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團結思想的三維闡釋

2023-09-03 07:59王藝騰
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新時代中國共產黨

王藝騰

〔摘要〕 新時代,我們應從三個維度闡釋黨的團結思想:一是“何以必要”,我們應全面認識到國際社會團結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迫切訴求;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是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現實需求;黨的團結是黨的生命,是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必然要求。二是“何以可能”,我們應整體把握黨的全面領導下團結的基礎條件與力量源泉,即馬克思主義及其最新發展成果是鞏固團結的思想基礎,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是保障團結的物質基礎,中國共產黨是推動團結的領導力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深化團結的精神力量。三是“何以可為”,我們應從五個方面筑牢團結的基礎,實現大團結大聯合,一要積極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夯實團結的制度基礎;二要扎實有效推進共同富裕,穩固團結的利益基礎;三要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挑戰,維護團結的秩序基礎;四要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強化團結的文化基礎;五要弘揚踐行全人類共同價值,擴大團結的共識基礎。

〔關鍵詞〕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團結思想;三維闡釋

〔中圖分類號〕D2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1203(2023)04-0036-06

團結是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創建社會關聯、增進群體認同的情感支撐,是實現目標理想、抵御風險挑戰的力量之源,也是打造命運共同體、促進人類進步的精神紐帶。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言說團結、踐行團結、鞏固壯大團結力量,領導全國各族人民一道團結奮斗,形成并發展了關于團結的重要思想。進入新時代,黨的二十大將團結寫入大會主題和中心任務,指出要“堅持大團結大聯合”〔1〕,發出“不斷鞏固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加強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形成同心共圓中國夢的強大合力”〔1〕的號召。新時代新征程,從“何以必要”“何以可能”“何以可為”三個維度闡釋黨的團結思想,將有助于發揚團結精神,凝聚全社會力量,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

一、“兩個大局”下團結的時代定位與歷史方位

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相互交織,黨結合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就團結的時代定位與歷史方位進行分析研判,提出了一系列新主張新要求,體現了新時代黨對強化各方面團結必要性的認識。

(一)國際社會團結合作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迫切訴求

當前,全球大變局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波及全世界的各類風險此起彼伏,不穩定以及不確定因素持續增多。國際政治方面,單邊主義、霸權主義、民粹主義、保護主義的行徑給國際政治格局帶來了極大不確定性;國際經濟方面,全球經濟復蘇缺乏動力,各種“反全球化”“逆全球化”思潮抬頭甚至盛行于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國際文化交流方面,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思想觀念、意識形態彼此激蕩,主流與非主流、真理與謬誤、正見與謊言同時并存;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全球氣候急劇變化,極端天氣頻現,能源危機、糧食危機隨之而來。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國際社會團結日益成為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始終遵循親仁善鄰、和平發展、開放共享、美美與共的發展邏輯,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并以實際行動加強同世界各國家各地區人們的團結。中國共產黨認為國際社會團結符合各方發展利益,是人類應對風險挑戰的必由之路和有力武器。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發出呼吁并強調,“無論是應對眼下的危機,還是共創美好的未來,人類都需要同舟共濟、團結合作”〔2〕466。他還指出,團結才是人間正道,“只要國際社會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持多邊主義、走團結合作之路,世界各國人民就一定能夠攜手應對各種全球性問題,共建美好地球家園”〔2〕104。質言之,國際社會團結是應對全球大變局和各類世界性風險的最好方法和最佳選擇。

(二)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是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現實需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2〕321。自鴉片戰爭以來,特別是建黨100余年來在偉大建黨精神的指引下,通過中華兒女的頑強拼搏、努力奮斗,我國的物質積累越發豐厚、體制機制越發完備、全國各族人民精神面貌越發昂揚。如今,“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3〕57。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社會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方面,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共同目標的指引下,社會成員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共同性不斷增強;另一方面,不同階層和群體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思想文化觀念也有了明顯的具體差別。這使得黨需要團結的對象具有空前的廣泛性,團結的內涵也延伸到政治團結以外的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各領域,并呈現出多領域交織的情形。因此,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成為團結的時代表征,這不僅賦予了團結新的時代內涵,也明確了團結的出發點、著力點和新方位。新時代,黨要堅持團結絕大多數人的優良傳統,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大力弘揚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引領海內外中華兒女同心同德、和衷共濟,匯聚起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

(三)黨的團結是黨的生命,是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必然要求

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先進政黨,加強鞏固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是黨的建設的基本原則,也是黨不斷取得勝利的保證。在黨的歷史上,為實現每個時期的歷史任務,黨都著力強化全體黨員的黨性和紀律性,不斷鞏固全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的團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團結統一是黨的生命,善于在總結歷史中統一思想、統一行動,是我們黨的成功經驗”〔2〕546??梢?,黨的團結統一關乎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關乎黨能否形成強大合力,從容應對各種復雜局面和艱難險阻,也關乎其他領域團結的實際成效。因此,在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務必使“全黨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2〕515,這也是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先決性條件。為了在新時代增進黨的團結統一,黨在以下三個方面作出了努力:一是在全黨范圍內強調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強化全黨政治上的團結;二是堅持加強思想理論和黨內集中教育,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統一行動,鞏固全黨思想上的團結;三是堅持“團結-批評-團結”的方針,綜合運用幫助、引導、說服、教育的方法,不搞無原則的團結,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把握以斗爭求團結的實質和真諦,維護全黨組織上的團結。

二、黨的全面領導下團結的基礎條件與力量源泉

新時代新的環境形勢和使命任務賦予了團結新的內涵和要求。當前,我們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關頭,面對國內外環境的變化,綜合分析鞏固團結的思想基礎、保障團結的物質基礎、推動團結的領導力量以及深化團結的精神力量等因素,將有助于黨把握一切強化團結的可能性,團結一切可以和應當團結的力量,從而更好地增進團結意識、壯大團結力量、維系團結紐帶。

(一)馬克思主義及其最新發展成果是鞏固團結的思想基礎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指導思想,其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起到了推動社會改造、促進思想創新、激發民眾團結的理論指引作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有大量關于無產者和勞苦大眾團結斗爭的論述。馬克思恩格斯呼吁“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4〕!列寧指出,只有經受鍛煉的無產階級才能達成真正的團結一致,“幫助勞動群眾聯合起來、團結起來,徹底捍衛和鞏固共產主義社會,最終建成共產主義社會”〔5〕。黨的先驅領袖之所以在各種思潮中,義無反顧、矢志不渝地選擇并堅持馬克思主義,就是因為只有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才能建立一個高度團結的先進政黨,才能喚起并團結千百萬工農群眾,進而解決中國社會的現實問題。毛澤東曾深刻指出:“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則,就是要使群眾認識自己的利益,并且團結起來,為自己的利益而奮斗?!薄?〕

歷史和實踐證明,只有學習應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才能客觀認識中國社會的國情、正確把握中國歷史的發展規律,形成貼合我國實際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政策策略;只有堅持弘揚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理想和道義精神,才能教育和武裝廣大人民群眾,動員、鼓舞、組織他們為實現美好生活而奮斗;只有繼承發展創新馬克思主義,堅持“兩個結合”,才能幫助我們不斷深化對科學社會主義真理所具有的科學性、真理性的認識,從而達成社會共識、整合社會力量,踐行民族復興的共同理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及其在中國的發展,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提供了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指導,為增進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統一提供了堅實思想基礎”〔3〕33。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最新理論成果,作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作為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將更進一步促進黨和人民思想行動上的團結一致。

(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是保障團結的物質基礎

團結需要物質利益驅動和社會經濟發展作為保障?!鞍l展是硬道理,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我們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歷程,最終靠的是發展?!薄?〕改革開放40多年來,黨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牢牢抓住經濟建設這個重點任務不懈怠、不放松,通過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在使我國經濟總量穩居全球第二的同時,也提高了我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以及國際影響力,如期實現了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跡。這既是中國人民埋頭苦干、團結一心創造的發展成果,也激勵著中國人民繼續精誠團結、共同奮斗。

新時代,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一方面,高質量發展在做大“蛋糕”的同時,還將進一步注重分好“蛋糕”,推進社會團結穩定的實現。高質量發展踐行著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理念,將為人民提供更多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著力解決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不公平的問題,從而縮小收入差距,加強社會群體之間的團結。另一方面,高質量發展有利于增進人民群眾對黨的認同、擁護與支持,使黨群團結更堅固。高質量發展堅持人民性、可持續性的價值導向,是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在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和發展導向之下,人民將充分享有發展帶來的豐厚成果,進一步強化對黨執政方略的認同,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為共同目標而努力??傊?,高質量發展是保障各領域團結、推動社會繁榮進步的物質基礎。

(三)中國共產黨是推動團結的領導力量

在百余年奮斗歷程中,黨積極推動自身團結、黨群團結、黨派團結、民族團結、國際社會團結等,始終堅持以自身團結為基礎,引領和帶動其他各方面的團結。毛澤東曾指出,在推進黨的團結的基礎上,“我們還必須繼續加強各民族、各民主階級、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的團結”〔8〕,只有團結我們真正的朋友,把我們隊伍和陣線上的人搞得多多的,才能戰勝一切困難和敵人,才能爭取和平統一、民主自由、富強光明的前途??梢哉f,發展各領域團結,使社會各方面形成和睦和諧、休戚與共的局面,是黨達成使命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們黨能夠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的人心之基、力量之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具有無比堅強的領導力、組織力、執行力,是團結帶領人民攻堅克難、開拓前進最可靠的領導力量”〔2〕133。這一論述實際上說明了黨是團結帶領人民當家作主、進行國家治理、發展社會生產、實現美好生活的根本政治力量,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根本政治保證,也是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核心領導力量。展望新征程,只要我們堅持黨的領導和全面從嚴治黨,維護黨中央權威,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以黨的團結帶動社會團結,就一定能夠不斷促進中華民族大團結,就一定能夠聚合眾力,不斷帶領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司其職、各展其才,實現民族興旺、國家富強。

(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深化團結的精神力量

團結社會各方面力量需要一種全社會都能信奉的價值理念和精神信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特別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社會倡導的價值理念,其集合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精髓、匯聚了中華五千年文明精華、借鑒吸收了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是深化團結的價值準則。從國家維度講,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等價值目標,明確了我們國家建設的努力方向,說明了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國家,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方向上的遵循。從社會維度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價值目標,闡述了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社會,表達了人民群眾對具有現代生產關系、交往關系和倫理關系的新型共同體的向往。從公民維度講,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價值目標,提出了公民必須遵守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既有助于塑造相親相愛、互幫互助的社會風貌,又有利于形成良好社會風氣,從而保持國家團結與安寧。

面對社會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領域的競爭,我們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各項內容落到實處,特別要加強思想引領,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并使之轉化為日常行為準則和舉止規范,進而造就社會文明風尚,創造充滿活力的社會秩序。事實告訴我們,“只要不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始終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們就一定能夠建設好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園,筑牢中華兒女團結奮進、一往無前的思想基礎”〔2〕104。在新征程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將繼續激發全社會求真向善崇美的正能量,促進全體人民在精神上意志上緊緊團結在一起,為中華民族勇毅前行提供不竭的精神力量。

三、筑牢團結基礎實現大團結大聯合

黨的二十大系統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強調黨的中心任務是團結帶領人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必然要求大團結大聯合,要樹立“一盤棋”意識,集聚各方智慧力量,形成心向團結的強大合力,筑就不同領域、不同維度和不同層面的大團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共同努力。

(一)政治層面:積極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夯實團結的制度基礎

社會主義社會的團結,離不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高度發展?!叭^程人民民主,使人民當家作主更好體現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得到更好發揮,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得到鞏固發展?!薄?〕為了激發人民在新時代的奮斗熱情、團結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各方力量,需要積極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深化落實相關具體制度,夯實團結的制度基礎。

第一,深化落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鞏固全體人民團結。國家要確保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依法行使相關權利,進一步豐富人民行使權利的方式,通過各種渠道擴大民主參與,有效調節社會矛盾,鞏固全體人民團結。第二,深化落實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鞏固各黨派和政治團體團結。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建言獻策、開展民主監督的重要制度,以團結、民主、和諧為本質屬性,以合作、參與、協商為基本精神,“具有政治參與、利益表達、社會整合、民主監督和維護穩定的重要功能”〔10〕,是夯實團結的重要實現形式和發展團結的重要制度載體,應當長期堅持。第三,深化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鞏固基層團結。黨和政府要尊重群眾的訴求和首創精神,著力推進基層直接民主制度、辦事公開制度的完善落實,明確人民群眾在基層群眾自治中的主體性地位,拓寬各類群體有序參與基層治理的渠道。第四,深化落實新時代愛國統一戰線的相關制度,鞏固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黨在制定愛國統一戰線的具體政策時要堅持求同存異、聚同化異,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廣泛凝聚不同民族、信仰、階層和制度下的中華兒女的共識,最大限度激發他們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而努力拼搏的熱情。

(二)經濟層面:扎實有效推進共同富裕,穩固團結的利益基礎

任何社會團結都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質利益保障之上,增進社會團結與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有著辯證統一的關系。一方面,社會團結對推動共同富裕至關重要。沒有穩定團結的社會秩序,沒有人民群眾欣欣向榮、和諧相處、辛勤創業的生動局面,共同富裕就會因為缺少社會基礎而無從實現。另一方面,共同富裕也是發展社會團結的重要支柱和關鍵條件。只有不同階層都能充分享受到社會進步的紅利,只有不同群體都能分到經濟發展的“蛋糕”,社會團結才會有持久的動力和韌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必須堅決防止兩極分化,促進共同富裕,實現社會和諧安定”〔2〕142。這要求全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發展成果為人民共享的理念,久久為功、循序漸進推進共同富裕,保障社會大局穩定。

第一,要提高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包容性。在堅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構建城市和鄉村、工業和農業、東部和西部、先富與后富之間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相互扶持的發展局面。第二,要著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中等收入群體的擴大對于形成“橄欖型”的社會結構至關重要,也是提高社會凝聚力和內聚力的重要途徑。第三,要促進城鄉和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黨和政府要繼續完善分配機制和利益協調機制,將更多優質資源和稀缺資源向不發達地區傾斜,使不同地域人民的生活質量都能得到改善提高。

(三)社會層面: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挑戰,維護團結的秩序基礎

維護國家總體安全,保持社會團結大局,營造穩定有序的發展環境,必須高度重視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挑戰。備豫不虞,為國常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防范化解風險挑戰擺在突出位置,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風險思考得更深入一些,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11〕?;诖?,我們要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能力,保障國家整體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好各方面的社會秩序,為維系團結提供堅實的秩序基礎。

第一,維護好社會管理秩序。要加強檢測、分析、研判和預警,增強憂患意識和前瞻意識以防范化解風險,嚴密防范社會中潛在的系統性安全風險,消除不安定因素。第二,維護好社會生產和治理秩序。要進一步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推進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更加注重堅定制度自信、發揮制度優勢、彰顯制度威力,在固根本、補短板、強弱項中善于整合、調控、配置各方力量,在不影響生產秩序的前提下有效應對各類緊急突發事件。第三,維護好社會公共秩序。要廣開言路,暢通群眾表達意見和建議的渠道,及時有效化解人民內部矛盾,依靠法律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第四,維護好社會心態秩序。要多提倡人文關懷,完善社會心理健康服務,正面疏導社會中的消極不良情緒,培育全民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求大同存小異的社會心態秩序。

(四)文化層面: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強化團結的文化基礎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本。團結的根脈在文化,深層動力在文化。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最根本的還是要靠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從而達成最堅固、最牢靠的團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推進具有中國文化特色和文明風格的中國式現代化,凝聚億萬人民群眾團結奮進的力量,必須增強文化自信,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必須增強文化認同,守護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進一步強化團結的文化基礎。

第一,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壯大社會主流思想輿論。要提高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解釋力、傳播力、影響力、說服力和引導力,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成果掌握群眾、凝聚人心。第二,要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風化人、立德樹人、鑄魂育人的重要作用。要進一步挖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統根脈淵源,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和應用,使其融入法治道德建設和百姓日常生活。第三,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2〕309。要在“兩個結合”的指引下,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正確方向,要用好紅色資源,學習紅色經典,傳承紅色基因,庚續紅色血脈,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第四,要持續推出更多、更優質的能夠增強人民精神力量、心靈力量的文藝作品。要增強文藝作品的藝術性和感染力,使之獲得人民的認可,不斷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的深層需求,促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推動全社會增進認知共通和情感共鳴,進而促進全體人民堅持共同的理想信念追求和文化價值理念。

(五)外交層面:弘揚踐行全人類共同價值,擴大團結的共識基礎

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享有的共同價值,也是聯合國與國際社會普遍認可的崇高原則,還是黨立足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發出的回應人類難題、順應時代潮流的“中國之聲”,彰顯了黨胸懷天下、為世界謀大同的情懷。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重要場合闡明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內涵,他指出,“和平與發展是我們的共同事業,公平正義是我們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我們的共同追求”〔2〕475。這為我們踐行全人類共同價值,擴大世界人民大團結的共識基礎提供了重要指引。

第一,要維護和平發展,穩固各國人民得以生存發展的基石。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局勢,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反對一切霸凌行徑和干涉他國內政的行為,堅決摒棄小圈子和零和博弈,呼吁國際社會加強政策對話和溝通協調,彌合國與國之間的現實利益分歧。第二,要促進公平正義,夯實國際關系的道義基礎。我國要繼續依照我國發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等,構建平等互信、相互尊重、包容互鑒、共同發展的新型國際關系,繼續堅持正確義利觀,以實際行動履行大國擔當責任,堅定維護和弘揚國際公平正義,繼續堅持世界的事情應由全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共同參與,推動全球經濟、文化、醫療衛生等事業的共同發展。第三,要推動民主自由,努力實現人類不懈追求的政治理想。民主和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向往,不是某個國家的特權和專利,應當為全世界人民一同享有。實現民主和自由的方式多種多樣,不能也不可能由某個國家單獨決定。我們堅信,只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發展進步的一邊,堅持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推進文明交流互鑒,不斷擴大國際社會的互利互惠、共通共榮,就一定能夠穩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締造團結奮進、攜手共進、造福人類的世界新秩序。

〔參 考 文 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22-10-26(01).

〔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35.

〔5〕列寧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89.

〔6〕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8.

〔7〕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7.

〔8〕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5.

〔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民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6.

〔1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新型政黨制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8.

〔11〕習近平.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0.

責任編輯 王亞峰

猜你喜歡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
擱淺的“新時代”,“樸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