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主任管理在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的實踐探究

2023-10-14 21:59任洮琴
今天 2023年23期
關鍵詞:幼兒園區域探究

任洮琴

(定西市臨洮縣洮陽鎮幼兒園 甘肅 定西 730500)

在幼兒園中,幼兒最喜歡的學習活動之一就是區域活動。而在新時代下,通過大力實施素質教育,不斷推動幼教改革向前發展,區域活動也成為有力的助推器。不僅能幫助幼兒形成全面素質,而且也為幼兒提供了個體活動空間,讓幼兒的興趣得以挖掘,尊重幼兒的主體性,使其選擇適合于自身的活動積極投入其中,釋放天性,建立自信,提高素質。

1.明確教育目標,掌握教育現狀

精準施策,也就意味著幼兒園要清楚地明白當前幼兒教育的具體現狀與存在問題,要能就問題的歸因進行深度的挖掘,真正找準背后的影響元素后,才能有的放矢,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策略。走進新時代,教師應緊隨時代發展的步伐,與時俱進,更新自我的教育理念,進一步明確教育目標、不斷完善教育目標。在具體的區域活動實施中,不僅要充分發揮區域活動的作用,不斷改進、完善、創新教育方案,從而提高幼兒園自主教育的質量與效率。目前,一些幼兒教師大多數都已經更新了教學理念,樹立了現代育人觀念,并在幼兒教育中融入了一些新型的教育方式,如開展多樣化的趣味性游戲活動,或者在教學中融入生活元素。這些方式都有效改善了傳統幼兒教育的不足以及弊端。但是,在開展區域活動過程中,一些教師過分關注幼兒的安全,在幼兒參與活動時會提出一些條條框框的限制要求。其主要的教育目的也僅僅讓幼兒在玩中樂、樂中學,但是關于幼兒自主性的培養方面還略顯不足。這也使得幼兒自主性在條件限制中難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圍繞存在的這一問題,幼兒教師則需要反思分析,在區域活動中不斷突破一些陳舊理念的束縛,切實放手讓幼兒在區域活動中釋放自我天性,自由自在地玩與學習。

2.圍繞區域活動,創設良好的物質環境

結合幼兒的安全與健康以及其他語言、藝術以及社會性等各個方面的發展所需。幼兒園可以通過設立貼近幼兒需求的活動區域,如,“小小種植戶”蔬菜區,小護士醫院,“剪剪剪”理發店,“茄子辣椒”農家小院,“畫畫動動”美工角,“閱讀越愛讀”圖書角,“我是設計者”建筑區等。通過合理布局,凸顯各個區域活動的流動性、特色性。幼兒園應進一步通過固定區域的打造,如,將“我是設計者”建筑區、“小護士”醫院以及“閱讀越愛讀”圖書角等作為固定的區域,其他則可設為可流動的活動區。在創設區域活動環境方面,為幼兒提供可自由選擇,也能確保安全的、凸顯幼兒自主性的操作與探究的良好環境,使幼兒在投入區域活動中獲得身心的健康和諧發展。幼兒園教師要切實細致觀察、理解幼兒的認知所需,通過緊緊圍繞幼兒這一中心,設計科學合理的區域活動內容與科學投放材料,投放材料上還要就幼兒的開展狀況加以細致入微的觀察與評估。通過幼兒所處的階段以及教育目的的不同,投放與之相匹配的材料。如此,幼兒也能在區域活動中與材料積極互動起來,不斷鍛煉自身的動手動腦能力,積累經歷、豐富體驗。

3.區域活動中,教師扮演好多重角色

幼兒選擇適宜自己活動的區域,并在該區域活動中自由自在的發揮自己的個性,釋放天性,不斷通過多感官的刺激發展自我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探究能力。而教師作為旁觀者,需要扮演好多重角色,既需要細致入微觀察幼兒在區域活動的各種表現,同時也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以及參與者的角色,切實在區域活動中發揮自身的主導地位。教師應積極鼓勵幼兒不斷動手動腦,同時也要給予幼兒一定的支持,使幼兒能夠自發的圍繞所提供的材料進行探究與操作。結合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參與的具體表現,教師也要對其給予一定的幫助。當幼兒遇到一定的困難時,隨時給予指導,讓幼兒能及時解決問題,不斷深入體驗。在開展區域活動的時候,教師們要確定好具體的規則,讓幼兒能夠提前熟知規則,從而確保幼兒在區域活動中自主活動,提高幼兒的自律性以及自主探究能力。教師鼓勵幼兒既選擇自己喜愛的區域活動,還鼓勵幼兒積極探索去體驗新的區域活動,不斷培養幼兒的獨立性、探索欲望。期間,對幼兒所產生的一些創造力以及閃光處表示充分的肯定、表揚以及鼓勵,讓幼兒在取得一點點小小成功后體驗到快樂,進一步打造和諧而愉悅的區域活動環境。

4.各項區域活動彼此滲透,加強區間配合

開展區域活動,教師既要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愛的區域活動,同時也要能加強區間之間的配合,彼此滲透、融合。既能使各個區域凸顯各自的特色,又能在相互聯系中不斷體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可持久的興趣。如,引導幼兒玩釣魚游戲,可形成系列性的區域活動。先讓學生將釣來的大魚送到“天天快樂”娃娃家中,讓大家做做菜、燒燒飯。再將大魚送到“小小數學家”數學角,學會有規則的排序。再將大魚送到“紅綠黃”小菜場中,讓幼兒學著買魚、賣魚。通過這些活動的系列開展,幼兒可以接受到一連串的生活知識,同時還能體驗到輕松與愉悅感,作為小主人會不斷獲得豐富的體驗,獲取更為豐富的日常知識。

5.玩中做做中學,促使幼兒產生可持續興趣

教育活動的整個過程,實際上也是不斷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一個過程。幼兒主動參與其中,獲得教師的支持以及幫助指導,使幼兒不斷提升適應能力,并且還能促進身心健康發展。開展做一做、玩一玩的區域活動,實際上也能滿足幼兒探求新知、體驗感受以及心情愉悅的需求。當需求被激活之后,幼兒便能主動參與到活動中。此時,通過滿足幼兒所需,激發幼兒興趣,使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內心動力不斷得以驅動,真正發揮自我的主體性,投入到活動中去探究、去發現、去創造。比如,開展“小小發現者”的探究性區域活動時,讓幼兒動手操作做一做“沉與浮”的小實驗。幼兒通過觀察教師的實驗演示發現,有的東西放進水里會浮在水面,可有的卻會沉到水底,這一現象讓幼兒感到非常的疑惑以及好奇:為何不同的物品會出現沉或者浮的現象。教師鼓勵幼兒嘗試將不同物品放在水里,并且設計一張記錄卡,卡片上標明各種物品的圖樣,當某一物品放在水面時浮上來,就打出對勾,而有的物品會沉到水底的,則打上叉叉。那么幼兒對這一實驗則會非常感興趣,紛紛拿提供的物品投入到水里,看究竟是浮上來了還是沉下去了。不過,當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將橡皮泥先捏成一團兒放進水里時,發現它會沉到水底。但是,如果把橡皮泥捏成一個小船,沒想到它竟然會浮在水面。這時候,幼兒的好奇心以及探究欲望到達了頂點。此時,教師可淺顯易懂地告訴幼兒這一沉與浮的道理,引導幼兒不斷認識和理解一些科學知識,將科學的種子埋進幼兒的心中。教師通過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針對性、有目的、系統開展區域活動,實際上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幼兒的身心發展。只有營造有利于幼兒主動參與學習的良好環境,才能讓幼兒真正釋放自己的天性。進一步把愉悅教育環境不斷內化為心理所需,從而全身心投入其中去參與活動。倘若孩子自己能做,就要放手讓他自己做。如果幼兒能想到的,就讓他充分想,切實鼓勵幼兒不斷打開自身的世界,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探究、去發現。為了切實調動幼兒參與區域活動積極性,使他們自主投入的探究問題,通過充足活動材料的投放,使幼兒在動口、動腦、動眼、動耳,多感官的刺激之下,學會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不斷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使其學習興趣得以激發和培養。教師要給予幼兒活動的大力支持,鼓勵幼兒敢想、敢做、敢問、敢說,從而其自主探究的興趣和積極性會越來越持久和強烈。

6.確保充足的時間與空間,滿足幼兒活動所需

埃里克森的個性開展理論中認為,培養幼兒自學的最佳階段,是中班的這一階段年齡的孩子,其身體活動與語言在同步的發展,其活動的范圍也會變得越來越開闊。而且這一階段的孩子更愿意去嘗試探究解決問題,求知欲尤為的強烈。當中班孩子漸漸意識到自己在長大,其獨立愿望也會變得越來越強烈。那么,怎樣去滿足這一階段孩子的產生的各種所需。首先就是要確保區域活動空間的安全性,對幼兒來說,雖有了一定的自我保護的能力,其規則意識也不斷得以增強。雖然不必時刻處于教師的視線范圍內,不過中班幼兒終究還是孩子。為此,這環境下最大可能消除一些不安全的因素與隱患,切實為孩子們提供愉悅活動的安全性。二是要提供區域活動空間的方便性,也就是要確保這一活動環境采光好、布置溫馨以及衛生整潔等,保護幼兒視力,讓幼兒有一個愉快的心理。三是要確保區域環境空間的動態性。幼兒參加區域活動實際上是動態化的一個活動,在自由自在的參與中。幼兒由這一區域活動向下一個區域活動進行轉移,而此時要增設一定的空間,方便幼兒進進出出。在時間的安排上,則是將自主權交給幼兒,讓幼兒決定完成這一活動的時間。教師并不需要強調一定的固定時刻,只要幼兒完成即可。而幼兒除了每天必要參加的集體區域活動時,可以自由進出其他一些非集體活動,自主穿梭于各個游戲區域,通過一些新活動的參與,對一些未完成的探究進行持續。與此同時,還要體現區域活動時間與空間的開放性,進一步在活動中不斷實現預期的教育目標,同時也能滿足幼兒的探索愿望與其不斷生長的獨立性。

總之,幼兒園區域活動中,幼兒教師應尤為重視幼兒的自主性,要激發幼兒學習的創造性以及積極性。教師也需要不斷更新觀念,反思自我工作,及時調整以及改進完善教育策略和方案,樂于與幼兒做親密的好朋友、好伙伴,深入理解與發現幼兒的個人愛好、興趣、心理所需等,從而做到有針對性的開展區域活動實踐探究,提高幼兒自主性教育質量。

猜你喜歡
幼兒園區域探究
一道探究題的解法及應用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
我愛幼兒園
歡樂的幼兒園
探究式學習在國外
愛“上”幼兒園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及思考
分區域
基于嚴重區域的多PCC點暫降頻次估計
區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