級機構彭博(Bloomberg)數據庫的ESG評分來衡量企業ESG信息披露質量。更換ESG信息披露制度衡量方式后的問題回歸結果,與主回歸的結論一致。

3.設置虛擬變量

使用虛擬變量來衡量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具體而言,若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指標超過了樣本公司中位數,則AC_dum為1,否則AC_dum為0。以虛擬變量衡量的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與ESG信息披露質量正相關,與主回歸的結論一致。

4.傾向得分匹配法

在上述三種方式的基礎上,進一步采用傾向得分匹配法以縮小樣本選擇偏誤可能帶來的影響。具體而言,根據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是否超過樣本中位數設置虛擬變量AC_dum,如果超過樣本中位數,說明企業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高,記AC_dum為1,否則為0。以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高的樣本為處理組,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低的樣本為對照組,選取企業規模(Size)、資產負債率(Lev)和盈利能力(Roa)為協變量進行1:1最近鄰匹配,重新進行回歸分析,匹配后的樣本數為3 392。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AC)的系數在1%水平上顯著為正,表明經過匹配后,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對ESG信息披露質量仍然存在顯著的促進作用。綜上,本文的實證結果具有較強的穩健性(限于篇幅表略)。

五、進一步分析

(一)內部治理環境

1.產權性質的影響

上市公司產權性質的根本性差異影響著公司內部治理結構的監督效果[ 17 ]。企業ESG信息披露可以向外界傳遞企業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信號,在市場發展規律下,相較于國有企業,非國有企業對提高ESG信息披露質量以幫助自身更好發展有著更高需求。因此,與國有企業相比,非國有企業中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對ESG信息披露質量的促進作用更強。

本文將樣本分為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進行分組回歸,回歸結果如表5列(1)和列(2)所示。結果顯示,兩組中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均在1%水平上與ESG信息披露質量正相關,但非國有企業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的回歸系數(0.131)大于國有企業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的回歸系數(0.063),且似無相關模型檢驗結果顯示chi2(1)=4.26,p值為0.039,說明兩組系數大小存在顯著差異。表明與國有企業相比,在非國有企業中,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更顯著提高了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質量。

2.內部控制質量的影響

高質量的內部控制有助于督促和激勵審計委員會成員對企業所處經濟環境保持足夠的敏銳度和關注度。內部控制對ESG具有積極影響,是衡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指標(Koo和Ki,2020)。企業內部控制質量越好,其環境信息披露水平越高(侯曉靖和孫靜,2017),對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的邊際影響更大(李蘭云等,2019),企業運營的效果和效率更好(Cindy et al.,2020)。因此,高質量的內部控制會加強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對ESG信息披露質量的正向影響。

本文采用迪博內部控制指數的自然對數(IC)來衡量內部控制質量。參考池國華(2022)等的做法,將交乘項AC×IC加入主回歸進行檢驗,回歸結果如表5列(3)所示??梢钥闯?,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與內部控制質量交乘項(AC×IC)的系數為0.307,在1%水平上與ESG信息披露質量正相關,即內部控制質量能夠顯著促進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對ESG信息披露質量的促進作用。

3.審計委員會成員海歸背景的影響

具有海歸背景的人員不僅有較高的知識水平和工作能力,而且具有社會責任感。海歸背景使得CEO具備的豐富知識和技術水平可以抑制企業盈余管理(杜勇等,2018),具有海歸背景的高管能夠使企業今后的決策更具社會責任感(徐細雄和李搖琴,2018)。因此,審計委員會海歸背景會加強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對ESG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

審計委員會擁有海外任職背景時,RAC1賦值1,否則為0;審計委員會擁有海外學習背景時,RAC2賦值1,否則為0;審計委員會擁有海外任職背景或學習背景時,RAC3賦值1,否則為0。隨后將RAC1、RAC2、RAC3與AC的交乘項分別加入主回歸,回歸結果如表5的列(4)至列(6)所示??梢钥闯?,交乘項AC×RAC1、AC×RAC2、AC×RAC3的系數分別在10%、10%和5%水平上顯著為正,說明審計委員會海歸背景能夠加強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對ESG信息披露質量的正向影響。

(二)外部治理環境

1.市場化進程的影響

企業外部制度環境會影響內部治理結構,張志紅等[ 11 ]研究發現,外部制度環境與審計委員會財務專長形成的內部治理機制互為補充,能促使審計委員會更好地履行監督管理層行為的職責,抑制管理層的策略性披露行為。

市場化進程(MKT)使用王小魯、樊綱和胡李鵬編寫的《中國分省份市場化指數報告》中的各省份市場化進程總得分來衡量。對2017—2020年缺失的數據,先計算出2014—2016年的平均增長率,2017年的MKT=L.MKT×(1+平均增長率),2018—2020年的MKT以此類推得出。隨后將交乘項AC×MKT加入回歸,回歸結果如表6列(1)所示,交乘項AC×MKT系數在1%水平上顯著為正,說明市場化進程能夠顯著促進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對ESG信息披露質量的積極影響。

2.分析師關注度的影響

分析師是資本市場中的信息傳遞中介,會將搜集分析后的信息傳遞給資本市場投資者,對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和企業ESG信息披露有重要影響。借鑒楊坤(2017)的研究,本文以分析師或團隊數目(analy)來定義分析師關注度(FOLLOW),具體為FOLLOW=ln(1+analy)。之后將交乘項AC×FOLLOW加入回歸,回歸結果如表6列(2)所示。交乘項AC×FOLLOW的系數在1%水平上顯著為正,說明分析師關注度能加強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對ESG信息披露質量的正向影響。

六、研究結論與實踐啟示

審計委員會職能的有效履行,一直是實務界與學術界關注的重要話題。本文基于2014—2020年我國A股上市公司的數據,考察了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對ESG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研究發現: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與ESG信息披露質量顯著正相關;機制檢驗表明,審計委員會通過緩解管理層短視行為來促進企業ESG信息披露質量的提高。進一步探究內外部治理環境的影響發現,當企業為非國有、內部控制質量好、審計委員會具有海歸背景、在市場化進程快的地區以及分析師關注度高時,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對ESG信息披露質量的正向影響更明顯。

實踐啟示:其一,企業可考慮通過適度擴大審計委員會規模、強化審計委員會獨立性和專業性以及促進審計委員會成員勤勉盡責等來提高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提升審計委員會在抑制管理層短視等方面的治理功能,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助力“雙碳”目標以及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目標任務的實現。其二,企業應加強內部控制建設、聘請具有海歸背景的審計委員會成員等以提高ESG信息披露質量,推動企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強化ESG治理。

【參考文獻】

[1] RANJITH A,SHAMIM T.The impact of audit committee characteristics on CSR disclosure:an analysis of australian firms:an analysis of australian firms[J].Australian Accounting Review,2017,27(4):400-420.

[2] 潘珺,余玉苗.審計委員會履職能力、召集人影響力與公司財務報告質量[J].南開管理評論,2017,20(1):108-118.

[3] 黃珺,汪玉荷,韓菲菲,等.ESG信息披露:內涵辨析、評價方法與作用機制[J].外國經濟與管理,2023,45(6):3-18.

[4] 張川,羅文波,李敏鑫.審計委員會中獨立董事關系網絡與財務報告質量[J].審計與經濟研究,2022,37(1):42-52.

[5] 胡明霞,羅珊梅.社會關系、審計委員會獨立性與財務報告質量[J].會計之友,2022(6):125-131.

[6] 左銳,陳麗麗,張杰.審計委員會特征與內部控制缺陷:基于我國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16,29(5):52-58.

[7] 李云,王菲菲,尹天祥.CEO權力、審計委員會專業性與審計費用[J].審計研究,2017(6):91-98.

[8] POZZOLI M,PAGANI A,PAOLONE F.The impact of audit committee characteristics on ESG performance in the European union member states:empirical evidence before and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22,371,133411.

[9] FRANCISCO BRAVO,NURIA REGUERA-ALVARADO.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isclosure:environmental,social,and governance reporting and gender diversity in the audit committee[J].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2019,28(2):418-429.

[10] 李志生,李好,馬偉力,等.融資融券交易的信息治理效應[J].經濟研究,2017,52(11):150-164.

[11] 張志紅,李紅梅,宋藝.審計委員會財務專長對管理層策略性披露行為的治理效應:基于“管理層討論與分析”的證據[J].審計與經濟研究,2022,37(2):34-45.

[12] 姜雪,雷倩華.審計委員會特征會影響新審計報告的信息含量嗎:基于我國AH股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J].金融與經濟,2019(2):65-71.

[13] 劉柏,盧家銳,琚濤.形式主義還是實質主義:ESG評級軟監管下的綠色創新研究[J/OL].南開管理評論,2022-11-29.

[14] JANG GA-YOUNG,KANG HYOUNG-GOO,KIM WOOJIN.Corporate executives' incentives and ESG performance[J].Finance Research Letters,2022,49,103187.

[15] ABDIFATAH AHMED HAJI,MUTALIB ANIFOWOSE. Audit committee and integrated reporting practice: does internal assurance matter?[J].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2016,31(8/9):915-948.

[16] 溫忠麟,葉寶娟.中介效應分析:方法和模型發展[J].心理科學進展,2014,22(5):731-745.

[17] 李剛,楊曉藝,胡紅紅.審計委員會同行業任職背景與會計信息可比性[J].會計之友,2022(12):8-1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