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2023-09-25 19:35李雪王傳玲
經濟師 2023年9期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李雪 王傳玲

摘 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有大量的思政教育資源,將二者融合起來,不僅能夠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也能為學生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文章分析了大學生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同的現狀,在此基礎上對二者融合的重要性、有效路徑進行了分析,力求為高校學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提供有效路徑。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融入

中圖分類號:F061.3;G6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3)09-155-02

一、大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同的現狀

大學生是特殊的社會群體,他們正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黃金階段,對新鮮事物充滿了探索的欲望,無論是在思想認知方面,還是在社會行為上,大學生群體都易于因外部環境而受到一定影響。盡管當代大學生普遍認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可情況較為樂觀。但在多元化的價值觀沖擊下,難免會降低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本文主要從認知、情感、實踐三個維度來分析高校學生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可困境。

(一)認知現狀

認知是認同的前提條件,只有在正確認知的前提下才能夠形成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在認知層面大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總體上狀況良好,整體上都非常認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自身發展的重要性[1]。但是,仍有部分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缺乏了解,經典著作當中凝結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髓,對經典著作進行深入閱讀,是認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的核心方式。但大部分學生對經典著作的閱讀量較小,并且傾向于閱讀簡裝版的著作。此外,戲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象在大學生群體中也是屢見不鮮,具體表現在對文藝作品的“惡搞”與翻拍、對歷史文化的篡改、對文化的“娛樂化”認知等方面。同時,大學生并未全面、深入地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內涵,在引用古典詩詞時,大學生并未全面引用,而是結合自己的片面理解進行部分引用,導致其對文化思想內涵的理解也較為片面,例如大部分學生僅僅了解“父母在,不遠游”,卻忽視了“游必有方”。

(二)情感現狀

大學生在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后,形成獨特而深刻的認知,即形成知識認同,并在這一過程中表達對我國優良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對這種文化表示認可接納,即為大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感認同[2]。整體看來,大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持的情感認同持積極態度。但也有部分學生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同中情感淡漠,從而出現排斥或不屑的態度,進而影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三)實踐現狀

大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包含的理論知識有所認知,但在實踐階段,仍存在各種問題,在實際應用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實踐相背離的現象[3]。比如大學生認同“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的奮斗精神,但在現實生活中,卻重視個人外在形象,形成一股互相攀比的風氣,穿衣方面,追求各種名牌,存在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習氣。大學生能認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提倡的誠信精神,但大學生正陷入缺乏誠信的道德困境,考試舞弊、捏造簡歷等現象習以為常。此外,在文化認同方面,大學生存在極為嚴重的實用主義問題,一些學生上國學課程、識記一些理論知識不過是為了應付老師點名、在考試中獲得學分從而能夠順利畢業。大學生在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并未投入任何切實情感,也并未付諸實踐,無法與文化認可的預期目標保持同步。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屬性來看,要想使新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深葉茂就要不斷夯實其文化根基、豐富其精神血脈。同時要想更好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應當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與這種文化融合起來,使大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擁有強烈認同感。由此可見,高校亟需在思政教育中,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其中。

(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高校思政教育將鑄魂育人作為宗旨,最為關鍵的是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從而幫助學生抵制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襲,大學生只有樹立科學的信念,才能明辨是非,抵制不良思想的腐蝕,以免陷入思想誤區。

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含有大量優秀的教育案例,其中與當代核心價值觀相通的內容不在少數,這些文化為新時期價值觀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奠基作用,并為新時期的價值觀的形成賦予了活力。將這些文化內容與大學生的思政教育融合起來,能夠改善教育效果,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思政課教學,進而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大學生的文化素質。

(二)提升高校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我國傳統文化中有許多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跡,把這些優秀的事跡當作思政教育的案例,可以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們的民族自豪感,增強學生們的優秀傳統文化認同。思政教育具有濃厚的意識形態屬性,在思政教育中加入傳統文化的內容,可以保障意識形態領域的安全,讓學生們對思政教育產生濃厚的興趣。思政教育是高校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優秀傳統文化與思政教育融合起來,能為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內在基礎形成更加深刻的認知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

(一)建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體系

建立相應的內容體系,是實現二者融合發展的關鍵。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社會需求也會發生相應變化,高校在面向大學生開展思政教育時,也應與時俱進,不斷調整教育內容,但無論教育內容如何變化,都應將國家意志反映出來。

要想促進融入工作實現良性發展,就應明確具體的融入內容,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高??梢猿闪iT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部門,在核心價值觀的引導下,對文化的精髓、重要內容進行進一步挖掘,將傳統文化中挖掘出的寶貴精神品質與思政教育內容進一步融合起來,例如,將傳統文化中的哲學理念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當中的哲學觀點結合起來,“知行合一”的觀念與馬克思主義實踐觀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把傳統文化中的價值觀與思政教育中的主流價值觀融合起來,樂于助人、積極向上等價值觀與大學生三觀教育的內容極為相符。另外,在內容方面,傳統文化應博采眾長,而非將某種流派的文化作為全部,如此一來,才能將文化更好地與思政教育的內容融合起來。

要想進一步開展融入工作,還應對思政課教材的重要性建立相應認知,教材是傳播教學內容的媒介,任意一門課程都與教材密切相關。思政課教材中濃縮了我國大量的優秀文化思想。在教材不斷修訂的過程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不斷增多,但并未建立系統化的框架體系,而是碎片化地分布于不同的章節中,并未全面融入,高校應實現二者的融合發展。一方面,在將中華傳統優秀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前,進行進一步細分、總結提煉,最終選出合適的教材內容。例如“綱要”課講述了無數先輩的大無畏精神,“思想道德與法治”課講述了應堅定愛國主義情懷、堅定人生信念的人生觀,這些都是在思政教育中可以融入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另一方面,將教材的全局作為切入點,緊扣內容主題,通過互聯網平臺、教輔材料搜集愛國主義等相關內容,將這些內容融入到思政課教材的特定模塊,從而實現思政教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合發展的目標。

(二)培養精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師資力量

在一定意義上,融入工作是否能取得成功,是否能切實產生效果是由教師決定的。由此可見,優秀的師資力量能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提供有力保障。因此,高校應通過培訓的方式提升思政教師等教職人員對于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掌握能力,并采用考評等方式對教師進行監督、測評。

高校應通過學習、培訓的方式,提高教師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掌握程度。首先,在教師教育培訓的專項以及科學研究經費方面,應多增加投入,鼓勵教師多參加相關的交流學習活動。其次,針對思政課教師等負有思政教育責任的核心教職人員,高校應面向這些群體進行專項培訓,使他們深入地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將這些文化知識靈活地應用于課堂教學及對大學生的日常教育中,并積極從傳統文化中吸收知識,通過學習反哺教學,并通過教學實踐來鞏固學習效果。最后,高校在建立精英教學團隊時,應使專業課教師也積極參與其中,共同為人才的培育工作做出積極貢獻,并在專業課程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內涵,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教育實踐的融合工作。

采用考評的方式來提升教師的教育能力??荚u是對教師融合工作進行評價的末端環節。一是,高校應建立一套長效的考評體系,從不同的維度對教師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進行評估,從而得出更加全面、更加公正的考核、評價結果。二是,高校應按照兼顧原則性與靈活性的原則建立相應的制度進行考核評價,這就意味著教師在注重經驗的同時,也應與時俱進,并及時為表現突出的個體或團體提供激勵,樹立標桿,將榜樣的示范作用發揮出來,促進宣傳工作的開展。三是,進行全面考核。書面考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教師務必將思政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的整個過程中,貫穿于學生成長的整個過程中[4]。高校應對教師在不同階段的能力進行公正評價,甚至應關注教師在多個層面的教學水平。

(三)營造良好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校園氛圍

如果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思政教育課程中是一種顯性融入,那么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則算是一種隱性融入,顯性與隱性相結合會形成極大的教育合力。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務必要打造優良的校園環境。馬克思曾指出,實踐是一切社會生活的本質。因此高??梢酝ㄟ^一些實踐活動來豐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良好的形式能為內容的融合提供有力支持,為學生從內部吸收融合內容,并轉化為自身行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一是,在黨支部、班會、團支部的各項會議活動中,積極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通過舉辦主題黨日活動、團日活動讓全體學生都能夠參與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當中。二是,高??梢远ㄆ陂_展參觀展覽館等多樣化的活動,幫助學生拓展認知邊界,開闊視野,啟迪學生智慧。三是,為了打造良好的校園氛圍,將我國的優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高校還應利用各種思政教育平臺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激發學生對于我國優良傳統文化的積極情感,例如開展詩詞大賽等活動,加強學生的道德情感,傳統核心價值觀,使學生的心靈受到觸動。另外,在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的同時,教師還應引領學生對文藝活動的內容進行梳理、回顧,對學生進行進一步教導。

(四)挖掘更多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實載體

生活在當代的大學生有著奮發向上的熱情與斗志,但也與傳統文化存在無法跨越的鴻溝,思政教育能夠將傳統文化與大學生的激情和斗志有機結合起來,這就是需要在二者之間建立一座橋梁,實現二者的有機結合。在當代來說,橋梁就是要求思政教師要選擇合適的途徑與載體來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比如微信公眾號、微博、學習論壇等。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從業人員應對《國家寶藏》等史料詳實、具有豐富內涵的影視作品進行全面挖掘,使用新媒體技術對這些影視作品進行展示、傳播,使學生在觀賞影片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領悟到我國的文化魅力,被我國傳統文化所折服,從而產生濃厚的興趣。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從業人員應將“學習強國”等平臺的優勢全面發揮出來,調動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的學習知識性,使學生深受文化的感染,被我國優良傳統文化的魅力所折服。三是,高校應將大屏幕等的優勢發揮出來,定期宣傳,將師生的個人特色體現出來,并結合學生對于課程內容的接納程度,適度豐富課程內容。

參考文獻:

[1] 何慧.當代大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研究[D].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19.

[2] 程為民.當代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同研究[D].武漢大學,2017.

[3] 宋雨江.當代青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同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9.

[4] 楊曉慧.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論意蘊、現實難題與實踐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2018(18):6.

猜你喜歡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關于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社會實踐中的作用
關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融入“概論”課教學的幾點思考
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方法論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