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爸R產權法學”課程思政多元化課堂探索

2023-09-01 00:55李永格王倩
成才之路 2023年23期
關鍵詞:OBE教育理念課程思政

李永格 王倩

摘要:“知識產權法學”課程的教學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知識產權法律人才培養的質量?!爸R產權法學”課程思政課堂教學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能力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教師應當借鑒OBE教育理念,以時代對法學專業人才素質和實踐能力的要求為出發點,積極探索多元化課堂教學模式,實現教學目標多元化、教學內容多元化、教學形式多元化、教學平臺多元化、課程考核多元化、教學能力提升路徑多元化,穩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提升課程思政教學質量。

關鍵詞:課程思政;知識產權法學;OBE教育理念;多元化課堂;法律人才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23-0009-04

基金項目:臨沂大學2021年度“課程思政”教學項目———《知識產權法學》“課程思政”教學示范課程(項目編號:K2021SZ025);臨沂大學2020年度“課程思政”教學項目———《婚姻家庭法學》“課程思政”教學示范課程;臨沂大學2017年度教學質量工程項目———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課程《知識產權法學》

《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描繪出我國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國的宏偉藍圖[1],定會引發相關專業對“知識產權法學”課程學習的關注?!爸R產權法學”課程是高校法學專業的核心課程,其課程思政和專業知識教學的效果影響著法學專業人才“德育”和“智育”的質量。近年來,高校不斷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探索:在教學模式上,“對分課堂”“轉動課堂”逐步進入我們的視野;在教學手段上,雨課堂等互聯網平臺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輔助;在教學資源上,慕課、學堂在線、智慧樹等課程資源豐富了教學內容;在教學內容上,豐富的課程思政元素融入了課程內容。同時,新的社會需求對法學專業人才的知識、能力和價值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識產權法學”教師應當秉承新的教育理念,以時代對法學專業人才素質和實踐能力的要求為出發點,積極探索多元化課堂教學模式,不斷提升課程思政教學效果。

一、高?!爸R產權法學”課程思政教學存在的問題

法學教育的培養目標從國家層面來說要培養“德法兼修的卓越法律人才”,從學校層面來說要堅持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法學基礎理論扎實、職業技能熟練、知識結構合理,富有法治精神、創新精神和創業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爸R產權法學”作為法學專業核心課程,對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作用。除了要讓學生掌握知識產權法的專業知識外,還應兼顧課程思政培養目標,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現德法兼修。但“知識產權法學”課程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師教學能力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課程思政的推進。

第一,課程思政教學理念未完全形成。一方面,部分教師存在對課程思政不夠重視的問題,認為只要講好專業知識就算完成教學任務,忽略智育與德育的關聯;另一方面,部分教師認為知識產權法本身就包含明確的價值取向和鮮明的政治立場,在教學中植入思政內容會影響專業知識的講授效果。這些思想嚴重阻礙了課程思政的推進。

第二,課程思政教學內容未深挖。受時間和精力的限制,部分教師在備課環節把主要精力放在專業知識上,對思政內容研究不多。另外,部分教師習慣從熱點問題中探尋思政元素,經過簡單思考后就引入課堂,形成了課程思政的“外觀”,欠缺課程思政的“本質”。教師對思政元素的思考不深入、挖掘不充分,直接導致思政元素不連貫、不系統,影響課程思政的廣度和深度。

第三,課程思政教學形式較單一。課程思政教學需要專業知識和思政元素的巧妙融合,既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拖泥帶水。單一的教學形式難以獲得學生的認同感,墨守成規的課堂欠缺新意,會形成“教”與“學”的疲憊,影響智育和德育的效果。

第四,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待提升?!爸R產權法學”教學過程本身就是樹立公平正義、尊重科學、尊重知識的過程。教師只有具備較強的課程思政教學能力,才能遵循專業課程規律,提升課程思政的質量?!爸R產權法學”知識內容較多,教師需要不斷學習專業知識和先進的教育技能,才能熟練運用各種教學輔助平臺,做好專業知識和思政元素的靈活切換。但當前,“知識產權法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尚處于摸索階段,欠缺有效的保障機制予以支持[2],在師資培訓、實踐調研、項目建設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支持,教師的課程思政教學能力有待提升。

二、高?!爸R產權法學”課程思政課堂應遵循的教育理念

要解決上述問題,首先需要教師更新教學理念,注重價值引領、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的“三維一體”,用目標促教學,用需要來引領,這就需要貫徹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

OBE教育理念是美國學者在1981年提出的,與傳統的投入導向性教育不同,其實質為目標導向性教育或能力導向性教育,倡導“以學生通過教育過程最后所取得的學習成果作為出發點,進行反向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3]。在這種教育范式下,學生是教學的中心,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能力需求和預期成果設計具體的教學過程。具體來說,就是依據行業需求確立法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以培養目標為出發點,以學生畢業要求為導向和立足點,構建課程體系,設置課程,通過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實踐教育等環節培養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專業培養目標和學生畢業要求需進行指標細化,以課程為基礎培養環節,與各門課程形成矩陣,每一門課程都應當明確課程學習對專業培養目標和學生畢業要求的貢獻度,并以此為基礎設計教學方案,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和教學評價,并以目標為導向實施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分析研判,持續提升課程教學質量[4]。

三、高?!爸R產權法學”課程思政多元化課堂的設計思路

通過借鑒OBE教育理念,高?!爸R產權法學”課程教學團隊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積極開展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實施多元化課堂教學模式。將內外需求、教學目標、評價機制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根據內外需求設定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進行教學設計,通過評價機制檢測內外需求、教學目標和課堂教學,力求實現目標多元化、內容多元化、形式多元化、平臺多元化、考核多元化、教學能力提升路徑多元化。要讓課堂教學跳出“教”與“學”的單向邏輯,形成“教與學”“學與學”與“學與評”之間彼此關聯、支撐與循環的復雜邏輯[5]。

1.教學目標多元化

課程教學目標應圍繞專業培養目標來確定,需體現課程對專業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的貢獻度,所以教學目標的重塑是課堂教學改革的首要環節。結合人才培養方案確定的培養目標和提出的法學知識、專業技能、政治素質、基本素養、職業規范、溝通合作和創新思維七個方面的畢業要求,以及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等文件的要求,“知識產權法學”課程的教學目標應進行如下調整: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價值觀目標三個維度,要求掌握獲取知識的能力、應用知識的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要求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備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形成法律思維路徑等。具體包含以下內容:掌握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等知識產權的基礎知識;熟悉我國知識產權法律法規;了解知識產權法學理論前沿和法治建設的趨勢,能夠獨立自主地更新法治觀念、專業知識和能力結構;掌握法律方法,熟悉知識產權法律操作技術;具備運用知識產權法律知識分析和解決相關法律問題的能力;熟練掌握現代信息技術,能夠獲取、處理和運用知識產權法學及相關學科信息;具備與人溝通、合作的團隊協作能力;具備知識產權意識,有正確的價值觀。

2.教學內容多元化

教學目標的多元化需要豐富的教學內容來滋養。豐富的教學內容可以弱化理論的枯燥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創造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法律思維、創新思維,以及正確的價值觀。

在專業知識教學方面,教學內容應擴充到立法動態、司法實踐中的案例研究、學術專家的前沿成果、實務專家的實踐經驗等方面,實現知識的多元化。比如講解“著作權的內容”模塊時,教師可以引入社會熱點案例———瓊瑤訴于正《宮鎖連城》著作權侵權案,讓學生圍繞一、二審判決原文展開討論,將理論和實踐結合在一起。在課程思政教學方面,教師應圍繞高素質應用型法律人才的培養目標,系統梳理課程思政的育人價值,不斷挖掘更符合課程特色的思政內容,構建思政內容與專業知識的融合體系。要重點從習近平法治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類命運共同體、優秀傳統文化、改革創新精神、法律職業道德等方面挖掘思政元素,尋找與課程內容的契合點。

3.教學形式多元化

OBE教育理念倡導教學形式的多元化,以教師為主導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是一種有效路徑。課堂教學應以教師為主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自然銜接;應借助信息化教學手段,綜合運用講授法、案例法、情景教學法、實踐教學法等,通過探究式、體驗式、互動式學習,激發學生內在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踐行、在實踐中提升。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知識產權法學”教師團隊進行了多項教學形式的創新,實現了教學形式的多元化。

(1)“新式講授”進課堂?!靶率街v授”教學法主要是通過課前自學、課上解惑、課后復習,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現教與學的良性互動。應用案例式、探究式、辯論式、角色模擬式等多種方式,將精選案例分析、熱點問題等引入課堂,通過小組協作、角色模擬、觀點碰撞、“專家”點評等方式鍛煉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及知識運用能力。比如,講專利法概述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引入美國針對我國企業出口產品開展“337調查”事件,讓學生認識自主研發和知識產權的重要性,以促進學生對民族品牌的支持,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自信,使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形成政治認同,樹立家國情懷。為提升“新式講授”的效果,教師將班級授課從普通教室轉移到智慧教室,運用最先進的教學設備為學生帶去全新的教學體驗,注重共性和個性的結合,極大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課程1+1”進課堂?!罢n程1+1”指每學期至少開展一次校外實務專家進課堂活動?!爸R產權法學”課程已經開展了三期“課程1+1”活動,邀請實務屆的律師進課堂講授知識產權法律實務、前沿動態、典型案例等,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還開拓了學生的視野,通過“授之以知”“啟之以思”“導之以行”三個層次提升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落實了育人目標。

(3)“專題辯論”進課堂。把知識產權熱點話題轉化為辯題,把課堂變為辯論賽場,不僅能幫助學生內化和吸收專業知識,還能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能力和素質。比如,講解“著作人身權”模塊時,教師針對“修改權的存廢”問題讓學生進行分組辯論,讓正反雙方圍繞辯題收集資料、整理語言、制作提詞卡,對辯論內容進行全面的把握,再通過現場辯論的激烈展示加深印象、彌補不足。

(4)“模擬審判”進課堂?!罢嬲龑崿F高質量、高素質、高能力的應用型法律人才的培養,實現學生高水平就業,還應當從法學本科實踐教學環節入手?!盵6]在“知識產權法學”實踐教學中,教師把“模擬審判”引入課堂,每學期開展1次~2次知識產權案件的模擬審判,通過原告的起訴、被告的答辯和法院的審理讓學生感知知識產權案件的審理過程和專業知識在實踐中的運用,實現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的結合。

(5)“庭審直播”進課堂。觀看知識產權案件的庭審現場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司法實踐中知識產權案件審判的流程、細節和專業知識的運用,感知法律職業道德的要求。教師可以對接最高人民法院庭審直播網,根據案件庭審的時間及所涉及的專業知識合理安排進課堂。比如,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成立后開庭“第一槌”進行了全程直播,學生進行了觀看,感受到了知識產權的重要性。

4.教學平臺多元化

教學平臺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有力幫手。具體教學時,教師擇優選取了雨課堂、對分易這兩個教學平臺,實現了課堂考勤、任務推送、資料互享、答疑解惑、作業批改各教學環節的智能化、便捷化,并為過程性考核提供了支撐,提升了教學效率。比如,教師在課件中設置涵蓋思政知識和專業知識的練習題,通過雨課堂推送給學生,以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化和素養的養成。在課下,教師主要利用微信、釘釘等智能APP與學習強國、學堂在線等平臺,讓學生實現隨時隨地自主學習、互動交流,拓展了思政育人的渠道,促進了學生學習的自主化、個性化,提高了教師指導的針對性、實效性。

5.課程考核多元化

(1)考核指標多元化。鑒于課程內容和教學形式的多元化,課程考核應避免單一的閉卷考試,還應注重過程性考核,通過專業知識、職業目標、政治抱負、品德修養等指標綜合評價學生。為了讓課程思政多元化課堂教學改革的做法能夠在學業成績中得以體現,教師在命題設計中將課程思政的內容融入期末考試題,并增加無標準答案的試題比例,以便在考核專業知識的過程中審視學生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同時,教師在作業布置中還增加了課程思政運用的內容,以開拓學生的思維。另外,教師把課堂筆記、平時作業、課堂討論、模擬法庭、出勤、小組討論等都納入考核范圍,以使學生意識到每一次參與都是對學業成績的積累,每一次展示都是對個人素養的培育。

(2)評價主體多元化。為保證考核結果的公平、公正,“知識產權法學”課程考核評價的主體包括任課教師、學生個人、學習小組和教學平臺等,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及依托教學平臺學習所獲得的成績等也都納入評價體系。多元化的考核主體設置,能夠把成績受教師主觀因素影響的概率減到最小,讓學生感受到“我的學習我做主”的中心地位。

6.教師教學能力提升路徑多元化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在課程思政教學中,教師思政教學能力的提升是關鍵。學校應當建立課程思政教研團隊,制定教學質量標準,組建課程思政案例庫,進行課程思政典型教學設計,通過教研活動、課堂教學觀摩、工作坊、研討會、培訓會等多種途徑,幫助教師樹立OBE教育理念,增強德育意識,提升德育能力,努力實現“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上好每一堂課。

四、結語

教學需要教師教,更需要學生學;教學要提升成績,更要提升質量。目標導向性教學能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主動學習是多向的、多元的、互動的,是從左到右、從右到左、從實體空間到虛擬空間全方位的交流互動。高?!爸R產權法學”課程思政多元化課堂是貫徹OBE教育理念的有效嘗試,其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能動性,實現了各種資源和優勢的最大化整合,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提升了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為高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提供了實踐參考,有利于更好地培養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新華社.向知識產權強國進發———《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看點解析[EB/OL].(2021-09-22)[2022-11-26] https://www.gov.cn/zhengce/2021-09/22/content_5638759.htm.

[2]何承斌.知識產權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困境與出路[J].牡丹江大學學報,2021,30(12):119-124.

[3]張亞峰.基于OBE理念的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金課”建設研究[J].高教學刊,2021(04):32-35.

[4]劉強.基于OBE理念的“軟件工程”課程重塑[J].中國大學教學, 2018(10):25-31.

[5]陳紅華,史曉云,余愛華.OBE理念下構建高校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思考[J].黑龍江教育,2021(02):3-5.

[6]李永格.困境與出路:法學本科實踐教學體系探索[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9(02):149-153.

Explo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iversification Classroom in the Cours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 Yongge, Wang Qian

(Linyi University, Shandong Province, Linyi 276000, China)

Abstract: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cour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to a certain extent affects the qualit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talent cultivation.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 teaching of the"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course in terms of teaching philosophy,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form, teaching ability, etc. Teachers should learn from OBE education philosophy, take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for the qua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 of legal professional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ctively explore diversifi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s, achieve diversified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forms diversified teaching platforms, diversified course assessments, and diversified paths for improving teaching abilities, steadily promoting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urses.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OBE education idea; diversified classroom;legaltalent

猜你喜歡
OBE教育理念課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實驗教學改革探索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電力系統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
OBE理念下計算機學科前沿課程教學設計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食品工程原理課程教學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