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航空特色的工科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與實踐

2023-09-23 11:06楊華邊亞東
河南教育·高教 2023年8期
關鍵詞:改革實踐培養模式

楊華 惠 存 邊亞東

摘 要:近年航空產業迅速發展,對多元化復合型工科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強烈。本研究結合國內外工科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現狀,對具有航空特色的工科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改進措施。通過建立省級、校級研究生實踐創新基地,嚴格三方導師遴選過程,完善“通識理論教育+專業實踐教育+航空特色教育”課程體系等方法,形成了一套具有航空特色的工科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有效提升了工科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

關鍵詞:航空特色;工科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實踐

基金項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編號:2021SJGLX144Y);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2021514;2021518);中原工學院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和一流課程建設項目

作者簡介:楊華(1979— ),女,中原工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研究、俄語語言文學、文化產業研究;惠存(1987— ),男,中原工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綠色智能土木工程材料與結構;邊亞東(1975— ),男,中原工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綠色智能土木工程材料與結構。

通用航空與公共運輸航空在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公共服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國產大型客機C919也已圓滿完成全部試飛任務,即將投入商業運行。隨著我國航空業的快速發展,對飛行動力工程、遙感測繪、電子信息、航空服務與管理、航空設備維修等領域高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日益強烈。

研究生教育質量是高等教育質量的重要保障,也是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支撐。為了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構筑我國航空業在國際競爭中的優勢地位、充分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國家明確了新工科建設要求,為我國新工科建設和工程教育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新范式。這對服務于航空相關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張夏陽等學者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直升機特色專業為例,基于國防特色進行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與實踐,提出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設策略。陳未央等學者還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空天特色”專業學位博士培養體系進行了探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婁敏等學者結合學校特色,探索并實踐了具有海洋石油特色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碩士實踐教學體系,培養了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夏露等學者對資源與環境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過程進行了優化建設,改善了教學質量。各高校依托自身專業特色,建立了符合校情的課程體系和培養模式,培養了一批符合社會需求的航空特色工科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才。

為提升工科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各高校應將航空特色教育與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相融合,同時推進相關工科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化和優質化,實現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為國家培養更多高素質工科專業人才。

一、基于航空特色的工科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

將航空特色與工科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與實踐充分結合,實現資源整合和交叉培養,是提升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未來的工科專業學位研究生應同時具備航空領域和本專業的知識和能力。

(一)社會經濟發展對高水平人才需求持續加強

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特別是工科專業,是我國完善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的必然要求。新冠疫情使我國經濟發展受到一定影響,與此同時,一些卡脖子技術也急需攻克,培養科技和工程領域的高層次高水平人才迫在眉睫,這對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提出了新要求,帶來了新挑戰。

(二)國家高度重視研究生教育培養質量

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對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各學位授予單位應強化產教融合育人機制,加強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秾I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明確指出各級培養單位應面向國家治理戰略,瞄準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提升導師水平,完善培養體系,辦出特色與水平。

(三)河南高質量發展對航空特色下工科專業學位研究生的需求日益強烈

《河南省通用航空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2—2035年)》為我省通用航空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我省十四五規劃提出要提升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質量,推進跨專業、跨學科、跨院系、跨學校交叉培養,強化科研育人和實踐育人。

圍繞航空產業和臨空經濟對人才的需求,應重點培養人工智能、航空、電子信息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軟件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管理、土木工程等相關學科的專業人才。

二、工科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起步晚,發展慢

我國工科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起步較晚,針對當前航空產業快速發展的情況,具有航空相關知識的多元化復合型工科人才緊缺。僅依靠傳統航空類院校,其人才培養數量無法滿足當前社會對航空產業人才的需求。

(二)重理論,輕實踐

1.在專業實踐環節,明確要求學生要到企業進行實習,但在實際培養過程中,部分導師科研任務較重,未能有效落實實踐教學,使得學生進入企業鍛煉成為空談。

2.校外研究生實踐基地數量有限,形式單一,接收學生數量較少,對工科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效果有限。

3.三方導師制可有效保證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提高。但在實際培養過程中,企業導師參與力度不夠,校內導師缺乏實踐經驗,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存在不足。

(三)多元化復合型人才培養能力不足

航空產業發展迅速,對相關工科人才需求較大,但多元化復合型人才數量有限。各高校人才培養模式較為單一,未能將與航空產業相關的專業進行充分融合,具有航空產業相關知識的工科專業學位研究生更是少之又少。

三、基于航空特色的工科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與實踐

面對工科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結合中原工學院中原彼得堡航空學院特色和工科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實際情況,對其培養模式進行了積極探索與實踐。

(一)校企合作,強化實踐創新能力

1.以實際工程和科研項目為驅動,邀請工科專業相關的企業和航空類企業,三方導師共同參與研究生的培養。從培養計劃制訂、開題報告撰寫、培養過程管理到企業實踐,校內導師和企業導師全程參與,充分發揮校內導師理論知識扎實和企業導師實踐經驗豐富的雙重優勢。

2.與工科專業類企業和航空類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共建省級、校級研究生創新實踐培養基地,由企業提供實踐鍛煉崗位,工科專業學位研究生提前進入工作崗位,進行專業實踐并儲備航空產業相關知識,提升實踐創新能力。

3.以專業實踐與工程應用為導向,以解決航空產業相關的實際工程問題為出發點,結合自身特色,培養工科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實踐能力與實操能力。通過實際工程項目,有效解決理論學習與專業技術無法融合的難題。

(二)學科交叉,強化航空特色

1.不斷優化工科專業學位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機制,在培養方案中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建立“通識理論教育+專業實踐教育+航空特色教育”相互交叉融合的課程體系,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融合到工程實踐中,促進工科專業學位研究生運用航空產業相關知識和能力去建設,服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河南新征程。

2.針對實習過程中,學生難以全過程體驗實踐工程項目的問題,可以通過建立虛擬教研室,打破時空限制和學科之間的壁壘,將實踐工程項目和縱向科研項目虛擬化,自主開發多層次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學生可以通過虛擬實驗和實體實驗進行鍛煉,實現實踐訓練目的。

(三)學科前沿,強化學生國際視野和科研氛圍

1.通過邀請工科和航空相關企業的國內外知名學者舉辦科技前沿講座,定期到校講學,形成系列科技前沿講座,不斷開闊學生視野,增長見識,加強對本學科研究領域和研究動態的了解,強化航空產業知識儲備,激發學生的創造靈感和科研興趣。

2.各高校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制定綜合改革方案,有組織地開展科研攻關,不斷深化科研團隊建設,形成各具特色的科研團隊,營造科研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促進具有航空特色的工科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通過對工科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模式進行系列改革,促進了其對航空產業相關知識的掌握;基于虛擬教研室,研發了跨學科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通過校企合作,解決了學生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問題。這些措施的完善,有助于航空特色下的工科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戰軍,楊旭婷.中國研究生教育70年:貢獻與成就[J].中國高等教育,2019(19).

[2]王莉.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政策的演進與發展趨勢[J].高等教育研究,2021(7).

[3]李秋鋒,陳振華,盧超,等.航空特色卓越工程師班“聲學檢測技術”課程創新教學案例[J].實驗技術與管理,2021(2).

[4]鐘登華.新工科建設的內涵與行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

[5]張鳳寶.新工科建設的路徑與方法芻論:天津大學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7(7).

[6]周靜,劉全菊,張青.新工科背景下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與構建[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8(3).

[7]張夏陽,招啟軍,王博,等.基于國防特色學科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探索: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直升機特色專業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1(52).

[8]陳未央,劉偉強,王毅.“空天特色”專業學位博士培養體系探索:基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專業的分析[J].高教學刊,2021(32).

[9]婁敏,陳建民.具有海洋石油特色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碩士實踐教學體系建設[J].船海工程,2016(6).

[10]夏露,王旭升,郭華明.我國資源與環境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優化建設[J].安全與環境工程,2021(4).

[11]劉自團,汪雅霜.“雙一流”建設背景下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路徑研究:基于江蘇高校的多案例分析[J].高教探索,2020(10).

[12]仇鵬飛,吳俊,卞清,等.“雙一流”背景下的研究生課程體系建設:南京大學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8(9).

責編:應 圖

猜你喜歡
改革實踐培養模式
醫學院校教學管理模式改革創新的實踐研究
學前教育專業統一集中實習模式改革實踐與反思
服務地鐵工學結合
電子信息類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小學高年級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模式探析
青年農民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職院校創客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美國大學與中小學合作形式的嬗變與改革實踐
《微生物與遺傳育種》課程改革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