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碳”背景下內蒙古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困境與改進路徑

2023-09-07 13:10孟雪婷
現代鹽化工 2023年3期
關鍵詞:生態文明教育雙碳

孟雪婷

摘 要:“雙碳”是一種廣泛的、根本性的經濟和社會制度變革。為了服務于“雙碳戰略”,高等教育應注重生態文明教育的發展。目前,內蒙古的高等院校在開展生態文明教育的過程中,出現了國家立法、校園教育、教學實施、能力培養4個層面的不足。因此,從民族特色教學、產學融合、區域差異教學和強化創新4個方面提出了改進路徑。

關鍵詞:“雙碳”;內蒙古高校;生態文明教育;教育改進路徑

2022年1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模式、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重要戰略決策?!盵1]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體現了中國作為國際大國的責任和擔當,也是中國建設生態文明的必然要求,是一場全面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是一項復雜而長期的艱巨任務,需要社會各界和各階層的共同努力。大學生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肩負著歷史責任。實現“雙碳戰略”目標、強化低碳意識、踐行低碳行為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必要舉措。因此,加強學生的生態文明教育、培養學生的低碳意識,是實現“雙碳戰略”目標的題中應有之義。

1?生態文明教育的內涵

1970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對生態文明教育提出了一個經典的定義:“生態文明教育是一種認識價值、澄清概念、培養某種技能和態度的過程?!边@些技能與態度是了解與確認人與人、文化與生物環境中其他部分間的互動關系所必需的。生態文明教育也幫助人們在環境議題上作出決定。美國是第一個頒布生態文明教育相關法律法規的國家,對其含義有不同的理解:“生態文明教育是在人口、保護、交通、技術以及城市和整個人類環境的區域規劃方面解決人類與自然和人工環境關系的教育過程?!痹谶@種情況下,生態文明教育也是與創造整個人類環境有關的主題之一。

隨著生態文明教育主題的全球化,重點從教育轉移到環境上,后來在其發展過程中,這兩者被視為一個整體。1997年,希臘將生態文明教育的含義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將其與人口、和平、發展等主題聯系起來,這也是目前認可度最高的定義。在中國,生態文明教育的含義是引導公眾保持對自然的敬畏和尊重[2],樹立具有社會主義內涵的生活共同體理念。

2?生態文明教育的目標

生態文明教育的目標主要有兩個。(1)生態文明教育,讓社會各界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進而培養人們關心、愛護環境以及減少環境污染的意識;(2)培養各類專業人才,消除污染,保護環境,維持高質量的環境,解決后續的環境問題。高校對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視程度及其開展方式是實現生態文明教育目標最重要的影響因素[2]。

3?內蒙古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困境

3.1? 生態文明教育在國家立法層面的不足

在生態文明教育方面,一些國家已經制定了生態文明教育法,而我國尚未制定關于生態文明教育的具體法律法規。在內蒙古地區,由于國家立法層面的不足,生態文明教育的指導思想、宗旨和目標、實施標準、保障措施、權利和責任等都沒有明確規定,多是在行政法規中提及,僅是一種強制性規范,沒有約束與執行能力。此外,內蒙古生態文明教育的實施沒有考慮到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同階層對生態文明教育的認識和接受程度差異以及不同地方的特殊性等因素。

3.2? 生態文明教育在校園教育層面的不足

在內蒙古,生態文明教育主要針對的是中小學生,沒有延伸到高等教育、職業培訓和終身學習體系,不夠全面和深入。目前,學界研究較少關注高校生態文明教育在實踐中的困難,忽視了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有效性這一關鍵問題[3]。另外,高校的生態文明教育還存在學科化的傾向。生態文明教育應以多元化的視角探索、跨越學科界限,以實現更加全面的教育。在教育深度上,目前高校的生態文明教育沒有打破環境教育在教育理念、體制機制和內容體系上的局限性。由于教育宣傳的內容只涉及公民健康和衛生,本質上仍然是個人的自我利益問題,沒有上升到人與自然共生的高度,導致廣大民眾繼續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謀求利益。

3.3? 生態文明教育在教學實施層面的不足

生態文明教育在內蒙古高校的實踐時間較短,缺少一套切實可行的課程體系和可操作的監控體系。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是多層次的進程,不僅要有理論性知識的傳授,還要有實踐經驗的積累。由于我國生態文明課程體系并不健全,目前還沒有建立專門的師資隊伍,內蒙古地區高校普遍沒有設置生態文明教育相關課程,而是由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思政課代替,這些課程與學科之間缺乏相關性,無法滿足各專業學生的需求。此外,實踐機會少,沒有實踐指導方案,很難從實踐活動中得出有用的結論和結果,也很難把生態文明的理念應用到工作和生活中。

3.4? 生態文明教育在能力培養層面的不足

由于內蒙古政治經濟發展落后,自治區高校缺乏生態文明教育技術手段以及配套的教師、教材、課程和見習基地,導致人才培養落后。首先,由于缺少專職教師,學生對生態文明的認知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其次,生態文明的課程設置存在諸多不足,學生大多只能從電視和網絡上獲取知識,而且系統性的教育很少,學習者很難將理論應用到實踐中[4]。生態文明教育既不系統也不全面,沒有融入學習和科研的各個環節。最后,由于缺乏資金投入以及全面的教學體系,生態文明教育無法得到有效的推進。這些因素都對內蒙古高校學生的生態文明技能和高層次生態文明人才的培養產生了重大影響。

4?生態文明教育改進路徑

“雙碳”不僅是對產品技術的重大挑戰,也是人類責任的體現,這使得對接受過系統生態文明教育的高等人才需求成為長期的重要推動力。針對上述內蒙古高校面臨的生態文明教育困境,為實現“雙碳”目標,內蒙古高校的生態文明教育應著眼于學校教育的全過程,從民族特色教學、產學融合、區域差異教學和強化創新4個方面進行優化。

4.1? 打造民族特色教學模式

立足內蒙古高校的使命和特色優勢,推動少數民族高等教育優質發展和辦學結構改革,助力民族地區“雙碳”目標的實現。首先,為了實現“雙碳”的發展愿景,必須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并且在大學階段開展有助于提升這一領域知識和技能水平的課程,以期培養出更多的生態文明人才。要打破學科和專業之間的界限,通過在自治區范圍內建立跨學科專業,促進學科的相互融合,以實現整個自治區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一體化。其次,為了更好地推進“雙碳”的生態文明教育,應在自治區內的大學預科、本科、碩士和博士等教育階段貫徹落實這一理念。再次,加強“雙碳戰略”實施過程的管理,將黨的領導下的生態文明建設的歷史意義和發展趨勢融入各類思想政治課程,更好地提升全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突出“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協同作用,打造相關特色精品思政課程[5]。最后,深化內蒙古區內高校師生對生態環境問題的認識、知識結構和思維方式。同時,加強德育教育,使“雙碳”和生態文明問題與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一起充分融入課程教學和學術研究工作中。

4.2? 依托“產學融合”模式

在“雙碳”目標指引下,內蒙古地區高校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必須從產業、企業、政府3個層面入手,以更好地服務社會。第一,充分發揮實踐型教學在培養學生方面的獨特功能[6]。加強內蒙古的實地考察實踐,為實現“雙碳”目標作出貢獻。讓公眾了解項目的實際情況,加深對“雙碳”和生態文明建設落實方法的理解。將課堂學習與實踐教學相結合,讓學生對生態現狀、生態壓力、生態多樣性價值以及不可忽視的生態危機有更深的認識,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第二,構建區域生態學領域的“產學研合作”教育體系,使以“產學研合作”為基礎的教學模式更加完善、系統化和制度化。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踐行“雙碳戰略”,高校應采取多種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開展實訓、推進項目協同、制定相關的職場規范以及組織專題演出,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學校課堂。要利用“三支一扶”等專項就業支持計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其延伸到“雙創”和生態文明領域,利用政策對學生進行“雙創”和生態文明培訓。政府也應利用有效政策培養高層次的學生,為“兩化”和生態文明建設服務。第三,在國際合作方面,針對中國“雙碳戰略”的基本需求,應在區域內建立雙一流大學,在“國際組織人才培養”等項目的基礎上開展國際合作,積極搭建中外友好的中國生態文明和創新文化交流合作平臺,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目標的實現。

4.3? 打造區域差異模式

自治區應制定并長期實施生態文明教育的總體規劃,強調該學科的時代性、區域性和特殊性。加強區內院校生態文明課程的針對性,避免重復和重合。為了提升學習效果,應該把“雙碳”理念及其實際應用融入高校的核心課程,制定精細的學習規劃,提升學習質量。同時,應該把“雙碳戰略”與生態文明的相關知識融入學生的學習,確保學習的順利進行。為了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應構建一個具有明顯目標、明確職責、有效激勵措施以及易于執行的生態文明教育培訓體系。在保護自然環境的同時,充分考慮到現代化的要求,并結合當前的社會環境,加強對生態文明的宣傳及對環境保護的技術支持,并對環境保護的知識進行普及,以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條件的高??梢猿闪⑸鷳B文明辦公室,協調各部門的生態文明教育人才培養工作。即使是正在組建辦公室的高校,也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把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中心工作,協調發展規劃,推進教育模式改革,進一步夯實生態文明教育的基礎。通過改革現有教育模式,打破傳統課程安排,大力推進大學環境友好型人才培養。為了更好地促進民族地區高校的生態文明教育,高校應構建一套完善的考核標準,以價值觀和結果為導向,積極與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相適應,科學合理地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將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和民族地區發展緊密結合,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通過不斷改善人才培養方案提高人才素質[7]。

4.4? 強化創新教學模式

內蒙古高校在生態文明教育和研究領域具有獨特的優勢,對提升創新軟實力和地區踐行“雙碳戰略”的科技實力有一定的作用。學校將少數民族的優秀生態文化和生態法治文化相結合作為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充分運用各種知識,在生態保護、環境治理、污染防治等方面建立一批具有一定特色和優勢的專業,對學生進行高水平的綜合培訓[7]。深入挖掘生態文明的核心概念,使內蒙古各類院所積極參與,促進跨界、跨學科合作,形成區域多元化、具有時代特征的生態文化教育體系,以改善生態文明教育現狀,使本地區高校成為學習、探索和傳播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平臺和渠道。

[參考文獻]

[1]黃勤,曾元,江琴.中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研究進展[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5(2):111-120.

[2]呂慧,王昱皓,肖婧雯.“雙碳”背景下生態文明教育的困境與重構[J].環境教育,2022(11):42-44.

[3]廖金香.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時代訴求與路徑選擇[J].高教探索,2013(4):137-141.

[4]姜樹萍,趙宇燕,苗建峰,等.高校生態文明教育路徑探索[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4):71-74,82.

[5]劉榮昆.民族生態文化融入云貴高校生態文明教育探析[J].環境教育,2022(增刊1):47-49.

[6]蔣佳妮.“雙碳”目標下民族高校加強生態文明教育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22(6):84-91.

[7]鄭鵬飛.生態文明教育背景下的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探索[J].環境工程,2022(7):304.

Dilemma and improvement path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 Inner Mongoli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Meng Xuet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ohhot 010000, China)

Abstract:“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is a widespread and fundamental economic and social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order to serve the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strategy”,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At present, in the process of carrying ou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Inner Mongolia, there are four deficiencies: national legislation, campus education,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and ability cultivation. Therefore, improvement paths have been proposed from four aspects: ethnic characteristic teaching,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regional difference teaching, and strengthening innovation.

Key words:“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Inner Mongoli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education improvement path

猜你喜歡
生態文明教育雙碳
“雙碳”目標下新疆能源、經濟、環境動態關系研究
“雙碳”目標下企業如何應對碳市場帶來的挑戰與機遇
“雙碳”背景下推動創新示范區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思路
綠田機械:凈利潤復合增速超80%“雙碳”目標加速企業綠色發展
專訪奚國華:中信力爭成為國企助力“雙碳”目標的旗幟
“雙碳”下縣城發展新思維
高校思政課中生態文明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大學生生態文明素養研究
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現狀研究
將生態文明教育滲透于高中自然地理教學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