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路徑研究

2023-09-19 20:23尹應瓊
當代家庭教育 2023年16期
關鍵詞:雙減政策德育滲透小學教育

尹應瓊

摘 要:“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期間,學生的學習效能不斷提升,此時進行德育滲透,能在強化學生學習認知的同時,提升其道德素養,從而真正地實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當前教育發展的要求進行教學改革,在滲透德育教學內容的過程中將“雙減”要求融合在其中,從而在強化學生學習效能的同時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诖?,本文從“雙減”政策本身著手,對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方式中滲透德育理念的方式進行探究,旨在為日后相關人員的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教育;語文教學;德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G623.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16-0221-03

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為有效解決當前教學過程中教學實踐與時代發展需要相悖、德育教學路徑固化等問題,國家推行了“雙減”政策和素質教育,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還學生快樂童年,使學生能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此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以學生為教學的中心點進行教學研究,在調整教學方式的同時,滲透德育教學內容,以此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在此期間,教師應鼓勵學生反思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問題,并優化德育滲透路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順利落實德育的滲透,促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從而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有效推力。

1.“雙減”概述

“雙減”主要是指對義務教學階段學生進行作業時長、總量、壓力的消減,從而在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同時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半p減”在實際運用中雖然著重減負,但是其真正的意義遠比減負要大,不僅是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理念落實的助推劑,更是落實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支撐。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應以課堂教學為陣地進行教學方式的優化與改革,站在學生發展需要的角度,為學生構建良好的教學環境,從而為學生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此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應根據教學內容進行知識的講解,還應著眼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應教盡教的基礎上,做到減壓減負、增效增質的效果。在此期間,教師若是進行德育教學內容的滲透,不僅是一種教學優化的全新嘗試,更是促進立德樹人教育內涵落實的新方式。

2.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存在的問題

(1)教師的教學觀念未能與時俱進地轉化

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在講解教學知識的過程中應與時俱進,根據社會發展情況以及實際教學要求進行教學設計,從而提升學生的實際學習效能。當前部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未能及時進行教學觀念的轉化,造成整體教學期間學生自身的觀念、教育發展形勢、社會發展情況、教師的教學形式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時部分教師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關注點大多會放到學生的學習成績上,以此強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能力,忽視了學生德育素養的培養,造成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僅僅在成績方面發展,而自身的情感以及道德發展方面有待提升。此外,部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未能明確地制訂教學目標,且未能根據教學要求系統化地制訂教學方案,導致整體教學過程與學生的實際要求不相符,僅將德育滲透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一種任務,最終導致教學存在偏頗。

(2)滲透的方式較為固化

當前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滲透德育元素時會出現滲透方式單一、固化的情況。此種情況出現的根本原因為: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盡管根據教育部門大力推行語文教學改革的要求進行教育過程優化與創新,并在教育中運用德育的元素,但未能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教學方式的優化與拓展,造成學生接受德育意識的效能不高,且在德育滲透的過程中也未能聯系學生的生活,不僅不利于學生的德育素養提升,還會致使學生在課堂中過于被動。道德來自人們生活的點點滴滴,在提煉與總結之后,又歸還于人們的生活,從而人們的意識中不斷進行反思和循環,而知識亦如此。德育在教學過程中展開與滲透,需要教師根據德育教學和知識教學之間的聯系,緊抓日常生活的中心點,從生活的角度出發進行教學方式的調整,最大限度上開展知識教學,并發揮德育的作用,以此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但是在現實教學的過程中,僅運用教師講解的教學方式仍舊存在,且未能根據教學過程中各個教學點之間的聯系系統地進行教學設計和教學規劃,從而使教學過程過于僵化,影響學生認知的提升和意識的發展。

(3)課程德育資源收集以及利用范圍存在局限性

課程資源對教學而言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保障課程教學目標得以達成,會根據具體教學運用不同形態以及呈現方式的課程資源,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依據自身的教學需要不斷地開發新的課程資源,以此拓寬學生的視野。但是當前教師在收集課程資源的過程中,并未總結和運用資源中的德育資源,從而造成整體課程資源中的德育內容不夠明顯,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未能得到良好滲透,造成教學內容存在局限性,而德育也在此種情況下難以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拓展,致使學生受到的德育較為有限。

3.“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實踐路徑

(1)深度挖掘和提煉教學中的德育元素

語文教材與德育的內容有著極大的交互性,每一篇文章中都蘊含著大量的德育元素,教師在教學期間應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不斷挖掘文章中德育元素的,從而提升語文教學與德育融合的有效性,從而提升學生的認知。在此過程中,教師為達到“雙減”的要求,使學生能夠愉快地學習,減少其學習的壓力,應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進行德育滲透,并在教學中挖掘德育資源,以此為著手點,在提升學生知識認知的同時強化其對德育知識的接受能力和感受能力。教師應以自身道德認知為著手點,不斷進行德育意識的優化與強化,并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度分析,從而感知其中的愛國主義情感、知錯就改的精神、堅韌不拔的品質等,并將此種精神滲透到識字教學、文章閱讀以及寫作教學中,從而強化德育教學的滲透能力。

例如,在開展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蝙蝠與雷達》這篇文章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教學需求以及“雙減”的要求進行教學方式的優化和簡化,并將德育內容滲透在其中。此時教師為更好地提升滲透效果,應深入教材挖掘其中的德育內容。該文章為科普文章,表面上只是知識的普及,增長學生見識與認知的一篇文章,其中的德育要點并不明顯,但是在深入發掘的過程中可知,此篇文章主要講述的是研究人員在大自然啟示中獲得感悟,并成功地研究出促進人們發展的器物。在此過程中,凸顯了研究人員堅持不懈的精神,在堅持探索中獲得了加持人們發展的知識。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為提升學生的認知,可以借助教具引導學生進行教學研究,并逐漸地滲透科學家的探索意識,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感悟科學家堅韌不拔和堅持不懈的意志力,從而受其感染,優化自身的思想。

此時,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閱讀和學習課文,并運用為學生講解振動原理,運用透明的水杯,讓學生感覺到振動波,之后讓學生探究雷達的工作原理以及發明的過程,著重突出科學家在此過程中遇見的困難和研究期間受到的阻礙,并根據課文進行內容與主題的探究,促使學生根據課文主題了解雷達和發明原理,知曉雷達與蝙蝠在夜里飛行之間的關系,從而提升其科學認知力。教師可以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思考自己是否在學習和生活中存在半途而廢的情況,反思其中的原因,之后再借助文章中科學家堅韌不拔和堅持不懈的精神,促使學生的精神品質在此種精神的熏染下得以提升。

(2)豐富與創新德育內容

德育內容是直接決定德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此時教師應根據“雙減”的教學要求以及德育內容,緊抓二者之間的銜接點,提升德育與語文教學的契合性,促使小學德育能更好地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并提升語文教學的趣味性,促使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習效能。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特性,在快樂學習中掌握良好的德育知識,并在其中受到相應的感染和熏陶,從而在學習中促進思想、信念、道德、品質的發展。在此過程中,為了增強語文教學內容與德育的融合效果,并使其具有極強的趣味性,教師應根據教材的內容進行德育教學的創新,并深入挖掘學生發展中所涉及且需要的德育元素,之后根據具體的教學要積極嘗試教育整合,以“雙減”要求為主,圍繞學生自身的認知,使德育元素與學生的意識更加契合。此時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為學生拓展學習內容,并更好地融合德育內容,使學生獲得德育知識的各種渠道更加豐富,進而確保德育內容與語文教育之間的契合性符合學生發展需求。教師為使德育與語文教學的內容相融合,減少教學中內容偏頗情況的出現,在教學中應堅持貫徹以生為本理念,并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教學設計和教學規劃。從學生角度出發探究,能夠落實“雙減”要求且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內容,從而在強化學生學習效能的同時,保障其能有效理解和掌握德育內容。

例如,在開展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王戎不取道旁李》這篇課文教學時,教師此時應根據“雙減”的內容,從課文內容角度帶領學生進行深入探究,并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進行德育主旨的提煉,從而促使學生能形成不隨意破壞花草樹木、公物的意識,進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結合實際生活提升學生的認知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鼓勵學生靈活學習,進而將日常所聞與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結合,并展開新的思考,從而增強教學的創新性和靈活度,使學生在學習時避免死讀書、讀死書的問題。此時教師為引導學生的新思想,可以結合信息技術,創新課堂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從而達到“雙減”的要求。而多媒體設備與教學資源的融合,為德育滲透提供良好的助推力。此時教師可以運用微課的教學方式,將虛擬課堂與現實課堂有效銜接,并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和生活認知豐富自身的教學手段,以學生自身的生活經驗為基礎,拓展學生對外部世界的認知,促使學生在虛實結合的過程中對世界形成新的意識,從而為德育內容的滲透提供助推力。在小學階段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遵循學生的意愿,根據學生興趣點和學生的生活經驗融合生活場景展開教學,在此期間,可以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進行課堂教學優化,增加生活化知識與教學內容、德育內容融合的緊密性,從而豐富課堂內容,增強教學融合效能,促使學生掌握的知識更加全面。此時教師可以運用微課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生活化場景,以此增加學生的認知力,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不斷受到德育內容的影響而健康成長。

例如,在開展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總也倒不了的老屋》課文教學時,教師為促使學生在學習中通過生活化場景認知德育知識,并感知德育內容,從而在深度把握知識的同時,強化學生的道德素養,在教學時可以運用微課,為學生營造與其認知相近的老屋情境。之后,帶領學生進行文章的精讀,并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感受進行文章內容的陳述,而教師在學生陳述的過程中應抓住學生的表述點進行德育教學內容滲透,從而增強學生的道德認知和道德素養,為其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4.結語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結合“雙減”的要求,還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德育教學內容的滲透,促使學生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既能得到語文知識的滋潤,又能有著德育內容的加持,并在此過程中感受知識的魅力和學習的快樂,最終達到學生高效學習、身心健康成長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莉,王艷萍.情智共生? 言智共長——發展學生思維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體系建構與實踐[J].中國教育學刊,2021(S2).

[2]廖小萍.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案例——《快樂讀書吧:十萬個為什么》教學設計[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21(S1).

[3]周仕德,林君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歷程探思——以五年級《落花生》為例[J].豫章師范學院學報,2021(06).

[4]陳秋詠.小學語文項目化教學實踐策略探究——以漢字教學為例[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06).

[5]黃曉玲.優化童話教學? 凸顯童真之美——小學語文低段童話文本教法探討[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06).

[6]姚貴英.小學語文線下線上混合式教學模式初探——以《圓明園的毀滅》一課的學習為例[J].名師在線,2021(36).

猜你喜歡
雙減政策德育滲透小學教育
探究“學講計劃”背景下的語文教學
選課機制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研究
研讀教材,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
提高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與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談小學語文課堂的生活教學
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