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工科”建設背景下基于項目化培訓的科技型企業員工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研究

2023-08-30 13:12李利榮
企業科技與發展 2023年5期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新工科

摘要:創新是不斷發展的動力,它推動了各個領域的進步和革新。新型工科人才(“新工科”)建設旨在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新型工科人才,以促進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機器人、云計算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實現對傳統科技型企業的升級改造。當前,國家倡導推進“新工科”建設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發,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到創新中來,這不僅有利于激發創新創業意識,更能促進經濟、科技、文化等多個領域的全面發展。在此背景下,文章通過分析員工創新創業培訓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培訓內容模塊化、培訓方式項目化、創新創業比賽專業化等培養措施,回應“新工科”建設對于提高員工創新創業能力實踐要求,以期增強科技型企業的人才培養實效。

關鍵詞:項目化培訓;“新工科”;創新創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F272?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23)05-0090-05

0 引言

“新工科”人才培養對我國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我國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發展戰略性政策,如“創新驅動發展”“人工智能2.0”等,這些政策的貫徹落實需要大量高素質、全面發展的工科人才。根據國家有關部門預測分析,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人才缺口將達到950萬人[1],這給我國的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發展帶來了嚴峻的挑戰,許多國內外學者也對此進行了研究。教育部于2017年2月提出“新工科”理念,旨在培養更加適應現代化工業和社會需求的工科人才。與傳統工科相比,“新工科”更注重學科的實用性、交叉性和綜合性,使新技術與傳統工業技術緊密結合,在創新的基礎上,發展新經濟所需要的新型工科人才[2]。秦璐等[3]根據“新工科”建設的行動路線和“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的教學目標,助推“新工科”人才培養提質增效。周靜[4]針對地方高校工科人才培養模式的培養偏差、模式滯后和途徑固化等問題,以學院計算機大類專業為例,構建了基于“新工科”理念的“三層三縱立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了畢業生能力,無縫銜接了企業崗位需求。目前,研究更多的是面向高校課程改革,針對科技型企業的人才培養模式仍有較大空白。自“新工科”建設概念提出以來,各科技型企業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通過優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實踐、貼近產業、強化技能、突出應用特點,加強員工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訓練。一方面,適應和促進了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人才培養提供了多元化程度更高、實踐性更強、應用價值更高的高新技術人才培養模式;另一方面,能夠助力科技型企業在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更好地發揮作用,推動地方經濟快速發展。

1 “新工科”背景下培養員工創新創業能力的意義

1.1 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步伐,推動創新發展

在“新工科”背景下,科技型企業通過加強員工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能夠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創新發展?!靶鹿た啤钡暮诵睦砟钍且詣撔聻榛A的實踐技能,其目的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工程技術人才??萍夹推髽I注重員工實踐能力的培養,鼓勵員工在實踐中錘煉自己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通過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推動企業創新發展[5]。具體而言,一方面,強化員工的創新創業能力可以促進知識產權保護和創新創業環境建設。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產權保護日益重要,而知識、技術和創新本身就是高職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因此,培養員工的創新創業能力,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自主研發能力,還可以強化他們的知識產權意識,形成對知識產權的尊重和保護,促進知識產權體系的完善和法律建設,實現對創新創業環境的優化。另一方面,“新工科”背景下培養員工創新創業能力有助于增加就業崗位和緩解就業壓力。當前,我國經濟結構正不斷優化調整,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層出不窮,但與此同時,傳統科技人才進入就業市場的空間比較有限。強化員工的創新創業能力,有助于他們更好地把握就業機會,有利于緩解就業壓力。

1.2 適應區域產業智能化、信息化升級需求,推動地方經濟轉型發展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各行各業都在推進數字化轉型升級,智能化、信息化已經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在“新工科”背景下,培養員工創新創業能力,對于適應區域產業智能化、信息化升級需求,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廣泛應用,傳統的產業轉型升級已經迫在眉睫。培養員工的創新創業能力,可以加快“產學研”合作的進程,將高新技術、前沿思維與研發實踐相結合,提高員工的應用技能,為企業留住優秀人才、掌握核心技術、開拓市場,為地方經濟增長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豐富的高素質人才儲備有助于促進地方經濟的數字化轉型,提高區域產業智能化水平。地方經濟發展的關鍵是產業結構升級和優化調整,而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手段。培養員工的創新創業能力,讓他們在各自專業領域進行探究和實踐,并且運用技術手段、創新思維推進產業升級,更好地適應區域產業智能化、信息化升級的需求。此外,隨著信息化技術在城市、交通、醫療、環保等領域的廣泛應用,推進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成為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通過培養員工的創新創業能力,讓他們深入實踐,應用技術手段解決問題并創造新的價值,在推動地方經濟智能化信息化升級發展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

1.3 形成創新創業指導與服務一體化培養模式,提高企業人才素質

科技型企業通過開展創新創業人才培訓,形成創新創業指導與服務一體化培養模式,使員工在進行專業知識學習的同時,在產品開發或商業計劃時得到支持和指導。培養員工的創新創業能力需要將專業知識與創新創業實踐經驗相結合,員工們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掌握知識,提升能力,了解工業4.0時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在此基礎上,企業幫助員工進行職業規劃,促進員工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此外,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不斷涌現,科技型企業的員工必須緊跟時代潮流。通過開展創新創業培訓,符合未來趨勢的新技術、新理念、新方法得以融入科技型企業的培訓體系中,從而推動工科教育體系的升級強化。同時,在科技型企業創新創業過程中,產業內及相關產業鏈交叉性及整體性需求開始得到重視。傳統的產業分類已經不能滿足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催生了更加復雜多樣的人才要求。在此背景下,科技型企業通過開展創新創業培訓集成資源,引導員工跨界學習,既能夠增強員工的就業競爭力,更有助于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

2 “新工科”背景下員工創新創業培訓的問題分析

2.1 培訓體系建設不足

“新工科”背景下,創新創業培訓成為當下員工培訓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科技型企業在創新創業培訓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其中的突出問題之一是創新創業培訓體系化建設程度不足。具體來說,一方面在大多數科技型企業中,創新創業教育的培訓內容設置相對分散,難以形成一個完整的培訓體系。這些培訓內容往往是獨立的、零散的,不夠系統化,也不利于員工形成全面的創新創業素養。例如,有的科技型企業雖然設立了創新創業類培訓項目,但是只簡單安排一些相關的活動,如比賽、講座等,未形成系統性的培訓體系。另一方面,科技型企業在開展創新創業培訓時并未與自身的實際結合,導致員工無法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

2.2 培訓方式枯燥且陳舊

隨著科技型企業的快速發展,創新創業培訓成為當下科技型企業人才培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科技型企業的創新創業培訓方式枯燥且陳舊。具體來說,一方面,主講專家主導培訓課堂,員工被動接受知識,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難以獲得真正的啟發;另一方面,培訓方式單一,無法激發員工的興趣和熱情,對創業過程中的變化沒有足夠的關注。這些問題導致員工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一定的認知與實踐差距,難以應對復雜的創新創業環境,導致創新創業培訓效果不佳。2021年全國企業創新調查結果顯示,43.3%的企業開展創新培訓活動,但只有8.5%的企業實現全面創新[6]。并且,在面臨真正的創新創業挑戰時,更多員工因缺少實際操作經驗而感到無所適從,進而影響創業進程與成果。

2.3 創新創業比賽流于形式

在創新創業培訓過程中,科技型企業舉辦創新創業比賽是一種廣泛應用的教育手段,旨在培養員工的創業意識、創新能力和豐富其實踐經驗。然而,當前的創新創業比賽往往流于形式,缺乏深度和實效性。具體而言,面對創新創業比賽,員工參與的熱情雖然很高,但是受到以下因素的限制。

(1)比賽組織和參與方式單一。許多創新創業比賽的組織者和參與者缺乏新的思維和技術手段,無法真正激發員工的創新創業熱情和主觀能動性。

(2)評價標準不明確。很多創新創業比賽的評價標準過于寬泛,缺乏明確的模式和規范,導致評價結果難以準確反映員工在創新創業實踐中的真實水平。

(3)缺乏創新創業實踐機會。雖然創新創業比賽是培養員工創新創業能力的好方式,但是如果沒有可持續的實踐體驗,也難以大幅度提升員工的創新創業能力。2021年艾瑞咨詢研究院發布的《2021年中國企業培訓行業研究報告》指出,只有約20%的員工認為能夠通過創新創業比賽培訓將所學內容遷移到工作中[7]。說明當前的創新創業比賽效果不夠理想,需要改進。

3 基于項目化教學模式的科技型企業員工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模式

項目化教學模式是一種以項目為單位,基于問題與任務、跨學科與整合性、參與與協作的培訓模式。這種培訓模式主要是讓員工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進行主動學習,在興趣驅動和團隊互助下不斷探索和創造。項目化教學模式注重實踐操作及迭代優化,能夠有效提高員工的實踐能力和實戰能力,同時強調跨產業融合能夠幫助員工更全面地了解相關行業背景、現狀和前沿技術,開闊視野[8]?!靶鹿た啤苯ㄔO背景下科技型企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更關注基于項目化教學模式尋求改革。

3.1 培訓內容模塊化

培訓內容模塊化是科技型企業員工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將整個創新創業培訓內容分解為多個主題板塊,便于員工理解和學習。具體而言,需要從科學制定培訓目標與成果目標、建立具體培訓項目模塊、選擇適當案例、交叉引用各個模塊等方向出發,促進培訓內容模塊化。

(1)制定培訓目標和學習成果目標。在制定培訓目標和學習成果目標時,需要考慮整個“新工科”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即將科技型企業員工培養為具備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并且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人才。因此,本文以此為導向,制定培訓目標和學習成果,包括培訓的基本信息、培訓方法與手段、考核形式及評價方式等內容。針對員工的特點,設計創新技術應用、管理創業模式、社會環境影響等多方面的培訓目標,注重培養其實際操作能力、創新精神和團隊合作意識。在具體制定培訓成果目標時,要確定每一個模塊的相應培訓成果。

(2)建立具體的項目模塊。針對科技型企業員工制定具體的項目模塊,并根據不同主題板塊進行分類,包括市場調研、產品設計、商業模式構建、營銷策略等,同時加強與工程技術的結合,設置足夠的工程專業領域的項目模塊,例如開發自動控制的機器人車和配套的智能系統,讓員工通過協作、調查、分析、編寫代碼等方式全面提高對技術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3)選擇適當的案例。在開展創新創業培訓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理論與實際脫節的情況。為了讓員工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需要選擇適當的案例進行輔助培訓。這些案例和教材可以來源于各行業的經驗和成功案例、商業模式、市場數據分析等,并可以邀請專業人士對其進行深入解讀和探討,指導員工將所學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

(4)交叉引用各個模塊。每個主題之間都有相互聯系和依存關系,因此在模塊之間建立交叉引用和延伸引用的關系可以加強培訓整體性以及提高員工的綜合能力。這種方法可以通過抽象理論有效鏈接、跨學科設立模塊等方式實現。例如,可以采用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結合的方式運營設計一個涉及多個主題板塊知識點的無人巡檢系統,要求員工進行跨學科的研究與辯證思維的挖掘。在完成培訓內容模塊化建設之后,要不斷更新和調整培訓目標與成果,使培訓能夠跟上產業對人才的動態要求。

總之,將創新創業培訓內容模塊化是一項全面而復雜的任務。本文根據科技型企業的特點和實際需求,制定具體的培訓目標和培訓成果,建立基于項目設計的實踐培訓模式,引導員工形成創新思維,并邀請行業專家參與培訓設計和實施,加強板塊之間的交叉引用和延伸引用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高質量的創新創業人才,推動行業發展和社會進步。

3.2 培訓方式項目化

近年來,基于項目化教學模式的科技型企業員工創新創業能力培訓模式被越來越多的企業引入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其中,培訓方式項目化旨在解決傳統的培訓方法陳舊、實效性不高的問題,使得員工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創新創業,提升實戰能力和創造力。

在項目化的培訓方式中,需要基于創新創業的全過程進行整體性設計。項目化培訓環節為培訓選題—培訓分組—培訓實施—培訓評價,在培訓選題中,需要對培訓進行規劃和設計,明確員工所需掌握的知識和能力,并選取合適的主題或項目進行培訓。這個階段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和員工特點,選擇可行、實用的項目。在培訓分組中,根據選定的項目,按照員工的專業方向、興趣愛好、能力水平等因素,將員工分為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項目。這有助于激發員工的創造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培訓策劃與實施即在選題和分組的基礎上,要對項目進行進一步規劃和設計,包括項目目標、預期成果、任務分工、時間安排、資金預算等方面,幫助員工更好地掌握項目進展情況,及時調整方案,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同時,培訓導師需要與員工進行溝通和協調,確保每個人清楚自己的任務和責任,并且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在培訓實施上,導師應該為員工提供必要的指導和支持,幫助員工克服困難和解決問題,并給予適當鼓勵和獎勵。培訓導師可以采用小組討論、實驗操作、研究報告等方式,引導員工深入了解項目內容,促使他們思考和探索。同時,培訓導師需要時刻關注員工的進展情況,及時進行調整和指導,確保每個小組都能夠完成任務并取得好成績。培訓展示即項目實施完成后,員工需要進行展示和演示,分享項目經驗和收獲,接受評價和反饋,有助于促進員工之間的交流和學習,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此階段,培訓導師可以邀請專業人士進行評價和點評,也可以讓員工相互點評,讓員工了解自己項目成果的優劣勢,并且根據反饋意見進行自我提升和改進。同時,培訓導師也可以將員工的創新創業作品和成果展示在企業的網站或其他媒體上,讓更多的人了解。

此外,在項目化的培訓方式中,還需要注重以下幾點,以強調“新工科”的實踐特色。

(1)突出產業特色。針對科技型企業的特點,可以選取與當地企業、行業相關的項目作為創新創業培訓主題,讓員工更加貼近實際應用和市場需求。

(2)注重實踐操作。在創新創業項目化培訓中,注重員工實踐的機會和環節,例如實地考察、模擬演練、手工制作等,有利于員工增強動手能力和豐富實際操作經驗,切實提高創新創業技能水平和職業素養。

(3)多元化評價。針對工科科技創新創業的多元性和實用性,評價方式也應該更加多樣化和綜合化??梢圆捎脤嶒瀳蟾?、技能展示、項目成果展示等方式進行評價,更加全面地考核員工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綜合素質。

3.3 創新創業比賽專業化

創新創業比賽是一種“以賽促學”的項目形式,素來備受關注,旨在為員工提供一個鍛煉實踐能力、培養創新思維、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然而,隨著比賽數量的不斷增加,許多比賽流于形式,缺乏專業性和應用價值,無法促進員工的成長。因此,創新創業比賽應強調專業化。

第一,設計適合科技型企業的比賽類型。由于科技型企業員工實踐操作能力強,注重動手和技術能力的提升,因此可以考慮設置與科技型企業相關的題目,如產品設計、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機器人應用等。同時,在比賽規則和評分標準上也需要有所變化,注重技術難度以及實際應用價值,并且要加入專業評審團成員進行專業評判。

第二,推廣比賽并組織服務。通過社交媒體平臺、行業協會等多種途徑推廣比賽活動,吸引更多的科技型企業員工參加比賽。在比賽過程中,還需要組織相關培訓和指導,包括商業計劃撰寫、產品設計、市場調研、實踐操作等,幫助員工更好地策劃和完成比賽項目。

第三,聯合工業界及相關行業協會舉辦創新創業比賽,讓員工有機會接觸到真實的市場環境,并向企業界專家尋求建議和支持。這不僅有利于員工深入了解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與行業內專業人士溝通交流,也可以鼓勵企業投資和支持員工實施創業項目,以便在現實中培養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第四,注重成果的應用價值。要注意盯緊成果的應用價值,在比賽評定時注重創新創業成果的實際應用價值、用戶群體、競爭優勢等。只有真正關注市場需求和用戶反饋,才能夠制訂出符合市場需求的創新產品或商業計劃。同時,應當加強對獲獎員工項目的后續支持,如提供創業孵化、技術服務、市場推廣等支持,幫助員工將項目落地并成功創業。

第五,強化比賽的可持續發展??梢钥紤]設立長期獎項,鼓勵員工在多個年度內不斷改進創意或產品,進一步推動賽事發展與壯大。此外,需要引入更多的資源和資金支持,如工業界的投資、校企合作、政府扶持等,為比賽提供充足的支持和保障。

4 結語

項目化培訓是一種以項目為主線,以問題為導向的培訓方式,注重增強員工的實踐能力與創新思維,能夠切實提高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新工科”科技人才培養實效。在具體實踐中,應通過培訓內容模塊化、培訓方式項目化、創新創業比賽專業化3個途徑,促進項目化培訓在員工創新創業能力中的有效落實,在這個過程中,員工不斷探索、嘗試和實踐各種實際問題,并不斷優化解決方案,從而增強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成長為具有實際應用與創新能力的高質量新型工科人才,為我國創新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5 參考文獻

[1]光明網.高職特色專業詳解——將個人選擇融于國家發展[EB/OL].(2023-07-04)[2023-05-17].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0438547224460406&wfr=spider&for=pc.

[2]鐘登華.新工科建設的內涵與行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3]秦璐,董羽.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性研究[J].江蘇高教,2022(12):90-94.

[4]周靜.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科人才培養改革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22,41(7):256-263.

[5]吳愛華,楊秋波,郝杰.以“新工科”建設引領高等教育創新變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1):1-7,61.

[6]科技部.2020年我國企業創新活動特征統計分析[EB/OL].(2022-05-04)[2023-05-17].https://most.cn/xxgk/xinxifenlei/fdzdgknr/kjtjbg/kjtj2022/202209/t20220920_182462.html.

[7]艾瑞咨詢研究院.2020年我國企業創新活動特征統計分析[EB/OL].(2021-10-20)[2023-05-17].http://www.199it.com/archives/1327191.html.

[8]張安富.項目化培訓是提高工程型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之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3):166-169.

*廣西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專項課題“新工科背景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培育與孵化機制研究”(2022ZJY2795)。

【作者簡介】李利榮,男,廣西桂林人,任職于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管理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創新創業教育與管理。

【引用本文】李利榮.“新工科”建設背景下基于項目化培訓的科技型企業員工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研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23(5):90-94.

猜你喜歡
創新創業教育新工科
“新工科”背景下職業院校工程技術教育改革創新的思考
“新工科”建設的五個突破與初步探索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設計交叉融合案例教學
新工科形勢下高校二級學院畢業設計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探索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影響因素及路徑探索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