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歸因、沖突與實踐

2023-09-07 14:10董媛
職業技術教育 2023年21期
關鍵詞:雙師型教師隊伍高職院校

董媛

摘 要 教師隊伍是支撐新時代我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高職院校開展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源于國家政策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呼喚、教師自身能力提升需求。但高職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過程中面臨的現實沖突包括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結構不夠合理、缺乏過程性評價機制、與產業發展對接不夠緊密等。針對這些沖突,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探索國家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路徑:跨界、融合,構建高水平、結構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分層、多元,構建過程性、增值性評價體系;共建、互享,構建產教科創新協作共同體。

關鍵詞 高職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雙師型”教師隊伍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23)21-0060-05

2019年,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到2022年,“雙師型”教師(同時具備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能力的教師)占專業課教師總數超過一半,分專業建設一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同年,教育部印發《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方案》,要求培育和建設一批高水平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示范引領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深化職業院?!叭獭备母?。截至2022年6月,我國已立項建設國家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364個,涉及學校308所、專業大類16個,覆蓋省份30個,示范帶動建立省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500余個、校級團隊1600余個[2]。

一、高職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的歸因

高職院校開展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的歸因,可以主要歸結為國家職業教育利好政策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呼喚以及教師自身能力提升需要。

(一)職業教育利好政策推動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2022年5月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確了職業教育的類型定位。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確立了新時代職教發展的根本遵循。作為發展職業教育的第一資源,教師是新時代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有力支撐。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出“到2035年,教師綜合素質、專業化水平和創新能力大幅提升”的建設目標,明確把教師創新能力提升作為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目標之一。2019年,國務院出臺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探索組建高水平、結構化的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給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指明了方向,也成為新時代職業院校改革發展的新目標。2019年6月,教育部印發《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方案》,提出在未來三年左右要培育和建設360個滿足職業教育教學和培訓實際需要的高水平、結構化的國家級團隊,并從師德師風、團隊結構、教學改革基礎、專業特色等多方面明確了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的立項條件。2022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認定工作的通知》,出臺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雙師型”教師隊伍邁入精準建設的新階段,凸顯了“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的系統性、規范性、引領性和包容性,為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提供了政策保障。職業教育利好政策的密集出臺,有效推動了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高質量發展。

(二)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呼喚

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是建設教育強國的豐富內涵之一。國務院出臺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相繼印發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等制度文件,都對如何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進行了頂層設計、提供了辦學指南,實實在在推動了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高質量發展。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加快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進程,現代化產業體系催生了諸多新職業,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機器代替人工的時代即將來臨。為更好地適應這些變化,作為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最緊密、最直接的職業教育,必須要適應新形勢,把握新變化,整合多方力量,加強協同創新。為此,亟需建立現代職教體系,分層培養適應智能化時代的技術技能人才,提高對經濟社會發展和技術服務更新換代的適應性,實現提質培優、升級賦能、高質量發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傳統的“雙師”結構教師隊伍顯然已經不再適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趨勢,亟需建立一批在“雙師”結構的基礎上,能夠跨界、融合、優勢互補、集聚力量的教師創新團隊,從而能更好地適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為國家產業升級、創新發展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

(三)教師自身能力提升的需要

對于高職院校教師而言,數智化既是全新機遇,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戰。除了傳統的課堂教學外,高職院校教師還需要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知識,接觸企業工作崗位的前沿技術和技能,然后還要想辦法把這些新知識、新技能轉化成學生所能接受的教學內容,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傳授給學生。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鮮明的教學特色,且年齡、知識結構等也不盡相同,教學經驗豐富、課堂教學效果好的教師,不一定能很好地掌握信息化、數字化教學手段;能熟練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教師不一定有豐富的企業實踐經驗。傳統的“單兵作戰”教師教學模式顯然不適用于技術技能快速更新換代的數字時代。創新的目的在于突破,高職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就是要打破原有的“單打獨斗”,轉變為“團隊作戰”,打破原有的“循規蹈矩”,轉變為“大膽創新”[3]。只有開展團隊合作,才能互補教師自身差異化的素質與能力,才能成長進步得更好、更快。

二、高職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的現實沖突

對于大多數高職院校來說,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是一個全新課題。首批國家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期間遇到的問題值得總結。

(一)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結構不夠合理

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是因為專業群的建設需要,經過報名、推薦、篩選等程序組合起來的。以往的教學團隊,都是同一個院系、專業相同或者相近的教師組建而成,因專業興趣、學術問題、科研領域相同或者相近而更方便進行教學、科研。但是,在專業群成為評價高水平高職學校的核心要素、成為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重要發力點的今天,單一專業背景的教師已經無法通過合作完成專業群建設和教學任務[4]。但是,在組建創新團隊時各校也面臨著結構設計的問題。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很容易被拉入團隊,但是他們一般年齡偏大;而那些具有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創新技術手段的年輕教師,則會因為教齡短,科研成果少,教學經驗不足很難入選。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成員有些還歸屬不同院系,除了團隊建設任務以外,還要承擔各自的授課任務,成員相互間在專業方面深層次交流合作較少,在管理上也有一定的難度[5]。受體制機制等方面的制約,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很難吸引企業的能工巧匠和工匠大師進入到教學團隊中,導致團隊中兼職教師數量少。

(二)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缺乏過程性評價機制

高職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的建設任務牽扯到多個方面,除了提升教師整體能力,還要構建課程體系、創新教學模式、建立協作共同體等,這些工作任務完成得怎么樣?實施效果如何?如何評判這些工作任務的實施成效?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來衡量教學團隊建設的績效。評價機制不健全或者缺乏科學性,都會導致不能及時發現建設過程中的問題,不能準確判斷團隊的建設水平。部分高職院校對創新團隊的評價體系還是沿用傳統的教師隊伍評價標準和方法,以論文、項目、專利等作為主要評價標準,忽視了人才培養質量、教學能力提升、創新意識增強等隱性的建設成效,沒有形成適用于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的質量評價機制,無法科學、有效指導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的建設[6]。部分職業院校對團隊建設的考核評價標準偏于結果性,缺乏有效的過程性評價方法和體系,團隊教師在職稱評聘、評優評先中較難獲得實質性獎勵,未能完全激發團隊成員的創新潛力。部分高職院校難以突破現有管理體制機制,行業、企業代表實質性參與團隊建設及評價的深度不夠,與實現“協作共同體共治”的建設目標仍有一定差距。

(三)教師教學創新團隊聯系產業不夠緊密

職業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實踐和應用。相對于普通教育而言,職業教育與產業有著天然的聯系,所以,高職院校教師教學團隊建設也要主動適應產業轉型升級,緊密對接產業需求。一直以來,高職院校在產教深度融合方面做得還不深入。一方面,高職院校對產教融合認識不夠,校企合作的目的大多是為了學生實習或者就業,對于專業教師到企業掛職兼職的相關保障政策、激勵機制尚不完善,教師互兼互聘流于形式,僅限于偶爾到生產現場熟悉一下生產過程,了解一點實際操作技能,沒有真正深入到一線。在生產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面對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教師憑借原有的知識根本無法滿足學生對新知識、新技術的學習需求。新的人才培養方案、新的課程建設標準以及先進的教學手段都需要有一支與之相適應的優秀教師團隊來貫徹、實施,并最終發揮效應。另一方面,高職院校缺乏對市場規律、技術前沿的掌握,導致專業設置、課程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模式、產業結構、職業崗位不相匹配,校企命運共同體尚未完全形成。與行業、企業對于新技術應用的需求相比,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在創新轉化方面略顯滯后,為企業提供技術研發和員工培訓服務的積極性沒有被充分調動。

三、高職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的院校實踐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創建于1951年,1994年在全國首批舉辦高等職業教育,1999年經教育部批準成為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全國鐵路系統第一所獨立設置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連續入選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國家級優質高職院校、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學?,F代軌道交通技術教師團隊獲教育部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榮譽稱號。

70多年來,學校主動對接國家戰略和地區社會經濟發展需求,面向新業態、新職業、新崗位對接產業發展和技術升級,持續增強服務產業能力,聚焦軌道交通運輸等國家重要戰略產業,持續深化三教改革,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近年來,中國高鐵運維正逐步走向智能化,廣泛應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趯Ω哞F產業發展技術升級及人才需求的緊密追蹤,學校及時探索創新相關專業方向及教師團隊建設。2019年,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把人工智能技術與高速列車運維技術相融合,組建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專業領域計算機應用技術(高速列車智能運維)方向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并獲批首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立項建設單位。三年來,該團隊的實踐探索,可以為解決上述沖突,提供一些啟示。

(一)跨界、融合,構建高水平、結構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建設高水平、結構化的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是新時代高職院校發展的新目標。創新團隊重在創新,要實現跨界、跨專業,相互取長補短,必須實現團隊成員知識、職稱、年齡、學歷等方面的結構化。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在高速列車運維領域的運用,高鐵行業迫切需要既有高速列車運維專業技能又有人工智能應用技術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瞄準高速列車運維領域,以打造面向高鐵產業技術前沿,跨界融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為目標,從機車車輛學院、人工智能學院、電子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基礎教學部5個院部選拔17名教師,同時選聘3名企業導師組建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高速列車智能運維)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團隊成員20人中,高級職稱5人、副高級職稱13人、中級職稱2人,人工智能類專業教師6人、軌道交通類專業教師11人、通識教育類專業教師3人,雙師型教師占比90%。結合學校事業發展規劃、團隊建設目標和個人職業發展規劃,該團隊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師能力可持續發展提升方案,實施“雙軌道、三梯次”雙師隊伍培育體系。學校依托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協作共同體,推動教師教學能力、服務產業能力的“雙軌道”提升,形成“教學能手+技術能手”的青年教師、“教學標兵+工匠”的骨干教師、“教學名師+技能大師”的專業帶頭人“三梯次”能力遞進培養。學校聘請行業領軍人才、鐵路工匠、全國技術能手、首席技師等,全面開展校企雙向互聘、崗位互換,實施企業兼職教師“駐校講師制”、學校專任教師“駐段工程師制”,打造高水平教師教學團隊。

(二)分層、多元,構建過程性、增值性評價體系

評價是團隊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建立一套科學合理、操作性強的評價體系,可以全面評估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的團隊建設、教學改革、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建設成效,有助于完善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的管理制度與管理辦法,不斷優化與調整團隊結構,明確職責分工,相互協作,促進團隊的改革與發展。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創新教師教學創新團隊評價方法,建立全過程控制的教師教學團隊評價和診斷體系,對團隊建設各環節進行閉環控制,強化落實各階段的督查評估。學校將建設目標與建設任務融入成員職業發展規劃,構建個體能力模型,見圖1,通過數據動態展示個體與團隊均值、全校均值之間的對比結果,協助成員制訂完善的優化措施。團隊構建應用自我評價體系,動態優化個人與團隊發展路徑。通過教師發展中心平臺將個人總體發展計劃、個人年度發展計劃、團隊年度發展計劃以及團隊總體發展計劃嵌入師德師風、教學能力、教科研能力等10項診斷指標,實現職業成長數字化檢測,對發展弱項進行自我剖析并形成改進措施。通過檢測平臺采用過程性評價、增值性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累積提出改進措施100余項。團隊建立了學?!脚_—第三方—團隊四個方面的質量保障體系,從目標制訂、任務監控、平臺診斷、專家會診等方面進行過程控制,確保團隊教師能力提升、協作共同體建設等重點任務高質量完成,針對課程思政與專業課程融合度不夠、新形態教材偏少等問題進行積極改進,有力保障了重點任務的順利完成。

(三)共建、互享,構建產教科創新協作共同體

協作共同體就是同一專業設立了多個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圍繞專業對接產業,發揮各個團隊的優勢,進行資源有效整合,推進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多團隊共同打造標準化專業。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創新團隊聯合鐵路高速列車運維相關企業、人工智能技術公司、工程中心、產業學院、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專業領域院校共同組建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專業領域協作共同體,并開展多方面的改革探索。一是圍繞人才培養方案、模塊化課程體系、新技術系列教材、教學能力提升等改革創新任務進行研究與實踐探索。共同體聯合開展模塊化教學改革,探索實施模塊化課程體系重構方案。根據崗位對人才技能的需求,與合作企業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校企研討重組專業課程,構建“通用能力課程模塊”“專業能力課程模塊”“能力提升課程模塊”三層次專業課程體系。二是從“思政統領、教法多用、模塊專攻、專兼協作”四個維度高效、高質量開展模塊化教學組織,實現思政課程貫穿整個人才培養環節,深化項目式教學、情景式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新教法改革,共同研討課程共建的思路,共用課程的方法,共享案例數據庫,相互補充案例和場景,豐富共同體教學資源庫。三是與共同體成員及企業協作建設高鐵智能運維技術教師企業實踐流動站和列車智能運維裝備與技術研發中心,提升技術技能創新能力。聘請企業導師擔任團隊兼職專家,指導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修訂、教材編寫、數字化資源建設、實訓室論證等,深度參與創新團隊教師發展。

四、結語

結合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過程中的問題和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國家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的實踐,高職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在建設過程中,必須明確創新團隊建設目標任務,建立健全創新團隊的保障機制,強化團隊管理制度的建設;把教師能力提升作為核心任務,強化創新團隊教師能力建設;要突出運行模式、建設機制、成員分工等內涵建設,形成團隊自身的建設范式;打破學科教學傳統模式,把模塊化教學作為重要內容,探索創新項目式教學、情境式教學;打造校企合作共同體,創建互利共贏的校企合作新生態,讓“雙元”育人機制成為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引擎。

參 考 文 獻

[1]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2-13)[2023-02-1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宋磊.加強創新團隊建設以點帶面提升職教教師隊伍水平[N].中國教育報,2022-5-31(5).

[3]洪福興.“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的價值、問題與路徑[J].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學報,2021(2):100-104.

[4]莊曼麗.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邏輯、使命、目標與保障[J].職教通訊,2022(4):75-81.

[5]付達杰,唐琳.高職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的構成、沖突與增值路徑[J].職業技術教育,2023(6):26-31.

[6]范蓉,曹曄.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協作共同體基本問題研究[J].職教論壇,2021(5):93-98.

Teaching Innovation Teams of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ttribution, Conflict and Practice

Dong Yuan

Abstract ?The teaching staff is the key force supporting the reform of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eaching innovation team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tems from the promotion of national policies, the call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need of teachers to improve their own abilities. However, the real conflicts faced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teachers teaching innovation team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that the structure of teachers teaching innovation teams is not reasonable enough, the process evaluation mechanism is lacking, and the connection wit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s not close enough. In response to these conflicts, Zhengzhou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explores the paths of building a national-level teacher teaching innovation team: cross-border and integration, to build a high-level, structured teacher teaching innovation team; layered and diverse, to build a procedural and value-added evaluation system; co-construction and mutual sharing, to build a community of industry-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collabora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er teaching innovation team; “double-qualified” teaching team

Author ?Dong Yu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Zhengzhou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Zhengzhou 451460)

猜你喜歡
雙師型教師隊伍高職院校
務實求真的長春高新第二實驗教師隊伍
尚德學校的教師隊伍建設
當前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思考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保障與實施
吉林省經濟轉型對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培養的影響
新時期民辦應用技術類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實訓基地“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研究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