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嘿!我的“小怪獸”

2023-08-30 14:40劉林夢
江蘇教育·班主任 2023年7期
關鍵詞:心理輔導課教學設計

【關鍵詞】敘事療法;心理輔導課;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30-0084-03

【作者簡介】劉林夢,上海田家炳中學(上海,200010)教師,一級教師。

【設計理念】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提出,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幫助學生了解自我、悅納自我,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六年級學生在面對成長中的問題時容易聚焦問題帶來的負面影響,被問題裹挾而產生消極自我評價。這不利學生健康發展。

本節課融合后現代敘事療法,使用外化技術將問題與人分開,將學生視為解決問題的“專家”,減少因問題造成的自我否定。同時,使用改寫技術,通過解構故事引導學生挖掘資源,激發改變的內在力量,增強學生積極的自我認同,增強對生活的積極理解。

【教學主要環節及設計意圖】

一、導入階段:初探生活中的問題

教師:同學們,我在課前進行了相關調查。請猜一猜,困擾六年級學生的問題有哪些?

學生1:考試成績。

學生2:作業。

學生3:人際關系。

學生4:跟家人的關系。

PPT出示調查結果:困擾六年級學生的問題按出現頻率從高到低依次是考試成績、作業、人際關系、親子關系。

教師:看到這么多人與你有相似的困擾,你感受如何?

學生:困擾我的問題也困擾大家,我感覺輕松了一點。

教師:在成長路上,人人都有困擾自己的問題。今天,我們一起走近問題,看看會不會有新的發現。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調查,引導學生發現人人都有困擾自己的問題,明白自己的困擾和問題是常見的,減少因問題帶來的壓力。

二、團體轉化階段:走近問題

1.為“小怪獸”畫像

教師:如果我們將問題、困擾視為“小怪獸”。困擾你的這只“小怪獸”長什么樣?請你在紙上畫出來,完成后在班級分享,時間為3分鐘。

教師:每組派代表班級發言,介紹你的“小怪獸”,并分享它給你帶來的感受。

學生1:它是一個棕色的刺猬,背上有刺,有潔白、柔軟的肚皮,它讓我有點煩躁。

學生2:它是一個彩色的小怪物,有紅色的角,手上拿著黑色的叉子,有時候它會用角頂我,用叉子刺撓我,讓我有點無助和失落。

教師:“小怪獸”帶來的是不愉快的體驗。老師好奇這個讓你有點煩惱的“小怪獸”是什么時候出現的?讓我們帶著好奇走近它,去一探究竟。

設計意圖:通過繪畫的形式,將問題“外化”,引導學生體會問題帶來的感受,將問題與人分開。

2.“小怪獸”的變化之旅

教師:分享“小怪獸”的變化過程,它是什么時候出生的?它在什么情況下出來影響你?什么會滋養它,讓它越來越強大?

學生1:它在我小學四年級出生的,每當學習狀態不好時,作業錯多的時候,它就會刺痛我,我的拖延和煩躁滋養了“小怪獸”。

學生2:大概是幼兒園的時候,我感覺人際關系很難,它在我難以跟朋友相處的時刻出現,用它的手中的叉子頂我一下,讓我覺得很不舒服,不知所措。我的不善表達和對朋友的不了解滋養了它。

教師:回顧“小怪獸”的成長之路時,我們發現它時強時弱。我們可以用曲線表示“小怪獸”從出生到現在能量強弱的變化,以全面了解它的動態發展。

PPT出示A同學的“小怪獸”能量變化曲線圖,見圖1。

教師:橫坐標代表時間,有過去、現在和未來,縱坐標代表“小怪獸”的能量等級,數字越大則表示能量越大,攻擊性越強,“3”級代表最強。請結合自身經歷,在坐標圖上用線段畫出來“小怪獸”的能量變化曲線,時間為2分鐘。

教師:請分享你的“小怪獸”能量變化之旅。

學生1:大概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我的“小怪獸”一直緩慢變強,剛上六年級達到頂峰,現在它的能量在變弱。

學生2:小學四年級時它來到我身邊,先慢慢長大,在五年級的時候它變弱了,現在又變強了一點,我覺得以后它會慢慢變弱。

教師:從曲線圖上看出“小怪獸”的能量有時強有時弱,在與“小怪獸”相處時有戰勝它的時刻。老師好奇這個時刻有什么樣的故事。

設計意圖:通過將“小怪獸”的能量變化繪制為曲線圖,將問題的發展過程外化,引導學生進一步將人與問題分開,進一步明晰問題的特點。

三、團體工作階段

1.與“小怪獸”相處的“例外”故事

教師:小組內分享你與“小怪獸”相處的成功時刻,你做了什么減弱了它的能量。

小組討論并派代表發言,分享曲線圖背后的故事。

學生1:六年級時,學習越來越難,我感到煩躁,那時候它最強。轉機出現在2個月前,我去了一個新的課外補習班,補習班老師在學業和精神上給了我很多支持,我的成績慢慢提升,我感覺學習沒有那么困難了。

教師:老師的支持幫助你成功應對了學習困難。

學生2:人際關系一直有點困擾我。小學四年級時“小怪獸”能量下降。那時,我主動交友,認真傾聽和陪伴,那段時間我的人際關系很融洽。

教師:你在主動解決問題,人際交往技巧幫助了你。

學生3:六年級時我作業變多,“小怪獸”力量變強。有一天,我發現不能太要求作業完美,要有策略地寫作業,當我有了方法后,“小怪獸”的力量變弱了。作業多是不能改變的,如果把它當成問題,我會一直被作業困擾,應該將它看作是成長路上的一次挑戰。

教師:接受、適應問題,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用積極的視角看待問題。在與“小怪獸”相處的過程中,老師看到你們的智慧和力量,整合資源,并使用多樣化的方法應對它。這不是我們被問題控制的經歷,而是解決問題的經歷。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與問題相處的成功時刻,在問題中尋找“例外”故事,引導學生總結應對問題的方法,激發學生應對問題的力量。

2.再繪“小怪獸”

教師:再次拿起你的“小怪獸”,認真看看它,你對它的感受是否發生了變化,調整或者重繪你的“小怪獸”,代表新的理解。時間3分鐘。

學生1:我將刺猬調整了方向,以前它會用背部來刺疼我,現在它在用柔軟的肚皮面對我,感覺好很多。它雖然還在,但是并沒有那么可怕。

學生2:它的角沒有了,叉子變成了一朵花。我感覺當我主動面對的時候,這些刺撓我、頂我的東西都沒有了。雖然到一個新的環境也許還會長出來,但是我覺得自己有辦法應對。

設計意圖:通過“重構”技術,幫助學生轉變思路,重新看待問題,引導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的經歷。

四、升華階段:“小怪獸”與人生

教師:我們在認真回顧“小怪獸”的變化之旅后發現,與問題相處時我們也在不斷挖掘解決問題的資源和力量。希望同學們今后要發現并使用挖掘的力量和資源應對挑戰,迎接更精彩的人生!

設計意圖:通過總結整節課,回顧與“小怪獸”相處的經驗,引導學生總結人生經驗,用積極的態度面對未來。

【教學反思】

本節課以“后現代敘事療法”為核心,在課堂中應用“外化”“改寫”技術,將成長中的問題外化成“小怪獸”,將問題與人剝離,讓學生相信自己有能力應對問題。筆者以“小怪獸”能量的強弱變化為切入點,帶領學生尋找與“小怪獸”相處中的“例外”故事,在故事中挖掘資源,喚起學生發生改變的內在力量。

本節課的情感基調是先抑后揚,畫“小怪獸”與分享其帶來的感受時需要充分地與學生共情,并用肢體語言、面部表情等給予學生鼓勵和支持。本節課的重點在于引導學生發現積極的故事片段,引導學生重構故事,激發內在知識和力量去應對問題。在引導學生發現“例外”時,如果學生難以找到積極故事,可以提問“你是如何與問題相處的?”“這段時間你是怎么過來的?”“你如何看待與問題相處的自己?”“面對問題時,你最辛苦的地方是什么?”等表達對學生的支持、理解和認可,引導學生發現與問題相處時的資源和力量,用共情和積極的態度走進學生內心,激發他們的內在力量。

本課不足之處是不能做到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分享“例外”故事。筆者發現六年級學生課堂傾聽和共情能力不足,這容易讓課上分享的學生感受不佳。

【點評】

該課選題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況、切合學生發展特點,聚焦學生的真實問題,看見學生的成長需求。課上,授課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的特點,從過往經驗中探尋和發現應對問題的資源和力量。

授課教師運用敘事療法,以“小怪獸”這一意象代表問題,增加活動趣味性,為外化問題提供載體,用繪畫呈現出學生對問題的感受和理解。從“小怪獸”能量強弱變化進一步外化問題、認識問題,讓學生看到自己與問題的關系,在自己與問題相處的過程中發現例外故事,通過改寫、解構故事發現內在力量和資源。

課上,授課教師積極傾聽、充分尊重、積極共情,營造溫暖支持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思考,促進學生領悟和表達,進而收獲成長。

(點評嘉賓:曹鳳蓮,上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教育部基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

責任編輯:包俊莉

猜你喜歡
心理輔導課教學設計
團隊分享成長
巧借角色,進行心理投射
淺談小學學習心理輔導課的設置與設計
高中人生規劃教育與心理輔導課共通性的幾點思考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高中數學一元二次含參不等式的解法探討
“仿真物理實驗室” 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案例教學的幾點思考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