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高加索地區民族國家建設進程及啟示

2023-09-06 08:27凌夢遠王方圓
西部學刊 2023年16期
關鍵詞:民族認同

凌夢遠 王方圓

摘要:南高加索位于“文明斷裂帶”上,這片土地歷史上屢經戰爭洗禮,文明交替和王朝更迭。如今該地區的三國已經成了領土、資源、民族、宗教和文化矛盾的多發地,域外大國地緣政治利益交匯區。南高加索地區要素構成的復雜性使其區域國家在民族認同、國家構建方面走過漫長而艱辛的道路。至今三國無法調節民族爭端,群體歸屬,導致暴力沖突加劇和分裂勢力膨脹。一個主要原因是缺乏永久性的、結構化的協商機制。三國仍需建立一個強大的公民社會,擁有自由的媒體和開放的政治平臺,這些只有通過改革才能建立和完善。區域一體化融合進程應通過“妥協整合”,先實現安全經濟方面的合作與一體化進程,加深“南高加索走廊”的概念,以增加地區凝聚力和影響力。

關鍵詞:南高加索;民族認同;國家構建

中圖分類號:D83/8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916(2023)16-0033-07

Abstract: The South Caucasus is located on the “fracture zone of civilization”, an area that has been subjected to wars, alternations of civilizations and dynastic changes throughout history. Nowadays, the three countries of the region have become a place of territorial, resource, ethnic, religious and cultural conflicts, as well as a crossroad for foreign powers geopolitical interests. The complexity of the composition of elements in the South Caucasus has forced the countries there to go through a long and arduous road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state construction. To date, the three countries incapacity to resolve ethnic disputes and group affiliations has resulted in the intensification of violent conflicts and the expansion of separatist forces.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for this is a lack of permanent and structured consultation mechanisms. The three countries still need to build and improve a strong civil society with free media and an open political platform, which can only be accomplished through reforms.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convergence should start with a process of cooperation and integration in security and economy through “integration by compromise”, and deepen the concept of the “Southern Caucasus Corridor” in order to increase regional cohesiveness and influence.

Keywords: South Caucasus; national identity; nation building

南高加索地區又稱外高加索地區,面積約18.5萬平方公里,如今包括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三國。南高加索地區位于“文明的斷裂帶”和“陸心地帶”,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文明的沖突地和大國地緣政治利益交匯處。區域內宗教信仰民族構成復雜,分裂和沖突頻發,區域外各方勢力滲透追逐地緣優勢,造就了南高加索地區民族及國家建設充滿了波折。傳統的南高加索國家從地域依賴發展到血緣傳承,以宗教思想為輔助,實現跨血緣跨地域的文化身份的政治認同來構建國家?,F代南高加索三國改革迥異,但都遇到西方民主制度與本土現實不適、國家制度改革與民主進程相矛盾的情況。本文將從歷史的角度探析影響南高加索民族形成與國家建立的因素,分析南高加索三國的國家建設歷史進程與實現路徑,探討民族融合和國家建設進程對區域未來的啟示。

一、影響南高加索地區民族融合與國家建設進程的因素

(一)地理上“陸心地帶”,歷史上大國“角斗場”

地緣政治學家麥金德在《歷史的地理樞紐》一書中,將世界劃分成為樞紐地區、內新月地帶、外新月地帶。樞紐地帶位于亞歐大陸的中部,樞紐區的游牧民族,即歷史上的蒙古人,越過喀爾巴阡山向北入侵東歐平原,向南順沿多瑙河侵占歐洲腹地,統治了世界。所以陸心說斷言:誰控制了陸心地帶,誰就統治了世界島,誰控制了世界島,誰就統治了世界。南高加索地區的地理位置優越,處于亞歐大陸的分界線上,是陸心說所指的樞紐地帶。獨特的地理位置與重要的地緣價值使其成為大國爭霸的“角斗場”,大國對南高加索國家的侵占掠奪,從外部影響了其歷史發展和民族國家的建立。

歷史上,南高加索國家三國長期歷經不同帝國王朝的統治。公元前860年,在現今的亞美尼亞高原上烏拉爾圖人建立了統治。在烏拉爾圖王國滅亡后,亞美尼亞人建立了第一個本民族的王朝——耶烈萬杜尼王朝,開始有了“亞美尼亞”的稱呼[1]。之后的亞美尼亞在先后遭遇米底王國和波斯帝國的吞噬后,迎來了短暫的獨立,即美尼亞王國(公元前321年—公元428年),此后亞美尼亞歷經阿拉伯人、蒙古人、土庫曼人、奧斯曼突厥人和伊朗薩法維王朝的入侵。16世紀,亞美尼亞被奧斯曼帝國和伊朗薩法維波斯帝國瓜分成東亞美尼亞和西亞美尼亞。1828年,俄國吞并了東亞美尼亞。1918年俄國革命之后,亞美尼亞獨立,建立了亞美尼亞第一共和國。1936年,亞美尼亞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蘇聯解體后,1991年亞美尼亞共和國宣布獨立,開始了現代民族國家的進程[2]。

公元前10世紀左右,在現今格魯吉亞的領土上,形成了西部的科爾基斯王國,和東部的伊比利亞王國。公元前6世紀,科爾基斯王國逐步得到發展,成為格魯吉亞第一個早期國家形態。之后,格魯吉亞接連遭受羅馬帝國、拜占庭和薩珊帝國的侵占。10世紀末巴格拉季奧尼家族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格魯吉亞君主制政權。此后的格魯吉亞走向強大,擊潰了突厥人的入侵,將亞美尼亞北部并入格魯吉亞王國,侵占了拜占庭和波斯北部部分城市。13世紀格魯吉亞分別遭受金帳漢國和帖木兒帝國入侵,國家開始分裂成幾個小主體。18世紀格魯吉亞的領土均被俄羅斯帝國一一吞并,格魯吉亞雖然失去了獨立,但同時又重新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1918年,獨立的格魯吉亞民主共和國宣告成立。1921年2月,蘇俄紅軍進入格魯吉亞,格魯吉亞被迫并入蘇聯。1991年蘇聯解體,格魯吉亞宣布正式獨立。

阿塞拜疆則在公元前9世紀形成了以馬納為核心的奴隸制國家。公元前550年波斯帝國滅掉了米底帝國,馬納被并入波斯阿黑門尼德王朝。此后的阿塞拜疆被區域性大國波斯的蘇珊王朝和東羅馬帝國交替管轄控制。642年阿塞拜疆成為阿拉伯帝國的附屬國。9世紀末期到10世紀初,阿拉伯帝國在一系列內亂和外部打擊下日益衰敗。在今外高加索、伊朗西北部、土耳其東部等地崛起了一系列伊朗人國家,包括薩吉德王朝(Sajids,889—929)、薩拉里王朝(Sallaris,919—1062)、白益王朝(Buyids,934—1062)、沙達德王朝(Shaddadids,951—1199,由庫爾德人建立)等,阿塞拜疆便在其中。13世紀,蒙古人入侵,阿塞拜疆相繼被伊爾汗國、金帳汗國、帖木兒帝國占領。16世紀30年代,奧斯曼帝國日益強大,先后兩次進占阿塞拜疆。17世紀初,波斯薩菲王朝重新占領阿塞拜疆。之后阿塞拜疆被瓜分,由沙俄,波斯,土耳其交替控制。19世紀阿塞拜疆被沙俄控制,在1917年建立了蘇維埃政權。1936年阿塞拜疆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1991年10月18日阿塞拜疆共和國宣布獨立[3]。

總體來看,南高加索三國統一國家的建設、民族國家的形成經歷了漫長而又艱辛的歷程。早期奴隸制國家的雛形于公元前9世紀左右顯世,這時的國家為原始居民部落組建,核心國家規模較小。以后的20個世紀里,該地區鮮少存在和平發展時期,國家被周邊區域大國,米底帝國、拜占庭帝國、蘇珊王朝、東羅馬帝國、奧斯曼帝國、金帳汗國、沙俄帝國等列強交替侵占控制。列強對南高加索三國的侵略和控制使其喪失了國家主權及民族性,民族經濟發展停滯,民族向心力遭到破壞,區域民族流動性大,也帶來了復雜的區域民族問題。但是,通過一次又一次的重組整合,形成了現有民族國家的主體。

(二)文明的斷裂帶宗教信仰民族構成復雜

南高加索在復雜的地貌和漫長的人口遷徙中,造就了50多個各自獨立的民族,以語言社區來分,小的只有幾百人,大的上百萬。古羅馬百科全書式的作家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曾記述羅馬人在此地經商要通過80多名譯員,以語言社區來分,小的只有幾百人,大的上百萬。阿拉伯地理學家則稱高加索為“語言之山”[4]。南高加索的語言屬于三個語系:高加索人(或古高加索人)語系、印歐語系、突厥語系。從使用的語言來劃分民族人種。高加索人:北支:阿布哈茲人、切爾克斯人、卡巴爾達人和卡拉恰伊人、印古什人、車臣人、巴茨人(一般分布在大高加索中部)。南支:格魯吉亞人、明格列爾人、拉茲人、斯萬人(在南高加索西部)。印歐白種人:第一支是亞美尼亞人;第二支是奧塞梯人或奧塞梯人(伊朗東部游牧民族的殘余);第三支是斯拉夫人(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住在高加索北部);第四支是歐洲裔庫爾德人、塔利什人、塔茨人、希臘人和羅姆人(吉卜賽人)等。突厥高加索人:高加索地區的6個民族說阿爾泰語—突厥語,阿塞拜疆人;巴爾卡爾斯人;卡拉恰斯人;庫米克—諾蓋人和土庫曼人。另外還有塔里什人、塔特人、阿瓦爾人等不明屬別的民族[5]。

高加索地區語言分布復雜,不同語系的多種語言在高加索地區的不同民族之間使用,而且這樣的民族文化特點具有悠久的歷史傳承,反映出高加索地區民族歷史和現實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不同民族在該地區的分布變化,也造就了獨特的語言和文化環境。在數個世紀的歷史進程中,高加索地區不同族裔對自身文化的世代傳承,以及區域內外與民族因素相關事件帶來的影響,共同塑造了區域內極為多樣和復雜的民族性[6]。

民族政策是影響區域內民族問題復雜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在帝國主義時代,列強在南高加索地區普遍推行高壓的民族主義政策,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對信奉基督教的亞美尼亞人、希臘人、亞速人,實行民族壓迫。沙皇對高加索邊疆區的政策以及蘇聯時期的民族政策都加劇了民族間的隔閡[7]。其后的蘇聯的解體引起了一系列民族沖突和地區動亂,加劇了南高加索境內的俄羅斯人與其他民族間利益糾紛,威脅到了俄羅斯南部邊境的安全。從古到今南高加索的外來統治者都是通過各種方式,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各個方面壓迫、剝削和奴役當地各族人民,甚至通過制造民族糾紛、挑動民族仇視以及鎮壓和屠殺等殘酷手段,對少數民族進行血腥統治。加劇了該地區尖銳的民族矛盾,離間了民族的向心力。

此外,南高加索三國宗教類別繁多。亞美尼亞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主要教派是亞美尼亞使徒教會,93%的亞美尼亞人信仰基督教。阿塞拜疆穆斯林人口占96%,其中65%為什葉派穆斯林,遜尼派占35%。格魯吉亞人口包括84%的東正教基督徒,10%的穆斯林,4%亞美尼亞宗教,1%天主教徒,1%其他宗教和1%沒有明顯宗教類別的人。盡管各國容忍宗教少數群體在國家內部存在,國家的憲法也給予不同民眾信仰宗教的自由。但國家內部時常發生宗教抗議活動,非傳統宗教團體及地方教派被視為對占主體地位宗教的威脅[8]。

南高加索三國的宗教信仰差異主要是在于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美國政治學家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中寫道:“在微觀層面上,最強烈的斷層線是在伊斯蘭國家與其東正教、印度、非洲和西方基督教鄰國之間。在宏觀層面上,最主要的分裂是在西方和非西方之間,在以穆斯林和亞洲社會為一方,以西方為另一方之間,存在著最為嚴重的沖突?!保?]而南高加索地區正處于伊斯蘭文明和西方基督教文明沖突的交匯地帶,對抗帶來地區秩序的紊亂,文明的沖突為地區的不安全增加了風險。宗教的對立直接帶來的民族問題,影響到多民族國家的認同感,為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帶來了諸多政治難題。

(三)區域內分裂勢力抬頭沖突頻發

南高加索境內武裝沖突時有發生,和平進程緩慢,區域熱點問題主要有:南奧塞梯問題,阿布哈茲問題和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沖突問題。

南奧塞梯位于高加索高原的南部,十月革命后并入格魯吉亞,與屬于俄羅斯領土的北奧塞梯之間被山嶺分隔,與格魯吉亞其他地區為庫拉河所分隔。1990年9月南奧塞梯宣布成立南奧塞梯蘇維埃民主共和國,并要求脫離格魯吉亞而加入俄羅斯聯邦[10]。在謝瓦爾德納澤執政的十年多時間里,就南奧塞梯問題,達成了“達高梅協議”“達高梅協議”:1992年6月,俄羅斯、格魯吉亞和南、北奧塞梯四方最高領導人在黑海之濱的休養地達高梅舉行了會談,達成了“達高梅協議”,內容包括?;?、成立維和部隊和建立出四方組成的監督委員會。,基本上保持和平狀態?!懊倒甯锩薄懊倒甯锩保菏?003年11月22日在格魯吉亞發生的反對當時總統謝瓦爾德納澤及其所領導政府的一系列示威活動,其領導人反對黨領袖薩卡什維利,每次公開露面都拿一枝玫瑰花,因此被稱為“玫瑰革命”。后,格魯吉亞親美的薩卡什維利當選格魯吉亞總統,南奧塞梯與格中央政府頻繁發生武裝沖突??扑魑中吉毩⒑?,南奧塞梯聲稱“科索沃是有力的理據”,呼吁歐盟、俄羅斯和聯合國承認其獨立地位[11]。2008年8月7日,格魯吉亞對謀求分裂的南奧塞梯采取軍事行動,攻占南奧塞梯首府茨欣瓦利。8月8日,俄羅斯軍隊越過國際邊界,進入南奧塞梯地區與格魯吉亞軍隊激戰,擊退格軍,重新占領茨欣瓦利。

阿布哈茲位于黑海和大高加索山的脊線之間,瀕臨黑海東岸,是格魯吉亞通往黑海的重要出???,與俄羅斯接壤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1931年,根據蘇聯政府的決定,阿布哈茲劃歸格魯吉亞管轄,但由于民族、語言、文化等各方面的差異,格魯吉亞政府與阿布哈茲矛盾不斷?!?990年8月,阿布哈茲發布共和國主權宣言,自行升格為主權共和國,并宣布退出格魯吉亞?!保?2]加姆薩胡爾季阿政府出兵阿布哈茲,試圖消滅阿布哈茲武裝,但遭到失敗,格軍損失慘重。隨后的謝瓦爾德納澤政府展開了新一輪阿布哈茲平叛戰爭,且一度處于優勢,阿布哈茲的武裝力量在俄軍的支持下,迅速奪回主動權。此后雖然歷經多次談判,但是格阿雙方在阿政治地位和難民遣返兩個實質性問題上始終難以達成一致,結果又是不了了之,雙方始終處于不戰不和的狀態。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位于阿塞拜疆境內,面積4 400平方千米。納卡問題是典型的原蘇聯地區被“凍結的沖突”。解體前,蘇聯亞美尼亞族人的納卡地區被劃給了阿塞拜疆。蘇聯時期,由于同屬于一個國家,且彼時民族沖突處于冰封狀態,亞美尼亞人和阿塞拜疆人相安無事[13]。1988年,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兩個加盟共和國之間就納卡歸屬問題爆發戰爭,戰爭一直持續到蘇聯解體后的1994年。在俄羅斯的斡旋下,納卡沖突雙方簽署?;饏f議。亞美尼亞占領了納卡地區和周邊原屬阿塞拜疆的7個行政區,建立起“阿爾扎赫共和國”。但阿塞拜疆始終堅持認為,納卡是本國領土,其獨立決定非法。20年來,納卡問題雖歷經多次國際會議協商,均沒有得到實質性解決。2022年該地區再一次爆發武裝沖突。

南高加索地區的區域熱點領土爭端問題既是歷史遺留的產物,更是區域內民族意識覺醒,尋求獨立的結果。隨著蘇聯解體,南高加索地區的民族主義勢力興起,以民族和國家獨立為訴求,形成了熱點問題,成為區域動蕩不穩定的主要原因。其中,奧塞梯族與格魯吉亞族,阿布哈茲族與格魯吉亞族,亞美尼亞族和阿塞拜疆族裔之間的民族矛盾逐漸激化為區域內多次激烈的武裝沖突。奧塞梯族和阿布哈茲族要求民族獨立,納卡地區領土的歸屬至今未果,復雜的民族構成產生的分離問題以及沖突一直是南高加索地區國家在完成民族國家構建過程中的挑戰。

(四)區域外各方勢力滲透增加不確定性

南高加索地區戰略意義深遠,位于亞歐大陸交匯處,瀕臨里海和黑海,是歐洲通往中東和中亞的咽喉處。其戰略能源豐富,是世界主要的石油產地,被稱為:“第二個中東”。但南高加索地區國家是傳統意義上的小國家,區域及國家常年動蕩。周邊大國的影響及對區域內部的滲透,成為該地區發展建設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因素。

南高加索一直被視為俄羅斯的勢力范圍,被稱為俄羅斯的后院,是保障俄羅斯南部領土安全的緩沖地帶。作為對國際地緣政治具有重大影響的“心臟地帶”,它既是俄羅斯地緣政治的戰略前沿,是抵御北約東擴的最后一道屏障,又是俄羅斯能源出口的重要交通要道,還在打擊車臣恐怖分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14]。

俄羅斯軍事上支持南奧賽梯與阿布哈茲的獨立,支持地區分離主義,利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沖突,增強地區影響力,經濟上追尋壟斷里海的能源運輸。但近年來,格魯吉亞境內隨著俄羅斯軍事基地的撤出,格魯吉亞迅速靠向北約和歐盟。2022年納卡重燃戰火,俄羅斯調停失效,戰火殃及巴庫—第比利斯—杰伊漢石油和天然氣管道的通行,破壞了俄羅斯對能源的壟斷。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俄羅斯在南高加索地區的影響力減弱[15]。

美國對南高加索地區的控制影響力主要體現在蘇聯解體后??肆诸D政府時期的南高加索戰略主要在于消弱俄羅斯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同時關注里海的能源問題,出臺了《里海地區能源發展報告》,將解決沖突與能源開發并進。布什總統時期強調保持美軍力量在南高加索地區的長期存在,配合北約在東歐地區的部署,北約連續在波羅的?!诤!锖R粠e行軍演,“海上微風—2017”“高貴伙伴—2017”“敏捷精神—2017”等,對俄羅斯形成從巴倫支海、黑海到里海的弧形包圍之勢[16]。近年來,美國在獨聯體地區推動的顏色革命踐行“擴展民主”,數起獨聯體范圍內的“顏色革命”就是這一戰略的集中體現。

南高加索對歐洲聯盟來說意義重大,里海能源作為一條重要的能源運輸路線,在歐盟能源安全中的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9·11事件后恐怖分子盤據在一些弱國對國際安全構成威脅引起了國際上的普遍關注。歐洲需要實現必要的區域安全,及以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CFSP)為目標,建立一個歐洲各地即周邊安全的區域。在歐洲睦鄰政策(ENP)和東部伙伴關系(EAP)政策下,南高加索地區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土耳其作為奧斯曼帝國的繼承者,與周邊南高加索三國有著復雜的歷史淵源。土耳其把與阿塞拜疆的友好外交視為南高加索地區外交的優先方向,確保南高加索地緣政治的穩定性,“巴庫—第比利斯—杰伊漢”輸油管線,“巴庫—第比利斯—卡爾斯”鐵路等項目的合作建設增強了地區合作的維度與深度。但它與亞美尼亞關系矛盾重重,存在種族屠殺的歷史問題,在納卡沖突中也是秉持阿塞拜疆的立場。與格魯吉亞則達成了戰略伙伴關系,向格魯吉亞提供軍事援助、訓練軍事人員、修繕格方軍事設施等。近年來,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推行泛突厥主義,試圖增強在南高加索地區的影響力。

伊朗,重視其北部邊境領土安全,積極發展與區域國家經濟政治關系,是最早承認并與南高加索國家建交的國家之一。在納卡問題上,伊朗愿意調解沖突,不以任何方式支持阿塞拜疆,重視培養和提高其與亞美尼亞的關系。與南高加索三國普遍奉行獨立友好的外交政策,排除依賴于該地區的單一國家,加強了其政策行動的獨立性。作為該地區的利益攸關方和地區強國,伊朗盡量克制同為伊斯蘭強國土耳其在該地區的優勢,聯合地區被孤立國家制衡其他勢力以實現其戰略和利益平衡。

俄羅斯、美國、歐盟、土耳其、伊朗是南高加索地區最重要的外部力量。域內大國俄羅斯、土耳其將南高加索地區納入自己的勢力范圍,擴充其地區影響力。伊朗力圖制衡其他區域大國實現其戰略和利益的平衡。歐盟在訴求安全的前提下,側重發展與南高加索地區的經濟往來。美國“擴展民主”意在消弱俄羅斯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大國勢力在該地區相互制約平衡,伊斯蘭勢力入侵,南高加索三小國在夾縫中生存,尋求依托,為原本區域局部熱點問題,增加了不確定性和國際性,從而將局勢變得更加復雜,更加懸而未決。

二、南高加索國家認同的形成和國家建設的實現路徑

從人類學角度來講,人們定義自己以及民族和種族的區別往往集中在顯而易見的特征上——身體特征和語言。而作為一個國家公民的政治身份構建,依賴于群體歷史、傳統文化、宗教以及地理歸屬的相互作用。歷史上南高加索國家認同的塑造,與其政治制度、民族文化的發展緊密相連。傳統國家的建設形成主要依靠于專制制度和宗教文化,從而構建成為一個政治和社會實體。從最初的地域依賴發展到血緣傳承,由多神教要素形成族群認同,到之后引進宗教視為國教,以宗教思想為輔助,實現跨血緣跨地域的文化身份,同時借由抵抗外族接受專制集權的統治,在此基礎上構建國家的政治認同。這其中地理歸屬是該地區最具爭議的問題,在政治生活中發揮著核心作用,在國家認同建設方面,往往成為備受爭議和操縱的因素。

自獨立以來,現代南高加索各國都經歷了相似的國家認同階段。第一階段,國家剛剛創建,領土完整受威脅。在外憂內患下,格魯吉亞很可能解體,阿塞拜疆即將失去更多的領土,亞美尼亞則幾乎從地圖上消失。隨著世界地緣政治局勢趨于穩定,除了爭議領土,三國基本確定各自的范圍。第二階段,南高加索國家基本組成了精英政體,在公眾高度期望的背景下建立起了社會秩序、公共安全和不同群體精英的承諾,保證了南高加索地區國家的社會穩定發展??梢?,政治環境極大地影響并加速了該地區的國家現代化進程。盡管如此,這一過程的驅動力大多是內生的,多民族的共生存在始終是無法跨越的問題??偟膩碚f,由族群認同上升至國家認同,是該地區推動國家建設的渠道之一。南高加索國家建設缺乏經驗,以民族主義作為國家構建的主要原則,所造成的民族沖突和分裂問題如今依舊威脅著三國的生存和發展。國家缺乏相應的機制來調節民族爭端,群體的歸屬不斷被重新協商,和平穩定的訴求反復出現又消失,導致了暴力沖突的加劇和分裂勢力的膨脹。民族間的不融合也加劇了領土糾紛。因為它缺乏一個永久性的、結構化的協商機制,而且協商只在某些特定的時期發揮作用——即精英們需要的時候。

三、南高加索地區現代國家建設進程

南高加索國家在蘇聯時期,作為其加盟共和國,與蘇聯的政治體制一致。蘇聯解體后,新的公民—宗教運動合法化,民主社會主義思潮影響到蘇聯多個共和國,南高加索地區各國也不例外,加上三國各民族的民族意識覺醒,紛紛要求實現本民族的民族自決、民族獨立,要求給予最高程度的自治權或者獨立建國[17]。

阿塞拜疆可以說是南高加索三國中政治最為穩定的。獨立后的阿塞拜疆逐步確立了多黨制和總統制,1991—1993年國家政權多次和平輪替,先后出現過5人擔任總統或者是代總統。1993年阿利耶夫執政后,阿塞拜疆的政局更加趨于穩定。在借鑒西方的多黨制民主制度,實行私有化市場經濟的基礎上,結合本國的突厥民族傳統,構筑政治體制。阿塞拜疆實行三權分立的總統制,和多黨派的國民議會??偨y與議會的權力制衡機制較差,總統阿利耶夫為首的執政黨——新阿塞拜疆黨社會根基深厚,影響勢力較大,反對派主張各異,影響力較弱。2003年,原總統之子伊爾哈姆·阿利耶夫順利上臺。父子實行集權體制的政體,打壓反動派,整頓軍隊和執法機關穩定國內局勢,大力發展以石油為基礎的經濟,積極參加歐洲委員會、歐安組織等國際合作組織,拓展國家影響力[18]。

亞美尼亞獨立之初的目標是建立具有市場經濟、民主政治特征的公民社會和法治國家。亞美尼亞被認為是獨聯體國家中最有利于實行民主政治的國家之一,其實行議會代表民主共和國的政治體制。亞美尼亞總統是國家元首,亞美尼亞總理是政府首腦,實行多黨制。行政權力由總統和政府行使,立法權屬于議會。20世紀90年代,自獨立建國以來國家政權幾經更迭,在經歷特·彼得羅相連續當政之后,亞美尼亞政局出現動蕩,1999年10月27日亞美尼亞議會發生慘案,總理議長等人遇刺身亡??魄±锇伯斶x總統時期,政治依舊不穩定,由前亞美尼亞政府成員領導的反對派試圖迫使當選總統辭職未果,但其對政局造成嚴重震蕩。2018年,亞美尼亞總理大選,爆發“天鵝絨革命”“天鵝絨革命”:狹義上是指捷克斯洛伐克于1989年11月(東歐劇變時期)發生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瓦解,分離為捷克與斯洛伐克兩個獨立國家的歷史事件。從廣義上講,天鵝絨革命是與暴力革命相對比而來的,指沒有經過大規模的暴力沖突就實現了政治制度更迭,如天鵝絨般平和柔滑,故得名。21世紀初期一系列發生在中歐、東歐、亞洲獨聯體國家親美化的顏色革命基本上都是屬于廣義的“天鵝絨革命”類型。,彼時的反對派領導人帕希尼揚一度號召斷絕與俄羅斯的關系,要求俄羅斯撤出在亞美尼亞的軍事基地,讓亞美尼亞徹底倒向西方。而隨著原總理薩爾基相(俄羅斯的盟友)宣布辭職及帕希尼揚的親自執政,其本人也修改了自身的立場,主動維持與俄友好關系。亞美尼亞的議會和總統選舉以及憲法全民投票缺乏有效性,權力的有效性掌握在該國政治精英層手上。然而,亞美尼亞的反對黨和候選人已經能夠開展自信有力的運動,且民眾的政治參與監督促進了其司法公正和選舉公平。

格魯吉亞獨立后實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制度。格魯吉亞總統是國家元首兼武裝力量最高統帥,有權提名總理和國防、內務、安全等強力部門部長人選,由議會批準。議會由眾多政黨組成,各黨派缺乏明確的政治綱領,對重大問題難以達成共識,決策時經常搖擺不定。1991“自由格魯吉亞圓桌會議”領導人加姆薩胡爾季阿當選格魯吉亞首任總統,同年,格魯吉亞反對派與政府軍爆發內戰,反對派占據了內戰的主導權,結束了加姆薩胡爾季阿政府對格魯吉亞的統治。1992年前蘇聯外長謝瓦爾德納澤回國執政,但是國內局勢依舊混亂。2003年爆發“玫瑰革命”,薩卡什維利在隨后舉行的選舉中當選總統,2008年連任。2012年至今,格魯吉亞政局動蕩頻繁,現總統為薩洛梅·祖拉比什維利。

蘇聯解體以來,三個南高加索國家風格迥異,進行自有的政治變革,但都存在著民主化方面的缺陷。格魯吉亞經歷了一個快速的、殘酷的現代化過程,其特點是打擊腐敗,嚴厲自由化改革,試圖建立強大的區域國家。亞美尼亞具有在政治開放不透明,權力缺少制衡和多元化不足的缺點。而阿塞拜疆是三個南高加索國家中民主化進步最少的國家,西方將其歸類為鞏固的獨裁政權。阿利耶夫控制了整個政治和經濟超過20余年,國內不存在成型的反對派力量。南高加索國家在國家建設進程中常常遇到民主與現實不符,國家制度改革與民主進程相矛盾的情況??偨Y來說,南高加索國家建設仍處于民主化過渡的初期階段。

四、南高加索民族融合和國家建設進程對區域未來的啟示

民族融合在南高加索地區實現困難,不僅是源于南高加索地區民族構成復雜,宗教信仰不一,更是源于歷史上民族糾紛,伊斯蘭教與基督教的對立。南高加索的外來統治者通過民族政策,制造民族糾紛、挑動民族仇視加劇了民族間的沖突和地區動亂。在國家建設方面,南高加索國家通往民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受到領土沖突,經濟困難,政治精英權力壟斷等問題的沖擊,三國仍需建立一個強大的公民社會,擁有自由的媒體和開放的政治平臺,這些只有通過改革進程才能建立和完善[19]。

南高加索地區作為一個整體,也面臨著重大的政治和社會挑戰。近年來,南高加索地區一體化動作頻繁,雖然區域沖突頻繁熱點問題不斷,但一體化趨勢從區域國家始建初期就存在。根據地緣政治形勢的實際情況,南高加索地區國家開始逐步發展同聯合國、歐安組織、歐洲委員會、北約、黑海經合組織和歐盟的合作關系。其中,格魯吉亞和阿塞拜疆希望更接近北約,以期成為北約東擴的對象。而周邊強國,如土耳其、伊朗,也推行出區域政策集體安全條約組織(阿古姆),這些都給南高加索區域帶來了新的地緣政治風險和問題[20]。在一體化進程方面,需要考慮到國內因素,即南高加索三國政治精英和民間社會機構的差異,重視民間社會機構的政治參與度,擴展其在各行各業的一體化進程中的作用。

南高加索地區民族構成復雜、文化差異大,歷史遺留問題至今懸而未決,使得一體化進程緩慢。隨著地區內組織和區域外合作的發展,區域一體化融合進程深化,一方面,會增強區域間整合和聯系,加強融合接觸;另一方面,也容易導致區域整合間沖突加劇,將原本民族歷史問題擴大化。盡管困難重重,“妥協整合”的概念仍然有效,在原本的社會政治文化差異上,實現整合異常困難,但可以在不同層次上先實現安全經濟方面的合作與一體化進程,加深“南高加索走廊”的概念和空間連續體的邏輯,以增加地區凝聚力和影響力。

參考文獻:

[1]SAINT MARTIN.Mémoires Historiques et géographiques sur lArménie[M].Istanbul:Documentary Publications,2018:322.

[2]亓佩成.亞美尼亞民族起源論:一個民族主義話語之爭[J].歷史教學(下半月刊),2019(5):15-21,37.

[3]孫壯志.阿塞拜疆[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29-58.

[4]BRITANNICA.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Caucasian peoples”[EB/OL].(2021-04-11)[2023-03-01].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Caucasian-peoples.

[5]LORUSSO,MARILISA.Georgian Secularism between Modernizations and Democratization:Minority Issues and Social Cohesion[J].ISPIAnalysis,2013(174):2.

[6]石靖.“高加索山地民族聯盟”與后蘇聯時代的地區分離沖突[J].俄羅斯研究,2019(5):141-168.

[7]滕仁.地緣政治視角下的俄羅斯與外高加索國家關系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10.

[8]DE LOS FAYOS TOURNAN.Minorities in the South Caucasus:New Visibility amid Old Frustrations,EPRS:European Parliamentary Research Service[EB/OL].(2014-09-05)[2023-03-01].https://policycommons.net/artifacts/1338609/minorities-in-the-south-caucasus/1947332/.

[9]薩繆爾·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161.

[10]慈汝嶺.南奧塞梯沖突由來[N].人民日報,1992-06-12(6).

[11]南奧塞梯學科索沃獨立.[EB/OL].新浪網.(2008-03-07)[2023-03-01].http://news.sina.com.cn/w/2008-03-07/013613531403s.shtml.

[12]蔣莉.阿布哈茲問題緣起及前景[J].國際資料信息,2008(9):13-16.

[13]陳宇.納卡問題波瀾再起[J].世界知識,2014(18):54-55.

[14]彭化成.俄格沖突與俄美博弈[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0.

[15]ABUSHOV K.Policing the near abroad:Russian foreign policy in the South Caucasus[J].Austral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2009(2):187-212.

[16]劉建飛.從“顏色革命”看美國推進民主戰略[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05(8):41-43.

[17]孫壯志.阿塞拜疆[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71.

[18]АШОТ А.Современные вызовы интеграционным процессам на Южном Кавказе:европейское и евразийское измерения[J].Центральная Азия и Кавказ,2014(3):32.

[19]HAYOZ N,DAFFLON D.Introduction: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and Social Change in the South Caucasus[J].Southeast European and Black Sea Studies,2014(2):195.

[20]БЕКЛАРЯН Э А.Современные политические процессы в странах Южного Кавказа[J].Теория и практика общественного развития,2011(3):216.作者簡介:凌夢遠(1993—),女,漢族,河南許昌人,博士研究生,單位為北京外國語大學,研究方向為區域國別、俄羅斯外高加索。

王方圓(1992—),女,漢族,河南濮陽人,博士研究生,單位為北京外國語大學,研究方向為區域國別、政治文化。

(責任編輯:趙良)

猜你喜歡
民族認同
宗教與民族認同淺議
論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和諧關系建構取向
20世紀90年代以來新疆民族問題的特點
新時期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認同
民族旅游與民族認同:互動與建構
法治變革中的法律移植
伊斯蘭教消費觀與回族穆斯林消費行為研究
民族國家認同的層次結構及其關系模式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