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疏源浚流 與古為新:擔當起中華文明建設時代新使命

2023-10-10 18:44成尚榮
江蘇教育·中學教學版 2023年8期
關鍵詞:中華文明品格中華文化

成尚榮

習近平總書記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比之為“根和魂”,喻之為“精神命脈”。擺在我們面前的歷史之問是“一個國家生生不息的歷史文脈如何繼承賡續?”對此,我們教育人要交出精彩的答卷,擔當起中華文明建設的時代新使命。

我們用踏踏實實的創新行動,在時代的答卷上寫出閃亮的四個字:江蘇實踐。江蘇實踐具有自覺性、深刻性、完整性、務實性、創新性,積極回應中央和國家的戰略決策,將答卷寫在田野大地上。

江蘇實踐,中華文化的疏源浚流、與古為新具有自覺性。學校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主陣地,課程、教材是文化的載體和形態,如陶行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陳鶴琴辦“中國化、科學化、大眾化”幼兒教育的目標,斯霞的“童心母愛”演繹了大愛大德大情懷的當代實踐,都是將文化育人的使命銘記于心,落實在教育過程中。

江蘇實踐,中華文化的疏源浚流、與古為新具有深刻性?!傲⒌聵淙恕笔歉苍谥腥A文化土壤里并生長起來的,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育人的初心。江蘇實踐對“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將“為誰培養人”置于更高的位置來對待,凝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后繼有人的百年大計上。

江蘇實踐,中華文化的疏源浚流、與古為新具有完整性。中華文化的弘揚,江蘇通過課程改革去落實。首先,突出了思政教育,并通過道德課堂去建構課程思政的大格局。其次,堅持以國家課程為主導,高質量實施。最后,進一步開發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旋律。

江蘇實踐,中華文化的疏源浚流、與古為新具有務實性。江蘇教育人有突出的務實品格,踏踏實實,不弄虛作假。這種務實品格是中華文化培塑的結果,也只有務實,才能真正讓中華文化弘揚落實在校園里、落實在課堂上、落實在生活中。江蘇省教學成果獎中有很多是30年、40年、50年甚至60年持之以恒的實踐成果,猶如一片茂盛的大森林,根深深地扎在沃土里。

江蘇實踐,中華文化的疏源浚流、與古為新具有創新性。品格提升項目、教學改革前瞻性項目就是鼓勵創新,努力建設思想文化的高地,而高品質示范高中建設猶如高地上聳立起改革的高峰,用標桿作出示范與引領。如李吉林創立的情境教育,構建了中國兒童情境學習范式,正是在中華文化的文論與中國美學之中生成的。

愿江蘇實踐在建設中華文明的使命中深入探索,再創輝煌,為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打好基礎,作出新貢獻。

(作者系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組專家,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猜你喜歡
中華文明品格中華文化
4000年前的中華文明什么樣兒?
讓中華文化在海外華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中華品格童話故事》
追尋“華胥氏”——中華文明的早期開墾者
《中華品格童話故事》
《中華品格童話故事》
《中華品格童話故事》
漢字對中華文化的影響
把中華文明的底色鋪陳好
中華文明何以延續至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