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教學活動的路徑

2023-09-09 11:07張玉鳳
甘肅教育 2023年16期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踐活動

張玉鳳

【摘要】文章旨在探討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引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和實踐路徑,從幼兒園為什么要引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入什么樣的傳統文化、優秀傳統文化與幼兒教育如何緊密結合等方面進行闡述,并以蘭州大學幼兒園的實踐作為具體案例,從教材、教師、幼兒、家庭及社會、實踐活動等維度,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教學活動的可行性進行探討。實踐證明,在教學活動中融入具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色的教育教學內容,讓孩子們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使孩子們更深刻地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孩子們的家國情懷。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幼兒教育教學;活動;實踐

【中圖分類號】G42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3)16—0117—04

在全面復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背景下,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是新時代賦予每一所幼兒園、每一名幼教工作者的使命。目前,對幼兒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活動的研究有不少[1],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幼兒園教學活動實踐方面缺乏系統性探索。在此,本文多角度分析學前教育領域引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教學活動的主要內容,并運用具體案例,從教材、教師、幼兒、家庭及社會、實踐活動等方面探討相關實踐策略。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教學活動的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敝腥A優秀傳統文化是一代代中國人精神追求的積累,是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標識。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地根植孩子心間,不斷煥發生機與活力[2],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應盡之責,也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必要之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黨創新理論的‘根”“我們現在就是要理直氣壯、很自豪地去做這件事,去挖掘、去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真正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币陨隙忌羁探沂玖酥腥A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為幼兒園如何在新時期高質量辦園指明了方向和路徑?!蛾P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明確指出:“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按照一體化、分學段、有序推進的原則,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藝術體育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于啟蒙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各領域。以幼兒、小學、中學教材為重點,構建中華文化課程和教材體系?!庇變航逃俏覈逃w系的重要基礎環節,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能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打好基礎。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和傳承下,每個孩子能更好地成長為有家國情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教學活動的主要內容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底蘊深厚、內涵豐富,在學前教育領域,選擇哪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教學活動,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做好頂層設計。

1.家國情懷元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敝腥A民族的歷史中,有許多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故事。如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戚繼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秋瑾“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等都是家國情懷的體現。就幼兒教育而言,教師應努力挖掘愛國主義文化資源,結合教育活動和幼兒年齡特點,講好愛國故事,引導幼兒厚植家國情懷。

2.社會觀念元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化崇尚和諧,中國‘和文化源遠流長?!焙推?、和睦、和諧是中華民族一直以來追求和傳承的理念[3],“家和萬事興”“禮之用,和為貴”“求同存異”等價值觀念在中國世代相傳,深植中國人心中。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和”是中國人的價值追求和待人處事的基本原則,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言行舉止。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融入相關內容元素很有必要。

3.個人道德元素。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品德是為人之本?!敝腥A民族向來重視道德、崇尚修德,強調“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在歷史發展中,中華民族已經形成了系統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規范,如在個人道德的重要性方面,強調“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在道德底線方面,強調“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在道德追求方面,強調“仁、義、禮、智、信”“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些道德觀念體現和傳承、發揚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學前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教學活動的路徑

立足新時代、新征程,如何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形式、載體,使幼教工作者能以更加貼近生活、更加符合幼兒年齡特點、更加生動鮮活的方式,向幼兒呈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幼兒在啟蒙階段能更好地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喜歡優秀傳統文化,讓每一名幼兒、每一個家庭都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力量,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教學活動的目標。

1.精選教材,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底。教材是幼兒教育的重要載體,關系著幼兒培養的質量,應當科學設計其內容和形式。讓幼兒全面、準確地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教師在課程和教材中明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內容和方式[4]。結合幼兒的學習特點,筆者從幼兒常用的繪本入手,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因為繪本圖畫形象、生動,符合幼兒的認知發展,容易讓幼兒產生興趣,內容也便于理解。在教學設計與教材選用方面,組建專門的課題組。除了參與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課題組成員還共同商議確定適合大、中、小班幼兒且具有傳統文化元素的繪本,借用繪本搭建幼兒與傳統文化之間的橋梁。例如課題組為大、中、小班幼兒挑選了《神筆馬良》《團圓》《年除夕》《五色石》《石頭湯》《小蝌蚪找媽媽》《打燈籠》《兔兒爺丟了耳朵》等傳統文化元素鮮明的繪本,以及《中國傳統節日故事》《中國神話故事》《這就是二十四節氣》等系列繪本,既讓孩子們了解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讓孩子們體會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美,從而激發孩子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提升教師素養,突出教師的引導作用。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強化教師專業能力是學前教育質量提升的重要內容。提升教師素養,除了鼓勵教師自主學習,還應借助線上、線下等教育資源對教師進行專業學習培訓[5],如參與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開放式學習、學術會暨學前教育質量評價與提升線上學術論壇、繪本游戲拓展、繪本研究路徑與主題活動設計、北師大繪本閱讀解析線上培訓、基于動機理論的幼兒園閱讀習慣養成策略培訓等,努力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素養。自2019年開始,筆者所在的幼兒園借助北師大基礎教育合作辦學平臺,開展了小木鐸“童心悅讀”項目繪本活動,通過專家引領、點撥和指導,加深幼兒教師對傳統文化內涵的理解,豐富教師對傳統文化的知識儲備。在這樣的專業引領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繪本進入了教師的視野和孩子們的閱讀書目。

3.開展實踐活動,凸顯幼兒主體地位。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應該堅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充分體現知行合一。在具體的教育實踐環節,針對大班幼兒推出“寶貝之聲”欄目,每周至少有4名幼兒在該欄目中講述繪本故事,故事內容主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孩子們在閱讀繪本和觀察畫面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理解講述故事內容。

同時,以中國民俗、節日慶典、神話傳說和歷史人物等為素材,開展“聚焦傳統,繽紛童畫”自制繪本活動,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在教師和家長的支持下,許多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圖文并茂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制繪本誕生,如《中國筷子》《過大年》《聽爺爺講四合院里的童年》《給孩子的京劇》《蘭州的橋》《一碗面》等。一本本制作精美、構思獨特的繪本,從內容呈現、色彩搭配、圖文排版等,都體現出幼兒、家長及老師們的用心和智慧。這樣的活動不僅激發了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也使孩子們對自制繪本有了全新認識。

4.形成合力,實現共育。幼兒教育中,需要注重引導家長參與孩子教育,引導家長注重言傳身教,營造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家庭氛圍。對此,幼兒園推出“愛的小喇叭”欄目,主要通過家長們聲情并茂地講述故事,引導孩子們感受中華優秀文學作品的魅力。此外,在重陽節,除了邀請幼兒的爺爺奶奶參加園內的重陽節主題活動,還開展“童心敬老,愛在重陽”活動,引導孩子們制作賀卡,為老人們送祝福,從小養成尊老敬老的優秀品質。

5.利用中國傳統節日,讓幼兒體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發展歷史中,有許多極具紀念意義的節日,其中所體現的思想、文化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生活的結合點。筆者所在的幼兒園從2020年起,將二十四節氣、重大節日文化融入課程教學中。例如組織教師挖掘二十四節氣、重大節日飲食、繪畫、民間習俗、傳統美德等內容,并融入學前教育“五大領域”目標中。在節氣、節日到來之前,依據孩子們的興趣點和節氣、節日的重要特征開展活動,激發孩子們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如“童心暖中秋”“粽葉飄香”“浸潤童心,別樣清明”等一系列活動,設置多樣化主題元素,教師帶領孩子們了解節日的由來、節日習俗及節日相關小故事,表演節目,制作相關手工作品,向同伴送上節日祝福等,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通過一系列活動,不僅促使幼兒了解了不同節日的特點和意義,體會到了勞動人民春耕、夏耘、秋收、冬儲的喜悅與辛勞,理解節氣、節日背后勞動人民的智慧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而引導幼兒更深刻地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6],豐富文化素養,使幼兒實現了在“玩中學”“樂中悟”。

6.利用本土、民間文化資源,創新傳統文化育人載體。手工活動是幼兒園教學活動的重要內容,能使幼兒在愉快地創作、動手過程中學到相關知識,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例如本地的香包繡制、剪紙、環縣皮影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地域特色和悠久的歷史,蘊藏著許多傳統文化元素。在幼兒教育活動中,筆者以手工教學為結合點,將傳統特色手工與幼兒教育相結合,創新活動形式。比如以皮影為主題,針對小班幼兒,講授關于皮影制作的故事,引導幼兒簡單表達自己的想法;針對中班幼兒,舉行與皮影相關的講故事比賽;針對大班幼兒,講授相關文化和制作方法。這樣,孩子們由淺入深地了解皮影名稱、由來、歷史、特點、文化及所代表的審美意義等??梢哉f,在教學活動中融入具有鄉土特色的元素內容[7],能有效培養幼兒對家鄉的熱愛之情,還能讓孩子們領略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綜上所述,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幼兒園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抓手。通過精選課程教材、培訓教師隊伍、匯聚各方教育資源和力量、開展多彩活動等方式,可以進一步激發幼兒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讓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在幼兒心中扎根,進一步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為幼兒今后成長為具有愛國主義精神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阿曼古麗·阿布都熱合曼.探究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教學的方法[J].世紀之星:小學版,2022(14):172-174.

[2]曹紅梅.幼兒園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策略研究[J].愛情婚姻家庭,2020(07):05-06.

[3]林慧.學前教育應重視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論民間游戲在幼兒園課程資源中的地位和作用[J].山海經:教育前沿, 2021(12):01.

[4]田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幼兒園標準化教學的滲透措施[J].中國標準化,2021(18):212-214.

[5]薛鳳.探究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教學的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07):194.

[6]史佩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幼兒教學活動中的滲透[J].吉林教育,2020(16):95-96.

[7]陳玉瑩,張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對策與建議[J].才智,2019(30):183.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中國傳統文化繪本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8]GHB0004)

編輯:彭雪亮

猜你喜歡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踐活動
“六小”活動
“活動隨手拍”
行動不便者,也要多活動
三八節,省婦聯推出十大系列活動
關于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