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助漢字文化資源創新課程思政教學

2023-09-23 11:06黃繼省王宇帆錢道靜
河南教育·高教 2023年8期
關鍵詞:六書古代漢語課程思政

黃繼省 王宇帆 錢道靜

摘 要:古代漢語是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開設的一門基礎課程,其通論部分知識點多,理論性強,教學難度較大。本研究以通論中“六書和漢字的形體結構”一節為例,在教學內容中恰當地融入漢字文化資源,探索知識傳授與傳統文化結合的路徑,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實現了全過程育人的思政目標。

關鍵詞:古代漢語;六書;漢字構造;課程思政

基金項目:2022年度河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調研課題“河南黃河文化與國際中文教育融合途徑研究”(編號:SKL-2022-1813);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2021年度國際中文教育創新項目“‘中文+中原文化’國際中文教育特色教室建設”(編號:21YH043CX5);2021年信陽師范學院“南湖學者獎勵計劃”青年項目

作者簡介:黃繼?。?976— ),男,信陽師范大學文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漢語史和漢語音韻學;王宇帆(1977— ),女,信陽師范大學文學院講師,校長辦公室科長,研究方向為語言文化;錢道靜(1972— ),女,信陽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應用語言學。

古代漢語是高等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開設的一門基礎課程,其內容一般包括文選、通論、常用詞等。開設古代漢語課程的目的正如語言學家郭錫良先生所言:“文化遺產中最主要最大量的部分是用書面形式保存下來的文獻資料,要利用這些文獻資料,就必須克服語言文字的困難。學習古代漢語的基本目的也正是為了增進讀者閱讀古書的能力,批判地繼承古代的文化遺產,以發展繁榮社會主義文化事業?!苯逃坑“l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課程思政建設目標要求之一就是要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因此,古代漢語課程的教學目的與課程思政目標基本是一致的。古代漢語蘊含豐富的思政元素,實施課程思政有利于挖掘這些思政元素和深化對古代漢語的知識認知,也有利于文科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和教學目標的達成。

古代漢語課程一般在本科二年級開設,學生先修的課程是現代漢語,盡管現代漢語與古代漢語之間有著密切聯系,但兩者在語音、詞匯、語法、文字等方面還是有較大區別。古代漢語知識點多,難度大,課時少;傳統的教學方法重視其知識性與工具性的統一,卻忽視其人文性與文化性;由于學生的基礎比較薄弱,學習興趣不高,學習起來難免出現畏懼心理,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古代漢語的教學效果。

“文字”是古代漢語通論部分重要的內容之一,它與語音、詞匯等密切相關,是學習古代漢語常用詞和文選的基礎,同時也是教師優先講授的內容。文字有記錄語言、傳承文化的功能,本身也包含了大量的傳統文化信息。以“文字”為切入點,實施課程思政,是非常好的教學視角。課題組從信陽師范大學古代漢語教學實際出發,試以“六書與漢字的形體構造”為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機融入漢字文化資源,激發學生了解漢字文化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傳統文化的情感。

一、巧用漢字文化,打造思政教學的熱度

在講授新課之前,可以這樣設計:“同學們,請大家猜猜我是誰?”教師展示十二生肖的甲骨文,讓學生一一識別。由于甲骨文圖畫性比較強,學生基本上都能準確地辨認。通過對甲骨文字初步感知,感悟漢字的知識性、趣味性與文化性,營造濃厚的思政氛圍,激發學生對漢字產生好奇心,堅定學生喜愛漢字、學好漢字的信念。

二、善用漢字文化,營造思政教學的溫度

河南的漢字文化資源豐富,教學團隊在講“文字”這一部分時,善于結合教學內容有機融入漢字文化資源,讓課程思政具體化,可觸可感,讓課程思政變得有情有味,可親可敬。例如在新課導入時,可以這樣設計:“我們河南是中華文化的沃土,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比如漢字文化就是河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中華文化一樣源遠流長。在濮陽有倉頡造字的上古傳說,在安陽有中國最早的文字體系甲骨文,在駐馬店有統一文字的謀劃者李斯,在漯河有最早的字典編著者許慎。河南在漢字的發明、發展、整理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今天讓我們一起穿過漫長的時光隧道,與東漢許慎一起‘說文解字’,感悟漢字文化的魅力?!焙幽蠞h字文化史實際也體現了中國漢字文化史,將漢字文化資源導入新課,可以增強學生對河南地域文化的認同感,引發學生對文化的情感共鳴,激發學生關注和研究河南漢字文化的熱情,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文化自信心,提升課程思政的溫度和可接受度。

三、妙用漢字文化,提升思政教學的深度

漢字的字形、字義與文化之間都有密切的聯系。分析字形有助于了解字義,學習古代漢語掌握字義非常重要,有必要了解漢字的形體構造;分析字形也有助于了解中華文化,因為漢字是記錄漢語的符號,具有記錄和傳承傳統文化的職能,漢字本身也包含了豐富的文化信息。我們在講授“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種造字法時,巧妙利用漢字文化,可以深化教學內容,也可以融入課程思政的內容。我們結合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對造字法的解釋,以“會意字”為例,談談在講解知識時有機融入文化思政內容的方法與嘗試。

《說文解字》:“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武信是也?!逼湟馑紴椋骸八^會意,就是組合兩個以上的字,表示一個新的意義,武、信二字就是這樣?!薄墩f文解字》凡會意之字曰“從某某”或曰“從某從某”。若是會意兼形聲字,則曰“從某從某,某亦聲”?!皶庾帧币话阌蓛蓚€獨體字組成,每個獨體字都可以表義,可以拆開進行分析,所以它是合體字??膳e例如下。

信,《說文解字》釋為:“誠也。從人從言,會意?!薄靶拧本褪茄哉Z真實,誠實、誠信之義??鬃釉疲骸叭硕鵁o信,不知其可也?!薄叭俗怨沤杂兴?,民無信不立?!薄靶拧痹趹饑鴷r期使用頻率比較高,多用于人名、封君名、吉語銘刻印章等,可見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對誠信的重視?!罢\信”對修身治國來說至關重要,已經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同時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仁,《說文解字》釋為:“親也。從人從二。古文仁從千心?!薄叭省本褪菍θ擞H愛,徐■:“仁者兼愛,故從二?!薄叭省笔侨说谋拘?,故從“人”。孟子曰:“仁,人心也?!毙鞛墩f文解字注箋》:“千心為仁,即取博愛之意?!薄叭省笔侵腥A民族的傳統美德,其核心就是愛人,人與人之間和諧了,社會就和諧了,故“仁”是儒家最高的道德規范、為政境界和理想境界。

分析上述“信”“仁”等,融入傳統的誠實守信、仁義博愛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分析字形、解析字義、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可加深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實現潤物無聲的教學效果。

四、活用漢字文化,拓展思政教學的寬度

課外實踐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拓展,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課程思政和實現“三全育人”的重要環節。為此課題組精心設計如下。

(一)我是文創設計師:信陽師范學院已更名為信陽師范大學,請為學校設計一個富有漢字文化元素的新?;?。

(二)我是河南漢字文化形象大使:請拍攝一部漢字文化短視頻,對外宣傳河南漢字文化。

實踐活動設計緊扣教學目標,貼近生活,學生興趣較高,可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做事方法,要求學生把對漢字文化的理解與認識,外化為自覺行動,賡續文脈,飽含學校情,充滿河南味,富有中國心。

王力在《古代漢語·序》中云:“古代漢語是工具課?!鼻G貴生在《古代漢語·緒論》中指出:“學會了古代漢語,就等于掌握了一把鑰匙,就可以去打開我國古代文化寶庫?!遍L期以來,學界和教育界一直把古代漢語作為工具課,忽視其文化性與人文性,其實古代漢語中文選、通論和常用詞都包含了重要的傳統文化元素。課程思政的提出,為古代漢語教學指明了方向,必將深刻改變我們對古代漢語課程性質的認識,也必將為傳統的古代漢語教學注入新的活力。秉承課程思政的理念,深入挖掘梳理古代漢語中的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做到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統一,是目前古代漢語課程改革的必要途徑,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效措施。課程思政會讓古代漢語在文科教材體系中的地位更加穩固,會讓其更富有知識性、趣味性和人文性,也會讓古代漢語課堂變得有深度、有寬度、有溫度、有熱度。

參考文獻:

[1]郭錫良.古代漢語[M].北京:中華書局,1999.

[2]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3.

[3]阮元.十三經注疏[M].北京:中華書局,1980.

[4]徐灝.說文解字注箋[M].臺北:廣文書局,1972.

[5]王力.古代漢語(第三版)[M].北京:中華書局,1999.

[6]荊貴生.古代漢語(第三版)[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

責編:應 圖

猜你喜歡
六書古代漢語課程思政
清初學者王育《說文解字六書論正》六書說初探
如何學習掌握古代漢語詞義*——何九盈先生《古漢語詞義叢談》評介
對師范學校古代漢語教學質量的提高探討
漢字構形系統的發展與六書“轉注”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古代漢語教學的困惑與思考
提升學生在古代漢語課堂中參與性的應用對策
古代文化典籍核心概念翻譯的修辭選擇——以“六書”名稱英譯為例
北師大圖書館所藏《六書故檢字》撰者考——兼論其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