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教學模式,開啟小學英語教學改革新征程

2023-10-14 21:59
今天 2023年23期
關鍵詞:英語教學作業教學模式

梁 梅

(張掖市山丹縣南關學校 甘肅 張掖 734100)

1.教學模式的定義

所謂的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從教學的角度來看,教學一種以師生為主體的雙邊活動,教學模式無疑是銜接教學雙方的有力載體,在課堂這項復雜的活動中,活動的主體存在巨大的認知差異,教學的目的是要通過有效的策略使得認知差距逐步縮小,引導學生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正確的價值觀念。而要在教學改革的大浪潮中立于不敗之地,實現預期的教學目的,教學模式的創新至關重要。作為是課堂變革的核心要素之一,回顧以往的教學實踐,每個階段都有著固定的教學模式,每一種教學模式都有著它肩負的特定的歷史使命,即使是大力倡導創新教學模式的今天,也不能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全盤否定,傳統的教學模式有著一定的合理性,只不過是隨著社會對人才要求的變化而漸漸落后于時代。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學工作者,須知創新是一種繼承的發展,在教學模式的創新上,只有做到繼承中創新,才能夠讓學生逐步適應當前的教學節奏,改變學習方式,最終實現由知識導學到能力發展的轉變。

2.當前小學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課程,在學習過程中與漢語有著很多相似之處,但英語語法和構詞的獨特性以及學生固有的漢語思維,注定了英語學習的“不平凡之路”。歸根結底,漢語思維是在中國傳統辯證思維下的產物,而英語思維則是邏輯思維的產物,這是二者的最大區別,同時,也是中國學生在學習英語時所面臨的主要障礙。從素質教育實施這幾十年來看,英語教育可謂喜憂參半,喜的是大部分學生都能運用英語進行簡單對話,憂的是英語教學模式的僵化、單一,這導致不同口音學生的英語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談到這里,不禁要有人問,如何才能說一口地道的英語?最直接的答案便是在教學模式上做出進一步創新,滿足當前形勢下學生的學習需求,讓學生的英語水平向著標準、地道的層次邁進。從學生學習階段的角度來看,小學階段無疑是學生能力形成的最佳時期。但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仍存在一系列問題,諸如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方法不對,對英語學科存在一定的認知偏差,其中最為重要的問題是“不會學”,另外,于教師而言,教法和學法的不同一,導致其在傳統與創新教學模式之間左右徘徊。要想解決這些問題,既需要教師具備科學創新精神,同時,也要求學生樹立正確的英語學習觀?;诖?,筆者將從“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創新教學策略、多樣化作業設計、完善教學評價”幾個方面入手,對此展開具體闡述。

3.小學英語教學模式創新策略

3.1 樹立正確的教學觀

教學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學觀念的變革,思想作為行動的先導,對行為的產生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正確的教學觀念無疑是解決一切教學問題的有效前提。就當前小學英語教學實際來看,需要迫切解決的是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缺乏熱情的問題,也就是學習觀念的問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關注學生的學習成果,教學的落腳點在于真實應用”。拯救學生的學習,一個辦法就是學習感覺到結果是有價值的,而不是為了考試。對于教師來說,教學素養的提升不是空談,而是要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以更好的應對教學中的不確定性。具體到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以課程改革為指導,以核心素養為依據,從學生的學習觀念入手,通過有效的方法轉變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固有態度,讓學生能夠初步認識到學好英語對個人發展的重要性,從而使其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

例如:在上英語課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應從轉變學生學習觀念的角度入手。一方面,教師自身的教學觀念無疑是影響教學的重要因素,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課程,要求教師具備良好的專業能力,通過自身深厚的知識底蘊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學生樹立榜樣,使學生能夠在知識的光環下對教師產生深度信任,從而做到親其師,信其道,為構建高效率課堂奠定堅實的基礎。比如,教師要精心準備每一節課,根據學生學習規律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從簡單到復雜,使學生跟得上自己的教學節奏,做到張弛有度。另一方面,教師要培養學生正確的英語學習觀,必須要把興趣放在首要位置。比如,教師可以優化課堂導入環節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靈活運用故事導入、文化背景導入以及多媒體情境等導入方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認識到英語這門語言并沒有那么難,而是當成一種樂趣學習;同時,也可以定期開展英語實踐活動,讓學生對英語學科產生一種親切感,培養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其學好英語的信心。另外,教師還要以課程改革為導向,樹立正確的學生觀,調整好與學生間的站位關系。把自己變成“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與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努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接受型的被動學習為探索型、發現型的主動學習。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有效解決傳統教學模式教學觀念的問題,為教學模式的進一步創新鋪平道路。

3.2 創新教學策略

教育創新的核心是課堂教學的創新,即教學策略的創新。從創新的內涵來看,教學策略的創新是建立在已有教學方法或教學理念基礎上的創新,而不是憑空創新;教學創新必須尊重學生的學習規律,尊重認知發生的過程,考量未來社會對學生能力的要求等因素;教學創新要符合學科特點,注重發揮學科的育人價值。作為一名優秀的小學英語教師,如何利用好當前教學改革的大好形勢,整合學科內容,把握教學實際,實現對英語教學模式的全面創新是一項值得深入探究的永恒課題。筆者將結合英語教學現狀,從“內容、形式以及學生”三個方面入手,將教學模式的創新娓娓道來。

3.2.1 教學內容的創新

教學內容作為學生學習的直接載體,在教學內容上做出創新無疑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之舉。從以往的教學實踐來看,教學內容往往具有零星、分散、籠統的特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在學完部分知識點后,會陷入“不知所云”的尷尬,這極大的限制了學生知識體系的整體架構。因此,教學內容的創新要從已有問題入手,注重知識的整合性、具象化以及高階性,以期幫助學生建構符合其認知規律的知識體系,提高其英語能力。

具體來看,整合性是指將零散的知識按照一定的順序整合為一個體系,培養學生的系統化思維,要知道越是整合的越是未來的,其二是具象化,越是刺激程度高的越是容易理解的,對于小學生而言,抽象的知識與具象的思維之間存在沖突,將教學內容具象化,有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和記憶知識。三是高階性,越是解決問題的越是有意義的。知識不是用來炫耀的,而是用來真正解決問題的,學以致用是對知識價值的最好詮釋。而應用到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整合性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善于整合教學內容,將相關的知識點聯系起來,以單元為主題或以相似知識點為一個項目,充分運用英語學習的一般 規律,使學生的對話、單詞記憶、閱讀等多種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具象化則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充分運用情境教學法,創設多種符合學生學習心理的教學情境,比如,多媒體情境,把英語溝通交流情境的真實案例展示出來,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增強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認知能力。最后,高階性則是在教學內容上傾向于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要給以學生自主運用知識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中逐步認識到英語學習的價值與意義。如此一來,從教學內容角度的創新能夠幫助轉變以往漫無目的的學,轉向有思路、有想法的學英語。

3.2.2 教學目標的創新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清晰而有效的教學目標能夠使教師與學生處于共學的狀態,讓課堂散發出人文的魅力。傳統的教學目標有著自身的合理性,它解決了學生學什么、應該怎么學的問題,但也存在教學目標單一的問題。而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目標,力求從多個維度實現創新,滿足學生的學習發展的需要。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在已有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進行有效創新,把握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有效發展。

例如: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教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要確定多維目標,針對學生多種能力的發展設計合理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目標的指引下不僅能夠獲得豐富的英語知識,而且也能夠了解到英語語言的文化背景和思維方式,從而豐富學生的認知。另一方面,在目標全面的基礎上要進行精細化設計,比如,對于不同水平的學生,采取差異化策略,為不同學生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并幫助學生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讓學生逐步提高自身的英語能力。通過這樣的方法,教學目標的創新能夠有利于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有明確的方向感,提高其學習效率。

3.2.3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切教學模式都是為課堂服務的,而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教學模式的創新要把發展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作為教學改革的關鍵點,使學生逐步具備適應社會發展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這也是核心素養的基本要求。就當前教學現狀而言,小學生想象力豐富,這是學生創造能力發展的有利條件,而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往往關注知識本身,忽視了英語語言背后的文化價值和思維模式,這需要學生創新學習思路,對英語知識有更加全面的理解。

具體到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一方面,教師應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入手,在教學中多開展一些有助于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活動,比如,在單詞記憶上,引導學生大膽嘗試新的記憶方法,發揮學生的創造性,使學生能夠形成自己獨特的記憶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另一方面,教師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決定了一個人能否創新及創新能力的大小,是創新素質的核心,愛因斯坦早有斷言:“創造并非邏輯推理的結果?!北热?,利用漢英對比,讓學生對英語思維的特點產生初步認識,并在教學中為學生講述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要為學生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的思維能夠自由發揮,在學習的形式和方法上做出創造性回應,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創新意識。如此一來,初步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小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模式的變革中去,為構建高質量課堂做出努力。

3.3 多樣化作業設計

作業是完整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它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依據,也是學生能力發展的重要途徑。教學模式的創新不能只關注教學方法,更要看到僵化的作業形式和單一的作業內容,認識到當前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做出積極轉變。多樣化的作業設計理念無疑更符合當前學生發展的需要。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著重把握住作業這一環節,通過優化作業的形式和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發揮空間,讓學生能夠樂于作業,享受作業過程,而不是把作業當成苦不堪言的負擔。

例如:在上英語課時,為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教師應從作業設計創新的角度入手。一方面,教師要在作業的內容上下功夫,比如,設計情境表演類作業、生活記錄性作業,讓學生根據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與其他學生共同設計英語小情景劇,發揮自身的表演才能,在快樂中鞏固知識。又如,讓學生根據自身生活實際,記錄生活中的簡單對話,并以英語的形式呈現出來,鍛煉學生學以致用能力。另一方面,教師應從作業的形式上實現創新,比如,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強調作業的針對性、趣味性、多樣性,培育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在形式上的創新包括語音模仿作業、繪本閱讀作業等,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開拓學生視野,理解國內外文化的差異。如在西方傳統感恩節來臨之際,我根據學生年段特點挑選了符合他們水平級別的原版故事供其閱讀、模仿朗讀、角色配音。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樂趣。

除此之外,對學生作業的評價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的評價是他們信心和動力的重要來源之一,做好對學生的評價工作也是每個教師的基本職責之一。具體到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展開全面評價,不僅僅要看到學生在學習表現上的不足,更要看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亮點,并給予積極肯定,滿足學生渴望被認可的心理,從而形成民主、平等、開放的師生關系,為教學的深入開展提供保障。

比如,在上英語課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除了在教學方法上做出創新性調整外,還要注重教學評價在課堂教學上的積極意義。一方面,教師要根據學生在教學中的表現,對學生采取適當的評價策略,以綜合性評價為引導,以個性評價為抓手,使學生從評價中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如,綜合性評價原則要求對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表現、學習態度、學習狀態等多個方面進行評價,而不是僅僅把作業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這需要教師與學生保持良好的關系,使學生體會到教師的尊重與認可,從而更加積極主動的接受自身的不足,不斷提高學好英語的信心。另一方面,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對學生展開個性化評價,使教學評價環節成為學生個性張揚的環節。比如,有的學生性格偏內向,教師要與學生多互動,多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并給予積極的評價,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又如,有的學生思維活躍,教師要通過創新性評價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借助家校合作這一途徑,完善教學評價體系,讓家長充分參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對學生采取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從而使學生的英語學習在家校合力的作用下變得更加具有意義。

總而言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對教學模式進行有效創新,既需要教師運籌帷幄,在宏觀上做出相應的規劃;同時,也要以學生為主體,腳踏實地、有條不紊的進行改革,讓學生能夠適應當前的教學節奏,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熱愛。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每個學生都是具有獨立意義的個體,教學要滿足學生個性化成長的需要;與此同時,任何教學改革都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漸進且不斷深化的過程,這需要教師牢牢把握教學規律,依據教學實際做出調整和轉變。最后,作為一名優秀的英語教師,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要始終牢記教學使命,緊跟時代步伐,為實現英語的教育教學目標做出最大努力。

猜你喜歡
英語教學作業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語教學為例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作業
Long的互動假說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中EGP+ESP模式的構建
我想要自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