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領學生主動探究 構建語文高效課堂

2023-09-01 06:12陸巖
成才之路 2023年23期
關鍵詞:語文課堂探究語文

陸巖

摘要:探究是一種學習方式,是學生深度學習、課堂高效運轉的基礎。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轉變以自我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語文課堂主體地位,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為出發點,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語文知識,構建高效語文課堂。文章重點探究引領學生主動學習、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具體策略,希望能為語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幫助與借鑒。

關鍵詞:初中語文;探究;高效;課堂;情境;合作;點撥;閱讀;提問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23-0097-04

探究性學習,也被稱為發現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中通過觀察,發現問題、搜集數據,而形成解釋,獲得答案,并進行交流、檢驗、探究的學習[1]。學生的探究能力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基礎。在教學中,語文教師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勵學生以探究的方式學習,使學生形成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本文結合教學實踐,簡要分析語文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以構建語文高效課堂。

一、語文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1.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流于形式

基于素質教育理念,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為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合理制定語文教學方案,積極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構建高效語文課堂。但有的語文教師為大幅度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搶抓教學進度,沒有給學生提供足夠的自主探究的時間、空間,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流于形式,這不僅會影響學生語文學習效率的提升,還會影響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另外,部分教師在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教學實踐中,無視學生的自主實踐效果,讓學生完全按照既定的教學方案、教學步驟來探索知識、解析問題。這樣,學生就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狀態,甚至對語文學習出現抵觸心理,其思考能力、探究能力發展因此受限。

2.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過于盲目

雖然新課程標準對探究性學習非常重視,但部分教師對新課程標準、探究性學習的研究并不深入、不透徹,沒有制定明確的探究能力培養教學方案,在教學中,隨機開展探究能力培養,或憑借自身的主觀經驗來引導學生探究、思考。這不僅無法提高語文教學質量,還會浪費課堂教學時間。在語文課堂上,有的教師簡單地把課后練習題作為課堂問題,引導學生去思考、探究。而有的課后練習題缺乏拓展性、針對性,無法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思維能力。

3.不注重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興趣

在語文課程教學實踐中,有的教師以自己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和中心,不允許學生反駁自己的觀點,質疑自己的教學方法,久而久之,學生就失去自主探究、提出問題的興趣和信心。這種情況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還會影響學生學習效率及學習水平的提升。另外,部分教師采取的教學方式和策略也沒有給學生提供自由發揮的機會,如把探究能力培養內容局限在課本之中,讓學生解讀課文,探究其中心思想,或根據課后習題思考課文內容。單一的探究能力培養模式,根本無法激發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探究熱情。

二、引領學生主動探究,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

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在上課時精力無法做到完全集中,所以,教師要改變乏味、單一的語文教學形式,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活動,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參與空間和機會,讓學生認真學習、積極探索,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教師要將“滿堂灌”的語文課堂轉變為具有趣味性、實踐性、探究性的語文高效課堂。

1.注重創設教學情境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要想讓學生主動去探究,教師就必須激發他們參與課堂問題思考、探究的主觀能動性。而創設教學情境是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的有效策略。教師要動態化、靈活設定課堂教學問題,讓學生在相應教學情境中自主思考,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或提出建議。這樣,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積累更多的語言材料,還能充分鍛煉自身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創設教學情境的時候,教師要著力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多方面地探究問題,讓學生大膽質疑、想象、思考,以此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所學語文知識的記憶、理解。教師還可營造開放的語文教學環境,讓學生多交流、多思考,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提出問題,探究知識,以最佳的狀態投入到語文學習中[2]。另外,語文教學涉及聽說讀寫等訓練活動,教師可將這些訓練活動整合,然后找準教學的中心點和關鍵點,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以音頻、圖片、動畫來創設語文教學情境,促使學生通過理解、思考、探索等思維活動提升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實現語文難點與重點學習內容的突破,以此構建語文高效課堂。例如,在講解《岳陽樓記》時,部分學生沒有去過岳陽樓,也無法通過字面理解岳陽樓的美。對此,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創設游岳陽樓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仿真的氛圍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探究重點句子的含義,理解課文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的特點[3]。

2.注重學生的合作探究

當今社會非常講求團結、合作,而部分學生又具有很強的個性,不懂得如何與其他人合作,所以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要著重訓練、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通過靈活設定合作性學習任務,讓學生去交流、討論、思考,在協同合作和思維碰撞中,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以此促進學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的同步提升。課堂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共同場所,對某些有難度的問題,師生可一起探討,交換各自的看法和見解,互相質疑,在交流討論中達成共識。這也要求教師改變“居高臨下”指導學生的方式,以平等的方式和學生共同探討問題。對某些比較簡單的問題,教師可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合作,讓學生在共同思考、探究中,理解、吸收語文知識,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共同合作,能夠調動學生主動去實踐、探究、思考的積極性,使學生激發出更強烈的求知動機,語文課堂也會因此實現高效化。另外,語文知識和實際生活有較大的聯系,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學生感興趣的、熟悉的生活化教學素材,拓展語文教學內容,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合作探究。這樣不僅可提高學生的學科知識解析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還可讓學生意識到語文知識的實用性,從而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對語文知識的探究活動中,進一步加深對語文知識的記憶與理解。

3.適時點撥,引領學生主動探究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要想讓學生高效探究語文知識,教師就要注重適時的點撥。首先,教師要認識到,引領學生主動去探究,并不是放任學生漫無目的地思考,而是讓學生在一定的方向、理念下,積極思考、探究,而適時的點撥可以確保探究的質量、效率、方向。在教學中,教師可為學生構建共同發展、動態生成、師生交往的語文課堂,給學生提供相應的思考時間、探究空間[4]。當學生在探究中遇到困惑時,教師可適時、適度點撥,讓學生找到正確的探究方向,樹立學習信心。如果學生的問題探究進入死循環,不僅會影響其對語文知識的探究積極性,而且會影響其語文學習效率。其次,教師要認識到,適時的點撥可使學生掌握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技巧。這樣,學生就能利用掌握的探究方法與技巧來鉆研文本內容,通過自我發現與探究,對語文知識形成更清晰的認知與理解,探究過程也變得更有意義。需要注意的是,在點撥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使師生處于平等的位置,這樣,學生才更加樂于去探究與學習,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習能力、學習效率。

4.創新閱讀教學方式,構建高效閱讀課堂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想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知識,構建高效化、理想化的語文閱讀課堂,教師就要選擇學生愿意接受的、喜歡的方式開展閱讀實踐活動,這樣,學生就可高效地投入到閱讀探究中,全面、用心剖析閱讀材料,逐步提高自身的語文閱讀素養[5]。例如,教師可將閱讀文本劇本化,營造直觀化、具體化、形象化的閱讀學習氛圍,激發學生自主實踐、自主閱讀的興趣,讓學生獲得探索知識、參與課堂活動的動力,形成良好的學習體驗,從而更扎實、更全面地理解文本素材。對此,教師要圍繞學生的實際生活,重新歸納閱讀文本的內容,讓學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經驗掌握閱讀技巧,真正理解文本內涵,實現語文素養的提升。學生的好奇心比較強,喜歡探索新鮮事物,但理解能力、認知能力有待提升,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借助現代化教學設備動態呈現閱讀文本,讓語文閱讀實踐活動有導向、有計劃、有方案地落實下去,師生共同努力,打造高效、和諧的語文課堂[6]。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也可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導學生再現、演繹閱讀文本內容,使學生真切感知到文本中人物的情感、語言、動作,體驗到閱讀學習的快樂,從而主動探究閱讀內容。

5.有效提問,引領學生主動探究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要想構建高效化語文課堂,教師就要提出高質量的課堂探究問題,讓學生結合問題大膽探索、想象,對語文知識進行深度理解。這就要求教師選擇能夠促進學生深度思考的教學素材,分層次設計課堂提問,充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挖掘學生的潛能,實現理論知識講解和實踐活動的深度融合,促進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7]。在教學中,教師還可圍繞重點、難點教學內容展開提問,引導學生全力攻克難點、重點知識,消除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畏難情緒,讓學生樂于學習,并學會用簡潔、準確、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知識創新能力、問題解析能力都可實現提升。啟發性、益智類的教學問題也是提高學生探究能力的有效抓手。需要注意的是,在設計啟發性、益智類教學問題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設計層次分明的問題,并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探究、思考的時間。在學生探究、思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小步子教學法,引導學生內化課堂教學內容,使其產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滿足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8]。

6.優化語文備課環節

在語文教學中,要想構建高效課堂,促使學生主動探究,教師就要注重優化語文教學各個環節,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習能力制定教學目標、教學方案,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探究實踐活動,從而豐富自己的語文知識儲備,形成相應的語文學習技巧,積累更多的語文學習經驗,逐步提升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這其中,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對教師而言,其可通過備課增強教學針對性,從而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引領學生主動探究語文知識,逐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積極性以及學習效果,構建語文高效課堂[9]。在備課環節,教師可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水平,合理安排語文教學內容,如習題練習、知識應用等,并不斷優化、調整備課方案,為學生呈現最佳的教學過程,促進師生間、生生間的良性互動。課前語文作業、課后語文作業,也要在備課環節體現出來。課前語文作業起到的是預習作用,可讓學生對即將學習的語文知識有初步了解。課后語文作業起到的是鞏固、提升作用,可讓學生復習課堂學習內容。高質量的課前語文作業和課后語文作業都是構建高效化語文課堂的基礎。精心完成備課后,教師還要在課堂上將其精彩地呈現出來。這就要求教師積極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基于教案,引領學生主動去探索語文知識,內化語文知識。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不要把備課內容直接“灌輸”給學生,要圍繞學生的興趣點,引導學生逐步探究,這樣既能夠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還能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為語文高效課堂構建奠定基礎。

7.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分層教學

在語文課堂上,要想引發學生主動探究,構建高效語文課堂,教師就要重視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學生受認知能力等因素影響,在語文學習中會呈現出不同的能力和水平,對于學生的差異性,教師要尊重,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靈活設計語文教學目標、教學方案,并引導學生制訂個性化學習計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高效化語文課堂的構建奠定基礎。高效課堂的立足點為“學生是否認真聽講、是否理解文本內容”,所以,教師要積極落實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掌握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語文知識基礎以及性格特點等,優化、調整教學進度和內容,用學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的形式來傳遞知識[10]。例如,對學優生,教師可設計一些具有挑戰性的作業,讓學生積極探究,以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對學困生,可設計一些抄寫生字、詞的基礎性作業,著重引導學生夯實語文知識基礎,為接下來的探究性學習奠定基礎。只有所有學生都能跟上課堂教學進度,并能高效學習,才能形成高效化的語文課堂。同時,在講解知識過程中,教師要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關注學生的奇思妙想,讓學生懷著期待的心情參與語文學習活動,重視訓練自己的創造能力、思維能力、探究能力。

8.創新語文評價方式

教學評價是對教學進行的科學、嚴謹的診斷,對教師和學生都具有監督和檢查作用[11]。教師和學生可以根據反饋信息調整教與學的行為,從而達到既定的目標。因此,教師要重視優化語文教學評價方式,改變之前“優、劣、對、錯”的簡單評價形式,要真誠、用心評價,引導、幫助學生查漏補缺,讓學生積極進行自我反思,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實現高效學習。這也是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的基礎。

三、結語

總之,探究對學生來說,是一種自主學習知識的方式,而學生的探究能力是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基礎。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給學生提供更多探究知識的機會,以創設教學情境、合作探究、適時點撥、有效提問、優化備課環節、分層教學,以及創新語文閱讀教學方式、評價方式等策略,實現教和學的深度融合,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構建語文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艾輝.指向核心素養的“深度學習”語文教學實踐策略[J].現代教育科學,2019(S1):52-55.

[2]劉麗.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師范大學,2022.

[3]陳璐.基于虛擬現實技術(VR)的初中閱讀情境教學探究[D].長沙:湖南大學,2021.

[4]單志艷.初中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實驗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 2015(01):78-83.

[5]郭濤.淺析初中語文深度學習的內涵、特質與實現路徑[J].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22,42(07):92-94.

[6]黨帆.新媒體環境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研究[D].延安:延安大學, 2022.

[7]王旭明.以求真務實精神促進語文教育健康發展———兼論真語文理念及其指導下的課堂教學[J].語文建設,2015(34):(4-24).

[8]陳薇.部編版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案例研究[D].黃石:湖北師范大學,2022.

[9]湯麗丹.少教多學,建構高效課堂———初中語文教學模式的探討[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8(01):29-31.

[10]陳曉姿.語文課堂教學資源開發、利用的意義與原則[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1,27(03):127-133+140.

[11]汪杰鋒,蘇春景.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的理論探析[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5):112-115.

Guide Students to Actively Explore and Construct Efficient Chinese Language Classrooms

Lu Yan

(Minqin County No. 3 Middle School, Gansu Province, Minqin 733304, China)

Abstract: Inquiry is a learning method that is the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to achieve deep learning and efficient classroom operation. I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transform their self-centered teaching philosophy and mode, respect students dominant position in Chinese languag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ake improving students thinking, practical, and exploratory abiliti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ey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independently explore Chinese knowledge and build an efficient Chinese language classroom. The article focuses on exploring specific strategies to guide students to actively learn and build efficient Chinese language classrooms, hoping to provide some help and reference for Chinese language educators.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Chinese; explore;efficient; classroom;context;cooperation; call;reading;askingquestions

猜你喜歡
語文課堂探究語文
一道探究題的解法及應用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
探究式學習在國外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及思考
讓語文課堂之樹根深葉茂花嫣然
讓快樂走進語文課堂
構建開放的語文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