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特色地方高校通識選修課程體系建設路徑探析

2023-09-23 11:06李慧王清瑤張修宇
河南教育·高教 2023年8期
關鍵詞:建設路徑

李慧 王清瑤 張修宇

摘 要:本研究基于通識教育理念,對行業特色地方高校通識選修課程體系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就課程體系建設路徑提出相關建議,以期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行業特色地方高校通識教育課程建設質量,豐富通識教育課程內容,實現“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育人目標,不斷促進大學生全面成長。

關鍵詞:行業特色地方高校;通選課程;建設路徑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多學科交叉和多技術融合已成為現代科技發展的顯著特點。培養僅具有本專業知識和能力的人才,已不能滿足當今社會對高校人才培養的需求。為更好地適應和推動社會的發展,引領科技的進步,就需要培養素質高、人格健全以及具備較強創新思維和能力的高水平專業人才。就目前而言,要想建構學科交叉、專業與人文相融、科學與素養兼具的素質教育體系,通識教育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近年,通識教育的理念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研究熱點,在通識教育的理論研究和具體實踐方面,以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為代表的國內知名高校取得了諸多重要的進展。

地方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和支撐地方產業轉型升級,以優勢學科為主體,整合傳統學科資源,瞄準前沿和交叉學科領域,在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中體現價值、培育特色、增強實力,是組成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部分之一。在地方高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體系設置中,通識教育課程一般分為核心課程和選修課程。其中,通識教育核心課程也被稱作公共必修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基本的學術能力和實用技能,教學內容與形式相對固定統一。通識教育選修課程(以下簡稱通選課程),具有綜合性、創新性、多元化和特色化等特點,更注重實現跨專業知識的打通、促進多元知識框架的形成,培養學生廣闊的認知視野,幫助學生發掘成長潛力,培養其終身學習能力以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因此,加強通選課程體系建設改革研究與實踐對地方行業特色高校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主動適應新時代治水主要矛盾新變化和生態建設新要求,積極服務國家和地方水利重大需求,著力實施“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開放活?!睉鹇?,是典型的行業特色地方高校。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國家要求全面推進教育改革,加快補齊教育短板,教育事業的中國特色更加鮮明,教育現代化加速推進。而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是當代大學通識教育的價值導向。為此,學校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全面的修訂,重點優化調整通選課程模塊,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仍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例如,通選課程體系建設缺乏頂層設計、過程監管與評價機制不健全、開課師資“質”與“量”有所欠缺等。為進一步推動行業特色地方高校通選課程體系建設的改革與完善,課題組結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通識教育選修課程模塊的建設現狀,提出通識教育選修課的一些基本問題并展開討論。

一、通選課程建設的現狀調查分析

為了解目前通選課程建設情況,課題組以抽樣方式進行了問卷調查,共收到有效問卷5229份。性別方面,男生3270人,約占樣本的62.54%;女生1959人,約占樣本的37.46%。學生所在年級方面,大一2201人,約占樣本的42.09%;大二1113人,約占樣本的21.29%;大三1102人,約占樣本的21.07%;大四784人,約占樣本的14.99%;畢業生29人,約占樣本的0.55%。學生的專業類別方面,工科3422人,約占樣本的65.44%;理科795人,約占樣本的15.20%;人文學科類279人,約占樣本的5.34%;經管類170人,約占樣本的3.25%;法學116人,約占樣本的2.22%;藝術學447人,約占樣本的8.55%。問卷調查的設置主要圍繞對通選課程的認知度、認同度、滿意度三個方面。據本次調查的數據顯示,學生在對通選課的認知度、認同度和滿意度存在一些偏差,這說明了通選課程的設置還存在不足之處。

(一)學生對通識教育的認識度不高

在調查的5229份問卷中,只有9.98%的學生認為非常了解通識教育,30.16%的學生認為基本了解,41.56%的學生了解不多,還有18.30%的學生表示沒聽說過。大一到大四各年級的調查信息結果基本一致。通過以上信息可知,不足一半的學生認為對通識教育比較了解,而超過一半的學生則對通識教育了解不多或者沒有聽說過,這說明學生對通識教育內涵認知嚴重不足,更不會對通選課程重視。

從學生對通選課程學習態度的調查信息來看,58.96%的學生會認真聽講、積極思考,35.70%的學生根據情況選擇性聽講,還有5.34%的學生則會選擇自習或者逃課。由此可見,推行通識教育改革,首要任務是引起學校領導、教師和學生的重視,加深學生對通識教育的認知,引發學生認真學習通選課程的內生動力。

(二)學生對通選課程設置的認同度有待提升

當回答“您認同學校目前開設的通選課程嗎”這一問題時,74.24%的學生持比較認同的態度,22.80%的學生持一般態度,2.96%的學生表示不認同。從調查結果來看,大部分學生比較認同學校設置的通選課程計劃。此外,修滿學分后還愿意繼續選修通識課程的學生占72.02%,這說明大部分學生對學習通選課程存在一定的主動性,但還有待提高。

(三)學生對通選課程的滿意度有待提高

調查數據顯示,29.16%的學生認為在學習通選課程的過程中收獲很大,有利于提升綜合素質;48.71%的學生認為有一些收獲,對個人能力提升有一定作用;16.47%的學生認為收獲一般;2.16%的學生認為對個人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升幫助不大;3.50%的學生認為沒有收獲。由此可見,通選課程對綜合素質提高幫助不大,學生的收獲感不強,是目前通識教育亟待解決的難題。

調查發現,由于對通識教育的內涵、目標、作用的認識存在偏差,導致學生存在學習態度不夠認真、內生動力不足和課程認同度普遍不高的問題。高校應加強通選課程體系建設研究與改革,提升學生的認同度和滿意度。

二、行業特色地方高校通選課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資料顯示,全國綜合性大學有80~100所,尚不及高??倲档?0%。新中國成立后幾次大的專業調整,更是造就了一大批頗具特色但不夠全面的高校。很多特色行業地方高校盡管專業教育水平很高,特色鮮明,但因缺乏通識教育傳統使得通識教育經驗和課程資源匱乏。

(一)通選課程體系缺乏頂層設計

行業特色地方高校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對通選課程體系的頂層設計,課程模塊設置缺乏與學校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之間的有機結合。很多地方高校沒有思考在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新形勢下,通選課程建設的發展問題,沒有將辦學特色融入通選課程體系,缺乏品牌特色。同時,一些地方高校由于教學資源、師資條件等限制,通選課程常呈現自發狀態,缺乏統籌規劃和嚴格的評審制度,對開課數量和課程門類缺乏合理調配,導致通選課程結構設置不合理。

(二)通選課程管理和評價機制薄弱

目前,大多數地方高校并沒有專門設立通選課程的管理機構,也缺少相應的管理制度,導致在課程開設、學生選課、教師授課、考試考核以及教學質量監督等過程中存在諸多弊端。比如,通選課程的準入、評價制度缺失,課程教學質量參差不齊,教學進度前緊后松,教學內容陳舊貧乏,教材選用隨意性較大,課程評價機制不健全,過程督導力度不夠等。

(三)通選課程師資“質”“量”欠缺

通識教育課程往往綜合性較強,對任課教師的學科背景、知識結構、研究方向、社會或自然科學素養等方面有比較高的要求。行業特色高校由于學科專業覆蓋面相對較窄,專業課程重視程度較高,同時缺乏通識教育的經驗和資源,因此能夠勝任通選課的師資力量相對比較匱乏。大多數課程的開設由教師自愿申報,組成人員復雜,課程團隊不穩定,再加上學校對課程的開設審查不嚴,導致濫竽充數的情況存在,而學生真正想學、能學到東西的優秀課程較少。此外,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教學名師等一般承擔的專業教學任務多,科研任務重,開設通選課程的熱情往往不高,無法通過名師引領帶動去提高通選課程整體教師的授課水平。

(四)學生對通選課程缺乏正確認識

通選課程賦予了學生自由選課的權利,但部分學生在選課過程中缺乏正確的認識和科學引導,選課存在盲目性和功利性。比如,有些學生盲目跟風選修那些比較受歡迎的熱門課程,而沒有將個人興趣愛好的培養和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作為首要目的;一些急功近利的學生為了湊夠畢業所需學分而選修,把通選課程視為附屬課、輔助課,單純選擇那些學習比較簡單、考核輕松過關的課程,沒有自己的學習規劃;還有一些學生根本不重視通選課程的學習,在課堂上玩手機,看課外書,做其他課程作業,甚至經常逃課,考試敷衍了事,導致缺考或者掛科。

三、行業特色地方高校通選課建設的思考

(一)重視頂層設計,構建科學合理的通選課程體系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作為地方高校,堅持水利水電特色的辦學傳承,服務國家水利水電事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學校充分利用地方資源,發揮自身優勢,緊緊圍繞水利水電行業特色通識教育目標,全面調研、認真分析,加強對通選課程體系建設的頂層設計,最大限度地吸收和利用校內外教育資源,對接行業發展需求,豐富通選課程教學內容,實現通識教育體系構建與辦學特色、辦學理念以及校園文化的有機融合。

學校在充分認識通選課程重要作用的基礎上,設置了藝術與審美、文化與溝通、自然科學素養、社會科學素養、生命與健康、水利特色課程6大模塊。課程設置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中心,以強化“公能”素質和“創新”能力為主線,堅持“德育為先”“以本為本”,探索并完善通專融合的、具有水利水電特色的一流本科人才培養模式。

(二)深化制度建設,建立健全監督管理機制

學校成立通識教育工作委員會,全面加強對全校通選課程的統籌協調,健全通選課程審核制度和監督機制。教務處負責規劃建立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協調相關部門管理通選課程。設立了人文藝術教育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通選課程管理機構,分類指導,嚴格把關新增通選課程,杜絕課程開設的隨意性。管理機構結合學科結構、培養目標、開課內容進行必要性與可行性論證,能夠滿足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知識多樣化拓展需要,符合學校定位和辦學理念的課程才準許面向全校開設。

完善課堂教學評價,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圍繞通選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效果,進一步完善課堂教學評價指標。對于通選課程,同樣采用校院二級督導評價機制,構建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方法,充分發揮課堂教學評價的導向功能,通過教學督導、同行教師聽課,結合學生課堂監督信息,完善教學評價反饋機制,準確、快速反饋意見,幫助教師提高通選課程教學水平。

(三)優化教師隊伍,推進通識教育課堂教學方法改革

在綜合素質提升的維度下,更加強調尊重學生需求、社會需求、人本需求,通選課程的設置也需要從“量”轉到“質”,減少內容貧乏無味的“水課”,增加學生真正需要的、樂于學習的“金課”。而優化教師隊伍,建設高質量的通選課程教學團隊,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基本保證。

通過名師名家引領,開展專題培訓,打造通選課程“研究型”教師隊伍,創建通選課程教學團隊推動通識教育質量不斷提升??梢杂尚雀鲗W科院士、榮譽教授、省級教學名師等名師名家擔任課程首席專家;遴選校內優秀中青年教師擔任課程助理,協助負責課程建設的具體實施;邀請國內外學術影響力大、熱愛教學的學術名家開展講座,通過名師名家的講授,展現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和名師風采,引導學生拓寬視野、啟迪心靈、孕育學術理想,讓學生不斷增強對學科的歸屬感,激發學習興趣,樹立遠大志向。

多途徑引入優質教學資源。學校引入學習通網絡通選課程,并配備專業教師,實行學生線上自主學習、教師組織線下集中研討輔導的混合式教學。學校牽頭開展校際課程互選互認的教育教學模式改革,從2019年至今6校校際互選課程數累計達63門次,跨校選課人數累計5800余人,已初步形成一套較為成熟的地方高校課程互選、學分互認合作機制與方案,為學生提供了更多可供選擇的優質資源。

(四)加強宣傳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通識教育理念

要提升學生對通選課程的認同度和滿意度,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通選課程的重要性。對通識教育的宣傳和教育,需要從新生入學抓起??梢酝ㄟ^專題講座、宣傳展板、班會引導等方式,加強對通識教育的宣傳,讓學生了解什么是通識教育,鼓勵學生積極開展針對通識教育的討論,讓學生真正重視起通識課程,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于志剛.推動大學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的培育與完善[J].中國高等教育,2016(11).

[2]陳建忠,鄒一琴.新工科范式下地方高校通識教育維度和路徑研究[J].高教學刊,2021(28).

[3]劉騰,吳仁協,李毅,等.學分制條件下地方高校通識教育選修課程建設的改革探索[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2).

[4]石國亮.論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以新時代第一次全國教育大會為重點的分析[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8(6).

[5]董靜蘭,張曉宏.電力特色類高校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的設置研究[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1).

[6]龔彥忠.地方師范院校通識教育課程開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20(6).

責編:初 心

猜你喜歡
建設路徑
安徽省新建本科院校體育文化品牌建設路徑研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建設路徑分析
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路徑分析
從依法行政淺談法治政府的建設路徑
試論《弟子規》與校園文化建設路徑
淺談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設
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廉政文化建設之路徑
行業特色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路徑探析與研究
當代中國政治文化建設路徑探微
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領導權建設路徑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