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寧紅色基因融入中學語文課教學實踐探究

2023-10-14 21:59李亞林
今天 2023年23期
關鍵詞:會寧革命紅色

李亞林

(會寧縣第四中學 甘肅 白銀 730700)

引言

我國歷史發展時期較長,熔鑄于革命階段的紅色文化是文化寶庫中的瑰寶。語文教科書中的許多文章都與紅色文化相關聯,更加深入的領悟紅色文化的內容,從而有利于培養學生文化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在講解有關于紅色文化課的時候,還要深入分析會寧地區的紅色文化,將二者相互融合,從而共同為學生學習進行服務。同時,立足課堂教學的現實條件與新課程教學標準對教學提出的要求,轉變教學思想并創新教學途徑,在落實立德樹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做到科學合理的分配有限的教學時間,將教學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并將其與會寧地區的紅色文化進行有效銜接,在幫助學生鞏固學習基礎、完善知識結構的基礎上,促進學生愛國情懷的增強與核心素養的提升,為學生各項能力的綜合發展提供強大的推動力。

1.會寧紅色基因融入中學語文課教學的意義

紅色基因是形成于革命戰爭時期的重要文化載體與表現形式,其中蘊含極為豐富的革命精神,作為重要的教學資源之一,備受教育工作者關注且被普遍應用于課堂教學。將會寧紅色基因融入中學語文課教學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由于高中生的心理、生理發育逐漸成熟,對部分事物的認知有所提升,能夠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因此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正確的指導,利用紅色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使其形成高尚的情操。在此基礎上,對革命時期的文化形成全面的認知與深入的了解,能夠自覺樹立紅色文化精神并將其傳承。時代的不斷發展為紅色基因的內涵與應用價值注入了一股強勁的動力,將其融入課堂教學,可以有效緩解由外來文化影響而產生的一系列問題,在鞏固學生學習基本功的同時深化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2.會寧紅色基因融入中學語文課教學實踐探究

2.1 提升教師紅色基因傳承意識

因為教師是課堂的主體,而為了讓學生獲得良好的紅色基因教育,就應該讓教師充分發揮自身作為學生成長發展引領者與以身作則,示范者的教學作用,加強對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培養,并通過多種途徑建設一支素質高強且對紅色基因了解甚多的教師隊伍,通過此種形式深化紅色基因的應用價值,并使教師內心深處的紅色傳承意識得到進一步提升,以此優化紅色基因融入課堂教學的效果。教師自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知識,隨時代發展,深入挖掘蘊含于紅色基因中的內涵,對革命先烈在帕圖盧撒熱血過程中留下的寶貴財富進行充分利用,并進一步增強文化認同感,形成高度傳承文化的責任心,打破時空的限制,充分發揮語文這一學科的教學價值與育人功能。同時,抓住一切機會對學生施加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學生能夠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了解中國傳統革命文化,以此培養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合格的接班人,為學生后續成長與發展打下堅實的基本功,并為其提供無限的發展可能與能力鍛煉的機會。

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會寧地區”的老紅軍“李克玉”的故事,并為學生展示他的“小軍號”,詢問班內學生是否了解李克玉這一老紅軍的革命事跡,為學生布置課后探究任務,讓學生與同伴合作進行社會實踐,走訪當地的革命老戰士,并對他們的革命事跡進行了解與記錄,嘗試寫下自己的所見、所聞與所感,并在下節課與班內其他人共同分享。不斷更新理念的同時,發揚中國精神和時代內涵。而李克玉的故事,也正是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講述歷史背景,然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框架,為學生講解這個小故事,在相關題材處理過程中,要注意其思想教育性,讓學生學習理解并且學會運用,做到“文道合一”。紅色文化融入語文教學中具有獨特的育人價值,一方面要注重讓學生積累語言文字,另一方面要對老紅軍的革命事跡中蘊含的先進思想與革命精神進行深入挖掘,考慮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與個性化發展需要,進行分層教學,將語文教學內容與傳統紅色基因進行緊密結合,并找準二者的銜接點,尋找恰當的時機,對學生加以引導,讓學生能夠對革命精神與高尚的革命情懷進行深入感知。相機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總而言之,紅色基因在語文中進行融入符合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與新課程教學標準對語文教學提出的要求,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多樣化鍛煉能力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形成高尚的情操,為今后的學習與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把握恰當的時機,對學生加以引導,創設良好的情境,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紅色文化的內涵與價值形成深入了解,并在學習期間充分集中注意力,不斷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感。

2.2 整合教材內容

整合教材內容是將語文教學與紅色基因進行緊密融合與銜接的重要前提條件,教科書中蘊含極為豐富的閱讀文本與形式多樣的文章,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正能量,以此將紅色文化引入語文教學,在開闊學生學習視野的同時,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學習其中英雄人物身上蘊含的豐富革命價值與高尚的革命情懷。例如劉胡蘭、紅小丫。還可以,增加一些平凡人物的先進事跡,讓學生進行模仿,引導學生成長。

例如,教科書中的紅色文化板塊有選文或者是插圖,但是展示的不夠詳盡,教師就可以利用現代教學技術作為重要輔助工具,深挖其中與會寧地區紅色文化相關的教學資源,并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呈現相關的視頻及圖片,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使學生以更加直觀形象的方式對紅色基因產生深入的了解與深刻的印象,進而推動紅色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過程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增強與各項能力的發展提供強大的推動力。

教師可以在習作模塊中制定一些明確的紅色主題,利用紅色場景和現代生活中的差距,讓學生將興趣投入到課堂中。更愿意學習紅色內容,從而在寫作時部分學生也會融入紅色文化內容,這不僅利于紅色文化傳承,還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與會寧地區紅色文化相關的內容,或者為學生布置課后探究任務,讓學生到紅色文化基地或紅色文化紀念館中進行參觀,通過親身實踐深化對會寧地區的紅色基因形成深入了解與全面認知。

教師可以為學生呈現色彩鮮明的圖片,避免學生長時間閱讀文本產生枯燥乏味之感。通過此種形式,將紅色文化進行詳細介紹,讓學生對單元知識形成更加深入的了解,以此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與學習效果的優化,使學生獲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成果。

2.3 巧妙滲透紅色基因

課堂是讓教師立德樹人的陣地,每門學科都有其價值,學生能通過語文識字并學習紅色文化,傳承革命文化,培養家國情懷,從而形成正確的三觀,就能發展學科的育人價值。課堂中的紅色文化深入,需要教師明確紅色文化的價值,并對其中的因素,將課堂和紅色文化有機結合,從而科學地設置環境,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產生共鳴,進入學生內心。

教師還要根據講授的內容,增強文化認同感,挖掘其中的內涵和價值,傳遞積極向上的精神。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講解有關于“黃繼光”英勇善戰的新精神等,利用這些文化資源滋潤學生心靈,讓學生根據會寧地區的人物和黃繼光兩個人物的行為事跡進行綜合了解并嘗試從多種層面出發歸納不同時代呈現的不同主題的紅色文化,并從中提煉相關的突出精神與革命情懷,以此對紅色基因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綜合了解。

從人、事與物三方面入手,對紅色基因中的主要內容進行分類,可以降低教學的難度,并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入紅色故事,不僅可以豐富紅色文化內容,展開寫作。

教師還可以加強利用多媒體的程度,將紅色內容中的難點進行講解,結合其中的背景和歷史,運用多媒體技術直觀的呈現出來,讓學生對紅色基因發生的時代背景進行全面了解,進而充分發揮紅色基因對學生成長發展起到的推動作用。同時,教師可以與其他教育工作者共同攜手開發校本課程的各項資源,并將會寧地區的紅色基因融入其中,幫助學生獲取更多學習信息的同時,對課本中的內容進行補充,校本課程的編寫中加入革命故事、家鄉發展以及會寧地區的紅色文化資源等,通過唱、講、誦的方式展開,更吸引學生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講一講自己身邊發生的有關會寧地區的紅色故事、詩篇等,樹立學生紅色文化的影響。

在教學中還可以利用啟發式、參與式的方式,調動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將課堂搬到操場,舉辦紅色文化朗讀比賽,切實感受紅軍的艱難,歌頌偉大的長征精神,教師還可以將紅色文化和傳統優秀文化相結合,尋找共同點和連貫性,提升學生對文化的認同感,并將紅色文化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

2.4 在紅色文化中塑造人物性格

塑造人物性格是教師進行各項教學工作的重要目標可以有效落實。課程立德樹人的教學任務,使學生在鞏固學習基礎的同時,形成正確的世界觀與人生觀。教師和學生共同落實在行動,而高中生是學生發展的重要階段,對新鮮事物都注意產生好奇心,教師正可以利用學生這一年齡階段特點安排各項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完善的學習思維,使學生對紅色基因的價值形成更加深刻的了解。

例如,學??梢耘c社會力量進行銜接,借助當地的紅色文化革命基地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或者帶領學生共同參觀會寧地區的相關講座,邀請具有革命經驗的戰士進校園開展講座,讓學生在與革命戰士進行互動的過程中,對其身上蘊含的革命精神與堅強意志進行學習。此外,學??梢越M織以新中國成就圖片展為主題的活動,并讓校內的學生在課后搜集相關的圖片與文字資料。學生可以自己動手制作手抄報,也可以將搜集到的圖片與資料放置于展板中。

學校需要充分重視家長這一廣大教育資源的作用,可以通過家校合作開展一些以紅色基因為主題的家?;顒?,讓學生與家長都能夠發自內心的了解紅色基因的重要性,積極開展文化主題活動,將閱讀和紅色文化相結合,增加紅色閱讀分享課,利用視頻、圖片等分享閱讀資源,讓學生參與到閱讀主題中分享自己的感悟,真正的將紅色主題閱讀落實到實處。教師還可以申請讓學校組織以“紅色文化閱讀”為主題的征文、演講等,通過比賽促進學生對文化知識的理解,讓學生感知革命精神,激發民族自豪感。除此之外,學校、教師、家長、學生四方都要以傳承紅色文化知識為自豪,評選出“紅色家庭”,讓教師和家長都共同參與到紅色文化主題活動中去,形成具有家校特色的紅色文化氛圍。將革命前輩的故事娓娓道來的同時,將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人,讓學生領略紅色文化魅力的同時,激發愛國情懷。

教師還要注意在課外為學生安排紅色文化社團,是課外實踐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與正確的三觀。例如,教師可以組織不同學生社團的建設與社團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以紅色基因為主題的節目,并為學生提供個人能力展現的平臺,充分激活學生的學習動力與學習潛能,可以讓學生進行紅色文化演講,或者組織班級征文活動,從而引導學生對紅色文化內容進行學習,紅色文化基因,并形成優秀品行。

2.5 課外延伸,傳承紅色文化

紅色基因的融入是為了讓學生受到特色文化的熏陶,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誦讀并品味紅色文化作品與經典作品。

在課堂上教師先為學生講解對紅色文化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師還要為學生多傳達讀好書的意味,為學生推薦貼合現有學習基礎且關于紅色文化的多種形式的文學作品。

教師可以對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進行充分利用,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百家講壇”等宣傳中國傳統文化的節目,其中會有一些與紅色文化相關的內容,通過比拼和賞析詩詞可以讓學生重溫故事,感受詩詞的樂趣,讓學生了解紅色文化期間軍人的生活情景,同時,達到擴展知識儲備量與提升文學修養的最終教育目標。

讓學生跟著演唱時感受到文字優美之外,還能學習紅色知識,深入感悟軍人的不易。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演示教學,讓學生對學習保持良好態度,并提高教學的效率,通過此種形式,可以讓學生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和飽滿的熱情投入紅色基因的學習與語文課堂,并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使學生活的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結束語

社會的不斷發展與各項教學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行,要求教師充分重視紅色基因的教學價值,在課堂實踐期間對其進行靈活應用,以新課程教學標準提出的要求作為重要指導思想,對各項教學因素進行科學合理的協調,在完成基本教學工作的同時,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與正確三觀,并把握教學內容與紅色文化的銜接點,創設良好的課堂情境,充分考慮學生的綜合能力,將二者進行緊密結合,在開闊學生學習視野的同時,充分凸顯語文課程教學的特點。將紅色文化融入高中語文教學中是教學的要求,也是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的重要途徑,要讓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弘揚紅色文化的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要承承擔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并將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直至國家更加繁榮昌盛。

猜你喜歡
會寧革命紅色
紅色是什么
Phase matched scanning optical parametric chirped pulse amplification based on pump beam deflection?
紅色在哪里?
我在會寧等你
油改水革命誰主沉浮
追憶紅色浪漫
淺談會寧林業發展與惠民富民問題
會寧沿黃灌區蘋果產業發展持續升溫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粉紅革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