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2023-10-10 18:44顧月華
江蘇教育·中學教學版 2023年8期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摘 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新形勢下,教育系統承擔著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使命,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義不容辭的職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與基礎教育的融合發展過程中,取得了一系列顯著的成就,同時存在諸多不容忽視的問題。廣大教育工作者既要認真總結成功經驗,又要直面突出問題,不斷深化對學校文化傳承建設、創新發展的規律性認識,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自強,以實際行動踐行新的文化使命。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江蘇實踐;現狀分析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G527;G1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33-0007-05

【作者簡介】顧月華,江蘇省教育廳(南京,210024)副廳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善于從五千年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優秀的東西,同時也不摒棄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養成為擁有“四個自信”的孩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內容,是提高中華民族文明素養的重要途徑。在中小學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既需要我們深挖五千年文化底蘊,深刻認識其獨特的育人價值;更需要我們立足現狀,結合中小學生身心特點和教育規律,以適合契合的方式,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江蘇教育大地上真正扎根,活起來、傳下去。

一、深刻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育人價值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燦爛輝煌。在五千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是當代中國發展的突出優勢。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推向了歷史新階段??倳浉呶萁驳刂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努力用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倳涥P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戰略高度闡明了兩個問題:一是中華文化與民族復興的關系,二是中華文化與社會主義的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以中華文化繁榮為條件,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文化是根本,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這就從根本上肯定了中國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間繼承發展的正向聯系,確立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之“根基”與“精神命脈”的地位。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精神, 2014年3月教育部印發了《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2016年1月,教育部黨組印發了《關于教育系統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施意見》,特別強調了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并作了具體部署。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專題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2019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專門強調要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021年1月,教育部專門印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

由此可見,黨和國家一直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作為固本工程和鑄魂工程來抓。在中小學加強中華民族講仁愛、重民本、崇正義、守誠信、尚和合、求大同等獨特精神內核的傳承與培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基礎,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是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的重要途徑,是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

二、正確把握我省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現狀

(一)開展的主要工作

一是將江蘇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編入地方課程。這方面的工作江蘇起步比較早,在2000年前后省教育廳就根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精神,組織專家對全省各地申報的地方課程進行立項審核,確定了“吳文化”“楚風漢韻”“淮海文化”“維揚文化”“金陵文化”“鹽阜文化”“江海文化”等七門地方文化作為全省小學地方課程,“文化江蘇”“可愛江蘇”“江蘇歷史”“江蘇地理”等四門作為初中地方課程,供中小學校根據本地特色進行選擇開設。這些課程中基本涵蓋了昆曲、評彈、揚劇、云錦、刺繡、絲綢、桃花塢木刻、蘇州道教音樂等優秀傳統文化和江蘇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隨著社會的發展,各地各校進一步對有關課程進行了必要的拓展和補充,不少學校還開發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課程。

二是引導學校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相關內容。將印染等傳統技藝納入手工課,將民歌、民樂納入中小學音樂課,將剪紙、年畫納入美術課,積極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使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對中小學生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載體。

三是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深入學習優秀傳統文化。各地充分發揮本地資源優勢,組織中小學生走進民俗館、藝術館、文化館、博物院等,與相關文化單位共同合作,深度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資源,通過研究性學習、班團隊活動、社區和家庭實踐活動等形式,讓學生動手做、動腦想、動口說,在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活動中學習和傳承祖國優秀傳統文化。

四是建設獨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基礎教育課程基地。隨著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和內涵發展的不斷深入,近年來我省積極探索傳統文化與學校教育進行深度融合的有效方式,逐步建成了一批獨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基礎教育課程基地,發揮了較好的育人效果。比如:如皋市長江鎮永平小學哨口風箏非遺文化教育課程基地、南通市海門區三星小學繡品特色課程、常州市新北區春江中心小學春江非遺文化課程基地、揚州市維揚實驗小學揚州傳統五藝課程建設項目、蘇州市第五中學校戲劇教育課程基地、南京大學附屬中學國粹楹聯課程基地、江蘇省宜興中學紫砂文化藝術校本課程基地等。我們要進一步發揮這些課程基地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五是啟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相關的工程和項目。實施中小學生品格提升、中小學特色文化、基礎教育前瞻性教育改革實驗等內涵建設項目,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作為項目重要內容,形成一批優秀項目品牌。同時,省內各級教科研、教育學會等有關部門單位也在重點開展有關項目研究,以課題研究等方式推進傳統文化教育實施。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思想認識還有待進一步提升。我們要從國家利益的高度來認識中小學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要深刻地研讀《意見》、《綱要》和相關的一系列文件。特別是要從我們的一系列實踐出發,摒棄應試的功利,來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課程的實施。目前來看,一方面,相較于語數外等“大三門”課程,一些學校還不重視優秀傳統文化課程的開設;另一方面,在學科課程中所編排或滲透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相關內容教學中,不少學??紤]應試比較多,常常忽視其背后真正的文化自覺意義。

二是重形式表象、輕精神內核的現象還一定程度存在。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需要我們引導學生去尋找發現身邊活的傳統與文化,發揚光大其中所蘊涵的價值和精神,重建現代人的精神信仰。這樣才能做到文化傳承的“形神兼備”,而不是“得其形而遺其神”。

三是重知識講授、輕精神內涵闡釋的現象還一定程度存在。有些學校偏重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灌輸,單純地讓學生記憶一定的傳統文化知識,但我們更需要從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養上挖掘知識背后的意義。同時,我們還要認真思考在教育方式上如何充分考慮中小學生的特點,讓他們在生動活潑的活動中體驗探究,讓學生學了知識同時不丟了文化。

四是教育內容的系統性、整體性還顯得相對不足。教育內容缺少系統規劃,教學環節缺乏整體設計。往往是眾多課程各自為戰,課內課外無法銜接,導致課程門類孤立化、教育內容碎片化、教學設計隨意化,降低了教學效果。課程體系和教材編寫相對缺少統一的規范指導,常常出現教材良莠不齊。

五是教育主體單一,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教育合力有待增強。目前,部分地區和學校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主體還限于教師,場所還局限在校園,手段還主要依賴于課本,還沒有完全形成全社會參與、多元化支撐的良好態勢。

三、深入推進我省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主要舉措

(一)解決好價值觀和方法論問題

1.厘清教育目標,明確“為什么教”

要認真學習貫徹黨和國家的相關政策要求,充分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意義,明確教育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

要認識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應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與時代精神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相結合、與學習借鑒國外優秀文化成果相結合,真正做到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

在目標任務上,《綱要》特別指出,要以推進大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一體化為重點,整體規劃、分層設計、有機銜接、系統推進?!毒V要》指出,要分學段有序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并具體提出了小學低年級、高年級、初中、高中各學段的目標和主要任務。各地各校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實施過程中要按照《綱要》要求,根據各學段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教育要點,使之相互銜接、層層深入,螺旋上升,形成一體。

2.精選教育內容,明確“教什么”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但是其中既有精華也有糟粕。開展傳統文化教育,首先要明確什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時代的眼光、世界的眼光辯證地看待傳統文化,提煉出其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的內容,是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前提,也是重難點。

要深入挖掘和弘揚《意見》所提出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中華傳統美德和中華人文精神。提煉符合當今時代的思想觀點,并作出當代性的闡釋?!毒V要》從愛國、處世、修身三個層次概括凝練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主要內容,指出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以家國情懷教育、社會關愛教育和人格修養教育為重點。

教材是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重要的載體。我們要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方針,處理好繼承和創新、傳統文化與當今時代的關系。努力從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積累的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和智慧,延續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華,展現精神魅力?!毒V要》指出,在中小學德育、語文、歷史、藝術、體育等課程標準修訂中,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比重。地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課程,應結合教學環節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內容。鼓勵各地各學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資源,開設專題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還要組織編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品讀物。當下許多省市推陳出新,編寫適合適齡兒童閱讀的教材,將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化引入教材,使教材既有教育性又有可讀性。國家課程標準研制組根據教育部《綱要》編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讀本,充分體現了新時代的新要求。由商務印書館和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聯合出版的江蘇版已經在我省部分中小學校使用,為我省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3.改進教育方式,明確“怎么教”

合理設置課程體系是確保傳統文化教育有序開展的基礎。在這方面,需要依據現代課程理論,遵循人的成長規律與教育教學規律,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在課程內容上,應加大優秀傳統文化比重,將教育內容融入德育、語文、歷史、體育、藝術等主要課程中去,同時避免學科之間的交叉與重復,避免加重學生負擔。

在縱向上,要根據教育教學規律和不同學段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區分層次,突出重點,合理安排各學段內容,使小學、初中、高中各個學段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內容有機銜接、逐步推進,避免復雜深奧的學理之爭。在橫向上,使課程、教材、教師、教學以及評價諸環節相互協調。

在具體教學中,要制作內容精、形式活、受歡迎的數字化課件,開發各個學科豐富的優秀傳統文化的微課程,建設各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網絡教育平臺,比如我們正在推動的江蘇名師空中課堂,我們也可以上傳更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微課程資源,鼓勵各地共建、共享。

在方式方法上,要促進德育工作、學生日常生活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緊密結合。要“以文化人”“化民成俗”,讓優秀傳統文化成為人的自然行為準則。從現實的、身邊的倫理關系做起,真正讓傳統文化教育“接地氣”,讓傳統文化真正走出書本進入生活,最終做到“潤物細無聲”。

在實現途徑上,要堅持課堂教學與實踐教育相結合。既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又要注重發揮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的重要作用。要利用校史館、圖書館等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體驗探索;依托少先隊、共青團、學生黨支部、學生會、學生社團等,開展主題教育、理論研討、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文藝體育等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形成一個學生愿意學習、體驗、交流優秀傳統文化的濃郁氛圍。

(二)進一步完善保障機制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群齊抓共管、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形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合力。

二是強化師資保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類學校應加強面向全體教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培訓,要在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內容中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比重,在師范院校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還要鼓勵民間藝人、技藝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以多種形式參與教育教學。

三是提供政策支持。我省已有128所中小學校被教育部評為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按照《綱要》和《意見》的要求,我們需要進一步提升創建水平,建設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研究基地,更好地發揮項目學校和基地學校的引領示范作用,研制更多有效推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惠澤學校與師生的政策舉措。

四是加強社會協同。傳統文化要進課堂,但不能止于課堂。我們要借力每一個家庭以及社會各界搭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大課堂,系統培養、合力育人。要加強網絡教育平臺建設,依托名師空中課堂等各種載體,制作適合各類融媒體傳播的、適合青少年特點的傳統文化精品課程資源。

五是建立督導和激勵機制。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評價和督導機制。在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教育現代化監測評價中增加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內容。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納入課程實施和教材使用的督導范圍,定期開展評估和專項專題的督導。

當然,我們更要關注文化養成的內隱特點,尋求更適宜的途徑,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溫潤每一個學生的心靈。在少年兒童心中播下傳統文化的種子,為其灌溉施肥培土,它就會悄然萌動,生根發芽、抽枝展葉,最終長成參天大樹。

猜你喜歡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藝術設計類大學生思政工作的路徑研究
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多維思考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雙一流”大學建設的實踐探索
開展以“商文化”為特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徑探討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西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機制研究
關于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視閾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