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背景下高校開展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創新路徑研究

2023-09-19 07:53李智慧
文教資料 2023年9期
關鍵詞:創新路徑思政教育高校學生

李智慧

摘 要:本文在大數據背景下,研究高校開展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創新路徑。高校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具有教育主體被大數據信息環繞、教育工作開展受大數據信息傳播影響等特征。為了滿足思政教育工作的內在要求,本文提出了明確思政教育工作創新目標、樹立思政教育工作創新的大數據意識等要求。在此基礎上,高校應依托大數據資源整合更新教學內容、依托多維度平臺拓寬線上教學陣地、依托更完善管理制度健全教育體系等創新路徑,以此實現跨維度協同,促進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大數據 高校學生 思政教育 創新路徑

大數據技術在世界各國的迅速發展和應用,使得其與各行各業的融合越來越深入。而在大數據的推動下,高校教學模式也發生了一定的改變。[1]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須進行創新。這種創新也是基于對大數據的研究和應用。隨著“人—機—物”的深入融合,大量的數據和信息得以創造和積累,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開辟了一個嶄新的視角與實踐空間。[2]在此背景下,面對新時代大數據所帶來的新問題和新挑戰,探索如何應用數據分析和利用科學技術開展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成為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

近年來,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界進行了大量關于大數據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創新的理論探討。在理論方面,可以利用大數據來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動向,通過轉變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和方法,建立預測預警機制等措施,以此逐步開展和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然而,當前我國將大數據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實踐中仍然面臨不少問題和困難。目前有關的理論研究還存在片面性、形式化和淺表化的缺陷。而在實際應用中,統一的大數據平臺的缺失、挖掘和使用數據不充分、大數據技術不足以及大數據人才匱乏等問題依然存在。

毫無疑問,將大數據應用于思政教育工作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把握優勢、迎接挑戰,并抓住大數據所帶來的“機會窗口”,是實現思政教育改革的重要保障?;谝陨戏治?,本文提出思政教育工作創新路徑。

一、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學生思政教育特征

(一)教育主客體被大數據信息環繞

如今,我們已經步入信息化時代,無論是在日常生活還是文化領域,信息化已經成為一種多樣表現形式,這些表現形式能夠以數據的方式呈現,甚至將全球人民聯系在一起,實現合作。同時,隨著科技的創新,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數據的支持。人們在創造數據的同時,也享受著數據帶來的便利。[4]網絡平臺的普及使得人們能夠在各個交流平臺上發表自己的看法,龐大的數據信息量對人們傳統的認知結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促使人們形成一種全新的思考模式。數據信息的大量涌入使人們的生活變得多樣化的同時,也使我國的主流價值觀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高校學生作為新時代潮流的引領者,在當下的時代中更易受到新思潮的影響。[5]在此背景下,傳統的以教師主動講解、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傳授過程已不再符合當代學生的學習需求,這也為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新的挑戰。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在兩者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才能從大量的數據中發現問題的

根源。

(二)教育工作開展受大數據信息傳播影響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務是使學生與主流價值觀念達成共識。但需要注意,人類的思維是復雜的,大量數據會導致思維方式的改變,在不確定性中形成一條自己的邏輯鏈。此外,信息交換、融合和再生等演化問題的實質是要消除受教育者對某些思想的不認可。[6]由于海量信息具有高度分散性,這些信息的增加使教育過程更加不確定,其中還包含許多無用

信息。[7]

我們在使用大數據時,存在道德上的問題和外來攻擊的可能性。如果沒有理論指導和制度約束以及道德引導,信息的泄露往往會帶來秩序混亂的后果。因此,在使用大數據時,我們必須遵循原則并注重道德規范,以確保信息安全和社會秩序的完整性。[8]

二、大數據背景下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創新的內在要求

(一)明確思政教育工作創新目標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內外環境已經發生了深刻變革,需立足自身發展的需要,結合黨和國家的戰略部署明確思政教育工作的創新目標。針對大數據時代學生的特點和需求,我們需要更新和優化思政教育的課程體系,利用多維度平臺和教育技術手段拓展線上教學陣地,創新思政教育的教學方式和形式。例如,結合互聯網技術開設在線課程,組織線上討論和研討會,鼓勵學生通過互聯網交流和分享思政教育心得。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體系,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化教學資源配置;建設信息化平臺,提高教育工作效率和管理質量。在創新思政教育過程中,高校應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識;同時加強學生媒介素養的教育,提高他們的網絡安全和信息素養。

(二)革新思政教育工作觀念

如今,精準化、科學化、協同化已成為思政教育工作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其創新的目標追求。在進行大數據創新的同時,思政教育工作要以大數據為中心,吸收其優勢。數據閉環是指在應用大數據時,建立一個從數據收集到數據分析再到反饋的閉環,這樣才能更加客觀、及時地發現問題,從而加速升級,極大地提高大數據應用的效率。而目前,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還沒有深入、有效地運用大數據,也許是因為數據不多,也許是因為信息系統不夠完善,也許是因為技術發展緩慢。但觀念上的變革是學校思政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先決條件和保證。[9]大數據是一種與大學思政教育科學化發展趨勢相適應的思維方式。在大數據環境下進行思政教育的創新,最重要的就是要與大數據的思維方式結合起來,加強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科學化程度。

(三)樹立思政教育工作創新的大數據意識

從哲學角度看,意識是一種與物質相關的概念,在推動事物的發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思政教育工作應當正確運用大數據進行創新,樹立正確的大數據意識。建立大數據意識,是對社會現實環境的適應和指導自身發展的重要依據。大學生的“大數據意識”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新是一個由許多因素構成的結構系統,其中,意識的轉換是創新的開端。[10]當前,創新發展理念已經被確立為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戰略??梢?,思想這一認識層次的因素與創造有著直接的聯系,活躍的思維能夠更好地提高思維的創造性。

從認知的觀點來看,一切創新活動都是有意識的、自覺的、有目的的、遵循思想指導的。從價值的觀點來看,從目標制定、方案實施到行為抉擇,都能從總體上指導創新活動。對現實生活進行正確理解,可以引導現實生活,但任何事情、過程都在不斷地發展,絕不會止步不前。因此,知識只有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更新、與時俱進,才能為實踐的發展提供精神保證,從而引導新的實踐。數字化時代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要敏銳捕捉大數據價值,準確定位大數據在高校思政教育創新中的地位,扭轉我國傳統數據意識淡薄的局面,樹立良好的大數據資源意識、大數據價值意識以及大數據應用意識。

三、高校開展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創新路徑

(一)依托大數據資源整合更新教學內容

在當前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隨著立德樹人理念的不斷深化,思政教育工作的作用日益突出。但長期以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較為刻板,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難以發揮自身的積極性,這使得思政教育工作就像是“水中浮萍”,難以在學生內心深處生根發芽,這與思政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馳,“立德樹人”的目標也難以實現。在大數據時代,數據的來源渠道日益多樣化,教師在進行思政教育時可以充分發揮大數據的優勢,豐富課堂教學資源,促進思政工作的創新。比如,在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教育時,教師可以通過海量的信息搜索符合教材內容的社會熱點和話題,并將其運用到課堂上。這種方式既能讓學生對課堂內容耳目一新,又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高效地了解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內涵,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二)依托多維度平臺拓寬線上教學陣地

在大數據時代下,數據信息的獲取渠道不斷增加,對各類數據處理和分析的速度也在不斷加快?;诖髷祿膬瀯?,搭建為思政教育工作開展提供條件的線上教學平臺,既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思政學習質量的提升,也能夠幫助教師更加順利地開展思政教育工作。具體而言,在依托多維度平臺時,拓展線上教學陣地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思政教師要抓住校園網站、官方微博等思政教育的主戰場,大力推動校園官方網站的個性化建設。思政教師要在校園網站上搭建具有特色的思政教學模塊,及時向學生傳達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第二,要充分發揮大數據的功能,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思政教育平臺。在出現社會熱點問題時,教師通過校園的思政教育平臺,及時地為學生提供答案,并快速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防止他們被外界的負面新聞所誤導。同時,利用大數據平臺,對學生進行調查,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從而擴大網絡空間,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思政教育。

(三)依托更完善管理制度完善教育體系

在這個大數據時代,一切都是可以量化的,為了防止學生被網絡上的不良信息所誤導,我們必須對校園網絡進行持續凈化,加強對網絡教育的管理,以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诖?,為了依托更完善的管理制度,實現對教育體系的完善,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成立網絡思政管理小組,由學校主管、宣傳部、學生干部、校園網絡維護等各方面的工作人員構成,并提供足夠的經費和設施保障,這樣可以更好地實現凈網思政教育效果。第二,完善思政管理制度,運用現代科技,構建和完善學校網絡衛生系統,實行安全認證,杜絕有害信息的流入。第三,建立預警機制,對學生在大數據環境下的思政工作進行預測和分析,例如,學??赏ㄟ^對學生在論壇、微信等社交網站上的信息進行分析,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特征綜合指導,從而制定相應的預警機制,形成一套完善的網絡教學系統。

(四)依托媒介素養教育突出學生自主管理

在大數據時代,學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和方式逐漸多樣,他們的價值觀也呈現出更加多樣化的趨勢?;诖?,在開展教育工作時,高校應當強化對學生的媒介素質教育,并讓學生能夠逐漸掌握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時,要讓學生掌握使用媒介和其他現代化技術手段的技巧,實現靈活運用,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高效學習保駕護航。具體而言,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強化對學生信息識別能力的培養,培養他們的批判思想和自省習慣,不盲目跟風,能夠在任何時候都保持冷靜,建立自己的媒體信息防線。此外,高校思政教師要引導學生熟練地利用大數據,通過大數據平臺,使學生對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理性的判斷,讓他們逐漸形成自己的思考。

四、結語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面臨諸多挑戰。大數據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技術工具,對開展高校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有著積極作用。本文通過上述論述為思政教育工作創新提供了新思路。同時,在實際進行思政教育工作時,高??山Y合當前社會發展形勢和自身的發展狀態,個性化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此過程中,還應注重對數據資源、大數據分析技術和方法的科學合理使用,提高思政教育的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 藍飛鵬.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對實現大學生思政教育內容優化與質量提升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2(22):90-92.

[2] 李曉玲.師生共發展的課堂家庭教育研究——以家庭社會工作思政教育課程改革為例[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22(11):155-158.

[3] 段廣彬,姜媛媛,趙蔚琳,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下工科專業課程思政教學實踐——以流體力學與設備課程為例[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2(21):103-105.

[4] 張穎,劉松艷,周屹博,等.教育現代化視域下大學普通化學課程思政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化學教育(中英文),2022(22):12-17.

[5] 胡慶山,向彪,王維.專業認證下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理論邏輯、現實審視與策略因應[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22(11):45-53.

[6] 戰令琦.紅色文化傳播視域下新媒體專業課程思政的教育探索——以中原工學院新媒體研究課程思政實踐為例[J].傳播與版權,2022(12):99-101.

[7] 劉全明,劉輝,侯志榮.高職院校通識教育課程思政建設研究—以“創業教育與實務”課為例[J].北京教育(高教),2022(11):64-66.

[8] 張礫文.基于新工科背景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策略——評《“創新創業+課程思政”教育模式研究》 [J].皮革科學與工程,2022(6):110-111.

[9] 任永瑞.民辦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思政創新思想探析——以王廣亞教育理念為例[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2(11):124-126.

[10] 李曉娟,帥秋萍.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研究的熱點與進展——基于CiteSpace的可視化分析[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6):33-36.

猜你喜歡
創新路徑思政教育高校學生
高校學生意外傷害事件應對與處理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論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
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討
以網絡為載體的政府管理模式創新路徑分析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關于高校學生工作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